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梦见回家给自己爸爸看病意味着:这两天是空虚的一天,使你不能集中注意力,你头脑里会浮现生动的幻想和一些鼓舞人心的念头,但同时也会变得含糊而健忘。这些因素将会互相混杂,此消彼长。你能随心所欲的想象,在艺术和音乐方面也将能够自由发挥,写作与辩论能
梦见回家给自己爸爸看病意味着:
这两天是空虚的一天,使你不能集中注意力,你头脑里会浮现生动的幻想和一些鼓舞人心的念头,但同时也会变得含糊而健忘。这些因素将会互相混杂,此消彼长。你能随心所欲的想象,在艺术和音乐方面也将能够自由发挥,写作与辩论能力大增。这两天你可能与人谈论神秘学或使精神层面上的问题,但不适合签署合同,也不宜做需要注意细节的事。某些时候,这两天这种情况也意味着你将去医院看病或探访病人,以及进行水上旅行。
梦见回家给自己爸爸看病的吉凶:
易达目的,轻易成功,名利双收,一帆风顺,福泰鸿量,万事安宁,顺利发展,生涯境遇安泰,即使数理有凶也可免于灾祸。大吉昌
仅供娱乐,迷信不能信!
“医院无自家病人,牢房无自家犯人。”这应该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吧。
家中无犯人一般容易做到,家中无病人真有点难。一大家子,谁能保证家中人没个大小病呀。特别是有大病人得去大医院,这年头,去大医院看病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病人家属,在经济与精力上都是件相当考验人的的事。
元旦期间,我们陪父亲去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真真切切的体验了一把“看病难,到大医院看病更难”。
父亲去了四个部门看病,每个部门都有故事。
温情的骨质增生科
骨质增生科,陈医生,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医生。一见到我们就笑脸相迎,看到我父亲进来的时候,顺手就把一张凳子移了移说:“来,老人家坐在这里。”
这时候的父亲,从140多斤瘦到了九十多斤,眼睛深凹下去,不成人形,看着裤子都像要挂不住。因为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他走路都像孕妇一样用双手撑着腰,一小步一小步的移着走,坐在椅子上也得歪着身子,感觉随时会滑下来。
陈医生详细的问了一些相关的病况,然后还叫父亲把衣服撩起来,用手检查了脊柱与腰部,一边按,一边问:"这里疼吗?感觉怎么样?"一通检查之后她才说:“老人家,你需要再去做个CT。”
问诊的整个过程中,父亲普通话很不标准,很多话需要经过我们翻译后她才听得懂,但她始终微笑听着,没有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她的亲和力,让我们感觉氛围很和谐,感觉她像是我们的家人,而不是初次见面的医生。
父亲走出门时她还一再叮嘱说“小心点,慢点走。”而我和姐姐也一步一回头地回身道谢,一再表示我们真诚的谢意。
最最难得的是,后来由于在脊椎外科耽搁了太久,到了她下班的时间,还没有给她回复脊椎外科医生的治疗方案,她下班之后还自己打电话向我们询问父亲的病况。
善解人意的消化内科
因为父亲瘦得太快了,我们怀疑他的消化及吸收功能可能不好,甚至认为是胃出了大问题,(因为在县医院做B超时医生说胃里好像长有两个小肉肉)准备再让他去做个胃镜。
从五楼转战到三楼。因为走路、站着、坐着对父亲来说都是个艰难的问题,于是我们耍了一点小聪明,绕开排队,直接去了里面的主治医生那里,刚好看到里面有个老医生的房间没病人,就赶紧走进去,他看了看父亲说:“你们的号呢?”
我马上跟他解释说:“医生,我的父亲走路不便,连坐也坐不稳,我们就想做一个胃镜,你能不能给开个胃镜单。”
那个医生看了一眼可怜巴巴的父亲,可能动了恻隐之心,什么都没说,动手开了胃镜单给我们。这时又进来了病人,他忙对刚进来的病人说:“稍微等会啊,马上到你。”
从进医院到此时,我的内心一直都心存感激,因为遇到的这两个医生都很亲切,很有人情味。
让人窝火的胃镜室
带着愉快的心情和大大的笑容走进胃镜室,拿着交费单,对着排号的护士说:"美女,帮我排下号,"
美女正在仔细的修剪她的指甲,抬头瞄了我一眼冷淡的说:“今天排不上了,明天再来。”那表情与声音好像我欠了她一 万块一直拖着没还。
我还不死心,继续端着自己的笑脸小心的说:“我们是从远地方来的,来一次市医院来回要一整天,你能不能再看看,能加一个不,就一个?谢谢你了”
“说了排不上就排不上,你以为这医院是你们家开的呀,说了明天来就明天来嘛”然后继续去修剪她的指甲,不再理我。
不得不感叹,在大医院上班,就是牛逼呀!
没办法,只好去酒店开房间等到明天再来。
整个晚上我都没睡好。一是因为陌生的床,二是因为父亲被病折磨着,他也一个晚上都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炒黄豆(我们同一间房睡,好照顾父亲)
第二天,我七点钟没到7就去胃镜室门口等,因为做胃镜要空腹。我想早点去排队,让父亲早一点做胃镜,少受点折磨。
等了一个小时,那些排班的护士终于来了,因为人多,一通你推我挤之后,我排在了14号。
在胃镜室,陪同家属只能在外面的休息室等,病人则按排号的前后一批一批的进去里面的等候室,
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姐和她的母亲排在我们前面,大姐母亲的病很重,看起来跟我爸有得一拼,都很瘦,走路、站着都很困难,更要命的是还耳聋。我和大姐一再与门口的护士说明老人的情况,想让护士放我们进去陪同老人。
但护士油盐不进,霸王花一个,不论我们怎么求情,她就是重复一句简单的话:“不行,不行,外面等着。”
没办法,我和大姐只好站在门外面,不停的走来走去,不是我们想站在门前晃来晃去,只是因为我们家的病人情况真的与别人不一样。
这时,大厅传来叫大姐母亲和我父亲的排号和名字,叫他们分别去2号和5号室去做准备。我们终于心安了些。
但过去半个小时了,大姐的母亲和我的父亲都没出来,(正常情况,做胃镜也就十分钟左右)我忙打电话问父亲,你的胃镜做了没有?
他说没有,里面有人在做,医生叫我等会。
又过去半个小时,我看见屏幕上已经叫到19号了,可为什么排在14号的父亲却还没出来呢?
“护士,我妈排在10号,现在19号都进去做了,在叫21号了,我妈怎么还没出来呢?”大姐比我更着急,因为大姐的母亲没有电话,她一点都不知道母亲的情况。
护士淡淡的说:“你们放心吧,里面有医生安排呢,他们这么久没出来,可能是胃部问题比较大,而别人胃没什么问题吧。”
我们觉得有道理,只好继续着急的等着。
“这时候已经在叫27号了。我们实在不相信,别人十多个人都做完了,就他俩总做不完?难不成他们就四个胃,别人都一个胃?
“护士,我们的家人一定出什么大事了?我们一定要进去看看,你不让我们进去看,那你帮我们去看。”我们很生气的对门口的护士说。
可能连门口的护士都感觉不对劲了,只好放我和大姐进去看看。
我一进去,发现父亲居然还在休息室坐着,根本就没去做,我问父亲怎么回事。
父亲说:“医生让我等着。”
大姐的母亲更是可怜的坐在2号胃镜室门口等着,看着进进出出的医生,想说点什么,但一直没敢说出口。也没一个医护人员问一下怎么回事。
大姐走过去问她的母亲:“妈,你怎么还没做?”
大姐母亲说:“医生开始叫我到5号门口等,后来又叫我到2号门口等,我在这2号门口等了好久了,快站晕了,就是没人叫我进去做。”
大姐听完,气愤得不行,从母亲手里拿起排号单,问站在5号门旁边的一个护士:“你们医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妈明明排在10号,现在人也已经在门口站了一个多小时了,别人27都做完了,可站在门口的10号还没做。你们好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护士可能被大姐发飙的样子吓着了,忙说:“我不知道,我不是医生,我只是在这里面负责喊号的。”
这时,刚好2号门打开了,一个病人被推出来,大姐冲进去,把那个排号单往医生桌子上一拍,大声叫着:“你们这些医生是怎么当的?我妈排在10号,现在你们27号都做完了,10号还在门口站着,你们把一个重病的老人从5号扔到2号,还一直不给安排,就是一只猫,一只狗在你们家门口站这么久,你们也会看一看吧,何况还是一个病人。”
“我们叫了她的号,她没听到,过号了。”一个医生马上说。
“她过了号,难道就不能再叫一次吗?她耳朵听不见,难道你们眼睛也看不见吗?你们这些人还是不是医生,还有没有医德 ,你们还说救死扶伤,你们这明明就是在见死不救……”大姐越说越气愤,那些医生也个个都不敢出声顶她,只是继续叫着后面的病人。
大姐一把挡住那个门口说:“是不是现在还不给我妈做?”
你妈是普通号,我们刚刚做的就是普通号,现在要做一个无痛号,下一个普通号就是你母亲。”
但大姐不听,只管自顾自的说:“我才不管你们做无痛还是普通,我妈等了这么久,不能再等了,你们要马上给我妈做,你们不给我妈先做,你们就谁也别想做。”
这时候另外一个医生来推大姐,好让后面的人进来,没想到大姐反而先把那个医生推了一把,医生“哎哟”的一声坐在了地上。
这时大家都去扶那个医生,医生一直在摸着自己的肚子大叫“我肚子疼。”原来那个医生怀孕了,只是因为穿着大褂,看起来不明显。这时候,大姐看到出事了,也没敢再闹了。
至于我父亲的胃镜是怎么解决的呢?
我们这种人没有这么猛,只好跟医生好好说,医生也答应我,下一个就给我父亲做。
我不知道后来医院是怎么解决这件事的,但由于我亲眼见证了这件事情的经过,想着医院能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偶然,也是必然。什么事情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
想扁人的脊椎外科
我们把CT片子给了五楼的陈医生看完之后,陈医生说:“你们到二楼把CT图再给脊柱外科的医生去看一看,问问他们的治疗方案。”
我急急忙忙的从五楼跑到二楼,进了脊柱外科,刚好一位医生那没有病人,我就说:“医生,五楼的陈医生叫你给看看这个片子,叫你拿个治疗方案,是做手术还是保守的药物治疗?”
你的排号呢?
陈医生叫我直接找你叫你看一下就可以了。
“先去排队拿号,不排队不看。”医生高冷的说。
我也觉得他说得对,于是就急急忙忙的出去排队,排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轮到了我,我把早准备好的片子和胃镜结果给他看。
他刚把CT片拿出来,还没看,就问了句:“你挂了我脊柱外科的号吗?”
“没有,你刚刚怎么不跟我说要挂号呢,我以为是看病挂号一起的呢,要不你先看,我马上去挂号?”
“没挂我的号,我怎么给你看呀?”说完又把刚拿出的CT图一扔,丢出一句:“先去挂号”,就又把我打发出去了。(全不念我排了一个小时的号)被这样招待的并不是只有我一个,我在那呆了两分种,后面来了一个患者,也同样被他赶出去挂号了,看着这医生的拽样,感叹他真是别样的高、大、上。
我只好又跑去挂号,(其实挂个号就五毛钱,多大点的事呀)当我挂完号,跑过来,他终于把老父亲的CT片看了一看,至于胃镜图,看都不看就说:这个脊椎的2与3节之间有问题,你们先去做个核磁共振再说,于是他又把一堆的材料丢给我。
“医生,你还没看胃镜结果呢?还有,我想问下,做这个核磁共振要多少钱?检查结果是马上就可以拿,还是要等呢?因为我们是乡下来的,坐车到这来回要六个多小时,不知道时间够不够,还有我们想知道,钱够不够。”
他很不耐烦的说:“都说了你先去交费,交了费之后,去做检查的地方,问那边的医生,我现在这里很忙。”(很忙吗?这只有我们父女三人呀,另外的病人还没有进来呢,明明是医生你不耐烦好不好。)
看着他那副对人爱理不理的样子,加上前面对病人的态度,我在想,如果我有神力,真恨不得一巴掌把他拍死在办公桌上面,让你知道什么叫尊重人。(我一个女子面对这样的现象都有想修理一下他的想法,想必那些血性男人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也会有差不多的想法吧)
不就是多问句话吗?你好好回答一声会死啊,你一会这样,一会那样,让我出去进来,进来又出去的弄了两个多钟,医生就不能给我两分钟的时间好好问件与你相关的事吗?
这就是某些大医院某些医生的对待病人的态度。就这样的态度,医患关系能不紧张吗?
说实话,我一出来就到处找医院的意见本,想感谢一下敬业的医生,也想投诉一下态度冷漠医生,但一直没找到。
总结与感叹(牢骚)
我发现在这所大医院里面,大部分的医务人员都没有耐心,脸上挂着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医护人员凭什么会有那样高冷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强大力量在背后支撑着他们的高冷?
是什么?
是这所高高挂着“第一人民医院”品牌的大医院,是每天都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涌来的病人,让他(她)们不仅仅不用担心收入,更促使他们一直把自己端得高高的,像坐在神龛上的菩萨,病人们只能对之顶礼膜拜。
而某些菩萨与天使却并没有从内心去关心那些希望他们洒点阳光雨露的忠实朝拜者。
每一个病人都在呼唤,呼唤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在面对这些身患疾病的病人时,能否把你那高傲的架子稍微放低一点,好让处于疾病缠身的病人看到你内心的那一缕阳光;好让处于低处的病人感受得到你们的细心、耐心、关心。
而不是冷冰冰的语言加不断的开单子,做检查,再开单子,再做检查,从这个机器里面进去、出来,再从那个机器里面进去、出来。除了一架又一架冷冰冰的医疗机器,就是不停的交费交费再交费。
其实大家在电视上,新闻报纸上,各自媒体上都早已见识过不少关于医患之间的尴尬关系。大打出手者有之,让医生游街示众者有之,出现医疗事故者有之,各有各的原因,但所带来的影响都是负面的,更多的是让人心寒的。
出现这样的场面,想必很多人很多时候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做事,对他人都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这里既包括医生也包括病人)
比如前面胃镜室里医生对待病人的方式就多少是存在这样的原因 。
虽然医生对每个病人都要一视同仁,但对于个别病重或有特别情况病人医生如果多点关注,(比如大姐的母亲因为耳聋,过号了,一个老人,一脸痛苦表情站在门口这么久,只要稍微有点怜悯或同情心的医生都会过问一下原因,而不是以一种完成任务似的心态面对病人,如果医生真去了解了老人的特殊情况,再安排老人做完胃镜,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吗?)就不会出现大姐大闹胃镜室,推倒怀孕医生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再比如那个脊椎外科医生,他让我们去排队,去挂他科室的号,这都是正当程序,病人家属也愿意去配合,但也希望医生们看在病人排队两小时以上的情况下,能用二分钟的时间给病人好好的问诊。
当然,医生有医生的苦衷,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病人,每天都有看不完的病人,也许原本好的心情,在面对一拔又一拔愁眉苦脸的病人之中,一点一点,一天一天的消耗着。
我们大家都知道医生的工作很苦很累,可放眼四处,哪有不苦不累的工作呢?
但为什么同一个医院里头(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里都一样,有的人成了行业中的明星,有的人成了行业里的屌丝)有的医生工作态度那么好呢?(比如我遇到的骨质增生科的陈医生,消化内科的老医生)说来说去,只因为那些工作态度不好的人员身上少了一种对病人的普爱之心,对工作的敬业之心,对行业的“匠人”之心。
当然,医患之间关系不和谐,也有一些是病人身上的原因(特别是有一些自认为有钱有权或者真的是素质低下者)但大部分病人还是友好型的,甚至是讨好型的。
有些病人脸上一脸愁云惨淡是因为自身有病,身体痛苦加之经济压力的原因高兴不起来,此时更希望医生对病人多点关怀,少点职业的病态,多点笑脸与关心,少点冷漠相视。病人就会对医生多点理解,多点感恩。医生(医院)与病人(病人家属)之间就会少一些尴尬的甚至是仇视的关系。
2017年2月16日(周四)清晨5点3刻,天还没亮,我起床,洗漱,准备乘6点38分的宝山952B公交车,出家门时天已大亮,天空泛出橘红色,是个晴天,心情也不错,想着能推着老妈去看病,心里颇感踏实。路过宝山汤团店,见有现包的汤团,买了两盒肉馅和芝麻各10个。老爸老妈都特别喜欢吃汤团。
赶在早高峰前乘公交车,路上顺畅,成都北路下车,正巧有933路,建国中路下车,一路紧走,到思南路父母家,才7点3刻。推门,妈妈看我来了,说:这么早,女儿辛苦了!我笑笑说,应该的,女儿的责任。
推车已经准备放在客厅里了。老爸在厅里早锻炼。我问老爸情况如何?他说,昨晚你哥已经准备给我网上挂号了,我说专家门诊要预约的,老爸忽然说:我胸口闷,气急,走路脚也拖不动,不去检查,我突然死了,你们还不知道我是得什么病死的呢!一脸的严肃。
我吃惊老爸怎么会有如此惊人的话语,再一看老爸这样的神色,马上决定,下午陪他到瑞金医院看病。老爸却说,还是让你哥哥或弟弟陪吧。我说他们都上班,没有时间的。我先陪你看了再说。老爸算是勉强答应了。
于是,我立即打电话与哥哥联系。哥哥说正要上网挂号呢。我说还是我先陪老爸看了再说吧。哥哥说也好。
早上8点10分推着轮椅,陪老妈到香山医院去做针灸治疗尿失禁,今天是第4次了。为了治疗妈妈的病,两年多来,我已经陪着她先后看了7家大医院,可是都不见效。这次偶然的机会,通过他人介绍,说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可能有效,而且,香山医院已经将尿失禁作为一个课题作为研究,并已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今天是第二次挂号,3次挂一个号,人不算多,门诊挂号,然后推车上楼,很快,我将老妈安顿在床上,针灸科的王峰主任给老妈扎好了针,屋内暖意融融,我问老妈有啥感觉,她说没有特别的感觉。老妈有点着急,不由又问王主任,扎几次能好?他说因人而异。我在边上补充道:妈,你是老毛病了,恢复得慢,思想上准备时间长点,半年也就不错了。老妈听我这么一说,也就静下心来了。王主任是位好脾气的医生,40来岁,头发略卷,带着副眼镜,中等身材,偏瘦,穿双布鞋。
此刻诊疗室里都是老年人,行动迟缓,有的'脸色憔悴,有的头发枯白。有一位老大爷看年龄80多岁,脸上呈现痛苦的表情,步履蹒跚挪到诊室里,大口喘着粗气,他是前天来针灸时我看到的一位。边上一位坐着候诊的身穿红色外衣的老奶奶,关心地询问:老先生你一个人来看病,不请家里人陪陪?老大爷苦笑道:老太婆前年过世了,一儿一女都在国外……老奶奶不由问,你不请个人帮帮忙?老大爷答道:不是没有请过,他无奈地摇摇头,无神的眼睛不由微微地闭起,老人的外衣是土**的,上面隐约地黏上了点点的污渍,深灰色厚厚的裤子已经毛毛拉拉,穿了很多年的样子了。
走廊里,一排长靠椅清一色老年人,只有楼梯的顶端,稍大的空间,放着有几辆轮椅。这是香山医院的常态景象。
一个半小时后,老妈针灸理疗结束了。穿衣,穿鞋,扶着老妈坐上轮椅,推车回到家,才上午10点10分。扶她坐定后,我跟老爸说,马上到瑞金医院挂号。老爸说,你休息一会,我说抓紧时间,挂号后,吃了午饭陪你去看病。不由分说,我急匆匆赶到瑞金医院门诊大厅。
大厅里挂号的情形,用人山人海形容一点不为过。好在医院管理有方,用护栏维持秩序,人虽多,却也秩序井然。我只能为老爸挂普通门诊,显示屏上显示的呼吸科,已经有82人呢。天哪,82人要等多长时间才能看到医生啊?再看内分泌科更是人满为患,竟然有328名挂号者。这就是全国三甲名医院的就医现状。尽管排队挂号的人多,但是窗口也多,挂号很快就轮到了。挂到号我心定了,随着人流我上了5楼,心想再去观察一下,估摸一下医生替病人看病,一般要花多长时间,下午几点陪老爸来看病,不至于等候的时间过长。经询问护士台护士,告知前面有75人,中午休息时有2名医生看病,我知道了基本情况。
回到父母家里,光明村的助老午餐刚送来,老爸老妈等我吃午饭。我把挂号的情况跟他们说了,老爸的情绪一下好起来了。午饭后,与父母一起聊天,他们很开心,不由聊起了许多的往事……
下午一点,我准备扶老爸去医院,不料他指着轮椅对我说坐轮椅,我一愣,很快我说:好好好!第一次推老爸坐轮椅,有点特别的感觉。在电梯口老爸对我说,到大门外坐。我说下去再说。在小区的院子里,我让老爸坐轮椅,这样可以走得快点,起初他或许是不好意思,不肯。我说坐轮椅有啥关系,年纪大了,走不动正常的。老爸这才坐上去。也幸亏我有这般力气,推着老爸,行走在通往医院的路上。
下午一点半,门诊大厅人比上午少了许多。推着轮椅,乘电梯到了五楼的A区呼吸科候诊区。询问了一下,老爸前面还有4人就该轮到就诊了。坐定后一刻钟,只见显示屏上出现了老爸的名字,我扶着老爸进入512房间,一位40岁左右的女医生,很利索地询问病情,我在边上重复,胸闷,走路腿脚没有力气,高血压,常年吃降压片,没有做过拍片等检查等。医生让老爸撩起厚厚的毛衣,先听听胸肺,说:没有杂音,开出了预约拍CT片的单子,说:做了检查再看病,药也不能乱开的。我心想是这个理。谢过医生,推轮椅,乘电梯等候,到三楼,先付费,再预约拍CT的时间。很快,隔两天,也就是2月18日(周六),下午4:30分,预约到了拍CT和其他的检查项目。
推着轮椅,回到了家。此刻老爸的心情变得好起来了,脸上有了笑容。我跟哥哥电话联系,他说,星期六他陪老爸去做CT检查。老爸很高兴。晚上,我跟弟弟通了电话,把老爸老妈的情况跟他通报了一下,双休日抽空去看看老爸老妈。弟弟满口称是。他说刚从外地出差回家。
晚上我躺在床上,不由想起白天奔波在医院所见的一幕幕。或许是老年人离我那么近,或许是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无奈,甚至是可怜。感觉老年人真是弱势群体。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有许多的变化,作为儿女的关心好父母这些细微的变化,尽量让老人家有尊严地安度晚年。因为他们也曾经年轻过,为大家为小家都曾竭尽全力地奉献过。今天的他们,就是明天的我们。
我的脑海里,不由浮现出白天园林工人在给思南路两侧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修剪枝桠,剪去了好多的枝枝杈查杈,只等春天抽出新枝嫩芽。大自然四季更迭,一岁一枯荣。人生的晚年,谁会用心呵护呢?生命的绿洲不再,满眼的悲秋枯色,凄凉也罢,热闹也罢,为儿为女只求尽孝在当下,点点滴滴,滋润父母心田,让心灵的绿色永驻父母心。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