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中总领上片内容的诗句?

领导 0 85

沁园春雪中总领上片内容的诗句?,第1张

沁园春雪中总领上片内容的诗句?
导读:1 关于沁园春雪的诗句 关于沁园春雪的诗句 1 沁园春 雪的诗词是什么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全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山舞银蛇,原

1 关于沁园春雪的诗句

关于沁园春雪的诗句 1 沁园春 雪的诗词是什么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全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原驰 原作:原驱)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赏析:《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

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毛泽东讲究词章格律,但又不刻意追求。

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人以面貌一新之感。

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2 沁园春雪,的全诗

1、《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译文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好像蜡白色的巨象在奔驰,它们都想试一试与天老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一代上天骄宠的儿子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3 《沁园春 雪》的诗句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实践中,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并为我们留下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学遗产——毛泽东诗词 ◎背景 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

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沁园春》 柳亚子 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 不尽依原题意也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

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 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

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

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 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

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珍惜现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励志(不是宋词,但这个很又名很好用)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苏轼《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整条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着和老天爷比一下谁更高。

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格外娇艳美好。

江山是如此的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治功劳;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学才华。

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创作背景

1936年,红军组织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红军从子长县出发,挺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时,部队在这里休整了16天。2月5日至20日,毛泽东在这里居住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

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毛泽东当时住在农民白治民家中,深夜。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

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毛泽东充分肯定新诗主体地位同时,给予了旧体诗词以公正地评价,并以身作则、使旧体诗词在当代重新焕发光彩,结束了新旧诗歌的对立局面,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华诗词复兴充当了开路先锋和实践楷模。

毛泽东在旧体诗词创作实践中,成功地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并较好地体现出了以豪放为主调、将豪放与婉约较好结合的艺术风格。

毛泽东诗词在内容上是现实主义的,在艺术上却继承了中国古代屈原、李白等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创造出比前人更加奇特的艺术风格。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原作: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原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释义: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创作背景:

1935年11月间,中央红军、陕北红军和鄂豫皖北上红军胜利会师;12月9日,北京爆发了“一二·九”运动,中国***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进入一个新时代。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新的历史任务,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词。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还有一种说法,1936年,毛泽东率领红军渡黄河东征,从山西省石楼县第一次踏上了山西的土地,并在石楼县留村写下了《沁园春·雪》。《沁园春·雪》是构思于渡河期间,写成于石楼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