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购入原材料与领用原材料与销售产成品的会计处理应该怎么做?

客户 0 85

企业购入原材料与领用原材料与销售产成品的会计处理应该怎么做?,第1张

企业购入原材料与领用原材料与销售产成品的会计处理应该怎么做?
导读:很多工业类型的企业,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工业会计处理的问题也比较多,我们今天就拿最基本的几个问题来看看,工业会计平时会涉及到哪些会计科目,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企业购入原材料时: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2、

很多工业类型的企业,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工业会计处理的问题也比较多,我们今天就拿最基本的几个问题来看看,工业会计平时会涉及到哪些会计科目,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企业购入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领用原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

3、销售成品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有的人会比较纳闷,领用材料的时候,不是应该是借:库存商品吗?但是原材料还没加工生产怎么能变成库存商品呢?还有一步完工后转入库存商品的,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生产成本和营业成本是不一样的,只有销售出商品才会涉及营业成本。

工业会计和商业会计的区别还是很大的,首先会计制度是不一样的,主要的差异表现在不同行业经营业务的特点和不同性质企业的特点,这些特点会影响企业会计方法的设计和选择。还有部分的会计科目是不一样的,像商业会计里就没有产成品、辅助生产、半成品、生产成本等这些科目。

会计这一行其实有很多分支行业,大家入行的时候要想好,要做商业类的会计还是工业类的,转型的时候可能会涉及一些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所以最好是要慎重选择。

对客户赠送的研发材料进行核算时,应将收到的材料通过原材料科目核算,相关的账务处理是什么?

客户赠送研发材料如何做账?

客户赠送研发材料,提供材料的虽然不是直接委托研发的单位,但与研发项目有关,如按协议约定可以分享研究成果的单位。这种情况下其实也不是无偿赠送材料,而是为后续分享成果而预先付出的代价,在收到材料时借记“原材料”等,贷记“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预收账款是什么?

预收账款指企业向购货方预收的购货订金或部分货款。一般包括预收的货款、预收购货定金等。预收账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通常应作为一项流动负债反映在各期末的资产负债表上,若超过1年(预收在一年以上提供商品或劳务)则称为“递延贷项”,单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

预收账款属于负债类科目,借方表示应收的货款和退回多收的货款,代表预收账款减少的金额,贷方表示增加的预收账款的金额。

销项税和进项税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计算应缴增值税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项目。首先增值税是价外税,计算应缴税金额是必须价税分离;其次增值税顾名思义,是货物在生产和流通的每一道环节上增值的部分计缴税金的一种流转税。 以下是增值税计算原始公式通过演变到实际可操作的现行的计算公式的演变过程:

应缴增值税=货物在某道环节的增值×增值税税率

=(货物的售价-货物的进价)×增值税税率

=货物的售价×增值税税率-货物的进价×增值税税率

=销项税-进项税

上述公式的演变的最后一步的前一项就是销项税,后一项就是进项税。因此,在购进货物时会计处理是:借记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又借记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在销售货物时会计处理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销售(营业)收入,又贷记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销项税额在贷方,进项税额在借方,月底借贷方抵扣后,有贷方余额就表示当月有应缴的增值税。

那么,进项税转出也计入贷方,这与销项税有何区别呢?先来看看为什么要将计入借方的进项税又从贷方转出呢?譬如企业由于遭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货物的损失。这些损失的货物不可能再对外销售了,也就是说不可能再有这批损失货物的销项税了,所以这些货物的进项税额也随着货物的损失而消失了。必须要从应缴税费中转出。会计处理是:借记待处理财产损失,贷记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又贷记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又譬如企业为促销,将一些购进的货物赠送给客户,这些赠送的货物作为促销费计入销售费用,当然这些赠出的货物也不可能在产生销项税了。因此,与它们对应的进项税也应该转出不允许在抵扣了。会计处理是:借记销售费用——促销费,贷记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又贷记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销项税是作为应缴增值税的加项,而进项税是应缴增值税的减项。进项税转出实际上是一些特殊业务使得进项税不能再作为减项去抵扣销项税,要从应缴增值税账户的贷方转出。这就是同样计入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账户贷方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转出额”的区别。

一、把自产产品赠送他人的账务处理是: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企业在将自产、委托加工的产成品,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 14号——收入》指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四)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五)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以实物捐赠由于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而且以实物捐赠并非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不是企业的经营常态,而是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所以会计上不能做收入处理,而应该按成本转账。

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产成品和外购的商品、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有价证券等用于捐赠,应将捐赠资产的账面价值及应交纳的流转税等相关税费,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按捐出产品的账面价值及涉及的应交增值税、消费税等相关税费(不含所得税),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捐出产品账面价值余额,贷记“产成品”等科目。企业将外购的商品、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有价证券等用于捐赠时,应按捐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涉及的应交增值税、消费税等相关税费(不含所得税),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捐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余额,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无形资产”等科目,按捐出资产涉及的应交增值税、消费税等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金”等科目。涉及捐出固定资产的,应首先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捐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的清理费用及应交纳的相关税费等进行核算,再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企业对捐出资产已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在捐出资产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也就是说,企业的会计处理上,对捐赠的实物,不论是自产还是外购的,均不作为销售处理。

针对一些读者提出的疑难问题,我们邀请了业界专家予以详细解答。如果您在工作当中碰到任何难题,请您告诉我们。—— —编者小A:我单位进行研发,所用材料为客户无偿赠送,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唐老师:要分别不同情况确定会计处理。如果是委托贵单位进行研发的单位提供的材料,实际上不属于无偿赠送。但因为受托开发业务中所收到的材料以及所开发形成的成果,不严格符合贵单位资产定义,即不属于受托方的资产,因此通常只对所收到的材料做备查登记。对于受托开发中发生的成本费用,可以在“研发支出”科目下单设“受托开发业务成本”明细进行归集。待研发完成后结算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开发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研发支出”科目。若研发失败,转销所发生支出以及可能涉及的赔偿,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研发支出”、“银行存款”等科目。提供材料的虽然不是直接委托研发的单位,但与研发项目有关,如按协议约定可以分享研究成果的单位。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是无偿赠送材料,而是为后续分享成果而预先付出的代价。在收到材料时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科目,待研发成功,对方按协议分享成果时,按支付的费用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之前收到原材料的价值借记“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科目,按两者的合计数贷记“其他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当然,实践中要视协议约定分析确定最佳方式账务处理。如果是与研发项目无关的单位赠送的企业,这种情况下要按接受捐赠进行会计处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在收到材料时先计入“资本公积——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接受捐赠的材料使用时,除结转成本外,同时按转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贷记“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在收到材料时,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 —接受捐赠利得”科目。研发过程领用时的会计处理与自有材料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