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有哪些规范?

领导 0 108

称呼有哪些规范?,第1张

称呼有哪些规范?
导读:时常听到看到和遇到有的人在相互称呼时使用称谓失当。有的人不论年龄,不论辈份,不论职务,乱用称谓,造成失礼。譬如,有的年轻人对老同志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都是直呼其名等,让人颇感无礼。从某种角度讲,如何称呼人既体现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又能够反映出一

时常听到看到和遇到有的人在相互称呼时使用称谓失当。有的人不论年龄,不论辈份,不论职务,乱用称谓,造成失礼。譬如,有的年轻人对老同志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都是直呼其名等,让人颇感无礼。

从某种角度讲,如何称呼人既体现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又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品德,还能够衡量一个人的品位层次。很多时候,对于一个人的印象往往从他对别人的称呼开始。如果在和别人打招呼或做交流时在称谓的使用上不规范,不讲究,甚至不礼貌,往往会导致人们对其在做人方面的评价失分。

还听到有人说过,人家西方人在称谓上就不讲究,相互之间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比如孩子可以直呼自己家长的名字等,以此显示人人平等云云。

我想,中国就是中国,中国不是西方,中国人有中国人的道德文化传统及礼仪俗成;中国人讲究长幼有序,譬如《弟子规》言:“称尊长,勿呼名”,孝悌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之根。中国人之间的相互称谓必须遵循中国的道德与文化传统,决不可崇洋媚外,盲目地追求所谓“与西方接轨”(“与西方接轨”主要是在公务礼仪方面,而并非所有方面),否则,只能算作一种浅薄与无知。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称谓或者在使用称谓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称谓的使用

(一)一般称谓

1晚辈与长辈之间。晚辈对长辈必须使用相应的称谓,不可失礼。长辈对晚辈称呼名字即可。

2下属与领导之间。下属对领导要称呼其职务。包括不管下属与单位领导私底下关系有多近多好,凡在单位或工作场合必须称呼对方的职务。领导对下属的称呼也应该根据年龄而定,对年龄小于自己的,可称呼其名字;对于年龄大于自己的可以称呼其职务或职称,也可以称呼为老张、老王等,如果直呼其名,则是一种不尊重。虽然下属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会不怎么舒服。

3同事之间。对于年龄大于自己的同事,如果相差5、6岁,甚至10岁以上,要称呼对方的职务或职称,绝不可直呼其名,如果年龄相差5岁以内的至少应该称呼为老张、老王等,也不应该直呼其名。对于小于自己的同事,可以称呼其名字,也可以称为小张、小王。

4同学之间。一般是相互称呼对方的名字。对于年龄大一点的也可以尊称为大哥、老兄。

5同乡、朋友之间。对大于自己的应该称为大哥、老兄,不可以直呼其名。对于小于自己的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或称为某某老弟。

(二)指代称谓(“你”和“您”的使用)

1口头交流。一是在履行工作职责交流时,无论是与领导还是与服务对象说话,也无论对方年龄大小(未成年人除外),一般都应该用“您(nín)”。二是在平常非工作交流时,年龄相当的同学同事同乡朋友之间一般用“你”;年轻人对于长者和长辈必须用“您(nín)”,而不可以用“你(nǐ)”,否则为不敬,让人不舒服或反感;下属对领导必须用“您(nín)”,而不能用“你(nǐ)”,否则为失礼;男士与女士说话时,一般也要用“您(nín)”,以示尊重。还有一些关系,是用“您”还是用“你”,需要因人而异和酌情使用。譬如,当遇到一些交往不多的熟人,而且他们又是文化层次比较高、比较讲究礼仪礼节的人,一般需要用“您(nín)”。

2书信交流。在书信(邮件、短信、微信、qq等)交流中,是用“您”还是用“你”,与上面的口头交流基本相对应。一是在因公与个人进行信函交流时,一般都应该用“您(nín)”。二是在因私信函交流时,年龄相当的同学同事同乡朋友之间可以用“你”;年轻人对于长者和长辈必须用“您”,而不可用“你”,否则为大不敬,会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甚至会心生反感;因私给领导写信必须用“您”,而不能用“你”,否则便为失礼(会让领导心生反感,甚至会导致该给您办的事也不给你办了)。还有一些关系,写信时是用“您”还是用“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用。譬如,给一些异性朋友或者文化层次比较高且又比较讲究礼仪礼节的朋友写信,一般也需要用“您(nín)”,等等。

二、书信交流的格式问题

(一)电子邮件

邮件其实就是过去的信件,写邮件必须按照过去信件的书写格式,切忌随随便便地写。比如,给长辈或者师长写信(邮件),如果开头没有称呼也没有问候,结尾没有祝福语也没有落款等等,都不郑重,不规范,不合适。会让人感觉不认真,不尊重。给长辈或师长以外的人写信时,也要根据关系的亲疏酌情处理。

(二)手机短信

短信是一种微型信件 ,同样需要注意格式问题。特别是给领导和师长写短信时,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礼貌的称呼,同时也要有落款。

如何正确使用称谓,既是一个道德文化传统问题,也是一个文明礼仪问题。一个人能否正确使用称谓,大概跟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其一,跟他从小受到的父母的影响和家庭教育直接相关。一般来说,凡家长能够以身示范,自己从小又受到规范而严格家教的人,在对人的称谓和礼仪方面就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由此也可以以此来做逆向判断,即通过一个人对他人的称谓使用和礼貌礼仪表现,来推断其父母为人处事的基本状况以及他从小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情况。其二,跟他对传统道德、礼仪的认识及相关知识学习掌握的情况有关。其三,跟他对这方面思考与重视程度有关。其四,跟他从事的职业、工作有关。这些方面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称谓不是一个小问题,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并掌握好,做到在人际交往中正确地使用称谓

在我们的职场生涯中,都会有相应的领导存在;而这些领导,很多时候为了体现自己的身份地位,也会给下属“赋予”不同的名字。

通常情况下来讲,这些领导都会在下属的姓氏前面,加上一个“小”字。也有领导会直接称呼名字的后两个字,在不同的场合,可能领导叫我们的方式,也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称呼。

就我个人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着下面这两个重要的原因:

一、领导心情不同

每一位领导都会有喜怒哀乐的时候,当他们高兴的时候,在叫我们时候,不论是在心情上,还是在称呼上,都会显得很亲切。

当他们不开心的时候,内心的心情,也就会表现在脸上。所以在称呼我们的时候,可能也就不再是这种“亲昵”的称谓,而领导也就让我们感觉到很难以接近。

因此我们的称谓,很多时候也会随着领导心情变化。一般情况下来讲,领导都会直呼其名,这是领导的特权。

而在领导开心时候,就会叫我们名字的后两个字,或者是名字称呼前面加上一个“小”字。

二、身份、场合不一样

领导对于下属的称呼,在不同的场合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称谓。比如在私下里,领导对于我们的称呼,可能也就会随意一些,听着也会让人觉得更加的亲切。

在一些公开的场合,或者是会见客户时候;会为了显得正式而庄重,出现直接称呼全名的情况,有时候也为了体现领导的优越感,会直接叫“小X”等等。

因此在我们和领导相处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能够,通过领导对于我们的称谓;来辨别领导当时的心情,以及领导对于我们的个人印象。

如果你要给领导送结婚请柬,称呼方面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方式:

1 如果是单身领导,可以使用通用版称呼,如"姓名+称谓+钧启"。

2 如果是单身领导,也可以使用正确版称呼,如"姓+称谓+名+先生/**+钧启"。

3 如果领导已婚,可以使用"姓名+称谓+全家福"或"姓名+全家福"的形式。

4 如果不使用先生、女士等称呼,而使用收信人的职位,那么可以写成"姓+职位+名+啟封词"。

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称呼方式,以表达对领导的尊重和邀请诚意。

职场上对领导有各种各样的称呼,不同的领导喜欢不同的称呼,不同的人可叫不同的称呼,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称呼,这里面很微妙,也很有意思。今天老王就来细谈一谈对领导的那些称呼,或许对各位有点用处。

一是称呼职务。称呼领导职务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安全的一种称呼,如“王局长”、“张书记”、“李主任”等。但这种称呼有些太正式、太官方,不够亲切,于是有人就改良一下,直接称呼职务,如“局长”、“书记”、“主任”。还有的称“名字+职务”,如“建国局长”、“和平书记”、“晓成主任”等,这样就更亲切,距离更近一些。但领导的名字不是谁都可以叫的,称呼“名字+职务”大多是班子成员之间,或者跟领导特别熟悉的人,至少也要得到领导的认可。所以,如果对领导不够熟悉,或者不知该怎么叫时,还是称呼领导职务为宜。

二是称呼同志。革命年代大家相互之间都称同志,现在党内也提倡称同志,但实际工作中称同志较少,这样称呼感觉太正规、太严肃,关系有些生分。称呼同志更多时候是在民主生活会上、在组织生活中,那是会议的要求,也只是在会上用用,会后就改称职务了。

三是称呼姓名。有的领导说:“你们不要叫我职务,叫我名字就好了。”那是一种自谦的表示,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但职场上真正直呼领导姓名的情况较少,一般单位“一把手”对副职可直呼姓名,老领导对年轻领导可直呼姓名,班子成员之间有时也可直呼姓名。如果下级对领导直呼姓名,那可就是大不敬了,不仅领导可能不高兴,同事也认为你不懂规矩、没大没小的。

四是称呼“领导”。有的同志喜欢称领导为“领导”,如“领导下来指导工作呀?”“领导今天有什么指示?”等等。这种称呼表面上对领导很尊重,实际上却拉开了与领导的距离,有的领导也不喜欢这种称呼,一口一个“领导”,感觉有些过了,有些假打,甚至有些油腔滑调的。

五是称呼“老总”。过去企业里喜欢称呼领导老总,如“张总”、“李总”、“王总”等,因为叫“总”比不带“总”的大。现在企业老总有些泛滥了,不大个企业也有“总监”、“总经理”,老总的称呼就没有原来那么中听了。还有的姓氏称“总”不太雅观,比如“牛总”、“马总”等。一个企业就曾专门下发通知规范对领导的称呼,要求下属单位称呼领导为“总经理”,不能随口叫“朱总”。

六是称呼“老板”。一段时间职场上流行称领导为“老板”,不仅企业里这么叫,行政机关也这么称。“老板”一般是对“一把手”的专称,有的领导也喜欢别人这样叫他,就像旧时掌柜的,掌管人权财权,能够显示领导权威。企业里这么称呼倒无所谓,但在行政部门也这么叫,就像把机关当市场,把领导当商人,终归有些欠妥,有失机关形象。

七是称呼“老大”。有的人喜欢称呼领导“老大”,尽管明面上称呼较少,背地里称呼较多,酒桌上称呼较多,但这种叫法多了些江湖气息,对职场特别是行政部门有失妥当。称呼“老大”,表示我认你做“大哥”,我是你的人,或者我们是一伙的,有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之嫌,这在行政机关是比较忌讳的。

八是称呼“兄弟”。有的人跟领导关系较近,就称领导“老哥”、“老兄”;有的领导为了拉拢下级,也称下属为“老弟”、“兄弟”。当然这都是私下里的称呼,摆不上台面的。还有的人为了套近乎,见人就叫“兄弟”,也不要太认真,职场上关系复杂,哪有那么多兄弟?

总之,对领导的称呼,不同单位、不同场合、不同时候有不同的叫法。如果有什么法则可言,我觉得你可留心观察一下,领导喜欢别人怎么叫你就怎么叫,大多时候都没有错。最后问一句,你们哪里对领导还有些什么称呼,不妨讲来给大家品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