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是警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爸爸 0 80

家人是警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第1张

家人是警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导读:是很辛苦同时又很骄傲的体验。我老公是一名警察。我和老公在谈恋爱的时候就是异地恋,可以说从恋爱到结婚生子这6年多来,没有连续在一起超过十天过,最长的一次是生孩子,他请了陪产假,本来应该是十五天的陪产假,休到第十天被领导喊回去上班了。回想这6年

是很辛苦同时又很骄傲的体验。我老公是一名警察。

我和老公在谈恋爱的时候就是异地恋,可以说从恋爱到结婚生子这6年多来,没有连续在一起超过十天过,最长的一次是生孩子,他请了陪产假,本来应该是十五天的陪产假,休到第十天被领导喊回去上班了。

回想这6年,自己从一个少女到孩子的妈妈,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个人渡过的,这其中的苦辣酸甜也可能只有自己知道,恋爱时看到别的情侣吃饭看**出双入对只有羡慕的份,结婚后他工作任务更重了,一个月回家两次,一次两天。

有了孩子后常常回来才跟孩子玩熟了就又要走了,下一次回来孩子又不认识爸爸了,孩子生病都是我一个人大晚上打车去医院,本来有婆婆帮忙带孩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弟弟家女儿也送来我家带,白天我上班,婆婆一个人要带两个孩子。

所以婆婆要在家照看另一个孩子,我就得一个人背着孩子去挂号、缴费、拿药、打针、雾化等等,看着别人家孩子生病三四个大人围着转,有时候眼泪就在眼睛里打转转。2年多来一直又当爹又当妈,家里灯泡坏了自己想办法修,下水道堵了自己通,这些年我从娇滴滴的美少女生生变成了无所不能的女汉子。

有人问我这样的坚持有什么意思,本来警察这份职业就算不两地分居也顾不上家,问我们为什么不选择一个人牺牲来成全家庭,我想说体制内的事真不是我们说了能算的。

如果非要问我为什么选择警察,选择这样的状况,我只能说因为爱情,有人说这个社会哪那么多爱啊情的,尤其是面对那么现实的生活,但是选择了他,选择了爱,那么就意味着选择了隐忍和付出。说这么多很凌乱,不是抱怨或者泄愤,只是想与同样是警属的大家共勉。

一岁儿子路遇警察爸爸执勤,求抱抱不成,拽着盾牌死活不松手,看暖了好多人的心。

日前,发生在新疆克拉玛依街头的一幕,暖了好多网友的心。原来,民警马木尔别克正在执勤,才一岁大的儿子偶遇正在执勤的警察爸爸,看到孩子伸出胖乎乎的双手求抱,身着制服正在巡逻的爸爸却不得不推开儿子,求抱抱不成,儿子紧紧抱着爸爸的盾牌死活不撒手……

6月14日下午,记者在微博上看到了这样一篇短短的博文:“执勤的父亲遇到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想抱抱父亲,父亲要孩子走开,可倔强的孩子就不肯离去,最后抱住了父亲手里的盾牌,父亲无奈低下头朝孩子笑笑,看的哥心软软的……”

6月15日,记者辗转找到了上的这位年轻父亲马木尔别克,他是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公安分局巡逻防控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

说起这件事情,他还沉浸在和儿子短暂的欢聚里:“我儿子一岁零两个月了,那天早上是他妈妈带着他在公园玩,我们正好巡逻到钻井公园。我刚刚下车准备开始巡逻,突然就看到他伸出胖乎乎的小胳膊从远处往我这里跑,因为刚刚学会走路,还不稳当,但是看到我就拼命往我身边跑,他妈妈怕他摔倒,赶紧扶住他。”因为当时正在巡逻,手拿盾牌的马木尔别克不能像别的爸爸一样抱起儿子或者扛在肩膀上,只能无奈地拒绝儿子的“求抱抱”。

“小家伙还叫不清楚爸爸,只是咿咿呀呀想让我抱抱,可是我没有抱他,他就抱住了我的盾牌……”马木尔别克的声音幸福中带着淡淡的酸楚:“这个小家伙性格也犟,就是死活不撒手。”

由于工作繁忙,马木尔别克的儿子以前是托付给家住乌苏的父母照顾,他已经有三个月没有见到儿子了。父亲节快到了,妻子悄悄带着孩子来克拉玛依见见爸爸。

其实他的第一声爸爸都是在视频里叫的,因为工作忙,平时见面的机会非常少,于是视频成了我们父子沟通的方式,我是怕他太久不见我就忘了爸爸长啥样了……”马木尔别克沉默了半天:“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从他出生到一岁多,我陪他的时间屈指可数。没办法,我的工作是让更多的爸爸能陪着自己的儿子,让更多的家庭团圆幸福。”

和记者一样,很多网友最关心的是可爱的小宝宝到底“求抱抱”成功了没有,马木尔别克笑着说:“当时我同事看到这个情况,就接过我手中的盾牌,让我腾出双手好好抱抱儿子。”

由于工作原因,马木尔别克在父亲节可能也不能回家和儿子相聚,他告诉记者:“现在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我希望等他到了三岁的时候,能听懂我说的话的时候,我想告诉他,儿子,你的爸爸是警察,请你理解爸爸。”

这暖心的画面,这幸福的回忆,让很多人的心都为这对父子动容,希望他们想聚的时间会更多一些。

日前,发生在新疆克拉玛依街头的一幕,暖了好多网友的心。原来,民警马木尔别克正在执勤,才一岁大的儿子看到爸爸后,急忙跑到跟前,求抱抱不成后,紧紧抱着爸爸的盾牌死活不撒手……后来,小宝宝的愿望达成了吗?

一岁多的小男孩和妈妈在公园玩,偶遇正在执勤的警察爸爸,看到孩子伸出胖乎乎的双手求抱,身着制服正在巡逻的爸爸却不得不推开儿子,求抱抱不成,儿子紧紧抱着爸爸的盾牌死活不撒手……近日发生在新疆克拉玛依市钻井公园的这一幕,被一名网友用手机拍下传至网上,戳中了不少网友的泪点。

“执勤的父亲遇到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想抱抱父亲,父亲要孩子走开,可倔强的孩子就不肯离去,最后抱住了父亲手里的盾牌,父亲无奈低下头朝孩子笑笑,看的哥心软软的……”

很多网友最关心的是可爱的小宝宝到底“求抱抱”成功了没有,马木尔别克笑着说:“当时我同事看到这个情况,就接过我手中的盾牌,让我腾出双手好好抱抱儿子。”

由于工作原因,马木尔别克在父亲节可能也不能回家和儿子相聚,:“现在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我希望等他到了三岁的时候,能听懂我说的话的时候,我想告诉他,儿子,你的爸爸是警察,请你理解爸爸。”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忙碌,也要抽出些时间陪陪孩子,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也会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吧。

疫情当头,灾难无情,但人间有爱。在防御工作严峻的当下,依然会有一些温暖的小事感动我们的内心,湿润我们的眼眶,成为这严寒冬天中的一丝微光。

在浙江绍兴上虞区,有67名小朋友在酒店进行隔离。和大人隔离不同,小朋友更容易感到焦虑,情绪也更容易受到波动。但是,到了晚上九点钟的时候,消防喇叭里总会传来一个温暖的声音,讲着动听的故事。这是执勤民警倪振宇每天都会做的事情,他害怕小孩子在酒店里面待不住,晚上焦虑睡不着,就想出了这样的方法。因为他在家也经常给孩子讲故事,这种时候,他的身份并没有变,他只是在晚上九点那一刻,成为了67位孩子的“爸爸”。

我自己也隔离过,清楚的知道隔离生活的无聊。何况是一群这么小的孩子,他们更无法忍受这么长时间的封闭,但是倪振宇警官会给他们讲故事,讲完故事后再去巡视,看孩子们有没有睡着。这样的举动让人感觉十分的温暖,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一种人情味!

或许,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在隔离的这段时间里,每天都期待着九点的到来。因为那个时候,好听的故事就会送到他们的耳朵里。并不是倪警官的声音多么俺妇人心,也不是他的故事多么的引人入胜。而是他的声音已经成为了孩子们期盼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枯燥隔离中的调剂品。正是因为他每天的坚持,让这群孩子感受到,隔离并没有那么的难熬。

等到这些孩子隔离结束,我相信,他么一定很想认识一下每天给他们讲故事的叔叔,他们一定愿意送上自己的感谢。

我们为这些防疫工作中的小事而感动,也无比期待疫情雾霾散去的那天。

听说宝宝的“第一抱”,只能给爸爸?这是真的吗?

是的,这是真的。一个激发宝爸责任感的仪式。把第一个拥抱留给爸爸,让爸爸宝从老公身份变成老公爸爸双重身份。这个拥抱看似简单却不简单。背后的意义重大,是仪式。这是一个沉甸甸的拥抱,意味着宝爸要承担宝宝的生命成长,带给爸爸的是责任感和自豪感。所以,当我们是别人,不要争这个拥抱,请留给宝爸。抱刚出生的宝宝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激动。不能随意亲吻宝宝,更不能摇晃宝宝。刚出生的宝宝比较“弱”,不要伤害宝宝。把宝宝送到普通病房等妈妈的到来就行了。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虽然大部分医院不允许父亲陪我进产房,但父亲必须一直守在门外。无论我的工作有多忙,无论我遇到什么特殊情况,我都要等到宝宝出生后再去处理。父亲能否第一个接手孩子的行为,证明了父亲是否真的在乎两个女人。很多新手爸爸都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护士的这一点点坚持意义重大。帮助父亲知道,他在孩子面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大事小事都得自己处理。没有人能替他们做,即使是父母长辈,也没有这样的权利和义务。

其实宝宝出生后,第一次想看宝宝的是爸爸。毕竟他已经好奇了十个月了。这个时候,父亲应该最想知道宝宝的长相。让父亲第一个看到宝宝,记住宝宝当时的样子和感觉,对以后孩子的照顾和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许就是因为这第一眼,父亲才会愿意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来。让爸爸第一个抱宝宝。想必也是很多妈妈的心愿吧。我还记得团子妈妈刚生完孩子的时候,还很在意第一个抱孩子的人。比起自称经验丰富的婆婆,其实我心里更希望老公是第一个抱孩子的。

如果你是孩子,那么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常对你说这些话?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这些话你是否经常说给孩子听呢?

我不知道你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反正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妈妈经常和我说这些话, 以至于每个夜晚我都要 无数次确认门窗已经关好 ,大灰狼进不来。每次窗外警笛声响起,我都会跑到房间把门锁好,直到确认它已走远才敢出来。

01、孩子没有认知能力

一般,爸爸妈妈 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这么威胁、恐吓孩子 ,等到孩子稍微大一点,就会 发现这一招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奏效了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已经 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他们知道警察叔叔是抓坏人的,大灰狼也不会叼走小孩。

但是如果给年龄小的孩子说这些,他们往往会被吓得哇哇大哭。那是 因为他们不知道、不了解,对于爸爸妈妈说的话深信不疑, 所以才会被吓住。

02、孩子犯错了,心虚

通常情况下, 因为自己心虚,所以才更容易被吓住。 有的孩子胆小,他们可能不怕爸爸妈妈,但是却很怕警察叔叔、老师、大灰狼,所以家长就会采取这种方式,抓住他们的软肋,这个方法确实很有效。

周末去朋友家玩,想着看看电视,可她家宝贝一直拿着遥控器,我就恐吓他说:“你不把遥控器给阿姨,大灰狼就会把你叼走。”结果他十分不屑地说: “妈妈说了,只有我犯错了,大灰狼才会把我带走,但是我现在没错,所以大灰狼不会来。”

对于他的话,我表示震惊,又有点想笑,回头看了眼朋友,她正在旁边偷笑。

其一、借助第三方力量约束孩子

很多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十分调皮,又不怕爸爸妈妈 ,想把他们管住,不能打骂,就只能靠这种手段。所以,在很多家庭,都能听到这种话: “不听话就让你爸爸来打你”、“不听话老巫婆会来把你带走” 等等类似的话。

孩子很小的时候, 接触到很多童话故事,而童话故事里有很多反面角色 ,比如:大灰狼、老巫婆等, 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所谓的坏人,但是他们知道这些人物很可怕 ,所以当妈妈用这些话来恐吓孩子的时候,孩子都会很害怕。

其二、这种方式更有效

有一次家庭聚会,大侄子 一直闹脾气,怎么也哄不好 ,后来嫂子直接说: “你再不听话,大灰狼马上就来把你抓走。” 吓得大侄子 立马不哭了 ,马上跑到爸爸跟前,紧紧拉着爸爸的手。

为了配合嫂子演戏,我们大家想笑都不能笑,差点憋出内伤。送他们回去的时候, 我夸嫂子治娃有方 ,可嫂子却苦笑,他这么大的时候 也就这个方法有效 ,除了恐吓,谁的话他都不听。

一方面,孩子会胆小

孩子小的时候,本就胆小 ,如果爸爸妈妈还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可能当时是有成效, 但是同时也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深刻的阴影 。有的孩子会因此 害怕一个人睡觉、害怕警察叔叔、害怕老师。

网上有这样一个视频, 有个小女孩走丢了 ,被好心人送到警察局,可 看到警察后的小女孩大哭不止 ,后来女孩的妈妈赶来才道出实情,平时孩子不听话都会跟她说: “不听话警察叔叔就会把你抓走” ,所以小女孩才会对警察如此惧怕。

所以说,这样的恐吓式教育 会让孩子愈加胆小,也会混淆是非 ,像警察叔叔、老师,孩子们都不应该害怕,妈妈们 应该告诉孩子,有困难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而不是惧怕他们。

另一方面,不利于亲子关系的亲密发展

习惯性恐吓孩子的父母 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他们会惧怕自己的爸爸妈妈,没有安全感。记得有一次带小侄女出去玩,为了好玩,就联合表姐躲起来,想看看小侄女会有什么反应。

刚开始,她四处找我们, 还以为我们在和她闹着玩 ,可是找了一圈发现我们不在,这才意识到不太对, 然后放声痛哭,边哭还边找, 看到她这个样子我们赶忙去抱住她,如今想来,很是惭愧,可能那时就 伤害了她幼小的心灵。

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如果总是采取这种方式, 动不动就说“不要你”、“把你送人” 之类的话,小 孩子也会信以为真 ,导致他们十分 缺乏安全感 ,怕爸爸妈妈不要他了,不利于亲子关系的亲密发展

一、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有的父母工作了一天,十分疲惫 ,回到家以后如果看到孩子很调皮,就会恐吓孩子或者威胁孩子, 想通过这种方式制止孩子 。但是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爸爸妈妈应该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负面情绪带到家里来 ,更不要展现在孩子面前,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影响孩子的心理 健康 。

二、合理与孩子沟通

家长应该 正确与孩子沟通,指出他们哪里做得不对, 并且要适当地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爱玩的天性。 不要通过暴力的手段让他们屈服 ,因为这样只会让孩子惧怕自己,但不会利于亲子关系,所以, 只有使用恰当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才能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三、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通过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什么事是对的,应该用什么方法, 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影响

写在最后

也许有的家长并 没有意识到“恐吓式”教育会给孩子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甚至会觉得无关痛痒。但对孩子来说,这并不是小事, 因为你的一句无心的话,孩子却要用一生来遗忘 。所以,请停止“恐吓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