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宝妈在断奶时,都是怎样做的能够快速断奶?

老人 0 71

聪明的宝妈在断奶时,都是怎样做的能够快速断奶?,第1张

聪明的宝妈在断奶时,都是怎样做的能够快速断奶?
导读:不少喂母乳的妈妈都是这样的感觉吧,鼓不起勇气去尝试断奶。我当时给儿子断奶,也是低落了很长一段时间,就像“失恋”一样,母爱是无私的,却有时候也自私,总觉得断奶后“他就不再是我的唯一了”,那种亲密的时光再也不会有了,很多妈妈断奶时都是边狠心断奶

不少喂母乳的妈妈都是这样的感觉吧,鼓不起勇气去尝试断奶。我当时给儿子断奶,也是低落了很长一段时间,就像“失恋”一样,母爱是无私的,却有时候也自私,总觉得断奶后“他就不再是我的唯一了”,那种亲密的时光再也不会有了,很多妈妈断奶时都是边狠心断奶边流泪和孩子说“对不起~”。

其实,“断奶”不仅会带给妈妈这样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也不好受,母乳就像是和妈妈的一种连接,而断奶了,心里难免会有失落、会焦虑,还可能会没有安全感。

尤其,如果孩子遇到的是一枚没经验的“虎妈妈”,断奶方法不正确,瞬间让这种感觉飙升几个度,就如下面这些做法。

网友现身说法,看你用过哪个?机器猫的小花园:断奶时抹了臭豆腐,娃的哭声真的是响彻云霄,也把为娘的心撕碎了……终究会过去:我抹的牙膏,前两个晚上宝宝会想吃,我就抱抱她,哄着也睡着了。麻麻是超人:我当时抹的万金油,她闻味道不对,不肯吃,但是拼命的哭,不夸张哭了2个多小时,就那样,哭了几天,倒是把奶断了。平静的大海:断奶时抹了牙膏和红墨水,告诉他neinei流血血了,摸了药药,他一看那么恶心,坚决不吃了,还给我把衣服拉来盖上。

京妈说:给宝宝断奶时,选择在乳头上抹点墨水、辣椒水、黄连水、大蒜、臭豆腐、芥末、清凉油、牙膏、藿香正气水……这样的场景大家都很熟悉吧,孩子吃上一口,是再也不会再碰了,但孩子可能会情绪低落、不好好吃饭、不爱说话,内心是无比失落的。

宁哥的小迷妹:我儿子13个月断的,断奶当天贴了个创可贴,他一想吃,就让他看看他就摇头不吃,但是不喝奶粉,然后吃饭;但是我贴创可贴过敏了,儿子断奶是没怎么受罪、也没哭,倒是我过敏痒的我想哭。

京妈说:断奶时贴个创可贴、胶带之类的东西,孩子看到neinei没有了,虽然心里想吃但也只能忍了,其实换位思考,孩子内心肯定也是很挣扎的;

小欢:儿子一岁断的奶,说断奶,爸爸早上直接把他送到奶奶家,住了三天,哭了三天找妈妈,我在家哭了三天,回来后就不吃了,给也不吃了。喵喵:国庆节带儿子回姥姥家,节后没带回来,姥姥说,刚开始的几天,很不开心,总念叨找妈妈,想吃奶,姥姥带着出去玩会也就好了,适应了几天也就好了,等过了一个月再回去接他,就不再找奶吃了。

京妈说:不少妈妈会选择这样的断奶方法吧,直接和宝宝分开,把孩子送去奶奶家(或姥姥家),或者妈妈出去走几天,不与宝宝见面式断奶,等再见面也就自然不吃了。

这种方法是有效,但是对孩子最不好,本来断奶期间孩子就容易情绪不好,再加上没有妈妈的陪伴,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

如何正确的给孩子断奶

家长团的“智慧”是不容小觑,可能还有很多京妈没写到的各种“奇思妙想”的断奶方法。也的确,孩子是会被这些“可怕”的东西、场面给吓住,不再吃奶,但家长扪心自问,这样的做法真的对孩子好吗?

京妈还是建议,给宝宝断奶,方法要正确,准备断奶时候,要考虑下面几点。

1、年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到至少6个月,母乳喂养最好到2岁甚至更长时间”。

美国儿科医学会建议母乳喂养至少到1岁,1岁以后根据母子双方共同意愿“爱喂多久喂多久”。

所以,母乳喂养,如果各方面条件都合适,可以喂到2岁后断奶甚至自然离乳;若是母乳不够或因为其他方面不能继续母乳喂养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给宝宝断奶的年龄。

2、季节

断奶的季节也有讲究,断奶时要避开冬天和夏天,最好是选择春秋季。尤其不建议选择炎热的夏天给宝宝断奶,本来因为热宝宝就可能食欲不好,再加上断奶心情不好、孩子适应配方奶也需要一段时间,这样长时间吃不好、心情不好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3、方法

正确断奶的方法,建议循序渐进式断奶。

也就是决定断奶后,要逐渐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延长喂奶的间隔,同时增加辅食的量,让宝宝适应并接受配方奶。

方法:再具体一点,就是妈妈可以先故意的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掉不太重要的一顿奶,加大辅食量,一周左右后,如果宝宝适应、消化吸收情况良好,妈妈也不涨奶,那就可以再减少次重要的一顿奶,这样逐渐的减少喂奶次数,最后实现完全断奶。

PS:

① 切忌使用“暴力式断奶法”,否则可能导致妈妈严重堵奶、乳腺炎等,导致宝宝严重的分离焦虑;

② 减少喂奶次数,最好先减少白天再减少晚上喂奶,白天会有很多可以吸引宝宝注意力的事情,相对来说,宝宝的适应度要高;但早晨和晚上孩子对妈妈依恋度高,减少喂奶会有难度。

给孩子断奶的几个注意事项

1、提前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为什么要断奶

很多妈妈准备给孩子断奶,会直接吃点回奶药断奶,孩子想吃奶不是不让吃就是一下子奶水很少了,导致孩子一头懵,吃不饱心里还失落,弄得孩子很难受,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正确做法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提前和孩子沟通,等孩子从心里上能接受了再去断奶,这样对孩子的伤害是最低的,大人也不会很痛苦;毕竟如给孩子讲“奶精灵”的故事。

2、提前适应配方奶

很多吃习惯母乳的孩子,对配方奶的接受度并不高,很多没有提前做好准备的妈妈,决定给孩子断奶,结果断奶了孩子不吃配方奶,每天只吃几口辅食,个子不长、体重也不增加,慎重的甚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正确做法:直接“断崖式”的断奶,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断奶前,除提前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对仍需要继续吃配方奶的孩子,要帮助孩子提前接受并适应配方奶。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孩子断奶了,配方奶一口都不喝,影响生长的情况了。

3、断奶前后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态

很多人说孩子断奶后容易生病,这可能是由于孩子胃口不好或心情烦躁导致抵抗力下降所致。甚至有些妈妈趁着孩子生病期间,吃奶较少的时候给孩子断奶,这样的做法是完全不科学的。

正确做法:断奶时机切不可选择孩子生病时(或出牙、搬家、换保姆、外出游玩、妈妈准备上班时等),这些时候选择断奶都会加大难度。

准备断奶时,最好是先带孩子去保健医生那儿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如果医生说孩子身体状况好、消化能力也好,是可以考虑断奶的。而且,断奶后,仍然需要多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出现不适或异常时,要及时的进行调整。

4、断奶期间要有耐心

很多妈妈给孩子断奶,本来因为要断奶,孩子和妈妈的心情都不好,再加上孩子哭闹、不吃配方奶、影响睡眠等,妈妈可能就扛不住了,脾气不好的妈妈可能对孩子大骂,心软的妈妈可能会放弃给孩子断奶。

正确做法:给孩子断奶,妈妈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准备,耐心的陪伴孩子度过这一段时间。有的孩子可能三天就断奶了,也有的看孩子可能断断续续两周都不能断奶,具体的断奶时长也要看孩子需求,但不管时间多长,妈妈需要和宝宝多接触,仍保持亲子关系。

断奶后宝宝可能会很粘人,也易发脾气,而妈妈受激素影响也会很失落、容易感伤,这些都需要耐心的去面对。

5、决定断奶,妈妈要“狠心”

说到断奶,几乎每个妈妈都有一把辛酸泪,反反复复尝试了好几次,就是断不了,都下定决定要断奶了,听到孩子一哭,心软了;晚上孩子找奶吃,给吃了……这样就容易出现反复断奶不成功的局面。

正确做法:给孩子断奶期间,有耐心是必须的,妈妈首先不能焦虑和烦躁,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要多耐心的坚持;而且也要狠心,不能听到孩子一哭就“投降”了给孩子吃奶了,一定要“狠心”些,长痛不如短痛,坚持几天,也就断了。

6、断奶期间要多陪伴孩子

很多选择“分离断奶”的妈妈,自己都偷偷抹眼泪,想想孩子想妈妈、想吃奶时更是多么的无助。

正确做法:断奶期间,妈妈不仅不能离开孩子,更要多孩子格外的关心和照料,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抚慰他不安情绪,陪伴孩子一起度过这个坎儿。

7、家人要多支持断奶工作

很多家庭,不觉得断奶是件复杂的事儿,而且觉得养育孩子就是妈妈一个人能搞定的事儿,断奶也很简单,直接不给孩子吃奶就可以断奶,并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刻,从细微处给予支持。

正确做法:从断奶前,家人也要多发挥作用,做好支持工作,如多陪伴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有意识的逐渐减少孩子与妈妈相处的时间,提前减少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性等尤其是爸爸的陪伴很重要,要给宝宝提供更多的接触,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最后再总结一下:打算给宝宝断奶,断奶时间要选对、方法要正确、多陪伴宝宝、有耐心还要坚持。

很多家长到了宝宝一岁左右的年纪都会给宝宝进行断奶,但是如果断奶断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应当如何给宝宝进行断奶?

一、断奶应当如何进行?

首先我们要知道,断奶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同时可能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再给宝宝采取断奶的时候,一定不要采取极端的措施,比如说将孩子扔进婆婆家或者是妈妈家过一个星期之后,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断奶了。虽然这种方法见效非常的快,但是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了一定的阴影,孩子也就不会再跟母亲亲近了,同时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惊吓,不利于孩子日后性格的发展。所以在家长决定给宝宝断奶的时候,可以逐渐的减少喂奶的次数,中间也可以给宝宝喂两次开水,这样都能够很好的帮助宝宝戒掉母乳,除此之外还可以添加一些奶粉的摄入,等到宝宝4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给宝宝进行一些辅食的喂养了,这个时候如果想要给宝宝断奶的话,可以适当的给宝宝增加一些奶粉的摄入,不仅能够保证宝宝摄入的营养全面且均衡,同时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结语

另外可以逐渐的减少宝妈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增大,爷爷奶奶和孩子的相处时间,这样也能够很好的帮助孩子有一个过渡期,能够很好的断奶,还不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由此可见,断奶是一个讲究方法与技巧的过程,宝妈在给孩子断奶的时候,也要看看孩子是否有感冒、发烧、咳嗽的症状,如果没有的话才可以给宝宝进行断奶,如果有一些不适的症状,尽量不要给宝宝断奶,因为在给宝宝断奶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出现哭闹的情绪,这样就会加重他们的病情,不利于宝宝的生长。

导读:虽然母乳对宝宝是最好的食物,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段也应该断奶了,怎样让宝宝自然离乳呢?我分享妈妈们几个小经验,让宝宝断奶很轻松。

离开母乳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有的宝宝1岁半就可以自然离乳,有的宝宝可能要到3岁才能自然离乳,这和宝宝身体素质、喂养习惯是有关的。而从我生下来妈妈就坚持母乳喂养,我对母乳已经形成了依赖,所以自然离乳也要循序渐进。但是妈妈如果没有计划性的让我离乳,提前会让我身体无法补充应有的营养,拖后和反反复覆只会让我更难离乳。WHO建议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在宝宝2-4岁自然离乳,小西瓜建议妈妈要计划的在宝宝2岁左右自然离乳。

很多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说,每次尝试离乳的时候,看到宝宝哭闹着找奶的样子就一下心软了;有的妈妈离乳意念坚决,甚至让宝宝离乳遭遇“酷刑”,让我自然离乳,真的那么难吗小西瓜给妈妈们些建议吧!

自然离乳有误区 妈妈千万别踩

妈妈千万不要因为为了让我离乳,在奶头上涂墨汁、辣椒水、万金油之类的很 的东西,对我来说,这简直是残忍的“酷刑”。因为这会让我感觉妈妈欺骗了我,会引起的的愤怒、焦虑和不安全感,我可能会因此放弃母乳,但是更严重的是我可能因为恐惧而拒绝吃任何东西。

妈妈也不要为了让离乳就把我送回到奶奶或是外婆那里,人为的分离也会让我感觉很不安。自然离乳不等同于母子分离,对我来说,长时间看不到妈妈会让我变得缺乏安全感,如果是是对母乳依赖较强的宝宝,因看不到妈妈而产生焦虑情绪,不愿吃东西,烦躁不安,哭闹剧烈,睡眠不好,甚至还会生病。

自然离乳是放开,不是拒绝

“想想对孩子来说,人生就是一次次的断奶。从离开妈妈的子宫,再离开妈妈的 ,然后离开妈妈的牀,最后离开家……”我现在还很小,我还没有很大勇气接受这个完整的世界。和母乳分离,对我来说就是逐渐培养安全感的过程。打个比方,妈妈的母乳就像是我在陌生人羣中一位熟悉的朋友,它可以鼓励我、帮助我在陌生的领域不断前进,从依赖变成独立!所以,想让小西瓜完成自然离乳,请妈妈不要总是拒绝我的吃奶需求,但也一定不要主动给我喂养,让我一步一步有安全感的离乳。

其实不想让我整天想着母乳这件事,最关键的是让我有事情可做,没有什么比无聊更会让孩子想吃母乳了。如果我和妈妈都无事可做,我就会自己爬上来说要吃奶,如果妈妈和我玩游戏、读书、唱歌的我,我一时半会也就想不起来要吃奶这件事儿了。

自然离乳是一个渐进而且是连续的过程,就想怀胎十月我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一样,自然离乳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是妈 着我断奶,而是我自己要从妈妈那里断奶离乳。如果在我还没准备好前,就急着让我跨过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可能会造成所谓的过早断奶症:愤怒、焦虑、具侵略性、经常使性子、对照顾着过渡依赖、无法与他人建立较深、较亲密的关系。

不拒绝 也不主动给 温情离乳

添加辅食

小西瓜建议:自然离乳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若按时为宝宝添加辅食,在宝宝半岁左右,就应该能吃相当数量的食品,此时母亲应把喂奶的次数减到只在早、晚各一次。1岁左右的孩子,逐渐变为以一日三餐为主,早、晚母乳或奶粉为辅,慢慢过渡到自然离乳。

不主动不拒绝

小西瓜建议:妈妈可以采取“不主动,不拒绝”的策略,宝宝要吃母乳就喂,没有要求就不主动喂。妈妈对待宝宝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妈妈充满爱意地陪伴宝宝,宝宝离乳时会比较顺利;反之,如果妈妈急于离乳,会使宝宝焦虑不安,更加渴望吃母乳。

离乳别太快

小西瓜建议:如果妈妈用尽各种手段分散宝宝注意力,并不断安慰宝宝,但宝宝仍然哭闹不已,坚持要吃奶,这表明离乳的进程太快,宝宝一时还不能接受。

表示离乳进程过快的现象有:宝宝行为的改变或退步,如口吃、睡眠不安、过于黏人、过分焦虑等以及一些生理现象如肠胃不适或便秘等。

让爸爸来帮忙

小西瓜建议:自然离乳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爸爸在自然离乳过程中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宝宝一般在临睡前或睡醒时要求吃奶,可以让爸爸来哄宝宝入睡或起牀穿衣。妈妈则多采取心理抚慰,多带宝宝到新鲜有趣的环境玩耍,让宝宝逐渐忘记母乳。

小西瓜提醒

妈妈在给宝宝自然离乳的时候,妈妈要遵循自然回奶的原则,一般不需要服用回奶药,关键是减少对 、 的 。除了减少吸吮外,不要让宝宝触摸 ,淋浴时避免用热水冲洗 ;饮食中停止饮用猪蹄汤、鱼汤、木瓜汤、炖鸡等催乳汤水,减少高蛋白质和水的摄入量;感到奶胀时,可挤出少量乳汁,不要过度挤奶,以免 乳汁分泌过多,还可以用冰袋冷敷 减轻不适。

妈妈分享自然离乳的10个小经验

1、先停掉早晨的母乳,最后停晚上的一顿母乳。可以在宝宝醒来前先起牀并梳妆完毕,让他没有机会或忘了爬到牀上找妈妈。

2、如果孩子早晨起来就要吃奶,可让其他人帮他穿衣、喂配方奶。妈妈可以改变平时的生活作息,例如在宝宝通常要喝奶的时间,尝试带宝宝外出。

3、当宝宝半夜醒来要喝奶时,由爸爸或其他家人照料。

4、改由爸爸或其他家人喂宝宝配方奶,或能替代母乳的辅食或饮料。

5、不要期盼在短时间内断奶成功,给宝宝一段适应的时间,让他慢慢学习接受。

6、可以试着和宝宝沟通,并借机赞美其他已经断奶的大宝宝,告诉他“你也长大了!不用再喝妈妈的奶水了!”如果因为生病而暂停哺乳,也可以告诉宝宝,让他知道不能继续喝母乳的真正原因,避免让他认为是妈妈不爱他,才不让他吃奶的。

7、帮助孩子建立一种新的、固定的、与吃奶没关系的入睡方式,并利用讲故事、唱歌等方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8、不要长时间哺乳,可以利用交换条件的方式,缩短他吸乳的时间。

9、利用新奇的食物,不管是点心或饮料,分散宝宝吸母乳的注意力。

10、带宝宝外出时,不要穿着容易哺乳的衣服,也尽量避免在他面前换衣服。

豆妈说豆豆现在1岁半了,每天晚上都要奶睡,并且奶瘾也越来越大,一个晚上要醒五六次找奶吃,晚上睡不好,导致豆豆白天无精打采的,也吃不好,这让她很头疼,担心长期下去会影响豆豆发育。

豆妈想着孩子也1岁半了,趁着断夜奶的时机直接把奶给断了,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断,便询问了我们,相信断奶这件事不止让豆妈头疼,很多妈妈面对此事都不知道该如何做,接下来,就交给大家一个比较实用的断奶小妙招。

一、掌握好断奶时机

宝宝在多大断奶,我国专家建议10月龄,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周岁以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周岁以后,各说纷纭,不知道宝宝到底在多大断奶比较好。其实,最好的时间应该是,母子双方都已经准备好的时候,断奶时间由母子双方决定,但也不要低于10个月。

当孩子辅食添加比较顺利,已经建立稳定的饮食,并且能用奶瓶或者吸管杯,孩子的身体没有过敏或生病,消化正常。

当宝妈可以接受宝宝和自己的母乳分离,并且身边有个很好的帮手可以跟自己分担时。此时,就可以考虑给孩子断奶了。

二、断奶前准备——奶瓶和奶粉

很多宝妈反映娃从小没用过奶瓶,突然间给他用了奶瓶,娃就很抗拒,并且奶粉的味道娃也不习惯,换了很多种,孩子就是不吃。这种现象很常见,因为你从小没有给他养成使用奶瓶的习惯,猛然使用,反抗很正常。

正确的做法应该准备断奶时,就提前让孩子学会使用奶瓶,适应奶粉的味道,在这个过程中,宝妈要温柔且坚定,可以通过给宝宝讲故事,让宝宝通过故事去接受这件事情。过程会稍微漫长,但是,为了宝宝,宝妈要保持耐心。

如果宝宝还没有到断奶的时间,可以提前让宝宝去适应奶瓶,正常情况下,宝宝2个月以后就可以训练使用了,尤其是要上班的宝妈,更是不能忽略,否则,突然一天你去上班了,宝宝在家可就遭罪了。

三、正式开始断奶

1、逐渐减量

逐渐减少哺乳次数,每减少一次,观察1-2周,每减少一次母乳喂养,要适当的增加辅食量。不过时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宝宝和宝妈双方适应良好,可以减少观察时间,反之,等到双方都稳定了再减少。

这个阶段的小诀窍就是先从量少的那一餐开始戒,再慢慢增加至量多的一餐。

2、给娃洗脑

当开始给宝宝断奶的时候,宝宝还无法完全适应,可能还会掀起妈妈的衣服要吃奶,趁着宝宝意愿还没有强烈的时候给宝宝洗脑,让他能适应这个过程。

一位宝妈曾分享一个“奶精灵”的故事特别好,宝妈们也可以试一下,故事如下:

妈妈这里住了一个奶精灵,每次宝宝吃奶它就送奶过来,现在顿宝长牙齿啦,是大宝宝啦,能吃好多好多东西,奶精灵过段时间就要飞走啦,去照顾没有牙齿的小宝宝啦!

如此反复讲给宝宝听,可能他一开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宝妈们也不要放弃。

3、拒绝温和且坚定

断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白天的时候还好,宝宝想吃的时候,可以带他玩游戏转移注意力,但是到了晚上,就无法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拒绝宝宝了,到了宝妈要勇敢面对的时候,尤其是宝宝要奶睡或者夜里醒来找奶吃。

文/母婴期刊

在中国式家庭,婆媳关系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是再微小的事情,也会留下忘不掉的印记。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在一起也容易产生摩擦,然而这种摩擦也不容易“消灭”。

分开住是避免摩擦的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断绝矛盾最好的办法。但是,很多新婚夫妇也不得不,在婚后和父母一起住。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如此大,结婚生孩子后,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雇得起保姆。

外出务工的人们,在生活节奏快的城市下,基本都会把孩子放在老家交予父母抚养,而在城市里的孩子,基本也是交于公公婆婆照顾,这 两者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时间上和地域上。

相对来说,在时间上,在城市打工的“异乡人”,基本只会在大型节日回家,例如春节等,和孩子的交流,也只是电话和视频的方式来交流;在地域上,相隔千里,回去的次数一年用指头也能数得过来,经常不见面自然就会和孩子生疏许多。

然而,本身就在城市里的夫妻,基本也都会和父母住在一起,家庭条件好会请保姆,家庭条件一般或者较差的基本都会请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在时间上,除了上班时间,其余都和孩子相处,地域上,没有差别,不会阻碍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亲近了不少。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心”,也是每位父母心力交瘁要付出的精力, 父母都想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住,和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宝妈们也是很想让孩子每天都能陪伴在自己身边。

可是,有时候还要考虑其他事情,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工作时间等一系列的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也要去平衡生活和工作,尽量把事情安排妥当,孩子照顾周全。

想很多宝妈都会纠结一个问题,断奶时该怎么办? 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怕把孩子的奶断了,自己又不忍心,不把孩子奶断了,又觉得工作和家里难以平衡。

可是,断奶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也是必然存在的,每个宝宝都会面临,除了孩子一出生就吃奶粉的,断奶对于孩子来讲,是一项极大地挑战,也是宝妈需要特别注意的。

不能用不恰当的方式断奶,宝妈也不能太过心软, 用正确的方式尤为重要。假如用不恰当的方式,不但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 健康 ,可能还会导致孩子失去安全感。

断奶,不是几天就能解决的,孩子他需要一个过程去接受,宝妈也要让孩子在正常状态下接受断奶这件事,孩子不吃哺乳改成奶粉,一开始是不习惯的,就像有的孩子一出生吃的就是奶粉,他也不会去吃哺乳,这对于孩子也是一种习惯。

再者,断奶时到底该怎么带?是奶奶带孩子宝妈自己带?下面来权衡一下利弊。

1 奶奶带

每个奶奶都很宠爱下一代,也是最亲近的长辈,很多宝妈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带,怕孩子交给父母之后,孩子和自己就少了亲近感。

考虑是否让自己的婆婆带,首先要看孩子的状况,有些孩子离不开母乳,就会出现大哭,怎么哄也哄不住,严重的孩子还会出现发烧等症状,这样的话父母就一定要慢慢让孩子断奶。

过快地断奶,或者宝妈长时间离开自己孩子,孩子之后的性格可能也会受到影响,例如暴躁之类的,就比如之前看的一个视频上说,为了让孩子断奶,一位宝妈硬生生的把孩子放到了老家,不管不问,知道孩子接受奶粉和辅食才好。

有人会说,这样的宝妈也太过于狠心了,断奶要循序渐进,不是说想断了就断了的,也不是看到孩子一哭闹,心里就会不忍心,还让孩子吃母乳,这些都是不对的。

奶奶带的好处,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上一辈的他们有经验,也会知道孩子什么时期会处于什么状态下,当面对这种情景会很好地应对。 孙子或孙女也是奶奶们的宝贝,他们和宝妈您对孩子的感情也是一样的。

虽然说现在年轻人都注重科学“养娃”,丢弃了一部分的“老派”的方式,但在有些时候,就是奶奶辈的这种方法才最靠谱,所以也不要去摒弃这些我们所认为的“老派”方法。

2 妈妈带

孩子他都会有一个依偎感,如果待在自己妈妈身边,断奶的周期会变长,但是宝宝他自身都会有一种属于妈妈的安全感,这种感觉从孩子出生就一直伴随着,如果刻意去打断孩子的安全感,孩子会失去平衡。

其实,断奶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讲,前期的过程都很艰难,父母在面对孩子,也要学会忍心,也要去平衡利弊,但是一时的痛苦,后面断奶之后孩子就会轻松许多。

奶奶和宝妈带孩子的想法本身就不一样,观念也不会一样,宝妈可能会听身边的医生朋友或者自己的好朋友来取经,而自己的父母在以前没有那么发达的 社会 中,也好好把自己孩子带大了,这就是典型的经验。

不管是谁在孩子断奶的时候陪伴,都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家庭状况和工作状态,还有孩子的状态,这两方面尤为重要, 因为这两方面主要都是为了孩子,其次是家庭层面。

断奶可以让宝妈的时间更自由一点,孩子也不至于离不开宝妈,交给自己父母带,工作和生活也都更放心些,可以安心去忙自己工作方面的事情,孩子也不至于保护不好。

无论是宝妈,还是奶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 健康 长大,断奶在某种层面都是各有好处,宝妈自己让孩子断奶,可以感受到孩子不同阶段,而奶奶带孩子可能会溺爱孩子,还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总结

断奶的路上,很艰难。为了孩子,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是在好好想办法用最恰当的方式去解决和面对,因为习惯是最难改的,孩子也一样,刚吃奶粉可能闻一下就不愿意靠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