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花棉袄

妈妈 0 97

母亲的花棉袄,第1张

母亲的花棉袄
导读:文|三号老钮 周末回家看母亲,母亲说收拾箱子时发现我小时候穿的几件棉袄,她把棉袄拿出来让我看。“还留着干什么,以后想穿什么买不到,收着他们还占地方。”我让母亲把它们处理掉。 母亲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念叨,还是棉花的暖和,我小时候都是

文|三号老钮

周末回家看母亲,母亲说收拾箱子时发现我小时候穿的几件棉袄,她把棉袄拿出来让我看。

“还留着干什么,以后想穿什么买不到,收着他们还占地方。”我让母亲把它们处理掉。

母亲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念叨,还是棉花的暖和,我小时候都是穿它们过冬。现在的孩子都不穿棉花的了,都穿羽绒服,嫌棉花的不好看太重。她一边说,一边把棉袄拿到阳台,铺在阳光下晾晒。

看到阳光照射下的花棉袄,我想起一张照片。那张照片是我六岁时照的,表哥从部队回家探亲,带了一个相机,他来我家玩,母亲坚持让他给我照一张。

我坐在窗前,身后是大桌子。我的头发是母亲用大剪刀亲自剪的,齐耳的短发显得我的脸很大,在光线作用下,我的脸又黑又红。

最难看的是我身上的棉袄。棉袄的面子是红格子布,棉袄襟子向前撅起,好像我有一个很富态的肚子。

我不喜欢花棉袄,我穿上它就好像父母看的老**里的人,来自上个世纪。

可是冬天很冷,母亲要求我必须穿上棉袄。

“这些都是好棉花,穿上多暖和。”

我的同学都不穿花棉袄,他们穿滑雪衫。滑雪衫颜色各异,同学们聚在一起好像彩色的图画,我在其中很不协调。

滑雪衫不用大扣子,用拉链。“刺啦”一下,穿脱很方便。不像我穿脱花棉袄,得一个一个扣子弄好久。

我想穿一件褂子遮住土气的花棉袄,可我没有可以蒙在棉袄外面的褂子,母亲找出一件她的褂子让我穿。褂子是低领,无法遮住棉袄高高的领子,我看起来更奇怪了。

我哥比我大九岁,我上初中时,他已经上班。

他回家说羽绒服暖和,让母亲给他买。母亲用攒的奖金上街买来两件羽绒服,我认为有一件是我的,没想到两件都我哥的。

母亲看出我不高兴,说我哥已经上班,要穿体面些。冬天夜里太冷,我哥上夜班需要羽绒服。我还是学生,不要讲究穿,棉袄最好。

我的倔脾气上来,宁愿挨冻,也不穿棉袄。

母亲没办法,只好答应给我买一件滑雪衫。

她带我去二马路买滑雪衫,我看中的衣服她都嫌太贵。有一件紫色滑雪衫,老板要价三十五,母亲还价到三十。她说我喜欢紫色,就买它。

那件滑雪衫质量不好,布料薄得像做纸花用的皱纹纸。滑雪衫也很薄,在阳光下透亮。紫色太深,我穿上像一根茄子。

然而在我眼中,它比花棉袄不知好看多少倍,可爱多少倍。这件滑雪衫,虽然不怎么暖和,可我的心无比快乐满足。

我并没能完全摆脱花棉袄,滑雪衫实在太薄,深冬时,我就把花棉袄穿在滑雪衫里面,祈祷没有人看到我怪异的穿着。

还是有眼尖的同学看到了,她们说:“你还穿棉袄呀,真好,棉袄暖和,我们想穿都没有。”

我的脸通红,她们穿着色彩鲜艳的羽绒服和呢子外套,怎么会羡慕我这身土气的花棉袄。

那几件花棉袄,我一直穿到大学毕业。上班之后,我就自己买了好几件冬衣,坚决摆脱花棉袄。

母亲把那些花棉袄拆洗干净,收进箱子。

我生女儿是十月底,没多久天气就开始变冷。母亲拿出一件棉袄要给女儿穿,那件棉袄很小,就好像布娃娃的衣服。母亲说那是我出生没多久穿的,也是她学着套的第一件棉袄。

棉袄很小,袖管简直只有我的两根手指宽。女儿的胳膊那么细,那么软,我不敢把她胳膊往棉袄袖管里塞。

母亲帮女儿把棉袄穿好,抱着女儿说:“你穿的是妈妈的棉袄,你妈妈穿这个长大,考了大学。你也要像妈妈那样有出息。”

婴儿吃东西会弄到衣服上,虽然有围嘴,女儿的棉袄还是会脏。母亲用湿毛巾把脏的地方擦干净。如果太脏,母亲就把棉袄拆洗干净,再套上棉花,就又跟新的一样。

女儿出生时,亲戚送来很多衣服,冬装有丝绵棉袄和羽绒服,它们轻便又好看,清洗方便,扔进洗衣机搅一搅就行。

母亲保留我小时候的那几件棉袄是打算留给女儿穿的,可女儿的衣服太多,这些棉袄没有发挥它们的作用。

母亲把花棉袄从阳台收进来,说:“没人穿棉袄了,送给谁呢,这么好的棉花,还能就这么扔了吗?”

我突然感到难过,这几件花棉袄就像母亲这样的老人。他们曾经是时代的主力军,发挥自己的力量,贡献自己的价值。他们年老后,还想继续体现自己的作用,却遭到嫌弃,被人排斥,认为他们已经跟不上时代。

不是吗,母亲说什么话我都想辩驳几句,就不愿意说“对”。

母亲手中摩挲着花棉袄,我想到一个主意。虽然这几件棉袄现在没有人穿,并不代表它们就失去价值。我提议把它们拆开,用棉花做一床小铺被,可以垫在身下,也可以小睡时搭在身上。

母亲一听,原本暗淡的眼睛亮起来,脸上也绽开笑容。我们一起动手把棉袄拆开,母亲又找到可以做铺被面子的布料,做出一床小铺被。

我坐在椅子上看书,不小心打了一个盹,醒来看到身上搭着才缝好的铺被,还是那么暖和,就像我以前穿的花棉袄那样暖和。

齐帆齐第8期写作营第2篇,1821字,累计3742字。

第一周打卡:冬天

齐帆齐2021年度9月品牌营第53篇,1821字,累计118809字。

五十二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贾母道: "正是这话了上次我要说这话,我见你们的大事多,如今又添出这些事来, 你们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着我只顾疼这些小孙子孙女儿们,就不体贴你们这当家人了 你既这么说出来,更好了"因此时薛姨妈李婶都在座,邢夫人及尤氏婆媳也都过来请安,还未过去,贾母向王夫人等说道:"今儿我才说这话,素日我不说,一则怕逞了凤丫头的脸,二则众人不伏今日你们都在这里,都是经过妯娌姑嫂的,还有他这样想的到的没有 "薛姨妈,李婶,尤氏等齐笑说:"真个少有别人不过是礼上面子情儿, 实在他是真疼小叔子小姑子就是老太太跟前,也是真孝顺"贾母点头叹道:"我虽疼他,我又怕他太伶俐也不是好事"凤姐儿忙笑道:"这话老祖宗说差了世人都说太伶俐聪明,怕活不长世人都说得,人人都信,独老祖宗不当说,不当信老祖宗只有伶俐聪明过我十倍的, 怎么如今这样福寿双全的只怕我明儿还胜老祖宗一倍呢!我活一千岁后, 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贾母笑道:"众人都死了,单剩下咱们两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说的众人都笑了

宝玉因记挂着晴雯袭人等事, 便先回园里来到房中,药香满屋,一人不见,只见晴雯独卧于炕上, 脸面烧的飞红,又摸了一摸,只觉烫手忙又向炉上将手烘暖,伸进被去摸了一摸身上,也是火烧因说道:"别人去了也罢,麝月秋纹也这样无情,各自去了"晴雯道:"秋纹是我撵了他去吃饭的,麝月是方才平儿来找他出去了两人鬼鬼祟祟的, 不知说什么必是说我病了不出去"宝玉道:"平儿不是那样人况且他并不知你病特来瞧你,想来一定是找麝月来说话,偶然见你病了,随口说特瞧你的病,这也是人情乖觉取和的常事 便不出去,有不是,与他何干你们素日又好,断不肯为这无干的事伤和气 "晴雯道:"这话也是,只是疑他为什么忽然间瞒起我来"宝玉笑道:"让我从后门出去,到那窗根下听听说些什么,来告诉你"说着,果然从后门出去,至窗下潜听

只闻麝月悄问道: "你怎么就得了的"平儿道:"那日洗手时不见了,二奶奶就不许吵嚷, 出了园子,即刻就传给园里各处的妈妈们小心查访我们只疑惑邢姑娘的丫头, 本来又穷,只怕小孩子家没见过,拿了起来也是有的再不料定是你们这里的幸而二奶奶没有在屋里, 你们这里的宋妈妈去了,拿着这支镯子,说是小丫头子坠儿偷起来的, 被他看见,来回二奶奶的我赶着忙接了镯子,想了一想:宝玉是偏在你们身上留心用意,争胜要强的,那一年有一个良儿偷玉,刚冷了一二年间,还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而且更偷到街坊家去了偏是他这样,偏是他的人打嘴 所以我倒忙叮咛宋妈,千万别告诉宝玉,只当没有这事,别和一个人提起第二件, 老太太,太太听了也生气三则袭人和你们也不好看所以我回二奶奶,只说:` 我往大奶奶那里去的,谁知镯子褪了口,丢在草根底下,雪深了没看见今儿雪化尽了 ,黄澄澄的映着日头,还在那里呢,我就拣了起来'二奶奶也就信了,所以我来告诉你们 你们以后防着他些,别使唤他到别处去等袭人回来,你们商议着,变个法子打发出去就完了 "麝月道:"这小娼妇也见过些东西,怎么这么眼皮子浅"平儿道:"究竟这镯子能多少重,原是二奶奶说的,这叫做`虾须镯',倒是这颗珠子还罢了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要告诉了他,他是忍不住的一时气了,或打或骂,依旧嚷出来不好,所以单告诉你留心就是了"说着便作辞而去

宝玉听了,又喜又气又叹喜的是平儿竟能体贴自己,气的是坠儿小窃,叹的是坠儿那样一个伶俐人,作出这丑事来因而回至房中,把平儿之话一长一短告诉了晴雯 又说: "他说你是个要强的,如今病着,听了这话越发要添病,等好了再告诉你"晴雯听了, 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宝玉忙劝道:"你这一喊出来,岂不辜负了平儿待你我之心了不如领他这个情,过后打发他就完了"晴雯道:"虽如此说,只是这口气如何忍得!"宝玉道:"这有什么气的你只养病就是了"

晴雯服了药, 至晚间又服二和,夜间虽有些汗,还未见效,仍是发烧,头疼鼻塞声重次日,王太医又来诊视,另加减汤剂虽然稍减了烧,仍是头疼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给他嗅些痛打几个嚏喷,就通了关窍"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递与宝玉宝玉便揭翻盒扇,里面有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里面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晴雯只顾看画儿,宝玉道:"嗅些,走了气就不好了"晴雯听说,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不怎样便又多多挑了些嗅入忽觉鼻中一股酸辣透入 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嚏喷,眼泪鼻涕登时齐流晴雯忙收了盒子,笑道:" 了不得, 好爽快!拿纸来"早有小丫头子递过一搭子细纸,晴雯便一张一张的拿来醒鼻子宝玉笑问:"如何"晴雯笑道:"果觉通快些,只是太阳还疼"宝玉笑道:"越性尽用西洋药治一治,只怕就好了"说着,便命麝月:"和二奶奶要去,就说我说了:姐姐那里常有那西洋贴头疼的膏子药,叫做'依弗哪',找寻一点儿"麝月答应了,去了半日, 果拿了半节来便去找了一块红缎子角儿,铰了两块指顶大的圆式,将那药烤和了,用簪挺摊上晴雯自拿着一面靶镜,贴在两太阳上麝月笑道:"病的蓬头鬼一样,如今贴了这个, 倒俏皮了二奶奶贴惯了,倒不大显"说毕,又向宝玉道:"二奶奶说了:明日是舅老爷生日,太太说了叫你去呢明儿穿什么衣裳今儿晚上好打点齐备了,省得明儿早起费手"宝玉道:"什么顺手就是什么罢了一年闹生日也闹不清"说着,便起身出房,往惜春房中去看画

刚到院门外边,忽见宝琴的小丫鬟名小螺者从那边过去,宝玉忙赶上问:"那去" 小螺笑道:"我们二位姑娘都在林姑娘房里呢,我如今也往那里去"宝玉听了,转步也便同他往潇湘馆来 不但宝钗姊妹在此,且连邢岫烟也在那里,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 紫鹃倒坐在暖阁里,临窗作针黹一见他来,都笑说:"又来了一个!可没了你的坐处了"宝玉笑道:"好一幅'冬闺集艳图'!可惜我迟来了一步横竖这屋子比各屋子暖, 这椅子坐着并不冷"说着,便坐在黛玉常坐的搭着灰鼠椅搭的一张椅上因见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点着宣石,便极口赞:"好花! 这屋子越发暖,这花香的越清香昨日未见"黛玉因说道:"这是你家的大总管赖大婶子送薛二姑娘的, 两盆腊梅,两盆水仙他送了我一盆水仙,他送了蕉丫头一盆腊梅 我原不要的,又恐辜负了他的心你若要,我转送你如何"宝玉道:"我屋里却有两盆, 只是不及这个 琴妹妹送你的,如何又转送人,这个断使不得"黛玉道:"我一日药吊子不离火,我竟是药培着呢,那里还搁的住花香来熏越发弱了况且这屋子里一股药香,反把这花香搅坏了不如你抬了去,这花也清净了,没杂味来搅他"宝玉笑道:"我屋里今儿也有病人煎药呢, 你怎么知道的"黛玉笑道:"这话奇了,我原是无心的话, 谁知你屋里的事你不早来听说古记,这会子来了,自惊自怪的"

宝玉笑道:"咱们明儿下一社又有了题目了,就咏水仙腊梅"黛玉听了,笑道:"罢 , 罢!我再不敢作诗了,作一回,罚一回,没的怪羞的"说着,便两手握起脸来宝玉笑道: "何苦来!又奚落我作什么我还不怕臊呢,你倒握起脸来了"宝钗因笑道:"下次我邀一社,四个诗题,四个词题每人四首诗,四阕词头一个诗题<<咏<太极图>>>,限一先的韵,五言律,要把一先的韵都用尽了,一个不许剩"宝琴笑道:"这一说,可知是姐姐不是真心起社了,这分明难人若论起来,也强扭的出来,不过颠来倒去弄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 , 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众人都称奇道异宝玉忙笑道:"好妹妹,你拿出来我瞧瞧"宝琴笑道:"在南京收着呢, 此时那里去取来"宝玉听了,大失所望,便说:"没福得见这世面"黛玉笑拉宝琴道: "你别哄我们我知道你这一来,你的这些东西未必放在家里,自然都是要带了来的,这会子又扯谎说没带来他们虽信,我是不信的"宝琴便红了脸,低头微笑不语 宝钗笑道:"偏这个颦儿惯说这些白话,把你就伶俐的"黛玉道:"若带了来, 就给我们见识见识也罢了 "宝钗笑道:"箱子笼子一大堆还没理清,知道在那个里头呢! 等过日收拾清了,找出来大家再看就是了"又向宝琴道:"你若记得,何不念念我们听听 "宝琴方答道:"记得是首五言律,外国的女子也就难为他了"宝钗道:"你且别念,等把云儿叫了来,也叫他听听"说着,便叫小螺来吩咐道:"你到我那里去,就说我们这里有一个外国美人来了,作的好诗,请你这'诗疯子'来瞧去,再把我们'诗呆子 '也带来"小螺笑着去了

半日, 只听湘云笑问:"那一个外国美人来了"一头说,一头果和香菱来了众人笑道: "人未见形,先已闻声"宝琴等忙让坐,遂把方才的话重叙了一遍湘云笑道:" 快念来听听"宝琴因念道: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 焉得不关心众人听了,都道"难为他!竟比我们中国人还强"一语未了, 只见麝月走来说:"太太打发人来告诉二爷,明儿一早往舅舅那里去,就说太太身上不大好,不得亲自来"宝玉忙站起来答应道:"是"因问宝钗宝琴可去宝钗道:" 我们不去,昨儿单送了礼去了"大家说了一回方散

宝玉因让诸姊妹先行,自己落后黛玉便又叫住他问道:"袭人到底多早晚回来" 宝玉道: "自然等送了殡才来呢"黛玉还有话说,又不曾出口,出了一回神,便说道:" 你去罢 "宝玉也觉心里有许多话,只是口里不知要说什么,想了一想,也笑道:"明儿再说罢 "一面下了阶矶,低头正欲迈步,复又忙回身问道:"如今的夜越发长了,你一夜咳嗽几遍醒几次"黛玉道:"昨儿夜里好了,只嗽了两遍,却只睡了四更一个更次, 就再不能睡了"宝玉又笑道:"正是有句要紧的话,这会子才想起来"一面说,一面便挨过身来, 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____"一语未了,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问:"姑娘这两天好"黛玉便知他是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黛玉忙陪笑让坐,说:"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身走来"又忙命倒茶,一面又使眼色与宝玉 宝玉会意,便走了出来

正值吃晚饭时, 见了王夫人,王夫人又嘱他早去宝玉回来,看晴雯吃了药此夕宝玉便不命晴雯挪出暖阁来, 自己便在晴雯外边又命将熏笼抬至暖阁前,麝月便在熏笼上一宿无话至次日,天未明时,晴雯便叫醒麝月道:"你也该醒了,只是睡不够! 你出去叫人给他预备茶水,我叫醒他就是了"麝月忙披衣起来道:"咱们叫起他来,穿好衣裳, 抬过这火箱去,再叫他们进来老嬷嬷们已经说过,不叫他在这屋里,怕过了病气如今他们见咱们挤在一处,又该唠叨了"晴雯道:"我也是这么说呢"二人才叫时, 宝玉已醒了,忙起身披衣麝月先叫进小丫头子来,收拾妥当了,才命秋纹檀云等进来,一同伏侍宝玉梳洗毕麝月道:"天又阴阴的,只怕有雪,穿那一套毡的罢"宝玉点头,即时换了衣裳小丫头便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建莲红枣儿汤来,宝玉喝了两口 麝月又捧过一小碟法制紫姜来,宝玉噙了一块又嘱咐了晴雯一回,便往贾母处来

贾母犹未起来,知道宝玉出门,便开了房门,命宝玉进去宝玉见贾母身后宝琴面向里也睡未醒贾母见宝玉身上穿着荔色哆罗呢的天马箭袖,大红猩猩毡盘金彩绣石青妆缎沿边的排穗褂子贾母道:"下雪呢么"宝玉道:"天阴着,还没下呢"贾母便命鸳鸯来:"把昨儿那一件乌云豹的氅衣给他罢"鸳鸯答应了,走去果取了一件来宝玉看时, 金翠辉煌,碧彩闪灼,又不似宝琴所披之凫靥裘只听贾母笑道:"这叫作'雀金呢',这是哦 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前儿把那一件野鸭子的给了你小妹妹,这件给你罢"宝玉磕了一个头,便披在身上贾母笑道:"你先给你娘瞧瞧去再去"宝玉答应了,便出来,只见鸳鸯站在地下揉眼睛因自那日鸳鸯发誓决绝之后,他总不和宝玉讲话 宝玉正自日夜不安,此时见他又要回避,宝玉便上来笑道:"好姐姐,你瞧瞧,我穿着这个好不好 "鸳鸯一摔手,便进贾母房中来了宝玉只得到了王夫人房中,与王夫人看了,然后又回至园中,与晴雯麝月看过后,至贾母房中回说:"太太看了,只说可惜了的,叫我仔细穿,别遭踏了他"贾母道:"就剩下了这一件,你遭踏了也再没了这会子特给你做这个也是没有的事 "说着又嘱咐他:"不许多吃酒,早些回来"宝玉应了几个"是"

老嬷嬷跟至厅上, 只见宝玉的奶兄李贵和王荣,张若锦,赵亦华,钱启,周瑞六个人, 带着茗烟,伴鹤,锄药,扫红四个小厮,背着衣包,抱着坐褥,笼着一匹雕鞍彩辔的白马,早已伺候多时了老嬷嬷又吩咐了他六人些话,六个人忙答应了几个"是",忙捧鞭坠镫 宝玉慢慢的上了马,李贵和王荣笼着嚼环,钱启周瑞二人在前引导,张若锦, 赵亦华在两边紧贴宝玉后身宝玉在马上笑道:"周哥,钱哥,咱们打这角门走罢,省得到了老爷的书房门口又下来"周瑞侧身笑道:"老爷不在家,书房天天锁着的,爷可以不用下来罢了"宝玉笑道:"虽锁着,也要下来的"钱启李贵等都笑道:"爷说的是便托懒不下来, 倘或遇见赖大爷林二爷,虽不好说爷,也劝两句有的不是,都派在我们身上,又说我们不教爷礼了"周瑞钱启便一直出角门来

正说话时, 顶头果见赖大进来宝玉忙笼住马,意欲下来赖大忙上来抱住腿宝玉便在镫上站起来, 笑携他的手,说了几句话接着又见一个小厮带着二三十个拿扫帚簸箕的人进来, 见了宝玉,都顺墙垂手立住,独那为首的小厮打千儿,请了一个安 宝玉不识名姓, 只微笑点了点头儿马已过去,那人方带人去了于是出了角门,门外又有李贵等六人的小厮并几个马夫, 早预备下十来匹马专候一出了角门,李贵等都各上了马,前引傍围的一阵烟去了,不在话下

这里晴雯吃了药,仍不见病退,急的乱骂大夫,说:"只会骗人的钱,一剂好药也不给人吃"麝月笑劝他道:"你太性急了,俗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又不是老君的仙丹,那有这样灵药!你只静养几天,自然好了你越急越着手"晴雯又骂小丫头子们:"那里钻沙去了!瞅我病了,都大胆子走了明儿我好了,一个一个的才揭你们的皮呢! "唬的小丫头子篆儿忙进来问:"姑娘作什么"晴雯道:"别人都死绝了,就剩了你不成"说着,只见坠儿也蹭了进来晴雯道:"你瞧瞧这小蹄子,不问他还不来呢这里又放月钱了,又散果子了,你该跑在头里了你往前些,我不是老虎吃了你!"坠儿只得前凑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 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坠儿疼的乱哭乱喊麝月忙拉开坠儿,按晴雯睡下,笑道:" 才出了汗,又作死等你好了,要打多少打不的这会子闹什么!"晴雯便命人叫宋嬷嬷进来, 说道:"宝二爷才告诉了我,叫我告诉你们,坠儿很懒,宝二爷当面使他,他拨嘴儿不动,连袭人使他,他背后骂他今儿务必打发他出去,明儿宝二爷亲自回太太就是了"宋嬷嬷听了,心下便知镯子事发,因笑道:"虽如此说,也等花姑娘回来知道了,再打发他"晴雯道:"宝二爷今儿千叮咛万嘱咐的,什么'花姑娘''草姑娘',我们自然有道理你只依我的话,快叫他家的人来领他出去"麝月道:"这也罢了,早也去,晚也去 ,带了去早清静一日"

宋嬷嬷听了,只得出去唤了他母亲来,打点了他的东西,又来见晴雯等,说道:"姑娘们怎么了,你侄女儿不好,你们教导他,怎么撵出去也到底给我们留个脸儿"晴雯道:"你这话只等宝玉来问他,与我们无干"那媳妇冷笑道:"我有胆子问他去!他那一件事不是听姑娘们的调停 他纵依了,姑娘们不依,也未必中用比如方才说话,虽是背地里,姑娘就直叫他的名字在姑娘们就使得,在我们就成了野人了"晴雯听说,一发急红了脸,说道:"我叫了他的名字了,你在老太太跟前告我去,说我撒野,也撵出我去"麝月忙道:"嫂子,你只管带了人出去,有话再说这个地方岂有你叫喊讲礼的你见谁和我们讲过礼别说嫂子你,就是赖奶奶林大娘,也得担待我们三分便是叫名字 , 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你们也知道的,恐怕难养活,巴巴的写了他的小名儿, 各处贴着叫万人叫去,为的是好养活连挑水挑粪花子都叫得,何况我们! 连昨儿林大娘叫了一声'爷',老太太还说他呢,此是一件二则,我们这些人常回老太太的话去,可不叫着名字回话,难道也称'爷'那一日不把宝玉两个字念二百遍,偏嫂子又来挑这个了!过一日嫂子闲了,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听听我们当着面儿叫他就知道了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我们里头的规矩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会,不用我们说话,就有人来问你了有什么分证话,且带了他去,你回了林大娘,叫他来找二爷说话家里上千的人,你也跑来,我也跑来,我们认人问姓,还认不清呢!"说着,便叫小丫头子:"拿了擦地的布来擦地!"那媳妇听了,无言可对,亦不敢久立,赌气带了坠儿就走宋妈妈忙道:"怪道你这嫂子不知规矩,你女儿在这屋里一场,临去时,也给姑娘们磕个头没有别的谢礼 ,____便有谢礼,他们也不希罕,____不过磕个头,尽了心怎么说走就走"坠儿听了, 只得翻身进来, 给他两个磕了两个头,又找秋纹等他们也不睬他那媳妇も声叹气, 口不敢言,抱恨而去

晴雯方才又闪了风, 着了气,反觉更不好了,翻腾至掌灯,刚安静了些只见宝玉回来, 进门就も声跺脚麝月忙问原故,宝玉道:"今儿老太太喜喜欢欢的给了这个褂子, 谁知不防后襟子上烧了一块,幸而天晚了,老太太,太太都不理论"一面说,一面脱下来麝月瞧时,果见有指顶大的烧眼,说:"这必定是手炉里的火迸上了这不值什么, 赶着叫人悄悄的拿出去,叫个能干织补匠人织上就是了"说着便用包袱包了,交与一个妈妈送出去 说:"赶天亮就有才好千万别给老太太,太太知道"婆子去了半日,仍旧拿回来,说:"不但能干织补匠人,就连裁缝绣匠并作女工的问了,都不认得这是什么,都不敢揽"麝月道:"这怎么样呢!明儿不穿也罢了"宝玉道:"明儿是正日子 ,老太太,太太说了,还叫穿这个去呢偏头一日烧了,岂不扫兴"晴雯听了半日,忍不住翻身说道:"拿来我瞧瞧罢没个福气穿就罢了这会子又着急"宝玉笑道:"这话倒说的是 "说着,便递与晴雯,又移过灯来,细看了一会晴雯道:"这是孔雀金线织的, 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象界线似的界密了, 只怕还可混得过去"麝月笑道:"孔雀线现成的,但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界线"晴雯道:"说不得,我挣命罢了"宝玉忙道: "这如何使得!才好了些,如何做得活"晴雯道:"不用你蝎蝎螫螫的,我自知道"一面说,一面坐起来,挽了一挽头发,披了衣裳,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 若不做,又怕宝玉着急,少不得恨命咬牙捱着便命麝月只帮着拈线晴雯先拿了一根比一比,笑道:"这虽不很象,若补上,也不很显"宝玉道:"这就很好,那里又找哦 嘶国的裁缝去"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后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 , 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无奈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针,伏在枕上歇一会宝玉在旁,一时又问:"吃些滚水不吃"一时又命:"歇一歇"一时又拿一件灰鼠斗篷替他披在背上,一时又命拿个拐枕与他靠着急的晴雯央道:"小祖宗!你只管睡罢再熬上半夜,明儿把眼睛抠搂了,怎么处!"宝玉见他着急, 只得胡乱睡下,仍睡不着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刚刚补完,又用小牙刷慢慢的剔出绒毛来麝月道:"这就很好,若不留心,再看不出的"宝玉忙要了瞧瞧, 说道: "真真一样了"晴雯已嗽了几阵,好容易补完了,说了一声:"补虽补了,到底不象,我也再不能了!"嗳哟了一声,便身不由主倒下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