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爸爸花1万给女儿全班更换换桌椅,为何网友评论家长的做法不太合适?

爸爸 0 48

赣州爸爸花1万给女儿全班更换换桌椅,为何网友评论家长的做法不太合适?,第1张

赣州爸爸花1万给女儿全班更换换桌椅,为何网友评论家长的做法不太合适?
导读:赣州一位爸爸花1万元给自己的女儿全班换了新的桌椅,但是此事被发布在网上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争吵。其实这个网络时代对大家而言也是有利有弊,很多人都会通过屏幕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在网上发表意见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一味的去因为一些事情争吵对于做事

赣州一位爸爸花1万元给自己的女儿全班换了新的桌椅,但是此事被发布在网上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争吵。其实这个网络时代对大家而言也是有利有弊,很多人都会通过屏幕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在网上发表意见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一味的去因为一些事情争吵对于做事情的人而言也是一种非常大的负担。

江西赣州的一位爸爸送自己的女儿上学时,发现自己女儿班级里面的座椅十分破旧。这批课桌椅已经用了很多年了,而且凳子也坐的不舒服。心疼女儿学习环境的爸爸决定自费给女儿全班都换上新的桌子椅子,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这名爸爸也表示自己跟学校提了建议,想让学校换新的课桌椅。但学校却因为种种原因拒绝了换桌椅的提议,这名爸爸也是性情中人直接表示自己承担女儿班级桌椅的费用。

但有很大一部分网友对这名爸爸的行为进行批评,认为这名爸爸影响了学校的风气。毕竟一个班的课桌椅变得十分漂亮,会引起其他班小朋友的攀比心理,也会要求自己家里面的家长帮自己换新的课桌椅。而且这名爸爸还向学校提要求表示,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长期在这个班里面学习下去。如果女儿要换班级,这批课桌椅也要跟着女儿一起走。这样的要求可以说听着很合理,但还是让人觉得有些许奇怪。

另一批网友也表示别人父亲自己出钱给女儿一个好的环境有错了吗?又没有用到网友的钱。而且学校都同意了其他学生家长也没有意见,就网友意见最多。女儿班其他小朋友也表示新的课桌椅坐上去舒服了很多,而且桌子很平整写字也方便了很多。但是还是希望学校能够尽快统一课桌椅的更换,毕竟这样区别对待确实会对这个年纪的小朋友造成不好的心理现象。

1、随着岁月的流逝,你在不断地成长。我期待着你愈加懂事,期待着你有锦绣前程。

2、你关怀班级,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3、我欣慰地看到,你已经有了奋斗的目标,并且正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前进。

4、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你的劳动,一定会换来丰盛的成果。

5、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相信你会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6、你已经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目标,盼望你继续努力。

7、学习是欢乐的,成长是欢乐的。我相信你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制造愈加美好的明天。

8、对有困难的同学,你总会伸出自己热情的双手。努力吧,美好的明天属于你!

9、因为你今天在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所以,你的前途一片光明!老师为你的进步喝彩,为你的成长祝福!

13、你懂得珍惜时间,因此会拥有不尽的财宝;你懂得珍爱生命,也会拥有人生无限的春光!

14、一分汗水,一分耕耘。相信你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为了美好的明天,你还应该做得更好一些。

15、自信的人,总能够战胜困难,战胜自己,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一位父亲看到女儿在玩耍,于是叮嘱女儿要认真学习。这下女儿的情绪终于崩溃了,一边哭一边瞪大双眼,非常诚恳而且严肃地对着父亲诉苦,说学习要劳逸结合,不能光有学习,还要有玩耍放松的时间。并且整日学习,连机器都做不到,就算自己有八只手也忙不过来呀。还表示自己学习作业已经完成了,那么就应该有时间玩耍。最后要求父亲珍惜孩子的儿童时光。

这个视频发到网络上,这位父亲语塞了,但网友们却说了很多的话。网友们一方面表示这位女儿口才非常好,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能说会道,应该培养她的表达能力,以后说不定还可以当主持人、作家。另一方面表示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太重了,每天都是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任何玩耍时间,整个人会特别压抑。而这个时候,父母还不能够理解孩子的难处,还一个劲地逼孩子学习,那只会让孩子变得抑郁,厌学,最后做出极端的行为。

当等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尤其是这个女儿一边哭泣,一边不断地灵魂拷问父亲,我就知道她的内心充满了委屈,她的心胸是被委屈撑大的,但她现在已经挺不住了,所以就把自己内心的委屈通过眼泪和拷问的方式全部发泄出来。

这位女儿先是说学习要劳逸结合,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观念,是父亲和老师都不能反驳的观念。再说自己应该学习的时候已经学习了,而且已经完成了学习作业,那就应该可以玩耍,这就说明这孩子懂得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她没有做错。还表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不能都用在学习上面,这主要是告诉父母自己已经尽力了。最后要求父亲珍惜孩子的儿童时光,这已经完全把孩子的委屈释放出来,表示她现在真的想玩耍,想拥有快乐的童年时光了,不希望父母再强迫她学习。

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父亲的宠爱伴随着女儿的一生。

可是随着女儿的长大,父亲除了爱还有恐惧,害怕女儿长大受伤害,害怕女儿受委屈,更害怕有一天被另一个男人抢走。每个父亲都希望女儿能够足够强大,这样就会阻挡一切的伤害。

所以有的父亲会主张送女儿去学武,是希望女儿能够有个强健的身体和足够保护自己的功夫。

可是昨天有位父亲想送女儿去武校,竟然是觉得女儿太调皮了,不听父母老师的话,想让武校的这种严格的制度和艰苦的锻炼来调教女儿。

不管什么原因,我觉得父母都不该有这种想法,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做法,不但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也会拉远孩子同父母的距离。

那么孩子到底有多么不听话呢,竟然让父亲有这种想法?

他举了个例子:今年学校刚开学的时候,所有的学生统一做核酸检测。他女儿上小学一年级,首先要排好队,等着医生做检测。她女儿一看见白大褂的大夫,就嗖的跑远了,几个老师气坏了,对他女儿围追堵截,还给他打电话告了一状。

他也气坏了,孩子回来就又吵了一顿,孩子也不认错。他觉得这个女儿太犟了,太难管了,所以才会有了这样的想法。

我问他有没有问孩子为什么不排队,他说问了,怎么问的呢?

“别的小朋友都排队让医生看,你为什么不去?”

“我没病,就不去。”

人家孩子说得对啊,孩子可能看到白大褂的医生就以为是看病呢,这个孩子挺有自己想法的。比那些不知道干什么,老师让排队就排队的孩子有勇气,这是应该值得表扬的才对。

为什么老师和父母都认为这样就是不听话,难管,只是一味地训斥和责骂?为什么没有人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人告诉孩子,这是在做什么?

学校里有太多听话的孩子了,像这样有自己的想法,又有勇气的孩子更值得我们的肯定和鼓励。

有的父母工作忙,老师一打电话就害怕孩子在学校里犯错。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学习,不断更正的过程,没有犯错哪来的成长?

我们成年人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为什么成人允许犯错,对孩子却这样苛刻呢?

小孩子一哭,大人着急了:

“不许哭,再哭就不要你了,再哭就不给你买好吃的了。”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你想一想,如果一个成人哭得正伤心,你让他别哭了,你说他能止住吗?不能吧?一个成人做不到的事去要求孩子,这不过分了吗?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小,说什么都不懂,只能用吓唬的,在这种恐吓当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听话,可是却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孩子的安全感。

很多父母都说同孩子不能沟通,因为你说什么他都不听,那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呢?

樊登老师在《读懂孩子的心》这本书里说,我们成人同孩子沟通的时候,最容易走的误区就是忽略孩子的感受。

就像上面的那个孩子,她不去排队,可能是她害怕看医生,可是老师父母都没有重视她的感受。

很多事,在大人看来真的不值一提,但对孩子来讲,真的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想要孩子听话,做正确的事,我觉得父母沟通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