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早上送孙子上学返回途中被撞身亡,车祸的原因是什么?

老人 0 80

奶奶早上送孙子上学返回途中被撞身亡,车祸的原因是什么?,第1张

奶奶早上送孙子上学返回途中被撞身亡,车祸的原因是什么?
导读:9月27日早上,盐城市射阳县境内发生一起车祸。一名骑电动自行车送孙子上学的老奶奶,在返回途中被私家车撞倒,不幸身亡。让许多网友痛心不已。“老奶奶早上送孙子到学校去上学的,结果在返回的途中发生了车祸。”据围观的村民介绍,事发在早上7点钟左右,

9月27日早上,盐城市射阳县境内发生一起车祸。一名骑电动自行车送孙子上学的老奶奶,在返回途中被私家车撞倒,不幸身亡。让许多网友痛心不已。

“老奶奶早上送孙子到学校去上学的,结果在返回的途中发生了车祸。”据围观的村民介绍,事发在早上7点钟左右,死者就是附近的村民,今年66岁。

目前,事故处理交警已对现场进行了勘查,肇事驾驶员也被带回公安机关接受询问,初步判断“车祸疑因疏于观察路面情况导致。”

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那就是注意交通安全问题。除了谨慎慢行之外,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在事故多发路段,尤其要小心驾驶。

同时,我又想起了一个前一段时间,一直被网友热议甚至诟病的问题,那就是骑电动车要不要戴头盔。很多人对此都是不以为然,觉得有此项规定的话,对普通人来说,过于严厉和严苛,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不说,戴上头盔也不是很美观,很舒适,“毕竟,电动车的车速又不快。”

但现在来看,即使没有这项规定,我们还是应该鼓励大家骑车出行的时候,尽可能戴上头盔的,安全大于一切,戴上头盔可能只是一时的不舒适,但关键时刻,也有可能挽救一个人的性命。

请牢记住下面几组数据

在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中,导致死亡的最重要的伤型就是头部伤。而头部损伤相较其他部位的损伤,更为致命。据统计,中国每年的死亡交通事故中,有接近半数甚至超过一半的人是二三轮车驾乘人员,而在这些驾乘人员当中,则又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是因为没有佩戴安全头盔,导致头部受伤而死亡。由此可见,驾乘二三轮车不佩戴安全头盔是造成二三轮车驾乘人员高死亡率的最主要原因。

佩戴头盔有助于减小伤亡率,是减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的有效手段,可使受伤者的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

可以说,一个好的头盔相当于保命符。头盔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使车祸对人的伤害减少到最小。不戴头盔头部损伤率是戴头盔的25倍,致命伤不戴头盔是戴头盔的15倍。

另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的,就是送孩子上学的问题。现在接送孩子上下学,其实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不得不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来负责接送,这无疑又增加了不小的安全隐患。毕竟,这些老人都是上了年纪的,骑电动车反应肯定没有年轻人灵敏,更容易出交通事故。

如果你们的家庭,有这样的情况,最好告诫老人,小心谨慎,安全出行,接送孩子,可以选择更安全的出行方式,比如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另外,对于偏远的农村地区,可以考虑提供校车,集中接送孩子上学或者放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许多的安全隐患。

对此,你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呢?欢迎留下您的建议。

来源于网络,侵删。

7月7日,在上海一考点,一对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开着残疾车送孙女赶考,老人曾中风瘫痪腿脚不便。83岁的奶奶哽咽地表示,心疼孙女为刷题凌晨一点睡,每天只睡4、5个小时。孙女从小学到高中补课就用了100多万

位老奶奶曾因脑梗中风瘫痪,右手右脚都已经行动不便,可是为了孙女今天的高考,还是在老伴的陪同下亲自来送孙女进考场。当问及对孙女有何期待时,这位老奶奶表示如果孙女能考上清华,到时就一起送她去北京。

在为祖孙深厚的感情动容之余,老奶奶透露的这一句话,也引起了不少网友注意。“孙女从小学到高中补课就用了100多万,在外面都是一对一的辅导。”100万元人民币,显然这对任何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这都不是一笔小的金额。

扩展资料

中国人的教育支出

2019年,据汇丰银行2017年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家庭教育支出就高达42892美元,排在世界第五;93%的中国父母选择给孩子请私人辅导,这排在了世界首位。这100万并不是凭空花完的,的确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1、出生到幼儿园这个期间,5万元左右。

2、幼儿园3年,每个月2500元,需要9万元。

3、小学期间,义务教育不择校6年。补课费用平均1千元1个月,6年需要7万2千元,基本需要10万元。如果是择校还要加上9万元,基本就20万元。

4、初中期间,补课每个月1500元,3年5万4千元。算上其它,也要8万元,如果择校,至少也要13万。

5、高中期间,补课2000元每个月,3年下来7万2,总体10万到15万。

6、大学四年学费生活费也得10万元。

去年,曾经有人就对中产阶级教育培养一个普通孩子计算了花费,并得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按照这样计算,大约52万-72万。两个孩子就得100万到150万。培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教育支出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中华网-爷爷奶奶花百万给孙女补课 开着残疾车送孙女赶考

所有的亲情和友情,所有的关心和帮助,所有的鼓励与期待我们都念念不忘,永记心中。是你们见证了她的成长,是你们帮助了她的成功。

考上大学,只不过是人生事业旅途迈出的第一步。我们希望你进入大学以后加倍努力,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奏响人生的主旋律,舒展人生绚丽的画卷,写下青春无悔的大学篇章,做一个“自强、自立的好男儿”,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大家。

大学毕业后,只要你愿意读,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我及在座的各位就是你坚定、彻底的支持者。

盛情邀嘉宾,薄酒敬亲朋。粗茶淡饭,不成敬意,希望大家:“吃,吃尽所有菜肴填个肚子圆 喝,喝光全部美酒尽管扶墙走”。

最后再次向多年来对我及家人关心和帮助的领导、老师、亲友、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工作顺利,万事通达!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和词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等。对我们而言,共享经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但在四川省成都市吉福社区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共享奶奶”。这个词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并且被大家所认同。比起共享经济的利与弊,“共享奶奶”更多的是共享爱与温暖。每天都能看到奶奶们给孩子们讲故事,教孩子们剪纸,带孩子们玩耍,和孩子们一起吃东西的温暖场景。面对这些非血缘关系的奶奶们,孩子们也表示非常喜欢。

吉福社区志愿者平台表示,因为社区内有很多年轻的职工工作比较忙,没有足够的时间照看孩子,而社区内的退休老员工有很多,这些老员工平时也比较闲,所以想到通过组建“共享奶奶”这个项目,让老员工能够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希望愉快了,同时也让年轻的员工能够放心做自己的工作。只要初心是好的,没有人会排斥,项目已经开始就收到了很多志愿者报名,目前社区内已经有20多名共享奶奶了。

共享奶奶诸泽云被采访的时候说,自己作为退休干部,平时除了打麻将消遣时间也没有什么事情,觉得生活都有点无聊了。但自从成为了共享奶奶,感觉生活充实了很多,也硬朗了很多,每天都精神抖擞的感觉。自动“共享奶奶”这个项目在社区实施后,社区的邻里关系都好了很多,比起以前冰冷的门窗,现在是面对面的亲切问候与交流。共享奶奶和孩子们在一起收获了欢乐,也帮繁忙的年轻职工照顾了孩子。繁忙的年轻职工们作为回报,也会主动去关心社区一些老人的情况,一般遇到老人家里生活用品不足了,都是这些年轻职工去帮忙采购的。

共享奶奶这个项目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互爱,是值得推广的一个项目。但我觉得共享奶奶虽然是自愿报名的,但也应该自习筛选一下,毕竟老人虽然有爱心,但是身体健康也很重要,毕竟帮忙看孩子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如果看孩子的途中出了问题,不管于孩子家长,还是老人家人,都不一件快乐的事情!

现在很多的年轻父母都是属于职场工作者, 所以他们并没有办法时时刻刻陪在孩子的身边,这个时候他们不得不寻求家里老人的帮助。但是对于老人而言, 带娃并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 所以每个家庭都会不断尝试不同的 育儿 模式。

90后的新手妈妈小曾在生完宝宝之后,因为没有 育儿 经验, 所以就让婆婆住到家中帮忙照顾 。而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 育儿 观念常常会有所出入, 像是小曾想要对宝宝进行奶粉喂养 ,但婆婆却坚持要小曾母乳喂养,说这样更有利于宝宝的身体 健康 。

对于这些矛盾,两人常常僵持不下, 但看到婆婆帮忙照顾孩子很辛苦 ,所以小曾也只能够选择忍耐,但久而久之她就有些抑郁。而小曾的妈妈知道后就主动的提出: “孩子3岁之前我来带,3岁之后再由他奶奶来带吧 。”而小曾的婆婆听后也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就开启了“接力式带娃”的模式。

而由妈妈来帮忙带娃 ,小曾和婆婆也没有再产生过多的矛盾, 而当小曾与妈妈有了 育儿 矛盾时,小曾和妈妈就会沟通协商, 所以带起孩子来也更加的轻松 。而孩子3岁之后上了幼儿园,小曾的婆婆每天帮忙送孩子上下学 ,一家人的生活也十分的和睦。

在很多家庭当中, 孩子的奶奶帮忙带娃是常见的一件事情, 但因为带孩子是一件复杂的事情,特别是孩子比较年幼的情况下, 所以这个过程中妈妈和奶奶就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 。而现在“接力式”带娃成为了流行的带娃模式,这种模式也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所谓的“接力式带娃”其实就是孩子 在3岁之前由姥姥帮忙带着,而在3岁之后就由奶奶“接棒”。 这种带娃模式的好处就在于3岁之前是孩子最难带的一个阶段,所以这个阶段由姥姥来帮忙带娃的话, 可以缓解了很多的婆媳问题。 因为孩子的妈妈与姥姥之间往往更容易沟通,也更懂得包容。

而孩子3岁之后由奶奶来帮忙带着, 这时候是给孩子和奶奶制造相处的机会, 这样奶奶才不会觉得自己和孙子、孙女不亲近,也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和睦。除此以外, 这种带娃方式还能够减轻奶奶、姥姥以及父母的 育儿 压力, 这样孩子也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1、保持理念一致

年轻父母与老人生活时代、接受的教育都是不同的 ,正因如此,所以彼此的 育儿 观念也会不同。像是有一些老人会偏向于“快乐教育”,但父母会喜欢去“推孩子一把”,而教育理念如果不同, 孩子就容易变成一个“两面派”, 而且也容易导致家庭不和睦。

所以在 育儿 的问题上,父母要多与老人沟通, 适当的灌输给老人一些比较科学的 育儿 理念, 让老人和自己保持着一致的 育儿 理念。每一位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变得优秀, 所以只要耐心的沟通, 他们还是能够慢慢接受的。

2、把握 育儿 主权

在让老人帮忙带娃之前,父母必须要和老人们协商, 明确的划分家庭成员的管理内容进行划分, 把 育儿 的主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而老人更应该处于一个协助的位置上。除此以外, 如果父母完全将孩子交给老人管带, 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服父母管教。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父母也要多花时间和心思去陪伴孩子。

老人帮忙带娃能够缓解年轻父母的 育儿 压力, 但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也是很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懂得正确的去处理可能出现的 育儿 问题, 与老人达成良好的配合 ,这样孩子才能够 健康 的成长起来。

我是尼莫妈妈日记,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