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赠送给相关人员和顾客的礼品该如何纳税

客户 0 57

无偿赠送给相关人员和顾客的礼品该如何纳税,第1张

无偿赠送给相关人员和顾客礼品该如何纳税
导读:转眼又到年终岁末,企业又开始了向老客户赠送礼品,或通过折扣折让、赠品、抽奖、买一赠一等方式,有条件地向顾客赠送消费券、物品和服务等活动。那么,这些无偿赠送给相关人员和顾客的礼品该如何纳税企业是否都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赠送礼品是否存在涉税风险

转眼又到年终岁末,企业又开始了向老客户赠送礼品,或通过折扣折让、赠品、抽奖、买一赠一等方式,有条件地向顾客赠送消费券、物品和服务等活动。那么,这些无偿赠送给相关人员和顾客的礼品该如何纳税企业是否都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赠送礼品是否存在涉税风险呢

      无偿赠送和买一赠一的增值税处理

      一、无偿赠送增值税处理。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第八项的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视同销售。其销售价格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的顺序确定销售额。

      二、买一赠一增值税处理。对于销售额的确定,强调销售额和折扣额应在同一张发票上,否则赠品应按无偿赠送视同销售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154号)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无偿赠送和买一赠一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一、无偿赠送企业所得税处理。《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利润分配,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和提供劳务。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第二条第五款和第六款的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用于对外捐赠,以及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二、买一赠一企业所得税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明确规定,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

      三、涉税风险点提示。纳税人应根据赠送礼品不同性质确定税前扣除限额:1如果是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向客户赠送礼品,则属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规定扣除。另外,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税前扣除限额还有财税[2009]72号文件的例外规定,即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只是财税[2009]72号文件的效力是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执行。2如果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客户赠送礼品,则是交际应酬费,应当归列“业务招待费支出”,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的规定扣除。3如果将礼品赠送给与本企业业务无关的个人,则属于非广告性质赞助支出,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六)项及其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不得税前扣除。

      个人所得税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规定,对纳税人在营销活动中以折扣折让、赠品、抽奖等方式,向个人赠送现金、消费券、物品、服务等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作出明确。

      一、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1企业通过价格折扣、折让方式向个人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2企业在向个人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赠品,如通信企业对个人购买手机赠话费、入网费,或者购话费赠手机等;3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个人按消费积分反馈礼品。

      二、企业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取得该项所得的个人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赠送礼品的企业代扣代缴:1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2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3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企业赠送的礼品是自产产品的,按该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确定个人的应税所得;是外购商品(服务)的,按该商品(服务)的实际购置价格确定个人的应税所得。

      可见,企业向个人赠送礼品,如果是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否则就要征个税。

有三种意见:

赠送时不视同销售,也不抵扣进项税;

赠送时视同销售,但也不抵扣进项税;

赠送时视同销售,但是抵扣进项税。

送客户礼品属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交际应酬消费,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个人消费包括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的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视同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因此,企业自产货物赠送客户,增值税要进行视同销售处理。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的规定,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企业外购货物赠送客户,购入时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第二条的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一)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二)用于交际应酬;

(三)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四)用于股息分配;

(五)用于对外捐赠;

(六)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因此,企业外购或自产货物赠送客户企业所得税需要视同销售处理。

同时,如果该赠送对象是特定客户,应计入“业务招待费”,按照业务招待费的规定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如果是为企业宣传或促销随机赠送礼品,该赠送对象是不特定客户,应计入“业务宣传费”,按照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规定税前扣除。一般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4号)第三条的规定,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以及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个人取得的礼品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企业外购或自产货物用于赠送客户,且该赠送与客户消费无直接关系的,应当按照“偶然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第一条的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①企业通过价格折扣、折让方式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

②企业在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赠品,如通信企业对个人购买手机赠话费、入网费,或者购话费赠手机等);

③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个人按消费积分反馈礼品。

因此,企业外购或自产货物用于赠送客户,且该赠送与客户消费有直接关系,无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增值税条例》第10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得看什么牌子的,不过一般都会有包包、鼠标、和外膜,个人使用华硕,我知道华硕有可能随即赠送一些软件(大多数是免费一阵子,没多大用),还有,一般你要是买个本本的话,你问卖家要个优盘啊,键盘膜,屏幕膜,耳机什么的都没有关系,卖给我电脑的人比较好说话,我上面说的我全部都打劫了

应视同销售,如实开具发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第八款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准予抵扣。视同销售行为销售额的确定:1、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纳税人最近日期销售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认。3、用以上两种方法均不能确定销售额的情况,可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销售额。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属于销售外购获得的成本为实际采购成本。

给火锅店的10条创意方案

01浪漫邂逅/共享餐桌

火锅,向来是热闹的聚会场景,但免不了会有独自一人孤独吃火锅的场景。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视频,为广大单身狗专业推出的一项福利,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突然在餐厅相遇。其实每个单身狗的心里都幻想着一个超级美好的相遇,会幻想转角遇到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挖掘单身狗们这种奇妙的心里推出的营销方法值得手工点赞。

针对火锅店的话,可以在情人节或七夕节推出浪漫邂逅或共享餐桌月。

活动主要针对一个人进店用餐的顾客,在询问过是否愿意和陌生人共同用餐后,将两名同样是一个人用餐的顾客安排在一个桌子上,并推出共同用餐锅底免费的活动,相信一个人来用餐的顾客也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

你正在享受美食吗我希望能有人跟我共进美食!请选择yes/no。

OMG!!!浪漫的邂逅就是带点粗暴。

02给顾客“回扣”

喜欢占便宜几乎是所有消费者的正常心理,给顾客回扣可以让顾客心甘情愿的为你带来客户。具体做法是,当A顾客第一次到该餐馆用餐时,他收取全部餐费,而当A第二次带别人来时,他便只收九折餐费,另外的一折费用交给A顾客,当A顾客第三次带别人来时,他又只收八折餐饮费,其余的两折费用全部归还给A。

这样,A顾客来的次数越多,所带的人越多,A 所得的回扣便越多。当然,这种回扣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到五折为止,而不可能把全部餐饮费都交给A。

同样道理,对于B顾客、C顾客,也都采取这种方式。如此一来,餐厅的生意就会越来越兴旺,把其他餐厅的顾客也都陆续地吸引过来了。03提建议有奖励

用餐顾客用餐提出意见,可获得免单。

在山东有一家饭店,开业的第一天,就在门口竖起一块招牌,敬告消费者:"凡是进店用餐者,对本店的服务态度、卫生、饭菜质量一切都感到满意而提不出意见者,加收3元,若能提出意见,则奖励3元。”

这一手段很奇特,吸引了很多顾客,每天食客满坐。

头1个月,这家饭店共花掉了5000多元的意见费。顾客提了意见,奖励给他们3元钱的同时,饭店也立即改正。

这样到了第2个月,形势逆转,人们反而主动交了累计560元的"罚款",再也提不出意见,挑不出毛病了。他们交“罚款"时高兴地说,只要饭菜可口,服务到位,干净卫生,多花3元钱也值得。

04用不确定性给顾客“兴奋点”

往往能预见的奖励便不算奖励,人总是会对一些未知的东西感兴趣。

在美国,有个冲浪烧烤酒吧,店铺位置不太好,门前有一个吊桥,当有船只经过的时候,吊桥会升起5-7分钟,酒吧和顾客就被一条河隔开了。如果是其他的店,可能会因此日渐凋敝,但这家酒吧却愈发火爆。

只因为它推出了“吊桥升起时,啤酒就卖25美分"的活动,因为船只经过完全是随机事件,于是,顾客不仅不会离去,反而纷纷在等待这个偶然的优惠机会。

在美国版的大众点评可以看到,不少顾客都提到了这个吊桥的活动,认为这就像抽奖一样充满了乐趣,称赞酒吧老板“非常酷”,并表示愿意下次光临。

05不妨和顾客赌一把

热点,是每个品牌都想借势的,但蹭不好,反倒会起到反向的效果,让消费者心生嫌弃。蹭得巧妙的话呢,则会调动起消费者的"兴奋点"。例如,厨电品牌华帝在世界杯期间,就大胆蹭得一手好热点,推出活动:在世界杯期间,购买“夺冠套餐"的消费者,若法国队夺冠,华帝就全额退款!

落实到餐饮行业,对于小商家来说,可能难以承担免单的成本,但若结合足彩(注:此处不是鼓励买足彩,仅作为一种营销思路),即使不是零成本,用很小的成本就可以完成营销:一是押注赔率较高的球队,比如小组赛并不顺利的阿根廷队,推出“梅西套餐",如果阿根廷队最终出线了,就为在此期间购买“梅西套餐”的顾客全额退款!

二是拿出部分营业额买足彩,假设赔率是10倍,只需拿出十分之一的销售额买足彩,相当于买好了保险。

06利用好收银小票

收银小票除了方便顾客核算自己的购物清单之外,还能干点什么

放二维码求关注算了吧,这些只会让顾客更快地把它丢掉。

如果有心,可以把收银小票玩转成招徕生意的利器。

黄太吉在收银小票的顶端印上一些励志的文字:“即使不能成为马云,也别让自己成为浮云““创新,是今天唯一不新的事”"昨天再好也是历史,今天再坏也是开始"这些接地气又有趣的话,无疑会给前来用餐的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虽然,这些购物小票还没有珍贵到让顾客收藏的程度,但至少能成为餐厅的品牌价值输出点和互动载体,何乐而不为

07一折消费/阶梯折扣

随着打折活动日益泛滥,传统的“进店用餐88折“、“消费满200元减50元"这样传统的折扣方式已经完全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第一天打9折,第二天打8折,第三天第四天打7折,第五天第六天打6折,第七天第八天打5折,第九天第十天打4折,第十一天第十二天打3折,第十三天第十四天打2折,最后两天打1折。这样的折扣活动是不是更能吸引顾客进店

一般在这样的折扣策略在前期,舆论宣传效果会很好。抱着猎奇的心态,顾客们将蜂拥而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折扣方式,要对产品要有一定的限制(数量控制在打六折或五折时可以销售完毕),如"当月限量推出1000名额,用完即止"。不过为了彰显公正,对数量的限定一定要有公示。

如果顾客来了,你一句"名额已经没有了"会给人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08看到什么送什么

有一个眼科医院用了这样的"挑战"逻辑做了一个广告,特别的有创意。

这家眼科医院是一栋独立的楼房,然后在面向公路的那一面的装修,做了一个超级大的视力表。当开车驶向眼科医院方向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个视力表,本能的就会闭上一只眼睛去看看自己是否能看到最小的字,让所有人都可以强记忆到这里是一家眼科医院,这个广告实在是太创意,也导致了互联网上大量的传播。

做餐饮的,把视力表的内容换一换,这个创意就可以放到餐馆里用。

如果消费者需要优惠,那就让消费者自己看,能看到什么就可以免费赠送什么,比如视力表最大字的一排,送的就是卫生纸,最小字的一排送的可能就是一盘卤猪尾巴,所见即是所得,靠自己的能力吃饭。

09让WiFi变好玩

罗马尼亚近年的高考通过率低到了极点,肯德基抓住了机会, 把寻常的输密码连WiFi改成了WiFi测试题, 你可以选择地理、数学、历史,答对才能连上,尽管这对学生的成绩帮不了什么实质的忙, 但却让连WiFi变成了一件有意思、容易扩散的事情。

所以WiFi也可以搞事情, 比如当消费者问服务员WiFi密码是什么的时候, 就可以设成“再来一杯奶茶"、“再加个蛋"的拼音。

把酒吧的WiFi的密码设置为“再来两瓶啤酒"的拼音, 当客人问老板WiFi密码是多少的时候,老板说“再来两瓶啤酒”,顾客会觉得很有趣,说不一定在这种欢乐的幽默氛围中,客人真会多来两瓶啤酒。

10欢迎自带酒水

海底捞曾经推出过顾客可自带食材,一时间占据各大吃货的心,但最后海底捞不得不叫停,因为出现很多只点锅底来海底捞饱餐的食客。打出“欢迎自带酒水"的招牌,虽然可能会让餐厅的酒水利润减少,但是增加的顾客带来的盈利足以弥补损失。顾客真正自带酒水的,其实不会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