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客户的库存商品,做销项税,还是进项税额转出

客户 0 154

送给客户的库存商品,做销项税,还是进项税额转出,第1张

送给客户的库存商品,做销项税,还是进项税额转出
导读:销项税和进项税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计算应缴增值税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项目。首先增值税是价外税,计算应缴税金额是必须价税分离;其次增值税顾名思义,是货物在生产和流通的每一道环节上增值的部分计缴税金的一种流转税。 以下是增值税计算原始公式通过演

销项税和进项税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计算应缴增值税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项目。首先增值税是价外税,计算应缴税金额是必须价税分离;其次增值税顾名思义,是货物在生产和流通的每一道环节上增值的部分计缴税金的一种流转税。 以下是增值税计算原始公式通过演变到实际可操作的现行的计算公式的演变过程:

应缴增值税=货物在某道环节的增值×增值税税率

=(货物的售价-货物的进价)×增值税税率

=货物的售价×增值税税率-货物的进价×增值税税率

=销项税-进项税

上述公式的演变的最后一步的前一项就是销项税,后一项就是进项税。因此,在购进货物时会计处理是:借记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又借记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在销售货物时会计处理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销售(营业)收入,又贷记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销项税额在贷方,进项税额在借方,月底借贷方抵扣后,有贷方余额就表示当月有应缴的增值税。

那么,进项税转出也计入贷方,这与销项税有何区别呢?先来看看为什么要将计入借方的进项税又从贷方转出呢?譬如企业由于遭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货物的损失。这些损失的货物不可能再对外销售了,也就是说不可能再有这批损失货物的销项税了,所以这些货物的进项税额也随着货物的损失而消失了。必须要从应缴税费中转出。会计处理是:借记待处理财产损失,贷记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又贷记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又譬如企业为促销,将一些购进的货物赠送给客户,这些赠送的货物作为促销费计入销售费用,当然这些赠出的货物也不可能在产生销项税了。因此,与它们对应的进项税也应该转出不允许在抵扣了。会计处理是:借记销售费用——促销费,贷记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又贷记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销项税是作为应缴增值税的加项,而进项税是应缴增值税的减项。进项税转出实际上是一些特殊业务使得进项税不能再作为减项去抵扣销项税,要从应缴增值税账户的贷方转出。这就是同样计入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账户贷方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转出额”的区别。

1、库存商品在借方时: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2、库存商品在贷方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企业生产的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产成品的入库和出库,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期(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其实际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等科目。

扩展资料

1、库存商品是有形资产,这一点有别于无形资产。

2、库存商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企业中,存货经常处于不断销售、耗用、购买、或重置中,具有较快的变现能力和明显的流动性。

3、库存商品具有时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下,存货能够规律地转换为货币资产或其他资产,但长期不能耗用的存货就有可能变为积压物资或降价销售,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4、库存商品盘点溢缺的账务处理与商品购进发生溢缺的账务处理基本相同,在未查明原因前,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调整“库存商品”账户的账面记录,查明原因后再分别不同情况从“待处理财产损溢。

—库存商品

其实借方和贷方本身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借”和“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而已。我国用的借贷式记账法“借贷”并没有其实际含义。

借可以理解为资金的流入,贷则为资金的流出。

1,一般会计报表中有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这六大会计要素之间就有一种借贷平衡关系,所谓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比如资产的增加就用借反之则用贷。

记账的方向主要是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决定。应该记借方或贷方

如果是资产、成本费用类科目,增加时记在借方;

如果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类科目,增加时计在贷方。

反之亦然

1、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借”就是加,“贷”就是减

2、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借”就是减,“贷”就是加。

会计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只是一种记账符号,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1、资产、费用、成本类账户金额增加时计入会计账户的借方。

例如,因销售产品收到现金,使资产现金增加,所以应借记“库存现金”

因经营购买办公用品,使成本费用增加,所以应借记“管理费用”

2、资产、费用、成本类账户金额减少时计入会计账户的贷方。

例如,因经营购买办公用品,使资产“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减少,所以应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3、负债、收入、权益类账户金额增加时计入会计账户的贷方。

例如,从金融机构取得短期贷款,使负债增加,所以应贷记“短期借款”

因销售产品收到现金,使收入增加,所以应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一种会计科目,显示资产方的增加或负债方的减少;对应概念为贷方。

贷,会计学专业术语,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贷”就是减。

(1)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贷”就是减;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贷”就是加。

(2)在国际收支帐户中,贷方指增加外汇存量的项目,例如出口。

扩展资料:

一、借贷关系

借是一种会计科目,显示资产方的增加或负债方的减少;对应概念为贷。

一种会计科目,显示资产方的增加或负债方的减少;对应概念为贷。

(1)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借”就是加;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借”就是减。

(2)在国际收支帐户中,借方指减少外汇存量的项目,例如进口。

二、记账凭证记账要求

记账凭证的附件就是所附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所依据的原始凭证必须附在相应的记账凭证后面,并在记账凭证上标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规定,对附件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是:结账的记账凭证;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

2、一张原始凭证只对应一张记账凭证的:将原始凭证直接附在记账凭证后面。

3、一张原始凭证涉及几张记账凭证的,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

①将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后面。然后在其他记账凭证上注明附有该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的编号,便于查找。

②将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后面,然后在其他记账凭证后面附该原始凭证的复印件。

4、一张原始凭证所列支的费用需要几个单位共同负担的:该原始凭证由本单位保留。附在本单位的有关记账凭证后面,给共同负担费用的其他单位开出原始凭证分割单,供其结算使用。

原始凭证分割单必须具备原始凭证所要求的基本内容,包括:凭证名称、填制凭证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的姓名、经办人的签名或盖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单价、金额和费用分摊情况。

-借

-贷

-记账凭证

借方和贷方是会计专业记账符号,是会计专业术语;你想弄清借方和货方分别是什么?你必须要分清资金占用科目和资金来源科目,资产类科目(资产、成本、费用)是占用科目在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来源类科目(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则与之相反:在借方表示减少在贷方表示增加。如:应付账款 应交税金是负债类科目(来源科目),他们的余额在贷方都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六要素:

资产: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成本: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费用: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负债: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所有者权益: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收入: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简单的说,就是:贷方=支出 借方=收入

借和贷只是会计用中到的一种符号,并不是日常所谓借贷账户简单的划分为左右两方,在借贷记账法下,左边称为借方,右边称为贷方,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如果有余额在借方,费用类没有余额,资产和成本类有余额一定在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要是有余额一定在贷方,收入类没有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如果有余额在贷方。

其实只要记住 “贷方是钱的来源,借方是钱的使用”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贷”就是加。

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贷”就是减;

1、借方

(1)、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借”就是加;

(2)、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借”就是减。

2、在国际收支帐户中,借方指减少外汇存量的项目,例如进口。

借贷风险:

一、 一定要严格的审查市场准入机制,对一些民间借贷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对具备一定的资金、可以依法经营的私人钱庄,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内专为民间金融机构;另外一方面对于那些为了谋取高利贷的人一定要给予鲜明的打击与取缔,维护金融的良好秩序。

二、 民间借贷的利率更加要透明化的管理,规范这种民间的借贷我们要充分的来考虑借贷的需求,还需要纳入我们的有效管理方式,可以根据放贷人的资质等级要求来进行上下的浮动,利用一些市场竞争推动借贷规范发展。 

三、 把借贷引入实体经济,民间有很多的资本,哪里需要那里去。但是我们还需要进入实体产业的循环环节,这样才可以推动实体经济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仅仅的作为一些游离资本到处的游荡,最好是合法、规范的使用起来。

四、 民间借贷的资金的流动更加需要加强,还要实施有效的管理。要设立一些专门的监管机构来对其借贷行为进行监管,对资金进行监测管理,要进口的建立完善、健全、科学统计的监测指标,对一些民间借贷的资金流向、投向等情况要进行必要的监管、引导,防止一些私人房贷到处有。

参考资料:

-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