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生爸爸,生活压垮了他

爸爸 0 72

我的医生爸爸,生活压垮了他,第1张

我的医生爸爸,生活压垮了他
导读:这是一个有些悲伤并充满温情的故事,却与外面张灯结彩,鞭炮阵响的春节似乎不太应景。但若你能沉下心来看完我讲的故事,或许你们会重新拥抱你们的生活。 1月29号早晨,我提着24寸的行李箱,背包里装着两台电脑,非常沉重的从吉林站出来,那些热切期盼的

这是一个有些悲伤并充满温情的故事,却与外面张灯结彩,鞭炮阵响的春节似乎不太应景。但若你能沉下心来看完我讲的故事,或许你们会重新拥抱你们的生活。

1月29号早晨,我提着24寸的行李箱,背包里装着两台电脑,非常沉重的从吉林站出来,那些热切期盼的身影里,再也没有了我的父亲。我很沉重一路转乘开始了回家的路,那条路漫长波折,阴沉而灰暗。

曾经我也有一个每次回家都会接我的父亲,北京回家的车是早上7点半到,每一次回家,父亲都会放下工作早上四点起床,驱车百里来接我,回京也是一样,年年如此,从未缺席。东北的早上冷的格外刺骨,父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每次都会摘下帽子,露出他几近秃顶锃亮的脑袋,开玩笑的问我:“看见爸爸没有?爸爸亮亮的脑袋。”人群里的父亲矮矮的胖胖的,并不高大,但是他等我的眼神好像可以跳过人群直直的照在我脸上。父亲从未说过一句爱我,但是我每次回家他都会早早的准备好我爱吃的,起个大早一定会去接我,返乡的路两旁积出厚厚的白雪,静静的,明媚的冬阳映在车里,回家的路总是轻快而明亮。

父亲他怎么了?他病了,与其说他病了,还不如说他被生活的压力压垮了。病倒的这两年里,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了纯粹的快乐。我和妈妈经常很开心的时候,想起父亲就像一颗石头,压得我们透不过气。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病了?

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那是别人眼里救死扶伤,对生命敬畏无比的职业,那是我从小到大会骄傲的和别人炫耀的职业。记忆里的他一直很忙很忙,也经常很晚很晚才回家,有时候因为写病志,有时候因为手术,也有时候因为饭局。

那是一个永远冷静,处事沉稳的父亲。小时候每次去找父亲,相比于其他诊室寥寥无几,他的诊室总是黑压压挤满了人。要从外面绕好几个人群小弯才能见到那个坐在最里面的父亲,他耳戴听诊器,深情凝重写着我看不懂的医生体。他也经常进手术室,一台手术下来,短的两个小时,长一点的小半天也不在话下。我并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病,但是如果父亲不上班,那些问询电话爸可以从早到晚一直接听,渐渐的,我想,父亲应该是一个大家认可的医生,父老乡亲都信任他。几近三十年的从业历程里,父亲得过院里的先进个人荣誉等20余次,我明白他那些年的付出,工作里的他天天去上班,没有周六日,没有节假日,连年假我也不曾见他休息过。

那是一个温和善良、拥有医德的父亲,不管来的是什么样的患者,一个靠低保活着的穷人,还是数处房产的富人,父亲坚持对症下药,这处方不会让对方支付高昂的费用,不会让对方的医治病程延长,爸不会为了钱去改变他的处方规则。有那么多的患者父老乡亲,总是感谢他,谢谢爸治好了他们的病。每到春节前夕,在没有智能手机之前,他手机里的拜年短信从年二十六响到年初八,总是一条接一条,过年午夜12点的拜年电话,我父亲从来都能接到好几个拜年电话,有时候看着他,他不像我的爸爸,像别人眼里的爸爸。

那是一个平易近人、快乐自信的父亲,从医院到家里,步行15分钟的路,他总会走很久,路上经常有人上前询问病情,也会有人找他聊天,父亲从来不会拒绝,他总是停下来和和气气的聊天,不紧不慢的去诉说。记忆里的他回家经常静静的,没有事情的时候很少说话,但经常叹气,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我说个有意思的事儿,爸就接下来我的梗继续逗我们娘俩开心,亲戚朋友来了以后,他谈笑风生,声情并茂的讲述着那些过往。

那是一个热心且慷慨,会尽他所能去帮助别人的父亲。父亲家里亲戚多,大多都是农民,出来一个当外科医生,这种事情在家里那是无比光荣的。小时候我总是抱怨父亲很忙,要给那么多亲戚解决各种问题,甚至让我嫉妒。我心疼他那些琐事压的他喘不过来气,可是父亲没有告诉我他的想法,只是亲戚来了一定会帮助,有求必应。这种亲情的维系让我暂时没有看到它效用的那一面,却当爸住院的那一刻,很多亲戚过来帮我们,我和母亲可以晚上不用陪护,因为有叔叔和姑姑们会陪他,我们娘俩面对胖胖的父亲躺在床上,我们手足无措,如果没有亲戚,我和母亲甚至都没有能力给他翻身。爸生病后,我重新审视了我的所有亲人,忽觉我的亲人们都那么可爱,面对我们家的状况,永远义无反顾去帮助我们。什么是血浓于水,大概就是一呼百应,永远彼此关爱吧。我也开始了重新去爱我的家人们,他们那么真挚淳朴善良可爱。

那是一个从未流过一滴泪,坚强去承受所有压力的父亲,他从来不会说累,就一直默默的去做。他总是那么忙,我在家的时候他就没睡过几个好觉,总是在午睡的时候来电话,电话那头永远都是:在询问病情。晚上更让人头疼,爸睡的正足11点12点来接电话也是常有之事,很难想象,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生病倒下的那天,整整28年,从未间断。但他没有一次不耐烦,每次都是:“好,那你来医院,我给你看看。”每一通电话都像别人的定心丸。我在家的时候非常心疼父亲休息的时候接电话,时常叮嘱手机可不可以静音,晚上睡觉电话关机,爸爸总是拒绝,爸爸的电话永远都是365天里24h待机。就连和父亲一起出去玩,大巴车上,父亲20分钟内能接6个不是同一件事情的电话,唯一一次没有电话的日子,是18年去新加坡,远在国外,电话终于打不进来了。

爸爸,是你的为人才让我们家获得了很多很多的尊重,北方一次重要的宴请就是升学典礼,高考结束后我考上大学,宴席开始的前半个月,父亲天天打电话,那天宴席开始,原定40桌的宴席最后勉强摆下了52桌。在我后来上大学,还有很多份补礼。那天我印象很深刻,在一家有上下楼的跃层格局的饭店,早上9点鞭炮阵响,那天人来了那么那么的多,围坐在一起的人那么欢乐,台上台下高朋满座热热闹闹庆祝了一天。还有19年我丢失两部手机,是爸爸找人帮我找了一天,才有迹可寻。

是爸和妈那么多年的付出努力,让我们家最初一穷二白的生活,一点点的转变的越来越好。小时候过得并不好,但父母一直给我最好的,打记事儿我一直是要什么就有什么,从来没有为钱发愁。小时候我喜欢舞蹈妈就带我学,喜欢弹琴妈就买琴陪我练,从小到大我过得一直自由而快乐,有时候觉得我自己好幸运,成为了他们的女儿,也谢谢他们做了我的父母。妈妈教会了我善良坚韧,爸爸让我感受到做人博大与宽厚的胸襟。

我常想怎么就会人常年每天都血压高,有,那个人是我的父亲,二十八年里他那么忙,那么累,压力那么大,午睡有电话,深夜有电话,白天起来去上班更是一刻都没有休息。爸生病后,血压就一直正常了,我不敢把他生病的诱因归于他事物繁忙,但这个病因绝对与他几十年的忙碌,忧心密切相关。

最后,我的爸爸,他病了,可这一场病下来,让他性情大变,他变得暴躁、易怒、难过、失落,和从前判若两人。以前很少皱眉头的他现在眉间出现了深深的川字纹,以前他总是爽朗的笑,自信的去讲话,现在他总是一个人闷闷的,情绪来了就会一直哭。我从来没有见过他这样,现在的爸爸脆弱、疲惫、无助再也没有笑过。

爸,还记得17年国庆我们的山西之行吗?临行前我执意要背着十斤重的芒果,因为那是我们一家人没有尝过的品种,大巴车一路前行,每天一颗芒果,在疲惫的旅途中甘甜解渴。后来我知道那芒果名叫凯特,只切下一半,一家人轮流啃食,味道不错,丝少肉多。我们吃芒果大快朵颐的那一刻,让我想到,我的父母,在那个北方的小城生活了一辈子,他们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没见过,我暗下决心,我要带你们去更远的地方看。

爸,还记得18年国庆我们的新加坡之旅吗?北方的严寒酷冷,让我们从未体会过热带的温暖怡人。妈说那里的气候让她呼吸顺畅,嗓子不再干燥,那天我一直在筹划,我想在中国的城市给你们寻出一个四季明媚的城市,那个地方不骄不躁,那个地方空气好PM永不超标。

爸,你生病后,我无比厌恶东北那四季分明,冷暖交替的气候,因为季节的骤变让你血压高低不定,我总是想给你在四季如春的城市里重新安一个家,那个家里只有你和妈妈。可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错的,你在家乡那个不大不小的地方生活了30年,你的一切早已属于那里,无数人尊重你,爱你,愿意陪你说话,关心你,那片土地是你热爱的地方,那片乡土情是你浓浓不舍的牵挂。

爸,你生病住院的那几个月里,亲属朋友同事过来探望,整整那半个多月,每天床前围满了人,我的姑奶们来了更是眼泪止不住,心疼那么好的侄儿怎么就得病了。妈守在你床边对亲戚说:“我们家的他,那么好的一个人,对谁都温温和和,从来都不发脾气,为什么要得这个病啊”。我在旁边默默的看着这些曾经和父亲一同欢声笑语的同事、同学、朋友,好好的人就一瞬间垮掉了,父亲眼角留着泪水向上张望着,这来来往往的人,探病的人深情凝重,双眼湿润的也看着他。每个人都在给你鼓励,和你看玩笑:“老孙,好起来,咱们还能一起出去玩,去外面看看。”眼前的那一幕让我想到,也许父亲就是德高望重吧。那层住院楼里我都没见过任何一间病房有如此多的人来探望,爸爸你获得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期待与尊重,我希望你带着这份期待坚强勇敢的活下去。

爸,你生病以后,妈妈承受的最多,她扛下了你生病后的所有,但她从来未对我抱怨过一句,总是充满希望乐观的去生活。疫情的到来让这几年她的工作更忙碌,更辛苦,回家还要陪伴你,不让你受一点伤害。那天我和妈视频说我要开始找男朋友了,妈很愧疚在视频那头几近哽咽的和我说:“我们家里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我一直觉得我和你爸好对不起你。”其实你们能做我的父母,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挂了电话后我很自责,如果过去我再多关心一点,不要总是那么忙,生活会不会不一样。

爸,我们一家人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才让你可以双脚行走,脑清目明。从最初的住院,到公立医院康复,再到私人诊所康复,再到为你一家人挤在一楼居住,妈妈每天要在很狭小的厨房、卫生间来回腾出空地,这个房子又小又不方便,可一家人在努力克服,为你的康复创造条件。曾经从吉林,又去长春再到黑龙江又转去南京,一路上,我们一家走了太多的路,经历了太多的苦,每一个对病情有好转的机会我们都不曾错过,只要这个事情对你有帮助,我和母亲更是花钱从未犹豫,眼都不眨一下。

妈妈为了我每天坚持锻炼,平板支撑她都可以做9分钟,我也为了以后可以过的更好去熬夜学习,拼命争取。我和妈妈都在为这个家彼此努力,为所爱之人积极生活。爸爸我希望你也一样,我和母亲总有一天会离开你,这一天也许在明天也许在将来,我希望我们离开了你,你可以好好的生活,努力的生活,自己可以亲手获得想要的一切。

我并不指望着你可以像从前一样,好起来后沉着冷静去帮助别人,因为你已经为别人做了很多很多;我也从未希望你要为我留下更多的钱,钱不过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我们多赚多花,少赚少花;我也从未依赖你要好起来再照顾我未来的家庭孩子,我只希望你自己过的好好的。

曾经我有那么多一家人在一起憧憬的未来:我想让爸好好锻炼然后陪爸去拉萨看布达拉宫,想陪爸远下四川看秀美稻城,想陪爸初春时刻去看层层油油绿绿的梯田,想陪爸去看那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爸爸,我好想带你出去,好想尽我所能陪你去看我们祖国大好河山。南方的风景旖旎秀丽,北国的山峦延绵万里。我好爱这世界,我想你也一样。前些年你和妈妈北上自驾内蒙古,转而南下去毛泽东故居,又一起去过北京,生活里还有那么多我们未看过的风景。

可现实告诉我,再也不会有那样的日子,生活里只剩下你深一脚浅一脚的踱步声,时不时充满哀怨,与不由自主的啜泣。当别人家还在为没有称心的工作,没有足够的钱去维持生活的时候,我们家从来没有过这种烦恼;反倒是别人家个个身体健康,没病没灾的体魄,却在我们家看来,那简直视若珍宝。

爸,你生病以后,周围的朋友都开始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改观,肥胖的人开始了锻炼,嗜酒如命的人也开始有所收敛,如果生活的意义不光是为儿女铺平道路创造财富,那你的生活是更有意义的,你在你健康的时候去帮助了那么那么多的人,你在生病后,用你的经历又影响了那么多人,他们都开始注意了自己的身体。

爸爸我希望你去积极努力的活着,来这人间一趟,你遇到了爱你至深至切的妻子,生下了把你看作榜样的女儿,还有那些你生病为你焦急跑上跑下的兄弟,那些见你病倒无比惋惜的各种亲人、朋友、同学、同事。这百态的世间,有那么多人爱你,希望你好好活着的人,我要你坚强下去,以前的你点燃了那么多病人的希望,现在你生病了,我好想让你好起来,重新为他们拾起光亮。

写这篇文章,我就想告诉你爸爸,我们所经历的生活,似乎从来都没有万事如意大吉大利,那些所有不如意的日子,需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一条心一根绳,抓紧彼此,面对困难永远不要妥协,顽强抗争抵抗到底。这生活,关于毅力,关于坚强,那些过去欢笑的温暖的时刻,都会成为我们心中的一团火,照亮彼此的世界。

爸爸送支钢笔或毛笔,妈妈就送个胸针什么的吧,我们送老师就送钢笔带盒子的那种包装起来也很好看,或者是很大枝的毛笔,用作摆设或者书法都不错。如果妈妈是外科医生,手镯手链肯定不合适,那就项链或者胸针之类的吧。要是在异地工作,带些特产或者当地茶叶也不错。

医生和护士是可以把外卖叫到医院来的,可以送到他们的科室门口。

打包形式是最早出现的外卖形式,虽然古老,却延续至今。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的普及,外卖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外卖是个很

外卖食品

广泛的词汇。大家一般的理解就是快餐的外送服务,说的就是中餐像一荤一素的那种,还有就是西式的。像麦当劳和肯德基那种。这个就是大家普遍理解外卖的含义。其实从广义来说一切卖家通过提供出外服务和商品的都可以说是外卖。像送水的、送花的、送气的、送商品的、上门修理东西的,其实这些都是属于外卖的。

外卖分为客人到店点餐付款并打包带走和店内人员送餐两种。

(一)打包:客人到店点餐付款并打包带走的,尽量推荐易于打包的菜品,汤汁较多,量较大的菜品原则上不打包(如XXX汤等),因为我店用于打包的仅限于打包盒和打包桶,容积有限。

1、客人告之需打包外带的,需在菜单上注明打包,点单进厨房后,告之厨房此单为打包,并及时将相应的打包工具配备至厨房出餐口。

2、客人打包菜品,不需额外收费,无汤汁的菜品或饭类原则上应用打包盒盛装,带汤汁的菜品用打包桶盛装,汤汁较多的,可用两个打包桶重叠盛装,以防止客人在带走途中打包桶破损。

(二)送餐:客人电话订餐或到店点餐。

1、客人电话订餐的:原则上不接待电话订餐,除个别常客或订餐地点较近的可以接待,另外,在营业高峰期不接待,但是,即便不接待此类订餐也应委婉的告之客人,不可生硬的对待客人。

2、客人到店点餐并付款要求送餐的按以下流程操作:

(1)在商家规定范围内的可接待送餐。

(2)客人点餐付款时,告之客人点餐的费用是多少,并收取20-50元的餐具押金(押金多少根据客人点餐量灵活收取,但最多不能超过50元),并由收银员开具押金条,交由客人保管。

(3)开单进厨房,由厨房制作,凡是此类送餐,所有菜品必须用保鲜膜封盖,以确保菜品质量。

(4)送餐时,统计送餐所用餐具,并填写外卖餐具统计表,菜品全部准备好之后,检查餐具、用具是否全部齐备,并及时用餐。

(5)送达后,请客人在外卖餐具统计表上签字确认,并与客人协调收餐时间。

(6)根据与客人协调的收餐时间,到收银处领取客人押金,并及时收回餐具,退客人押金的同时,核对外卖餐具统计表,并收回客人手中的押金单。

(7)将餐具送回厨房,押金单交回收银处。

常见问题处理

1、客人押金单遗失:客人如遗失押金单,需要请客人写一张收条,收条上应注明收到的押金数额以及日期,收款人姓名。

2、收取餐具时,发现餐具破损或遗失的,致电餐厅相关人员询问赔偿价格,照价赔偿,如客人对赔偿价格有争议的,请餐厅负责人解决。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老父亲因为突然吐血住院,让我们远在外地的子女纷纷往家里奔。

今天老爸已经住院一周时间了,在家人和保姆的照顾下,情况逐步稳定,也能吃点东西了。

就在我们都在庆幸请的保姆真不错,一直很耐心的照顾我父亲的时候,从昨天开始,保姆突然变了样。

昨天吃早饭时,医生说我老爸因为考虑是消化道出血,一再告诫我们暂时不要让父亲吃硬东西,以少量吃点流质为主,比如稀粥,炖鸡蛋羹,烂面条等,结果保姆图省事,竟然给老爸吃了一个煮鸡蛋,被我妹妹发现后,就讲了他几句,结果就不高兴了,今天就变了脸。

今天一天他对我们姊妹都带答不睬的,和他说话就像没听到一样,充耳不闻,白天我们在医院里他就自顾自的拉开行军床倒头睡觉了,这个我们都能理解,毕竟服伺我老爸夜里也没有睡好觉。

本来今天让他给老爸从营养餐厅买点软面条给老人吃,结果因为下雪,他也懒得出门,最后从医院送餐的餐车里买了豆杂面条给老爸吃了。正在喂食时被妹妹发现了,他还不以为然,说是老爸已经好多了,应该都能吃了,还责怪我们太小心了,把我妹妹气得心口都是疼的。

这么多年,我们家里用了不少保姆,目前这一个应该算是比较好的,至少表面上看他对我老爸还是不错的,经常温声细语的和老爸聊天,哄老爸开心,天气好时还骑着电动三轮车带老爸出去玩,所以一个保姆在我家里呆的时间最长,即使他经常回家我们也没有舍得辞退他。我们姊妹们除了正常给保姆工资,逢年过节还都给他奖金,像这种值夜班的还给他加班费,即使他经常回家也从来没扣过他的钱,算起来他一个月也有六千多元。

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请他对老人好一些。

没想到老爸住院还不到一个礼拜,他就已经开始不耐烦了,搞得我们子女心里都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最怕的是他突然提出离开。

毕竟已到年关,保姆也是最难找的时候,记得去年春节期间,老爸也是生病住院,他因为家里有事,儿子儿媳从外地回来了,就不管不顾地回家过年去了,后来还是通过家政公司临时请了一个保姆在医院照顾我老爸,才算度过难关。

去年老爸一直住院到年三十才因为疫情原因而出院了。今年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不知道这个保姆会不会再次回家去,让我们很是担心。

家有生病的老人,子女又都上班没时间照顾,请保姆就成了最大的难题。一般情况下只要花钱也能请到保姆,但是请到合适的保姆真的不容易。这些保姆,一开始来时表现都不错,用到最后都是皮塌了,什么情况都出来了,他们正是摸透了子女请保姆难的心理,有时候他们在主人面前反而很强势。

这也可能与我们家里的人包括我阿姨(父亲的后老伴)都比较善良,对保姆都比较包容有关系。

我们总是很尊重保姆的劳动,对于他的辛苦不但从口头上表达感谢,还在物质和金钱上给予奖励,目的就是让他对老人好一些,这些可能也养成了保姆惰性的习惯,所以,有人说保姆的懒惰都是惯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假。

家有老人的子女,可能都会遇到给老人请保姆的问题,这也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怎么解决?目前还只能靠自己,如果保姆真的突然一走了之也只有通过家政公司再找人,子女也要多辛苦一些。未来保姆的问题,养老的问题都是这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即将面临的最大问题。

这也引起了全社会的焦虑,不知道未来的解决之路在哪里?

以下给你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可以送按摩类的礼物,像是按摩器、按摩垫等礼物。因为外科医生每天的手术应该比较多,身体也会很累,这样的礼物比较恰到好处

2、还可以送养生杯,每天的喝水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样的礼物每天都会用得到。

3、问问爸爸他有没有什么习惯,根据他的习惯送礼物也是不错的哦!

4、可以买一些像是桃木的手链等。有很多男人很喜欢带手链,这个就要看这个医生的喜好了

5、医生一般都有自己比较固定的养生类产品。可以送一些上好的这类养生类礼物哦

大概就这么多,还是需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礼物,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