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很多不爱学习的孩子,父母尝试了很多的方法,但是孩子就是不开窍压根对学习不感兴趣。头疼的父母万般无奈,晚上睡不着的时候真想放弃算了,反正现在那么多的网红学历不高不也通过自媒体赚得盆满钵满吗?但是转念一想,不是每个网红都能成功的,谁知道自媒体
很多不爱学习的孩子,父母尝试了很多的方法,但是孩子就是不开窍压根对学习不感兴趣。头疼的父母万般无奈,晚上睡不着的时候真想放弃算了,反正现在那么多的网红学历不高不也通过自媒体赚得盆满钵满吗?但是转念一想,不是每个网红都能成功的,谁知道自媒体的各种风口什么时候过去。并且现在这个时代,大学生毕业都立即失业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文化的孩子,又能去干什么?难道真的让他们在底层挣扎一辈子吗?想想又爬起来继续咬着牙逼孩子学习,但是最终孩子痛苦父母崩溃。每天就在放弃和努力之间苦苦的挣扎和徘徊,最终实在受不了的父母开始选择放弃,随便吧,反正是孩子自己的人生。不读书以后什么样的人生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做父母的管不了。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唯独父母放弃不可以。因为没有不成材的孩子,只有因为绝望而放弃的父母。
01一、任何人都可以放弃孩子,唯独父母不可以
爱迪生——世界著名的企业家和发明家,在小的时候被老师嫌弃“笨”,还因为老是经常问老师一些奇怪的问题,把老师问住了。后来老师觉得他是低能儿,于是就把他赶出学校了。
不过爱迪生的妈妈并不是这样想的,尽管爱迪生被赶出了学校,被贴上“笨”的标签,但是她就是没有放弃他,相反的她觉得爱迪生非常的有能力和才华,将来肯定会有很大的成就。
妈妈对爱迪生所有匪夷所思的问题,都尽力的满足爱迪生的好奇心,并让爱迪生去探索。
而为了让爱迪生能够有更好的探索,妈妈还把家里的地窖改成了小的实验室。
最终爱迪生在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获得了优异的成就。
爱因斯坦三岁的时候才开始呀呀呀的学习讲话,到了八九岁话都还说不利索,看上去人也很迟钝。
到了10岁才去上学,被同学老师嘲笑,是学校公认的“笨孩子”。
但就是这样,他的妈妈依旧送他去上学,没有放弃他,没有因为他看上去呆呆的就焦虑,就开始训练他试图把他变成正常的孩子。
他们接受了他的一切让他自由生长。
好不容易上了中学,爱因斯坦还偏科得厉害,只对数学感兴趣。他的父母也没有强迫他别偏科,也没有逼迫他直到他厌恶学习为止。
而是觉得爱因斯坦好不容易坚持上学那么久了,就按照他的兴趣来,让他安心钻研就好了。
爱因斯坦的父母一直都没有放弃他,最终让他的才华和天赋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大家肯定想得不到他小时候资质非常的平庸。
人家看书能看懂两三行了,他还一行都看不明白。
他考秀才还考了七次才考中,但凡他的父母放弃他。就不会支持他继续读书,也不会让他考那么多次秀才,要知道在古代考秀才的费用支持并不低。
要是一般家庭的父母,一看孩子不是读书的料,早早就放弃了。
最后在曾国藩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获得的成就是同代人中最高的。
试想最终还是他父母不放弃,对他学习上的支持成就了他。
02二、别指望孩子自觉学习
《家有儿女》中的一段经典对话,至今发人深省:
刘星问妈妈:“妈,你为什么当初不逼我?”
妈妈说:“小时候给你报这班报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反驳:“我不愿意学,您就不让我学了?那时候我还小,我不懂事,您还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
这个对话我反复看了好多次,回想起我的父母也是对我放养,准确的说我那个年代的孩子多,父母都是这样的孩子养大就行了。
但是我也常常感到遗憾,如果当年我的父母反复跟我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强调高考的重要性,也许今天我人生就会有更多选择。
所以说,孩子你不逼他们一把,他们也许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不知道他自己有多优秀。
孩子小的时候,是他们最没有自控力的时候,别指望他们能自觉。
对于不上学这件事带来的不好后果,他们是不懂的,他们只知道眼前的快乐最重要。
他们会一次有一次的试探家长的底线,察言观色看看大人能够放纵他们到什么地步。
吃零食、睡懒觉、天天玩手机很快乐。这个时候你说要给孩子快乐,对他们的这些行为放纵,还觉得是对他们的尊重。
那么孩子就会进一步觉得,不写作业不用上学就更快乐。这个时候孩子的任性的说,我不想上学了你要给我更多的自由和快乐。
作为家长你给不给?给了他们就会更加任性,长大后遇到问题啥办法都没有。
不给你底线让得太多,特别难管教了。你苦口婆心告诉 他们,小时候不学习,长大会吃很多苦,受很多磨难。
他们是不会理解的,但是让家长更加可悲的是,长大了他们还会怪你。为什么你当初不逼我一把?
所以别指望孩子能够自觉学习,该管就要管。
因为就像开头说的,我们做父母的是肯定不能放弃孩子的,既然不放弃哪怕再痛苦,也要管好孩子。
教育家张捷说:
“人的天性,首先是好吃懒做,然后是不劳而获。如果你想让孩子们上学很快乐,那只有让他们少学或不学知识。但少学、不学的结果是什么?长大后缺乏竞争力。”
其实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全世界的孩子都是一样的。
日本的小学生中大概40%的学生都上补习课,到了初中会增长到65%。
韩国的中学生每天放学都到图书馆去继续学习,经常半夜才回家。
美国号称快乐教育老家的地方,其实他们的孩子课业也一样的繁重,只能抓紧时间上学和放学路上坐车这会时间稍微睡一会。
管教孩子让他们继续将学习进行下去,意味着父母和孩子可能都不会那么快乐,但却能够帮助他们日后成为更好的自己。
03三、当孩子不想读书的时候,不妨带他们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常听人说,如果孩子不想上学,就带他去看看人间疾苦。
看再多的人间疾苦,都不如亲自品尝一次。
张雪峰老师在一次演讲中说过,他说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读书了,可以带他们去4个地方:汽车客运站、火车站、高铁站和机场。
让他们看看坐大巴车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抽什么牌子的眼,嘴里的话都是怎么说的。
再带他们去火车站、高铁站和机场,看看人来人往的人,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然后问问孩子们将来想成为哪一类人?
当然不去这些地方,父母不妨带孩子去这三个地方看看
1、自己工作的地方
一位11岁女儿叛逆期不肯读书,单亲爸爸让她顶着烈日去田里挖藕 ,让她体验爸爸和爷爷的日常工作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后来这位女儿在藕塘里足足晒了4个小时,脸都脱皮了。
爸爸虽然心疼但是没有心软,因为在他看来,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后来孩子终于体会到爸爸挣钱的不容易,表示会好好读书!
网友表示:
如果孩子不想读书了,就带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
让孩子知道,当他在抱怨读书苦时,父母赚钱养家比他煎熬一百倍。
2、凌晨的街头
浙江杭州的一位父亲,儿子沉迷熬夜玩手机不想学习。
于是他在凌晨的时候,让儿子放下手机跟他出门,去了一趟街头和菜市场。
他们看到凌晨三点的早市,有很多想睡但是没得睡的人开始将货摆好,准备开始做生意。
一个奶奶对孩子说:好好读书啊!早市里的人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的生活
这时候父亲问儿子:你知道这些人为了谁吗?
儿子回答说:为了生活为了子女。
父亲问:那你呢?儿子回答说:我错了!
当孩子不想读书时,那就带他到凌晨的街上走走。
让他看看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学习上的苦,比起凌晨街头为生活打拼的人们所经受的苦,真是微不足道。
3、工地
一位在广东深圳打工的爸爸。听说9岁在湖南老家的儿子,叛逆不肯上学了。
他赶回去劝说儿子,但是儿子怎么都不听。
于是将儿子带到深圳,让他去工地加工钢筋。
其实孩子到了工地也不过是做一些搬运废钢筋的活,结果还不到两天。儿子就哭着对爸爸说,要回老家继续读书。
回去湖南老家后买两天,儿子变得老老实实的每天认真去学校。
才不到两天的工地 体验生活,孩子深刻的体会到打工真的比学习 痛苦多了,有了对比,孩子才会发自内心的觉得,学习真的比打工好多了。
这样的现场教育,其实比简单的打骂孩子教育效果更好。
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可如果不是别无选择,又有谁愿意在工地卖苦力赚钱,而不愿意坐在高档的写字楼。
为人父母,我们总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给孩子,却还觉得不够。
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因为没有对比,大多数孩子不能够理解读书的意义,不能够看透生活的本质。
而现实生活中,谁都可以对我们的孩子说放弃吧,但是唯独我们自己不能够对孩子说放弃。
放弃了,孩子就没什么未来了,不放弃,孩子的未来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大部分的妈妈也都是需要上班的,只是对于妈妈来说孩子要比工作更重要一些,所以他们会负责接送孩子上学。现在的女性已经变得很独立了,即使在有了孩子以后,他们也不甘心做家庭主妇都会选择出去工作。只是在这些妈妈的心目中,孩子的重要性远远高过于工作,所以他们愿意花费时间送孩子上学。
一、爸爸的工作更紧张。爸爸和妈妈在家庭中的分工是不同的,妈妈虽然也要出去工作,但不用背负家里面的经济压力,他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把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顾好,所以在大部分的家庭中,每天都是由妈妈接送孩子上学。家里面的爸爸虽然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但由于每天的工作压力过大,还有一些男性在职场中,每天晚上要陪领导应酬到很晚,所以早上很难准时起床送孩子上学。
二、妈妈送孩子更谨慎。相对于爸爸来说妈妈做事情会更仔细,很多父亲在送孩子的时候总是会把家庭作业或者孩子的水杯落在家里面,让孩子觉得很不舒服。但妈妈在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就能想的很周全,很少会有落东西的情况。大部分的妈妈对孩子都非常有耐心,他们更愿意倾听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所以在妈妈送孩子上学的过程中,孩子会觉得心情非常愉快。很多爸爸因为平时在家里面就很严肃,导致他们的孩子和爸爸没有共同话题,可以说如果爸爸送孩子上学,整个过程都非常沉默,也会让孩子觉得不舒服,所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也会让自己的妈妈接送自己。
爸爸和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是不同的,爸爸可能会想让孩子从小独立自主一些。但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却很不放心,必须要事事考虑周全才行,所以在孩子上下学的时候被妈妈接送的。
送保温杯
父亲工作很辛苦,能够随时喝上一口热茶,看着你送的保温杯,不管天气有多寒冷心里都是暖暖的。
推荐品牌男士不锈钢大容量保温杯,“父爱如山”的免雕刻保温杯很适合父亲节赠送,价格48元左右,超值。
写书信一封
10岁了应该三年级了吧,可以给爸爸写一封信,诉说对父亲的爱意。如果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收到孩子用心写的亲笔信,虽然字迹歪歪扭扭,爸爸却无比开心呢。因为,在我上学的时候,每到父亲节就会给爸爸做爱心贺卡,至今爸爸还珍藏呢!
送爸爸自制贺卡
亲手为爸爸制作一款贺卡,爱心贺卡简单好做又漂亮,礼物也不贵,爸爸会很开心哒。
推荐贺卡内容:“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老爸您辛苦了,感谢一路有您!”再配一些自己喜欢的小图案即可。
说了这么多,其实陪伴才是最好的礼物,也是对父亲最大的安慰,有时间的话要抽出时间多陪陪父亲聊聊天,这种陪伴胜过一切礼物哒!
其实你送一些实用的礼物会更好一些,泡脚盆……我们知道最实用也最省钱的养生就是泡脚了买一个木制的可以让他们舒舒服服的泡一个脚,当然也可以选择电动的,我上网搜一下一般的也就一百左右。防辐射眼镜……不要觉得这个只是我们年轻人用哦,如果你的父亲也是喜欢看电视或者说玩手机也可以入手一个,当然了老花眼镜也可以作为选择之一。送衣服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更贴心舒适打底衫以及衬衫等等,很多打底系列都比较舒适,我建议你可以选择一些送给你父亲,而且也不太贵你父亲也不会心疼啦。一些衬衫啊,打底衫啊,长裤等等的,根据你父亲的爱好就可以了。
面对这个问题,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位平民爸爸的回答,很接地气,很有参考价值。
“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学呢?”大儿子上学不久问我。
我说:儿子,你知道吧?一颗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
十年的树可以做檩条。
二十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
如果上6年学,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
如果上9年学,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如果上12年学,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
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知道了吗?
大儿子:知道了。
我又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
大儿子:丢人。
我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
后来大儿子说,那次谈话印象深刻。
跟孩子交流既不需要威逼,也不需利诱,孩子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周总理说:“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也许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奥巴马说:“为了每个人对自己应尽的责任而读书”,我们不光是为了责任。为了我们心中的理想,为了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为了理解生命的意义,为了使我们的灵魂更高尚一些——这些,都是家长们应该教孩子思考的事。
给孩子读书一个定位:读书,读人,读书人。
同时,就像李嘉诚说的那样:“读书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有机会,才会有未来。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