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也是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必背古诗词,本文中我整理了这首诗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翻译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也是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必背古诗词,本文中我整理了这首诗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翻译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古诗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
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雨作抵暮复晴》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
也写过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如《竹枝歌》七首写纤夫雨夜行船,《圩丁词十解》写筑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
古诗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从艺术上来说,除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古诗如下:
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
其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介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其中第二首广为传诵。其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
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此组诗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杨万里是他的上级兼好友。此时林子方赴福州任职,杨万里清晨从杭州西湖附近的净慈寺送别送林子方,经过西湖边时写下这组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翻译如下:
1、原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宋代〕。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翻译: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3、赏析:六月的一天清晨,作者从濒临西湖的净慈寺走出来,送他的朋友林子方赴闽就任,去做转运判官。一出寺门,他就被眼前的西湖景色吸引住了,惊叹之中随口吟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他发现初夏西湖特别美,六月朝阳照耀下,映日荷花亭亭玉立,开遍西湖,真是美上加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碧绿的莲叶一望无际,伸展远方,水天一色;朝阳映照,妖艳的荷花红得特别,鲜艳夺目。绿叶红花铺满西湖,气势壮阔,与天相连,同日争光。往日的妖媚西子,六月又添华美豪放。与春秋冬时相比,更显魅力无穷。
唱赞西湖,吟咏荷花,历来就有很多诗词。天下最美,西子湖上,柳翠花红,烟波浩渺;四时最美,六月荷花,朝阳之下,映日开放。
如今作者将此湖、此时、此花、此景,用小诗一首,短短四句一网打尽,胜景全收。四时最美的花,开遍天下最美的湖,碧到天边、红若朝霞。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