儿子属于密接我送爸妈那去了是不是自私

老人 0 44

儿子属于密接我送爸妈那去了是不是自私,第1张

儿子属于密接我送爸妈那去了是不是自私
导读:你可知道,留守的孩子有多么渴望父母的陪伴?很多长时间见不到父母的孩子,在见到父母的那一刻,都是有点激动的不知所措,喜极而泣,表情都是很不自然,因为距离,时间让孩子心理上与父母有了陌生感,有了距离。你如果看了李玫瑾教授的心理学课,你就会懂得孩

你可知道,留守的孩子有多么渴望父母的陪伴?很多长时间见不到父母的孩子,在见到父母的那一刻,都是有点激动的不知所措,喜极而泣,表情都是很不自然,因为距离,时间让孩子心理上与父母有了陌生感,有了距离。

你如果看了李玫瑾教授的心理学课,你就会懂得孩子的幼儿期对于孩子的一生有多重要了,孩子对抚养人建立起最亲密的抚养关系就是12岁之前。如果你错过这段时期感情的培养,长大以后,就算你付出再多的 情感 和经济付出,都弥补不了这段时间孩子对父母感情的缺失的伤害。

老公坚持将孩子送回老家,或许有他的考虑,可以和老公好好商量,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最后祝宝宝们的童年都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也希望爸爸妈妈们勇敢起来,勇敢的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孰重孰轻,自己判断吧不要说全职带孩子另一个人上班压力大,都是这么过来的你是在为生活做选择把孩子送老家去你们两夫妻好好努力挣钱将来日子会好过很多,自己带孩子你老公一个人挣钱养家压力很大挣的钱每个月都花完了你要知道没钱的日子是很难过的,我小孩差不多八个月就我爸妈带了我和我老婆在外面打工挣钱养家,日子一天天的好过了

如果自己有能力带孩子,那么最好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在父母跟前长大成人的,和在爷爷奶奶跟前长大成人的,在教育和做人的方面有很大的区别。现在有许多外出打工的人都把孩子留在家中,让爷爷和奶奶带他们,一方面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爷爷和奶奶是帮不了多少忙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提不上去,到了初中的时候,孩子到了叛逆时期,爷爷和奶奶说话,他们根本就听不进去,有许多孩子到初中时就已经管不住了,学习成绩也上不去。到那时爸妈再去教育他已经晚了,你说什么他们都不会听的,还会反过来问你,你们这么多年去哪儿了?关心过我吗?管过我的生活和学习吗?除了给我寄点钱和买点衣服之外,你们什么都没有管过我没有问过我。看来在孩子的心中,爸妈就是为了挣钱,从来不关心我,到这个时候后恢已经晚了。而把孩子留在自已身边的父母们,虽然有点累,有点苦,但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可以教孩子写做业,上补习班,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一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错误,及时去改,去引导。

我们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 健康 成长,受到好的教育,赚钱不都是为了孩子吗?别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有能力,孩子还是自己带,哪怕年轻吃点苦。亲子关系建立起来青春期才不会太叛逆,爷爷奶奶带的孩子中学阶段出问题的多。

很赞成你的想法,你做得很好。

第一,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是0~10岁。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等到孩子上学过后,出现了很多问题,没有后悔药卖。

第二,老家的环境以及老人带孩子,根本不具备教育孩子的条件。对孩子成长来说有害而无益。并且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第三,培养亲子关系在0~10岁。孩子成长中培养安全感, 健康 的心态,都需要父母从小耐心的陪伴及教养。

我跟你情况一样,我觉得还是自己带好。既然婆婆不来城里给发个,那我们就克服困难自己带,孩子的教育还是父母教育好,隔辈教育弊端很多,老人都是用自己过去的经验来带孩子,但是有些都不适用了。而且送回老家,当父母的能不想孩子吗,错过孩子的成长期会非常遗憾。

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去评判谁对谁错。因为你和老公站的立场不同。

老公坚持将孩子送回老家的原因,应该是希望你和他一起去挑起家庭的担子。

无论是在外租房子,还是买房子,再加上家里的大小开支和未来孩子的读书等等的开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你老公是为经济开支考虑的太远。

你要把孩子留下来自己照顾,也并不是自私,你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你把孩子留下来,是想照顾的更好,更放心。

如果你公婆或者是你爸妈等亲人能有人来帮忙带孩子,你顺带着上班,下班回来能看到孩子,还能和孩子互动,玩耍也是很不错的。

这样你老公不用一个人辛苦养家,你们又能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和孩子的感情又不会生疏。

这样做只是辛苦老人来帮忙照顾孩子。为了孩子的成长,只能想办法把孩子留在身边照顾吧。

针对这个问题,要说自私你和你老公都自私!但实际上你们立场不同所致。但终归孩子送老家实则不负责任。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现在都是这样,孩子送回老家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养,夫妻两在外打工赚钱养家。一切以经济基础决定。但是我想说,如果以此为先,那么就该别那么早要孩子,或者索性就别要孩子。养个孩子无非就是参与他们生命的生长,理应给予他们最基本的精神关爱。而不是像个牲畜一样生下来就扔给老人家养!这也很不孝?毕竟父母养大了你们还得养你孩子,不说养孩子的物质是你们给的,但年纪大了本该安享晚年却还得为孙辈们劳心劳力,于心何忍?如果老人愿意随同你们在城市里帮忙也就算了,这样至少老人精神压力还能小点,完全撒手送回老家,但凡出了点啥,老人估计也是活不成了,即便活着也是够痛苦的!

是,不否认。孩子送回了老家,两个人去上班赚钱,经济压力会小很多,你老公也就轻松很多,没那么多压力。而且还可以幻想一下真挣到了钱,未来车房存款都有,平时还没有啥烦心的,下班回来可以乐不思蜀打打 游戏 ,夫妻两还可以很开心的看看**过二人世界。可是!!想过孩子的感受吗?

生,父母不可选!活,生而不死即可!不悲哀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好,也不是亲爹亲妈来的强。加上如果教育不当或者管教不了,做了留守儿童之后的孩子走上了歪路,就算你夫妻两挣了个金矿也难挽回。何况现在 社会 没想象的那么好。孩子废了,前半生你挣的钱都不够你矫正孩子后半生的。

我自己没有当过留守儿童,但从小到大身边的小伙伴80%都是留守儿童。每次他们能跟爸妈打个电话都激动到飞,有的从初中就跟着 社会 青年鬼混,甚至到打胎。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老师也无可奈何。爹妈都在广东,一年回一次家,天高皇帝远,最多过年回来被打一顿,但没啥影响,等爹妈一走该玩玩,该疯疯,有些男孩子还走上了吸毒贩毒的路子。打工,父母打工,后面孩子也一样随父母的路,以后孩子继续留守。有些很小还横抱的时候就被扔老家,爹妈回来。孩子跟见到陌生人一样往爷爷奶奶身后躲。更 搞笑 的是,明明爸爸妈妈就在眼前,却不愿意说话回应,但打开视频就能说几句。那个时候心凉不?我很庆幸我爸妈当年没有撇下我南下广东打工,一直在家带我们。虽然那个时候我们家是真的苦,学费都难!但爹妈不懒,找各种零活做,熬过来了,当其他小伙伴已经随同父母老路继续打工进厂,我和我弟也顺利的考上大学,如今毕业后在城市安家。父母也省心了很多。也扭转了我们家族世代为农的局面!即便现在我也有小孩,家婆也不帮忙带,但我还是自己带娃,先生扛房贷,我自己写文章,做电商扛房租和日用,日子也过得还好!但如果我也是初中毕业甚至没毕业就成为厂妹,或许我没这格局和能力,孩子估计也是一样被扔老家,父母无奈被迫抚育隔代。

如果你真心为了孩子,为孩子的人生负责。那么你的自私仅仅是你的责任感。而你的老公实则大条的真自私!眼光短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能只看眼前的!!虽然生存是基础,但现今 社会 ,我还真不信在城市里能饿死,懒死还差不多!有多少单亲爸妈不也一样带着孩子赚着钱。不过是苦了自个多一点而已。话说回来,这也是愿意苦孩子还是苦自己的问题了!

所以,在想送孩子回老家的这个事情上。多想想那些留守儿童的悲剧,多想想生孩子的意义,别那么短视,走一步算一步的苟活。所以我真觉得你若为孩子好,自私就自私了,没罪过,但要学会自己独立去挣钱,别手心向上。否则也真是难以有尊严活着!

两岁半的孙女到晚上就找爷爷,那是因为爷爷比较喜欢带他哄他,吃什么都会依着他,小孩子都是这样的,你喜欢带他出去玩,宠着他小孩子就会念着谁。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一说起去爷爷奶奶家,孩子肯定是最开心的那一个,父母们肯定很奇怪,平时孩子跟自己接触的最多,孩子黏人也应该是黏自己啊,为什么偏偏喜欢找爷爷奶奶呢,别着急,我们今天就来揭秘一下为什么孩子喜欢找爷爷奶奶。

更自由的电视时间

平时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都会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可是到了爷爷奶奶家以后,爷爷奶奶对他管束不严,孩子就有了大把看电视的时间。但是也要注意孩子不要看太久孩子在爷爷奶奶家受到的拘束少,能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怎么会不喜欢去呢?

有很多的糖果

听到自己孙子要过来,爷爷奶奶肯定会备足很多好吃的食物,糖果肯定也是少不了的,见到孩子第一时间就会递上大把的糖果,临走的时候也会给孩子塞满整个口袋,孩子一般也比较喜欢吃甜食,当然也就很开心了。

可以选择不洗澡

很多小朋友都比较讨厌洗澡,父母总是让孩子每天都洗,但是在爷爷奶奶家,面对孩子偶尔不想洗澡的要求,爷爷奶奶也会答应。

有趣的故事

父母只会给孩子讲书上的故事,爷爷奶奶的年龄比较大,经历的比较多,会给孩子讲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当然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整天一起玩耍

父母天天要忙着上班,就算偶尔有一点空闲时候陪孩子做游戏也会心不在焉,甚至不耐烦,而爷爷奶奶却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玩耍,也不会厌烦。

更有耐心

很多孩子总是有稀奇古怪的问题,父母由于工作比较累一般都懒得搭理,就算回答也是敷衍的回应孩子,而爷爷奶奶总是不厌其烦的回答孩子每一个问题。

舍不得惩罚

孩子犯错时,父母总是会严厉的惩罚他,但是爷爷奶奶却不会像爸妈那么严格,就算犯了错,也舍不得惩罚,顶多也就是说几句,可能这样会宠坏孩子,但是爷爷奶奶的心理和父母不一样,他们只是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做最开心的事。

随着时代潮流的风靡,年轻人的观念与时俱进。从“万紫千红一片绿”的结婚彩礼,到现在母婴界“父母生,外婆养,爷爷奶奶来观赏”的说法大行其道。很多爷爷奶奶觉得很惊讶,明明自己的孙子孙女就这么突然跟自己关系远了。特地随机采访了宝妈宝爸,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们,对外婆带孩子的看法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宝妈:我的孩子现在由我妈和我爸在带,因为我是独生子女,我嫁到婆家后,家里两个老人挺孤单的。公公婆婆那边需要照顾兄弟媳妇的孩子,这样他们闲下来的时候可以过来看孩子,老人们也不会太累。另一方面,和婆婆住在一起感觉会有矛盾代沟,跟我爸妈住比较轻松。

宝爸:这种说法不是反映的少数,我现在正有这个想法,只不过考虑到爸妈的意见还正在沟通阶段。在我们小区,有外公外婆带娃,也有爷爷奶奶帮着带娃,没发觉过多或者过少。可能依据每个家庭的情况而言吧。

外公外婆:我们挺待见照顾外孙的,因为好久不见挺想念的,就把他们接过来住,我们接送。其实也怕孩子在婆家受委屈,孩子工作那么累,觉得自己闲下来的时候能帮孩子多分担点。

爷爷奶奶:我们也很想照顾孙子孙女,但是和年轻人的教育方式不同,会有分歧。让外公外婆照顾自己的孙子感觉特别麻烦,自己想孩子的时候还得跑去看,时间不长就得回来,和孙子关系会生分很多。

从以上回答来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传统社会爷爷奶奶带孙子天经地义,而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由外婆带孩子而不是爷爷奶奶呢?这一种现象的出现很好的说明了这几个原因:

一、婆媳关系是问鼎中国夫妻关系的头号难题,甚至出现过“妻子问丈夫保大保小、妻子和婆婆掉河里,丈夫先救谁”的问题。在照顾孩子方面,年轻人的培养、教育方式和长辈的传统观念难免会有分歧。比如老一辈本着节约的优良传统,会给孙子准备很多棉质尿布。年轻人不这么认为,他们会给孩子选择优质的尿不湿代替。

当婆媳矛盾加深激化时,受委屈的不仅是丈夫,还有小宝宝。因此,为了夫妻、婆媳关系和谐,为了宝宝的成长,很多宝妈宝爸选择让外婆带孩子,一来缓解他们女儿远嫁导致的孤独,二来对已经成为趋势的时尚形成一致。

二、中国式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一致。很多的独生子女如今娶妻生子。作为独生子女,当家里只有一个女儿时,对父母来说女儿如同儿子一样重要,女儿不再是泼出去的水,所以外公外婆来照顾孩子同爷爷奶奶照顾孩子一样理所当然。

      易老师,我有两个孩子,大儿子4岁半,小儿子半岁,都是我自己带,老公也会帮忙。我的两个孩子,其他人抱或其他人带他们出去玩,我都放心,唯独他们的爷爷奶奶带,我不放心。我现在也试图在他们带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焦虑,可是,这种情况还是常常会发生。请问,易老师,这是不是和我的原生家庭有关。我需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不焦虑呢?

易老师:你担心什么?

家长:我担心爷爷奶奶不好的言行,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易老师:如果你有这样的担心,你做过些什么?

家长:我常常跟爷爷奶奶说,希望他们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易老师:比如说,什么话呢?

家长:爷爷奶奶情绪很大,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他们动不动就对孩子说“还不如养头猪呢!”

易老师:除了这个担心,还有其他的担心吗?

家长:我还担心,孩子对爷爷奶奶亲,不跟我亲。

易老师:那事实上,孩子真的是跟爷爷奶奶亲,不跟你亲吗?

家长:不是,孩子还是亲我的。

易老师:好的,我看到你的担心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是,担心爷爷奶奶的言行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这个问题属于家庭教育的范畴,我们今天可以在这里做解答。第二个问题,担心孩子亲老人,不亲自己,这个属于心理学范畴,也包括有信念部分的问题。现在,因为时间关系,我只回答你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如果需要解决,我们要在线下做心理个案,好吗?

家长:好的。谢谢!

易老师:好,我们重点来看第一个问题。假如爷爷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们不可能改变,你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家长:我就是不知道啊!就是很焦虑啊!

易老师:孩子对爷爷奶奶说这些话有什么反应?

家长:孩子好像没什么反应,他们说他们的,孩子还是照样自己玩自己的。

易老师:好,当你说到这里的时候,你觉察到什么。

家长:是我焦虑了,是吗?

易老师:我只能说,听到同样一句话,你和孩子的感受和反应是不一样的。如果孩子不觉得有什么伤害的话,你焦虑什么呢?如果孩子觉得很受伤,哭着来找你的话,你就可以为孩子做事了。

家长:做什么呢?

易老师: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在你这里找到出口。你可以问孩子,“宝贝,爷爷说的这句话,让你觉得很难过,很委屈,是吗?嗯,妈妈知道。这是爷爷生气时说的气话,爷爷平时不是这样对你的,是吗?妈妈觉得,无论你做了什么,在妈妈的心目中,你永远都是我最爱的孩子。因为在孩子心中,更在乎的是妈妈的看法。

家长:好的,我知道了。确实是这样的。

易老师:宝妈,我很好奇,你对“猪”是什么印象?

家长:猪,就是笨哪!

易老师笑着说:那可不一定哦。有专家研究发现,“猪”是10万种动物中,聪明度排第10位的动物。你可以上查一下。

家长:是吗?

易老师肯定地说:是啊,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当爷爷奶奶这样对孩子说的时候,你可以对孩子说:宝贝,“猪”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他们经过训练会像狗一样表演节目,而且有一种迷你猪超级可爱。爷爷奶奶希望你们像聪明的小猪猪。

家长:哦,还可以这样回答啊!

易老师:是啊,当你对猪的认知转变过来。能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去回应,爷爷奶奶慢慢就不会这样说了,同时,孩子也不会受到伤害。可是,当爷爷奶奶有情绪,你也很生气的话,孩子就会真的觉得自己像“猪”一样不好。

家长放松地说:是哦,易老师,你的方法让我突然觉得转了一个弯儿,轻松了不少。

易老师:是啊,如果我们总想着改变别人,就会觉得很无力,会掉进问题里。但是如果我们调转一个方向,调整自己的信念,就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家长:嗯,易老师,你说的对。

易老师:最后,关于担心“孩子跟老人亲,不跟妈妈亲”,我想跟你说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不要以为孩子跟除了父母之外的成人,建立了具有安全感的关系,会影响到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这种担心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两个孩子,你都是自己带,爷爷奶奶只是来帮忙的,只要你好好的负起做母亲的责任,稳稳的站在父母的位置上,谁也替代不了父母。所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谁带孩子,孩子就跟谁亲,这个道理大家都懂。除此以外,如果你还是放不下,那就要好好探索一下,你的担心从哪里来?跟过去有什么关系?

家长:好的,谢谢易老师,我会努力改变自己,尽量减少担心。

易老师:不客气!希望你成为一位智慧的妈妈。

妈妈出差一个月,把孩子送到奶奶家,接孩子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

现在很多新手爸妈生完孩子之后,都会选择参考书上或者网上科学喂养的方法来照顾宝宝,宝宝在这样的喂养规律下,一般生长的会比较匀称,不会出现过度肥胖的现象。

但是在老人眼里认为孩子胖乎乎的就非常可爱,也很有福气,所以年轻一代的父母和老人在 育儿 观念上就产生了分歧,那么孩子胖就真的好吗?

宝妈出差一个月,把孩子送到奶奶家,接孩子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

闺蜜婷婷前两天跟我聊天倾诉,原来前两天婷婷刚刚出差回来,由于家里没有人帮忙照顾孩子,所以婷婷直接把孩子送到了爷爷奶奶家。

这次出差的时间非常长,可是婷婷的公公婆婆都不会使用智能机,所以没有办法和孩子开视频,以至于这一个月婷婷只能通过电话的声音来得知孩子过得怎么样。

所以这几天出差回来之后婷婷第一时间就赶到爷爷奶奶家去把孩子接回家可是,当见到孩子的时候婷婷差点不敢认了因为孩子简直胖到无法形容。

脸两侧长出了一大块肉,甚至都没有脖子了,而且身上胳膊上都像游泳圈儿一样。所以婷婷好奇地问婆婆怎么给孩子吃的怎么会这么胖?

婆婆则自豪的说孩子现在六七顿奶粉每顿都200多毫升。

而且这一个月的时间涨了有十多斤,现在孩子5个多月竟然已经三十八斤,婷婷看婆婆这个样子大概是想象自己邀功,但是只有婷婷的心里知道婆婆这是把孩子过度喂养了。

那么,新生儿过度喂养会产生怎样的危害呢?

一、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作为父母的都应该知道孩子每个月的发育情况都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如果过度喂养,就会打乱孩子原有的生长规律。

那么最明显的就会引起孩子消化功能的紊乱。尤其是肠道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孩子很有可能会出现便秘等不良现象。

二、容易导致脑疲劳

要知道孩子在小的时候每吃一顿饭都需要非常大的体力来消化,如果孩子每天吃的过多。

那么大部分的血液都要进入胃中消化这些食物,进入大脑中的血液和氧气就会非常少,从而会让孩子脑部非常疲劳,甚至会影响孩子脑部神经的发育。

三、导致肥胖

肥胖是孩子过度喂养外在表现最明显的一个方式。如果孩子在超过特定的重量很多,那么家长就应该考虑是不是对孩子过度喂养了。

要知道如果孩子从小就有肥胖体质那么长大了也会同样的属于肥胖人群。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过度肥胖,家长又该如何控制孩子的体重呢?

一、立刻调整饮食结构

家长可以参考孩子每个月零所需要的奶量和辅食的量,及时的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主要以奶为主减少辅食的次数。

同时可以给孩子适量的添加水果、果汁等。

二、增加孩子的活动量

如果是小月龄的宝宝,父母可以辅助孩子做一些抚触操,让孩子增加活动量,如果是大月龄的宝宝,父母可以增加孩子的爬行。

让孩子多爬多运动,这样孩子才能消化的更快,从而减少肥胖的几率。

无论是家里的老人还是新手爸妈都应该知道现在的生活水平不同于以往物质极大的丰富,所以不应该对孩子进行过度喂养,应该讲究科学 育儿 。

这样孩子才能够按照预定的轨道 健康 成长。

我是姥爷,这隔辈亲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这样亲,用文字语言无法表达,只有到时候自己亲身体验了就知道了。

我外孙女一出生她们家三口人就都在我家住,等孩子到了一岁多的时候我们又转移到了她们家住,等孩子两周岁了,我和她姥姥就管白天,晚上就回自己家了,这样我们两个人也能休息休息。

我哄我小外孙女一年多的时候,体重一年掉了20多斤,哄孩子是真累啊!但是我是真喜欢我的外孙女啊,每天看着外孙女的小脸蛋,小身板看也看不够,看哪都讨人喜欢,累也高兴。

我平时一有时间就看 育儿 的知识,有外孙女了我的什么嗜好也都没有了。我哄孩子也挺厉害的,我外孙女睡觉的时候,我女儿有时都哄睡不着,就得给我让我哄睡着了,其实哄孩子我是最“事”的那个,我女儿哄孩子有时我都不放心,我外孙女她爸哄孩子更是粗心,把我外孙女在沙发上大头朝下掉下来两次,可把孩子摔的不轻,孩子都哭坏了,把我这心疼的,没办法不能说啊,要是我女儿我就得急眼。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喜欢隔辈孙子孙女那是真心实意啊,中国人就是这样一辈一辈的传下来的,隔辈孙子孙女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的心肝宝贝,是他们人生中战胜一切的力量。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每每谈起隔辈都是心花怒放,眉开眼笑,心气顺畅,有说不完的话题,数不尽的故事,这是我观察的结果,也是我的亲身体验。当下对待老年人喜欢孩子还是请年轻人多多的理解吧。

但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喜欢隔辈也得有度,该放手也得放手啊,不能全包揽过来,晚上也不让孩子回家,晚上还跟老人睡觉,这是不可取的,千万不能这样做。

哄孩子 育儿 还得以孩子的父母为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只是补充,从亲子感情和孩子未来成长,以及家庭稳定来讲都非常重要。

我周围就有几个孩子,是爷爷奶奶全全带大的,带孩子非常的辛苦,费钱出力挨累,教育孩子费劲了脑筋,结果是孩子和孩子的妈妈爸爸根本没有感情,孩子的妈妈爸爸也不爱管孩子了,孩子可怜啊!还不如留守儿童呢!后来的结果非常的可怕,孩子的父母家庭散了,孩子妈妈一年都不来看孩子一次,孩子的奶奶感觉我辛辛苦苦培养孙子,到头来孩子怎么不听话了呢,后来孩子的爷爷奶奶都病了。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全包揽隔辈孙子孙女,这祥会把孩子的爸爸妈妈休闲坏了的,年轻人一闲着也是挺可怕的,所以说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为了孩子 健康 的成长,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还是忍一忍心中的爱吧!该放手就放手吧。

别人我不知道,我婆婆就特别爱我女儿,恨不得就只跟奶奶亲,天天跟奶奶睡,最好不要妈。小时候我几乎抱不到手,我和月嫂旁边闲着,她抱着孩子不肯放。你要说她好好带孩子也行,我不用请阿姨还省笔费用,但她老是跟二百五似的,只要孩子在她手里就生病,说了也不改。北方大冬天孩子刚吃饱就要带着到楼下晃,说带孩子认识花花草草,冷得要死还逛半个小时都不上来,把孩子弄个肠痉挛。过年要带到山里看寺庙,我不让去,人家非不行,说答应孩子就要去,一岁多的孩子看得懂什么寺庙,上午上了山逛了一圈,下午孩子就开始发烧拉肚子。还让孩子坐在她肩膀上上楼梯,楼梯有点陡,我生怕两个人一个不小心一起滚下来,说了也不听,我只好跟在后面护着。孩子跟我回姥姥家了两个月,有点认人了,等回来不要她抱,她就很生气,硬是抱着我女儿,孩子哭的一塌糊涂,她都抱着不撒手。我觉得她这根本不是爱孩子,如果真是爱孩子,这么哭能不心疼?!她就是为了满足自己。

你好,我家孩子是我一直在带的,大概两岁左右吧,孩子爷爷奶奶也一直说让孩子跟他们睡。不仅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是。

最开始孩子和我睡是因为吃母乳,后来断母乳之后我决定我自己带,所以是一直跟着我睡。后来,奶奶说让孩子跟着她睡,估计大部分意思是想让我出去上班。不是恶意猜测,因为奶奶不停在家说让我出去上班赚钱。

后来我一直没让孩子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睡,因为我也很爱我宝贝,我想让他和我睡。其次,很不好意思,嘿嘿,我怕黑,我晚上不敢一个人睡。我老公在外面上班,和婆婆睡我又感觉不习惯,所以我还是希望孩子和我睡。

我觉得孩子奶奶想让孩子跟他们睡,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第一,出于喜爱孩子的心理

隔辈亲非常正常,老人大多都很喜欢孙子。我生小孩以后,抱着孩子睡,我特别踏实。而且香香软软的小身子谁不喜爱呢?爷爷奶奶也很爱孙子,也想抱着孩子睡。这非常正常。

第二,有些奶奶比较细心,或者说比较心疼小辈,抱走孩子让你们睡得更好一点

自己带过孩子的都知道,直到孩子会自己盖被子为止,其实妈妈都睡不了整觉的。

小时候,有夜奶,晚上要换纸尿裤。

再稍大一点,会翻身,要注意掉床下,还要不停的给他盖被子。

再大一点,睡觉的时间少了,睡眠习惯没有养成好的,晚上还会玩到很晚。

直到孩子晚上会自主入睡,会盖被子。这期间妈妈会非常辛苦。

有些老人家怕被说,想主动接过照顾孩子的任务,但可能方式方法不当,导致儿媳觉得是在和她抢孩子。但这种老人的心是好的。

第三,想让儿媳出去上班

这一条可能会被一些婆婆骂,但也很真实。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我堂姐,生了个儿子,小时候一直是我姐带。后来断奶了之后,她婆婆就催促她出去上班,然后晚上把孩子抱过去睡。

后来孩子和奶奶睡习惯之后,奶奶就以孩子已经不需要你了为理由,让我姐出去上班。

这是一些婆婆的心理,心疼儿子,不想让家庭重担压在儿子一人身上,也可以说是人之常情吧。

第四,想让孩子和他们亲近一些

这条其实就是出于婆婆的死心,孩子如果被妈妈带,那相应的和奶奶就没那么亲了。

当孩子不和他们亲的时候,可能心里就会不平衡。

而孩子和谁睡就和谁亲一点,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睡眠是需要安全感的,你会感受到白天无论和谁玩都可以,但孩子就是要找妈妈。

在一些婆婆的眼里,孙子是一家人,媳妇还是客人。自家人当然还是和自家人亲。

其实,一家人最重要还是需要沟通,你如果不想让孩子和奶奶睡,就直接说。拐弯抹角的沟通永远不如直接了当来得愉快。

虽然可能当时不好看,不舒服,但能解决后续的大部分问题。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和奶奶睡,却一直不明说,那以后会滋生许多矛盾。

你不敢说,就让老公去说,话说的好听一点: 妈,孩子就让他和妈睡吧。孩子也习惯了,再说孩子晚上睡觉不老实,您年纪大了,晚上睡不好,白天也不踏实,对您身体也不好。晚上还是让他和妈睡,白天和您玩就是了。您这个年纪要享福了,就别操心这些了啊。

以上的碎碎念希望能够帮到你哈。

爷爷奶奶真的会来事,非得表现出自己很爱孙辈,非得表现出我很懂,你小时候也是我带大的,但是真的遇到事了,又说找妈妈,宝宝要吃了,可是其实是刚喂过奶。

明明知道宝宝不喝奶粉,只喝母乳,还一个劲的说跟奶奶睡,跟过分的是,满月的时候我婆婆就一门心思要回老家,还当着我的面对我宝宝说,跟我回家吧,我喂粥汤也能把你带大,我去,你这不是拉仇恨吗,宝宝才刚满月啊,母乳又不是喝不掉,你当着我面说这个!

现在宝宝三个月了,过年回老家,孩子开始有点认生,看到爷爷奶奶就哭,爷爷奶奶还一个劲要抱,我公公嘛喜欢抽烟,一天三包烟,嘴巴身上都是烟味,抱就抱了,还拉着女儿的手亲,(女儿现在已经开始会吃手了),还一个劲的跟女儿说晚上跟爷爷睡,奶奶这样说也就罢了,爷爷也这样,心里没点数吗,你自己一个糙老爷们,身上的烟味令人作呕,(没办法,从怀孕开始鼻子就特别敏感,闻不了刺激的味道),真的非常讨厌。

当妈的都玻璃心,没有孩子的真的理解不了那种心情。

昨晚奶奶过来抱女儿,又对着女儿说,晚上跟奶奶睡,我老公直接说妈你不要老说跟你睡好不好,宝宝要跟爸妈睡,我一直以为只有当妈的会心里抵触,当爸的也是,我老公都不让他爸爸抱宝宝的,嫌他爸有烟味,他爸爸都是偷偷抱,我做儿媳也知道老人家爱孙辈,但是真的受不了那股烟味。反正就是打心底接受不了他们。

我公公婆婆每天都生活在吵闹中,天天被我婆婆骂,我婆婆又喜欢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东西都能记恨一辈子,而且每天聊天的话题就是,谁谁谁做了对不起她的事,每天都重复这些,整个就是一个负能量体,我不想让我的宝宝受这种不好的影响,我自己呆在这种环境中都要疯了,我不知道我的宝宝会怎么样,会不会因此自卑,会不会自闭。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是非常头疼,前一阵妹妹带她三岁的孩子过来,熊孩子已经不能形容他了,因为妹妹跟妹夫太忙,孩子一直由乡下爷爷奶奶带,被宠的无法无天,甚至失去了最基本的认知。我们报了个一日游的团,孩子在车上又吵又闹,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座位旁边不耐烦的表情,最后这个熊孩子开始骂人,张口闭口都是脏话,她妈妈开始对他说,不许骂人,骂人不是好孩子,不但没起到效果,反而骂的更起劲,我心里压抑着火气,尽量表现出很淡定的样子,说,你看,外面的这个大车是不是跟你的玩具一样啊,那个小车是不是也跟你的一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这样,他慢慢忘记了骂人这事。到了服务区,熊孩子抱着她妈妈的腿不让她去洗手间,怎么哄都哄不住,后来满地打滚,鬼哭狼嚎,最后哄着去超市买了玩具,算是不哭了,但是熊孩子不让收银处扫描,死死抱住,最后无奈拿了个相同的玩具,让收银员扫描。孩子到了景区门口,就看到小摊上卖的水枪,跑过去就拿了一个大型水枪,卖玩具的**姐还热心给我们推荐小型水枪,压力更小,玩起来不费力,可是熊孩子抱住大水枪不丢。非要大的,最后没办法,只好买了大水枪。后来没走多远,看到人家小孩子玩单桶水枪,熊孩子又哭闹着买,她妈妈也是没办法,再花十几块钱,给你买,今天出来玩,让你玩个开心。可是孩子装满水刚玩了两下,又看到人家卖的有双桶水枪,跑到玩具摊上,拿一个双桶水枪就跑,因为他知道,不跑的话妈妈不会再给他买,就这样,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买了三个不一样的水枪。可是熊孩子买了玩一会就不玩了,只好大大小小的水枪都给他拿着,最后熊孩子还是挨了一顿打,因为他要坐船,可是船票要在对面买,也就是说要走一段路,过个桥,到河对岸去,熊孩子不乐意了,又开始哭,开始站着哭,最后蹲着哭,再最后坐着哭,讲什么道理都不听,就是哭。最后她妈妈实在忍无可忍,啪啪地打起他的屁股来,一顿打之后,老实点了,乖乖地起来一起走。一日游算是结束了,晚上又挨了一顿打,就是吃饭的时候,熊孩子看到人家卖的娃娃小猪佩奇,跑过去要买,拿了一个给他之后,这个孩子伸手又抱了一个,他妈妈跟他说,只能要一个娃娃,不然不会买,孩子一听,又开始打滚哭,我整个人就是懵逼的状态,看见孩子哭,也是心烦的很,想着现在的孩子都这样不讲道理吗?最后可能他妈妈本来就压抑一天的火,终于爆发了,把孩子拖出去商场门口,让他在外面使劲哭,哭个够,谁知道小家伙不服软,哭了半个小时,还没有要起来的意思,最后又挨了一顿打,算是答应要一个娃娃。还有一次就是带着孩子去逛街,他妈妈试衣服的时候,熊孩子非要把拿衣服上的标签玩,衣服还没买,标签肯定不会撕下来给他玩,就这样又开始哭闹,我把他抱到商场门口,也不哄他,随便哭,最后熊孩子哭着哭着又开始骂我,旁边的路人听到了,有笑的,有对我们指指点点的,大意肯定是这孩子怎么那么没教养。最后他妈妈出来了,先是哄,又是打,终于消停了。

熊孩子过分的事情还有很多,骂人张口就来,谁惹他不高兴了,伸手就去打,前几天拿了一个玩具剑,狠狠地打他的妈妈,外婆,我说他一句,上来又是打。他妈妈最后气的哭,说这样的孩子怎么教育,如果在家这样打孩子,爷爷奶奶肯定都会跟她吵架,爷爷奶奶的宗旨就是,孩子懂什么,人家的孩子也骂人,他才会学着骂人的,要东西就给他买,何必让他哭呢,所以孩子被爷爷奶奶带,就是要什么,给什么。已经给孩子灌输了一种思想,就是只要是他想要的,没有得不到的,只要往死里哭。隔代亲可以理解,但是溺爱不是爱,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犯事时都会抱怨:这孩子我不是不管啊,他不听话的时候我也着急啊,我们甚至打过他骂过他,可是没有用,孩子根本不听,我们也束手无策啊。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因为很多家长没有在恰当的时间进行合适的教育。如果爷爷奶奶带孩子无底线地对孩子好,一定会造成孩子蛮横无理的性格。

现在妹妹也意识到了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把孩子接到身边自己带,并开始在网上,书上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孩子的性格形成是在0-6岁,这一段期间,父母一定要多参与孩子的教育,不可否认,爷爷奶奶也很关心孩子,但是过度的溺爱有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我家娃是白天爷爷奶奶带,晚上自己带,两个老人晚上瞌睡比较重,睡得比较沉。本来皆大欢喜,爷爷奶奶白天带娃辛苦晚上刚好休息一下,我和老公白天上班晚上想跟宝宝有一点亲子时光,可是运气不好有个多事的姑姐,经常打电话跟我公婆说:“爸妈,你们怎么这么傻,小孩跟谁睡就跟谁亲,你们再让宝宝跟她睡,他以后还是跟她妈亲,你们这带的有什么劲!”从此以后俩老人晚上也抢着抱宝宝一起睡了,结果晚上睡眠质量不高又抱怨带娃累死了。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搅混了

我宝宝也是我自己带的,一岁四个月,这不过年嘛,带回老家,奶奶也不知道一天在忙什么,总之不见人,宝宝的三餐也是基本我在做,如果有人了就抱的那个腻歪吆。今天有个亲戚家办喜酒,我们抱着宝宝去,一会给葡萄干,一会给瓜子,糖果,开心果,挡都挡不住,我说她太小了,吃那些会噎住,我不让喂,离开我的视线就开始给。我就寸步不离跟着,人家可倒好,直接把开心果嘴巴里嚼碎了拿出来喂。我当场大声制止,大人嘴巴里的东西不要给她喂!我也管不了你的面子了

现实中这样的爷爷奶奶是很多的,儿媳妇生完孩子就没用了,孩子就像部门的一样,反倒是孩子妈妈不能插手。我婆婆就是这样,孩子她管,一切家务所有都我干,因为孩子吃奶粉,所以就说除了我生了孩子,我就是阿姨,这是什么话?孩子和我亲近一点就不乐意,不找我就找她就说这孩子都不找他妈,一种炫耀的口气

啥心里呢?精神有问题呗!首先就不该住在儿子家里的,就算是带孩子的话那晚上也得回自己家里住,白天带一天了挺累的晚上就把孩子交给父母吧,要是外地的那也是晚上6点就下班,在自己屋子里休息!别总跟儿媳妇抢孩子(其实狗屁用都没有!)带到孩子上幼儿园后赶紧的闪人,回家去跳舞画画 旅游 健身游泳多好!如果是儿媳妇给你打电话说孩子要跟你住,那你可以接过来住2天,但是白天还是要把孩子送回去的,我孙女是我带的,在儿子家带的,我早上6点起来做饭,带一天,晚上6点我就下班回自己屋呆着,带到5岁吧我就回来了,这不快过年了吗,儿媳妇带着俩孩子先回来了住在娘家,我孙女就要求来奶家住,都晚上930了儿媳妇打电话说的,我开车去给接过来,孙女可高兴了的,第二天早上吃完饭我在给送回去,连着在我家住了2个晚上,我说不能来了,奶奶有事。住2个晚上就可以了!我也没敢去看呀,怕跟回来!

我也比较好奇这是什么心态。一个是真喜欢娃,第二应该是想让我休息更好,至少我婆婆每次都这么告诉娃,说妈妈辛苦了,可惜娃不买账,我洗澡的时候被从床上抱走,奶奶不放的话会一直哭,而且我娃夜里真一点不折腾,睡的很安逸,等三应该是想在娃心中打下点地位,培养感情,我娃是有外公外婆就不要妈,有妈就不要爸,有爸就不要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