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双胞胎宝宝穿名校T恤送考,你还记得你高考时的经历吗?

妈妈 0 38

海口双胞胎宝宝穿名校T恤送考,你还记得你高考时的经历吗?,第1张

海口双胞胎宝宝穿名校T恤送考,你还记得你高考时的经历吗?
导读:六月来临,又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为了给考生送温暖,校门口围了一群又一群送考的家长,当然还有混在家长团里的还有各色小孩子。有一对双胞胎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他们身上穿着的T恤写着“北大”、“清华”这种名校字样。这对小可爱之所以来到高考场所是为了

六月来临,又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为了给考生送温暖,校门口围了一群又一群送考的家长,当然还有混在家长团里的还有各色小孩子。有一对双胞胎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他们身上穿着的T恤写着“北大”、“清华”这种名校字样。这对小可爱之所以来到高考场所是为了给他们的舅舅加油。北大、清华在中国人心中算得上国内一等一的学府,小可爱或者说小可爱家人对于这位舅舅的期望可想而知。

距离我的高考已经好些年了,除了考试科目有了很大变化,其他的好像也没什么不同。我在高中时是走读生,高考那天也是家人送我去的考场。虽然跟家里人说不用在门口等着,可他们依然不顾天气炎热,两天考试一直等在考场外。

我记得住校生去考场是学校包车拉过去的,因为有些考生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没法从自己家出发,学校就统一安排了车辆和那两天的饭菜。

我的考场有一个同班同学,所以从进校到进考场,我俩一直待在一起。两人在一起,既能避免走错考场,也能让自己在陌生的环境有个熟悉的人,毕竟我们当时的考场被分配到了另一个学校,不在自己的高中本校。

因为整个高三都处在考试的氛围中,每天试卷来试卷去,所以大家也没什么太过紧张的情绪。尤其是在知道那个和我一个考场的同学早就决定了毕业之后出国留学的情况下,我俩在一起实在是紧张不起来,不过这种情绪更适合参加考试。

高考那天是不是照例下了点雨,我还真有点记不清了,不过影响不大。那两天我既没出现丢失准考证的情况,身体也没什么不适,就是平平常常地参加了一场考试,顺顺利利地毕了业。

之后,网上的乌合之众就这一事件迅速分为三派,魚叔分别摘取到的几条语录如下::一、亲情至高无上,不陪着母亲的就是垃圾派@丑恶微波炉:没人性,就是一个畜生,如果是他被撞,天塌下来母亲都不会离开@Prince丶_Lx:可笑到不行,母亲遭车祸还有心去考试。你妈要有个三长两短你高考来干嘛呢。@ 活力自由的天道:当今中国不缺天才神童,缺的是孝子孝孙,缺的是德!二、千错万错都是制度的错派@Alf_剩涂_脑残终结者:母亲不容易,孩子也一样,都被狗日的高考扭曲了人性。@ 白沙0105:一考定终身导致的畸形现象,还被人拿出来当感人事迹宣传。如果进大学可以有多个时间多种途径,这种畸形现象哪里会存在?@三、杂派(中立的、同情的、认为这是理性选择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啥都有)@60度咖啡:母亲为了送孩子高考不幸出了车祸,如果为此放弃高考,将对母亲形成双重打击,再说,孩子跟着也帮不上忙。所以参加高考是对母亲最大的安慰。@阿布他爹莫为奇:站在高点指手画脚很恶心@老夏的:理性看待这事。她的母亲被撞了。真正能救她命的是医生。在那种情况下,还仍然参加考试是理智的。----------------------------------------------------------------------------------------------------------魚叔點評:(主要針對第一派)(主要针对第二派)(主要针对第三派)杂派观点太多,写不过来。而且里面有些说法我觉得其实挺在理的。最后总结:人家该不该参加高考关你们这群看客屁事!!!!!!每年考前自动自发把全国搞成大动物园的就是你们,还怪罪说高三学生太娇贵!写个招聘最喜欢设学历门限的是你们,还怪罪说是教育制度“一考订终身”。他妈的好像大部分人拿高学历不是为了找工作方便是真的喜欢读书哦!(真喜欢读书的切勿对号入座)--------------------------------------------------------------------------------------喷完了,我继续写报告去了。PS:就第二派的點評再補充一點,眼瞅着各位这么痛恨跪国的高考制度,作为一个曾经的受害者(我都不好意思说深受其害……所以是我态度太不严肃了么),魚叔我也觉得那个制度一刀切挺不好的。

高考送考家长没什么不宜穿的颜色。其实对于家长衣服的颜色,没有太多讲究,日常着装即可,毕竟考试考验的是学生平时的积累和个人心理素质,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在孩子自身。如果想图个吉利图个好彩头,可以穿红旗袍或是耐克或者穿红色的衣服,给孩子一些心理暗示也是可以的。

高考家长穿衣服有什么禁忌吗

高考家长可以穿旗袍送考,有“旗开得胜”之意。颜色可以选择红色和绿色,红色寓意“开门红”,绿色意味着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旗袍图案寓意:

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花草图案,就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了,再有就是莲花等,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花纹图案。

梅:梅花凌寒独自开,所以坚韧、经霜傲雪等特质在人们心中具有美好的印象;梅花有五瓣,象征福禄寿喜财;梅花和喜鹊一起出现时,又代表着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

兰:兰花清新淡雅,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在旗袍上以兰花作为装饰,也能够凸显女性的温婉气质。

竹:高风亮节,坚韧不拔,是想到竹的第一印象。旗袍纹样中的竹的形象,大多是翠绿的竹叶点缀在旗袍上。

菊:菊花的花型十分的饱满,虽然菊花的印象属于悠闲恬淡,但是在旗袍上的菊花图案却有着富贵长寿的寓意。

高考三天穿衣经

妈妈说高考三天穿衣经:第一天穿红色 (开门红)第二天穿绿色(一路绿灯)第三天穿灰色和**的 (走向辉煌)送考的妈妈一定要穿旗袍,叫旗开得胜送考的爸爸一定要穿马褂,叫马到成再有,考生拿到试卷以后不要慌,先亲一下,这叫吻过,稳过!!

高考这几天穿什么,并不会左右孩子的高考成绩,但要是觉得穿点讨口彩、沾喜气、带着美好寓意的衣服,对考生有着良好的心理暗示,那就去做吧!

2017年,孩子差三分没进入四星级高中。先说说初中三年的事吧,就担心在升高中的分水岭被淘汰,所以一刻也不敢怠慢,自己辅导不了就找培训机构,一边上班一边每天晚上让孩子坚持上辅导班,好不容易到了初三那年临近中考,孩子腿骨裂了,一个人开着车把孩子背到儿童医院上了石膏,那是真的急啊,最后几个月真的快得焦虑症了,最后拆石膏都没去医院,自己和孩子直接用锯锯开的。

有个15后家长是啥体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2017年,孩子差三分没进入四星级高中。先说说初中三年的事吧,就担心在升高中的分水岭被淘汰,所以一刻也不敢怠慢,自己辅导不了就找培训机构,一边上班一边每天晚上让孩子坚持上辅导班,好不容易到了初三那年临近中考,孩子腿骨裂了,一个人开着车把孩子背到儿童医院上了石膏,那是真的急啊,最后几个月真的快得焦虑症了,最后拆石膏都没去医院,自己和孩子直接用锯锯开的。

终于考完了,结果不是尽如人意,不过还好有高中上总比没高中上好,报着这样的态度,心里还是无比高兴的,声明一下,家人长期外地上班,所有孩子的事,家里的事本人全部包揽了。 填志愿择校时,一个人带着孩子跑遍了市区和郊区所有的符合条件的高中,最后选择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开开心心买了一大堆进入学校的物品准备住校,结果第二天孩子告诉我不能适应住校生活,内分泌失调了,考虑了一夜决定租房,第三天找中介看房置物搬离学校,开启了一边陪读一边上班的日子,由于离上班比较远,每天一早做早餐给孩子吃,自己只能在路上车上吃早餐,睡眠不足导致上班头晕,感觉生活质量下降了,想想也就三年了,咬牙也要挺过来,好在单位领导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有时还是挺照顾我们几个为数不多的高中妈妈。高二的时候婆婆接手陪读了,我好多了,每周三,周末来和孩子交流沟通,负责思想和后勤保障工作,从高二开始几乎每一次考试我都会记录孩子的分数,虽然分数一直在中等偏上徘徊,但是好在很稳定,所以做大人的只能保持情绪稳定,因为每个到高中的孩子她都想考大学,只有自己稳定了孩子才能保持稳定,我吸取了初中三年的经验教训,不再对孩子发脾气了,因为身边好多事实表明,大人好孩子才会好,你的压力大她的压力就会更大,你不焦虑孩子就会发挥正常,上高中肯定是辛苦的,三年孩子几乎没有休息天,没有外出旅行的任何计划,有的只是不停的补课。到了高三就是每天不停的做作业,不停的做,我们做家长的在高中能做的就是做好饭买好菜,让她吃好睡好,身体好比什么都好,真的学习到最后拼的就是心态和耐力,一点都不假,深有体会,临近高考,家长会一次比一次紧张,孩子倒还好,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就是我们家长一边紧张一边还不能表现出来。 考试的三天我几乎没怎么睡好,每天脑子里就想着要给她吃好,睡好,不能迟到,不能出任何安全事故,否则十二年的心血就白费了,孩子高考第二天晚上还是吓到我了上吐下泻一夜,我想着保身体还是保高考,后来还是觉得应该保身体让她去挂水,结果她自己硬撑着考完了,期间可想而知我是怎么煎熬的,担心健康也担心考砸,上午整整在考场外坐了四小时,中午接完孩子都中暑了,下午接着送考五点考完又淋了一场大雨,哇,我想说2020年的高考也让南京的家长着实领略了一番什么叫风云变幻,真的是一波三折,总算考完了,接下来是耐心等待分数的日子,十五天又是一个煎熬,分数出来比预期的要好些,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没想到是到了填志愿的环节让我几乎崩溃,瘦了好几斤,因为只有一周的时间就要提交,我在短短的时间里要翻阅整个全国符合条件的院校,要了解章程,要熟悉学校地理位置,要去分析能否会滑档,我想告诉将要做高三的家长,填志愿不光费脑细胞而且很费精力,虽然我高二就提前准备了,看各大学的分数和章程,招生规则,到各个培训机构去听填报培训会,还是到填报时还是觉得有点措手不及,因为没有足够高的分数,真的有滑档的风险,孩子高考不容易,大人填志愿就要格外慎重,想尽善尽美也不容易,所以我几乎一周都每天熬到一两点研究志愿,研究每个学校的网站,这真的是个技术活,考的好不好就这样了,填的好不好是要看家长做的功课好不好,还有一部分要看运气,现在想想那个提心吊胆的日子一个人真的不容易,好在现在已经过去了,孩子被第一志愿录取了,虽然谈不上什么一流大学,名牌大学,但是孩子和第一次做高三家长的我都尽力了,没有遗憾,今年的孩子和家长太不容易了,每一天都在面临各种变化,我想说能安安稳稳参加高考完的孩子都不容易,当初都是怀揣着梦想走入高中的大门的,顺利考完走出考场的都是打完一场战争的英雄。

今天是送孩子上学的第一天,我和坐在旁边的孩子说:你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希望你学有所成凯旋归来,在学校第一,个人安全,第二,身心健康,第三,学有所成。真的,做家长的永远第一关心的是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在这些基础上学习好那才是真的好。

今天能坐在送她上学飞机上我写了这么多感想,我想记录生活中孩子的每个成长经历,也记录我自己的成长到成熟的经历。人生对于每个人都不容易,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有些事真的没法去改变去掌控,我们只有尽自己的能力去做,结果只能让老天决定,自己问心无愧就足够了。

每经历一次挫折和困难,人都会成长一步,当你老了,回头想想,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个15后家长是啥体验相关阅读:

大几适合见家长?

来源:stocksnap

1

我要去我男朋友家啦!”室友小徐“骄傲”的昂起头跟一群单身狗炫耀。

宿舍顿时就像炸了锅一样,“你这么速度的吗”,”你让我们这些没对象的情何以堪”

其中一个室友问了一连串问题:

“你现在就去见他的父母会不会太早了呀?你们才在一起一年,你爸妈知道你要跟你男朋友回家吗,他去过你家吗?”

作为宿舍另外一个有男朋友的人,我听着也有点发懵。

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觉得现在还早,面对室友的几个问题我也答不上来。

但是我敢确定的是,如果我大一就去见家长,我妈一定会把我的头打爆。

在我印象里,一般会在毕业后一两年才会见家长。

那么对于恋爱时间较长、感情稳定的同学来讲,大几去见家长比较合适呢?

早了又会显得不靠谱,失败率极高,晚了又怕对方家长为对方另行安排,错失良机。

后来采访几个学姐学长,得出的答案都是大四,接下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2

木木学姐:“大四更成熟稳重了,做出的决定也是慎重考虑,不会冲动。”

也许在大一的恋爱只是为了不用躲躲藏藏,此时的恋爱没有能力为更深一步做打算。

慢慢的经过了大二大三两年的沉淀,恋爱双方才能明白了在恋爱中肩负的责任。

当大四意识到爱情不仅仅是烛光灯火的浪漫,更应该是柴米油盐接地气的生活。

这时候的爱情,是经过了仔细考虑,是学会了将就,是学会了承担爱一个人的责任。

你们的恋爱不是冲动,不会因为小事而提分手,经过时间沉淀的爱情才能绽放芳香。

所以,看到成熟的你们,家长们才能放心呀。

3

张弓长学长:“大四,才能知道你们是否有共同的目标。”

大四之前忙着学生会,忙着应付各种各样的学长学姐老师同学,忙着四六级,忙着期末考。

大家只管享受恋爱的甜美,却没人会认认真真思考未来到底会是怎样。

到了大四才是目标显现,迫不得已做出选择。

是继续读书深造还是一起踏入社会闯荡,是在一座城市还是分隔两地,这时候才能真正看出两个人的思想和目标是否一致。

两个人对未来的走向,才能决定感情是否继续。

有了共同的目标,都在一个城市打拼,这么一段稳定的感情在正常情况下,家人们是不会反对的。

4

紫谷学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长更容易接受。”

对于父母来讲,即使再渴望孩子早日结婚,但他们必然懂得:

上学阶段,可以维系着一段感情,但前提仍然是以完成学业为主。

过早的见了父母会显得尴尬,通常你也没有工作能力,更承诺不了对方什么。

在父母眼里,年龄的界限看得很重,把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分的一清二楚。

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这样的成功率才会高。

所以,在大四带男朋友回家肯定会比大一更能让家长们接受,毕竟也到了那个界限。

5

能够得到家人支持的感情一定可以很幸福,但两个人最终能不能在一起,关键还是要看彼此之间的磨合。

没有长远考虑就过早决定,万一最终草草结束,也会觉得难堪。

总而言之,最重要的还是要优先完成自己的学业,让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努力,有谁会不喜欢有上进心的人呢。

如果你家里有玩的很好的哥哥姐姐,你可以先带着自己的男/女朋友去见见他们。

先让有经验的哥哥姐姐替你把把关,最后再帮对方说说好话,相信父母会更容易通过。

你说是不是?

--------------------------------------------------------

欢迎关注学姐公众号大学生那点事儿,加私人微信送你一份巨全面的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