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送雁是什么意思 闰月为什么要送雁

男朋友 0 104

闰月送雁是什么意思 闰月为什么要送雁,第1张

闰月送雁是什么意思 闰月为什么要送雁
导读: 导语:一般来说在闰月里很多出嫁的女儿会给父母送鞋,或者是送衣服,但是一些地方人们不送这些针头线脑的东西,他们会给娘家送大雁。那么闰月送雁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闰月为什么要送雁的详细介绍吧。 闰月送雁是什么意思

导语:一般来说在闰月里很多出嫁的女儿会给父母送鞋,或者是送衣服,但是一些地方人们不送这些针头线脑的东西,他们会给娘家送大雁。那么闰月送雁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闰月为什么要送雁的详细介绍吧。

闰月送雁是什么意思

闰月送雁是为了祛瘟疫,给父母消灾。传说闰月是不吉利的月份,这个月里阎王会把老人的魂魄收走,因此会给父母送大雁,求一个吉利。

闰月送雁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嵩山南麓有一个姑娘,非常孝顺。在一个闰月年里,中原大地闹饥荒。一天,她想到,平常年景里年迈的父母还吃不饱,今年多出一个月,不定他们会饿成什么样?想到此,外嫁的她就把自家仅有的一点小米,搜罗了搜罗,装进一个小提斗里,翻山越岭去探望年迈的双亲。

路上,姑娘一不小心跌落山崖。醒来时,提斗里的小米早被饿急了的小鸟啄了个精光。看着空空的提斗,想到年迈的父母,姑娘嚎啕大哭。哭着哭着,姑娘就睡着了,睡梦中,隐隐约约觉得有个声音在叫她。睁眼一看,看到一对银灰色大雁飞到了她的提斗里,怎么赶也赶不走。姑娘是又惊又喜,莫非这是天意!

可等赶到村里,姑娘又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饥荒中,村里闹起了“瘟疫”。看到家中年迈的父母危在旦夕,姑娘忙把烹制好的雁汤雁肉给父母喂下。腌肉细腻爽口,雁汤味道鲜美,不到半袋烟功夫,父母就醒了过来。善良的姑娘又把余下的汤肉,送给村中的乡亲们,第二天瘟疫即退。

从此以后,姑娘给父母送大雁祛瘟疫的故事就相继传开。每逢农历闰月年,出嫁的女儿都会在闰月的前一个月送大雁瞧娘家。但大雁毕竟是珍禽,人们就用面制成大雁形状,借以闰月年求吉利、祛瘟疫,为父母消灾。

闰月给父母买什么

闰四月给妈妈买鞋,来自于“闰月鞋”的民俗。

闰月鞋,是中国地区的民间习俗,逢农历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以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有的地区是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买双鞋。闰月鞋一定要在前一个月穿上才灵验。2009年值农历闰五月,精明的商家提前打出了“孝心牌”、“温情牌”来笼络人心,各地女鞋热卖。“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按照民间说法,逢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以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

闰月“与“闰年”

如果不注意,大概很多人认为“闰月”与“闰年”是一个意思,其实不然,虽说只是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意思却相差很远。

“闰年”。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数字应是3652422日。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o2422日,这样四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如1996年即闰年,2000年也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也就是说阳历闰年的二月不叫闰二月,闰月为农历所特有。

现在再来说“闰月”。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发现鸽子可以传书,就只好用打来的大雁来传达消息,大雁在当时也代表了一种和平和安全。

远古时期,由于交通不便,又没有我们现在的手机,从南到北的大雁成了失散者表达彼此思念的载体,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形象,并画出许多通俗诗词李清照的一句话:“雁归来,西楼月圆”,“雁路过,两人悲戚,但旧时相识。”雁没有带来期待已久的信,引起了女人无法安排的相思病,然而,最早的雁“信使”形象出现在《诗经》中。

汉代的苏武以雁而闻名,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以忠郎的清廉派使者前往匈奴,并被拘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引诱他投降后来,他们把他转移到北海牧羊,并威胁说,他不会被释放,直到他有了一个儿子苏武在匈奴生活了19年。公元前87年,汉昭皇帝登基几年后,匈奴和汉朝达成了和平协议。汉武帝在上林园打猎,射中一只大雁,脚上有丝纹,说苏武等人在北海。

韩使非常高兴,像往常一样问单羽看到周围的人他很惊讶。他向汉朝使者道了歉,说:“苏武等人还活着。”后来,苏武回到汉朝,从那时起,雁就成了邮递员或信件的名字当大雁在天空中曲折飞过或是人字飞过,嘎嘎的叫声响起时,古人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来盯着大雁,默默地追随者因思念亲人而难以克服的不满;或是当看到大雁归来时,他们视之为家庭安全的信息。

后来军队用信鸽进行军事交流,南宋初期,将军的军队也用信鸽来传递信息和召唤军队,现在鸽子很少用于传递信息,但它们仍大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