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婆婆一直说等儿子一周岁了,一个让外婆去带,我该怎么办?

孩子 0 52

双胞胎,婆婆一直说等儿子一周岁了,一个让外婆去带,我该怎么办?,第1张

双胞胎,婆婆一直说等儿子一周岁了,一个让外婆去带,我该怎么办?
导读: 双胞胎,婆婆一直说等儿子一周岁了,一个让外婆去带,我该怎么办? 双胞胎孩子,更不适合分开养育。孩子容易受双方老人养育理念、生活环境、家庭状况、溺爱程度,三观影响,造成孩子与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而兄弟生分

双胞胎,婆婆一直说等儿子一周岁了,一个让外婆去带,我该怎么办?

双胞胎孩子,更不适合分开养育。孩子容易受双方老人养育理念、生活环境、家庭状况、溺爱程度,三观影响,造成孩子与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而兄弟生分与矛盾,不利于双胞胎兄弟 健康 成长,也会出现家庭对孩子的生疏与偏心情况发生,影响孩子身心 健康 。

从我认识的几对双胞胎说起,虽然家不同,但是,结果也类似 。

一、双方老人,共同照顾

与我同年退休的同事,她儿媳生了龙凤双胞胎。因为,她还有一年退休,亲家在外地。她亲家老俩口一起来女儿家照顾,她负责买菜。孩子一周岁了,姥姥姥爷回家。她退休了,自己照顾二个宝贝,老公闲时回来帮忙照顾一下,周末,儿子儿媳管,因为,她儿子在外市上班,每周回家一次。

二、宝妈与婆婆共同带娃,娘家不定期来帮忙照顾

如果,宝妈不工作,这是一个最佳办法,无关婆家、娘家。

三、宝妈全职代娃,雇保姆一同带娃。

四、双方老人照顾二宝有困难,宝妈又上班,有二种方法:

1、如果,与婆婆住在一起,婆婆又愿意照顾,那就请一个保姆共同照顾。如果自己父母照顾不上。

2、自己有住房,雇个保姆,双方老人一家一个月,还是一周,双方协商。孩子不分开,老人都欢喜。小夫妻下班,自己多管管孩子。全家和谐,快乐无边。

五、我单位同事,有一双胞胎女儿,自己带大。老公绝对模范,骑自行车送二宝上幼儿园。现在二女儿全在南方上重点大学。

六、我税务一朋友,也是双胞胎,干脆开了一个幼儿园,把孩子照顾大。

如果,把二个宝贝分开,因为环境不同,孩子容易自卑,二宝生疏,下面一例,虽然与你不同,但是值得借鉴:

我大伯哥女儿,生了龙凤胎,因为过早结婚,后来分开了。女宝归母亲,当然是我大嫂养育,并随了妈妈姓。男宝归了父亲奶奶管,家在乡下。

后来二双,也就是男宝也来到姥家。他小心谨慎,特别落微。老怕姥姥会赶他走,表现很勤快。不是大人偏心,而是他心里受困。

现在,夫妻为了孩子复合。大双考上了特岗老师,二双当兵转了士官,感觉还不错。

宝妈应该与老公先勾通,然后让老公与娑婆勾通,自己与父母勾通。大家坐在一起,吃个饭,也许就迎刃而解。勾通理解最重要,祝二宝 健康 成长,携手走向未来……

可以,一个给外婆带跟你姓。挺好的。

兄弟如果从小分开,长大了感情淡泊,更容易不合。尤其离开母亲那个,搞不好就会恨你们的。咋想的?孩子小时候不带在身边,大了管不了!教养,要从小开始。

没有前因后果,不知道根源,只强调婆婆说要分开两个孩子,是不是因为带得太辛苦?如果是婆婆一个人带得太辛苦,就让外婆来帮忙吧,免得婆婆吃力不讨好,你也一肚子气。若是外婆不方便 就请保姆。

自己的孩子自己说了算,两个孩子在一起,就算会打闹很正常。

双胞胎,婆婆说一起带不好,要让外婆带走一个?

一、婆婆的 育儿 观点有问题

哪有孩子不打架的?好多两个孩子的家庭没有听说因为孩子打架就要把两个孩子分开来的?

你家这个情况实在有点奇葩。

都是亲生的孩子,分开来带对孩子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婆婆奇葩就算了,你能不能不被带歪啊。

孩子教育问题不能由婆婆做主,必须是你们夫妻说了算,这是原则和底线!

二、婆婆凭什么送走孩子的意愿很强烈?

谁要是敢不经过我的同意把我的孩子送走,我会跟她拼命!

你自己生的孩子,婆婆怎么敢送走?

你老公呢?家里什么都是婆婆说了算吗?

你自己要强大起来,你才是孩子的妈妈,不是婆婆!!!!

很多婆婆带一个孩子就已经很辛苦,何况是双胞胎,也可能是婆婆带孩子太累了才这样说。

提主也说了很帮婆婆一起带孩子,妈妈也会来帮忙,妈妈和婆婆之间有矛盾。

这点可以理解,三个女人一台戏,婆婆和妈妈有矛盾很正常,这个需要你们夫妻去和解和开导。

总之把孩子分开来是最不可取的做法,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没关系,其实孩子什么都懂。

坚决不要分开!我家也是双胞胎,再辛苦都要让他们一起成长。

我们家孩子除了弟弟生病,怕传染哥哥,两个人分开了三四天,其余时间都在一起。

弟弟住院那几天,只要发视频,哥哥看到弟弟都会拿着手机亲一亲,弟弟虽然不舒服看到了哥哥高兴得手舞足蹈。我被感动的都想流眼泪了。

前几天哥哥睡醒了,去客厅玩了。忽然起身到我跟前,四周看看,疑问的眼神看着我。我问你找弟弟么?哥哥点点头。我带他到卧室,他看见弟弟在睡觉,回头看看我笑了。

这样的故事太多了!这就是双胞胎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喜悦,既然他们一起来了,就不要拆开他们。

长大以后说不定天南海北就不在一起了,趁现在让他们一起多玩玩吧!

我在带二宝的时候,看到有一对双胞胎是这样带的,或许对宝妈有所帮助。

那位宝妈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在宝宝没满周岁前他们是婆婆、外婆、宝妈还有保姆一起带的。周岁后,保姆辞退了,宝妈、外婆和婆婆一起带两个宝宝。婆婆自己带一个,外婆和宝妈带一个,每天她们一起带着宝宝出来玩。

我们都知道带孩子的辛苦,带一个孩子都吃力更不用说带两个孩子了。婆婆提出这样的想法是认为两个孩子在一起会比较吵闹、打架,想让孩子分开,这个想法是不好的。兄弟之间是有感情,更何况双胞胎。他们平时在一起虽然会吵闹,会打架,但是当要把他们分开的时候,他们就会不愿意。我家两个也是男孩,年龄相差三岁半,每天也是为了玩具打架,但是当老大去上学后,二宝就会一直找大宝。

婆婆这样强烈的分开孩子,是不是觉得跟外婆住一起不好呢,有很多两亲家住一起会感觉到不自在。但是为了孩子还是各自忍耐一下,等孩子三岁后就可以送幼儿园了。

分开两个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真的不好,被外婆带走的那个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会缺爱。我从小就是被迫送去外婆家的孩子,虽然外婆很爱我,但是没有父母的爱我还是一个很缺爱的孩子,从小就很敏感。

宝妈可以跟婆婆说,不管是送哪个孩子给外婆带都会造成伤害。等孩子长大一些后,就会反问你们为什么是我去外婆那里,你们是不是都不爱我。

两个老人一起带两个孩子,孩子有伴一起玩一起成长,两个老人也有个说话聊天的伴不好吗?

相信都应该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个人价值观还没有确定的成长过程中,环境的影响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星半点儿,而且一旦这人的价值观等各方面成熟之后就很难再改变。

孩子的性格或许有先天的因素在里边,但是后天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性格、习惯的发展的重要性也是绝不可忽视的,不是有一个比喻说孩子刚出生时就是一个白板,他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就看家长在白板上画了什么吗?

有个建议周一至周五白天奶奶带,晚上和奶奶各带一个睡觉,和自己睡的晚上母乳,另一个奶粉,第二天再轮换。“雨露均沾”!

周末回外婆家,和外婆一起带,给奶奶放假休息休息。家里的爸爸,爷爷,外公,太奶奶也不闲着,都参与其中。

其实我觉得,你婆婆是不是太累了?你可以把孩子送到外婆那,让你婆婆休息一段时间。带两个孩子而且还都是一样大的很辛苦的。

将孩子寄宿在亲戚家里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些影响,这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孩子的性格、年龄、家庭关系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 分离焦虑: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离开父母和熟悉的家环境可能会引发分离焦虑,导致情绪上的困扰和不安。这可能表现为情绪波动、情绪失控、失眠、食欲减退等。


2 适应困难:对于孩子来说,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在亲戚家里寄宿可能需要孩子适应新的规则、家规、日常安排等,这可能会引发适应困难,导致孩子在情绪和行为上表现出反常的现象。


3 家庭关系调整:将孩子寄宿在亲戚家里可能会对家庭关系产生影响。孩子离家在外,父母可能会感到分离和焦虑,亲戚家可能会对孩子的教育和抚养方式产生影响,导致家庭关系的调整和变化。


4 社交互动:在亲戚家里寄宿可能会让孩子面对新的社交环境和人际关系,这可能对孩子的社交互动产生影响。孩子可能需要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友谊,处理潜在的人际冲突等。


5 成长机会:在亲戚家里寄宿也可能提供给孩子一些成长机会,例如更多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和自主决策的机会,从而促使孩子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影响,具体的情况可能因家庭和孩子的情况而异。如果您考虑将孩子寄宿在亲戚家里,建议与亲戚进行详细沟通,并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性格、适应能力等因素。同时,保持与孩子的沟通,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爱,以帮助孩子顺利适应新的环境。如有需要,可以咨询专业心理医生或心理医师的建议。

有过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的经历,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很不好的影响。有的父母受困于经济和工作压力,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亲人,比如姐姐、妹妹等人照顾,既减轻了压力,也能让孩子身边有人照看。但是,非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要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看看过来人的遭遇就懂了。

我在某论坛上,看见有人分享亲身经历说,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被爸妈寄养在亲戚家,亲戚家窄小,没有多余的房间,我就被安排在顶楼和楼梯口搭建的阁楼上,里面就有一张折叠的单人床和一张小书桌,夏天不透风,闷得不行,那种日子真不好过。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怀疑自己是这个世界多余出来的人,不被接受

幼年时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

可见,父母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里,是希望有人帮助自己照顾孩子。但实际上,对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的地方,哪里都不算是家,孩子很容易感觉自己是被抛弃了

幼年时期的孩子,是情感和认知体验最为丰富的时期,孩子需要父母在身边给予关爱,教会他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是欢迎他的,他才能在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快乐和自信,拥有平静的内心世界、坚韧的性格品性,积极地活着。

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虽然,父母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亲戚碍于面子不好推脱,可能也会帮忙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亲戚不是父母,亲戚对孩子再好,孩子永远都会觉得是在“寄人篱下”,这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①孩子容易给心理设下防线,没有安全感

每一个孩子,都远比成人想象中要敏感脆弱。孩子离开父母后,他们知道照顾自己的人,只是出于某种情分,而非是义务,所以孩子就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努力变得懂事,不给别人添麻烦。比如,孩子心里有委屈,不好意思跟人说;做错事情,他也会非常害怕,感觉不会有人撑腰。

像《红楼梦》里的人物林黛玉到了贾府,虽然有贾母万般怜爱,饮食起居也没有亏待她,但是林黛玉却总是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对人比较疏离,也容易多心,动不动就想“我不是他们这里的正经主子”。可见,寄养在亲戚家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

②孩子容易对父母心生怨言和恨意,变得淡薄亲情

父母把孩子送到亲戚家生活,可能是出于各种不得已。比如,工作上早出晚归,担心照应不好孩子;或者能力有限,暂时不能给孩子好的生活等等。但是,在孩子的心里,只要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过什么样的日子都是无所谓的,经济原因、生活压力,并不能成为父

那些从小就生活在父母身边的人成长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相信爱的力量。而那些从小就远离父母,寄居在他人家里的孩子却很难拥有幸福的感情生活和经历。因为他们很难走进别人的心里,也不相信自己配得上他人的拥有。哪怕是遇到了自己深爱的人也会远远地观望,始终处在一个被动的角色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把孩子寄宿在亲戚家这种经历会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

一,寄宿可能会影响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亲戚之间的相处方式和家庭氛围可能与孩子在家里时不同,这可能会使孩子感到孤独和不适应。此外,亲戚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互动和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在社交方面的发展受损。

二,寄宿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可能会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和照顾而发展出一些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亲戚的住宿生活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家庭支持和关爱,这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三,寄宿可能会使孩子发展出独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亲戚家中,孩子需要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这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然而,这也可能会使孩子对亲戚和家庭关系感到疏远和冷漠。

尽管将孩子寄宿在亲戚家中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但家长应该谨慎考虑并认真评估这种选择是否适合孩子。如果孩子感到不适应或受到负面影响,家长应该尽快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住宿方式,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幸福。

因此,家长们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情况,尽量最大化利用这种安排的优点,并减少其负面影响。同时,家长们应该用心照顾孩子的感受,让他们在亲戚家中得到更好的抚慰和关爱。

有些地方的风俗是:男宝宝住15天,寓意以后健健康康,身体强壮;女宝宝住6天,寓意长大之后做事麻利、顺利。

因此,老人说,宝宝满月了要“挪窝”到外婆家,并非迷信,也不是嫌弃宝宝,宝妈别多想,科学的解答是为了孩子好。

1、“挪窝”有利于产妇和宝宝健康

坐月子期间,产妇和宝宝都要待在房子里,捂得严严实实。有些家中的老人对此特别讲究,连窗户都不能开,担心母婴会着凉感冒。结果,房子里的空气流通不畅。产妇要排恶露,而宝宝又要拉屎拉尿,可以想象房间里的气味会如何。闷了一个月的床褥、宝宝的衣物也容易产生细菌,这不利于产妇和宝宝的健康。

满月“挪窝”之后,一家人会把产妇的房间重新打扫,将床单、被褥和宝宝的衣物都清洗干净。室内也开窗通风,换换气。这实际上与当前的科学坐月子和产后护理概念相吻合。科学的坐月子也要求室内要多通风,并经常清洗被褥和床套,这对产妇和宝宝的健康更加有益。

2、“挪窝”后宝宝能见很多人,以后不怕生

此外,宝宝“挪窝”后,意味着离开家,除了熟悉的家庭成员外,还要见其他亲戚朋友。被家人抱出去,还会遇到一些陌生人。也许刚开始时宝宝会因为怕生而哭泣,但随着他遇到更多的人,会变得更大胆。 “挪窝”到外婆的家(不同地区的习俗有所不同,还有其他亲戚朋友的家),周围的人会逗宝宝玩,很多人会与宝宝互动,这也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好处。

从科学育儿的角度出发,鼓励宝妈和家庭成员经常与宝宝互动,而“挪窝”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有人与宝宝互动,逗他笑,拥抱宝宝,并拉着宝宝的小手。这些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他做出各种反应。无论对于肢体锻炼还是大脑发育,都大有好处,而且以后慢慢的宝宝不会怕生。当然,也要注意卫生。

3、“挪窝”后夫妻短暂分离,有利于宝妈身体恢复和宝宝独得专宠

我们都知道,产妇产后需要一个恢复期,即使是出了月子,也不能立即与丈夫有亲密行为。因此,在满月“挪窝”将宝宝带到外婆家时,可以使宝妈与丈夫短时间分离,从而避免因为情不自禁影响宝妈身体恢复,也能避免造成感染。

另一方面,宝宝会有更多与宝妈的独处时间,能让他更得专宠,不会出现宝妈觉得老婆只疼宝宝而冷落了自己的情况。毕竟,有时候男性也是很幼稚的。而且,这样暂时“挪挪窝”,宝宝也不会因为“第三者”身份,被宝爸敌视,这也是有好处的。

宝妈们,你家宝宝满月后“挪窝”了吗?

一直以来婆媳之间充满矛盾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其实外婆和奶奶之间也有矛盾,矛盾的根源就在带孩子的问题上,谁带孩子孩子跟谁亲吗?不一定,因为很多孩子会回答和奶奶亲,外婆带大的孩子怎么就变成了“白眼狼”了呢?其实原因都在孩子的父母身上。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很多外婆帮着带孩子,等孩子到了念书的年纪孩子回到奶奶家这边读书了,平时父母工作忙就很少带孩子回外婆家了,孩子这样的表现其实都怪孩子妈妈,平日里总说让她带孩子多回家看看,可总是借口忙,假期也不回去,现在孩子和姥姥逐渐生疏了,弄得老人家心里多不舒服啊!这样孩子大了和外婆的感情就变得越来越淡薄了,反而和奶奶越来越亲密了,这都是孩子父母造成的,放假应该多带孩子回外婆家看看,这样就孩子就和外婆保持 亲密感,平衡孩子和外婆与奶奶之间的关系,孩子不会变成“白眼狼”。

再有就是很多孩子认为外婆是“亲戚”长大后跟奶奶住的比较近,跟奶奶来往的更频繁一些,孩子去姥姥家反而成了“去串门”。这样孩子也会认为外婆是“亲戚”,奶奶是“家人”造成孩子与奶奶更亲密。小时候外婆带孩子变成了无用功了;所以造成奶奶和外婆出现亲密等级的根源是孩子父母平时的引导教育,平时也应该多去外婆家走走,不但培养了外婆跟孩子的感情也给外婆家带来了幸福感。

最后父母你不要刻意在孩子面前说外婆是亲戚,要告诉孩子奶奶和外婆都是家人没有区别,孩子很多认知都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要告诉孩子外婆和奶奶的爱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这样孩子就不会辜负奶奶或者外婆任何一个了。

老话说”女儿是泼出去的水”,疼外孙也是“白费力”。这是“老思想”,现在的外婆月子里帮忙带娃的很多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外婆对女儿和外孙也是全力在付出的,和奶奶没差别的。新时代就有新的婚姻家庭观念,外婆出力不一定比奶奶少,所以父母平时应该教孩子平衡好和外婆与奶奶之间的亲密关系,外婆和奶奶都是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