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5岁女孩偷拿玩具被妈妈逼去警局自首,家长是在推卸责任吗?

老人 0 59

福建5岁女孩偷拿玩具被妈妈逼去警局自首,家长是在推卸责任吗?,第1张

福建5岁女孩偷拿玩具被妈妈逼去警局自首,家长是在推卸责任吗?
导读:现在很多家庭都让孩子从小学习《弟子规》,其中有几句是这样说的:用人物,需明求,倘不问,即为偷。意思就是需要用到他人东西的时候,应该明确地发出自己的请求,如果不问的话,那就是偷盗的行为。5岁的孩子看到玩具很喜欢是天经地义的,但如果没有经过店家

现在很多家庭都让孩子从小学习《弟子规》,其中有几句是这样说的:用人物,需明求,倘不问,即为偷。意思就是需要用到他人东西的时候,应该明确地发出自己的请求,如果不问的话,那就是偷盗的行为。5岁的孩子看到玩具很喜欢是天经地义的,但如果没有经过店家同意或者自己付钱购买就拿走的话,很明显就是盗窃了,那么这个过程中的责任人是谁呢?5岁的孩子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但他的监护人妈妈是有的,发现到问题后妈妈的教育责任不可推卸,但是妈妈通过逼孩子去警局自首的行为不可取,因为这种恐吓式教育一方面浪费警局资源,另外一方的确有推卸教育责任的嫌疑。

一、事件的梳理

近日,福建福州警方某派出所接到一起自首案件,自首的人是一名5岁的小朋友,开口说的话惊呆了所有人:警察叔叔,妈妈让我来自首。原来,那天晚上这个孩子和母亲在外面购物,但是孩子因为喜欢某个小玩具,于是就偷拿了,妈妈发现后非常生气,及时归还并批评了这个孩子。

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正好遇到了派出所,这个孩子的妈妈就想让这个孩子接受一次教训,让她一个人进派出所自首,向警察承认错误。在了解事情真相后,值班民警非常暖心地指出了孩子的行为错误性,并讲述了偷东西的不良后果,教育这个孩子要从小养成好的思想品德,最后小女孩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再也不会了。

二、事件的本质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肯定是要好好教育,但把孩子送到警局自首的行为有待商榷,警局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地方,如果真想让孩子认罪伏法,那能否真的去执行相关法律呢?很显然这是在浪费公共资源,这个孩子的母亲是想通过民警来帮助其教育孩子,但如果所有人都这样干的话,警局还能正常开展工作吗?

教育孩子的责任在父母和学校,5岁的孩子敢于拿东西,一方面可能是之前没有相应的约束,另外一方面可能就是不懂,父母理应通过自己的引导和教育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交给警察。

三、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时有发生,此次并非第一次,这种报警恐吓式教育更多的是体现了家庭教育的无能,从而将问题抛给警察,这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虽然能给孩子警示教育,但那么小的孩子心理能承受吗?如果警察当时没有照顾到这个孩子的心理特点怎么办,或许就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这并非是良性的教育方式,正面引导和教育才是父母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简单的恐吓。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抢夺罪不负刑事责任,自首不自首没有影响。但如果是抢劫罪就要负刑事责任,抢劫罪也不以抢劫的数额或使用暴力为要件,只要以暴力相威胁索要财物就够了。通俗点说,抢夺是趁人不备夺过就跑,抢劫罪是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你根据案情自己判断吧。

另外,这种情况不符合自首,近亲属陪同、规劝嫌疑人投案,需要嫌疑人或亲友至少有一个是主动的,被派出所传唤已经是被动的了。而且10多天前就已经被派出所抓过,自首的时间早就过了。今天你们带他去只是接受传唤,不带他去就可能拘传。如果拘留证是刑事拘留,说明本案是以抢劫罪立案了。

       江西南昌一乞丐爷爷送小朋友一串葡萄,爷爷的行为给大家带来了反思,自己在落魄的时候竟然还想着把自己的好东西分享给可爱的孩子,我们应学习他身上这样的精神。

一、人与人之间需要关爱

     很多老人在自己年老的时候,没有家人的陪伴,也没有家,只能靠乞讨为生。对于老人而言家是自己向往的地方,尤其是看到小孩子会让自己不由自主的爱上,自己拥有一串葡萄,但是看到可爱的孩子在那里站着,愿意给自己的食物给孩子。大部分孩子都是喜欢吃东西,自己有好吃的愿意给孩子,让孩子开心。

二、被帮助的时候别忘了帮助他人

      虽然乞丐爷爷都是靠别人的救济来生活,但是对于他而言帮助别人也会让他感到快乐。人与人之间都是在帮助中度过,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乞丐爷爷以乞讨为生,但是自己没有头没有抢,钱是来的比较的干净。面对孩子自己始终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东西与孩子分享,孩子是最纯洁的人,自己希望看到他们天真的笑容。

三、社会需要更多爱的存在

       对于乞丐爷爷这样贫穷的人而言可以把自己食物分给孩子,说明社会上还是存在爱。我们现在这个大家庭,如果大家都是有爱的对待彼此,我相信这个社会更加的光明。乞丐爷爷身为弱者,但是却在用自己力量传递爱,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能力有多大,心就有多大,我们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他人,这样才会带来更多的希望。同时,希望社会中的孤单老人有一个合适的去处,让他们老有所依,而不是漂流在外。

近日湖北一名小男孩因偷窃玩具被妈妈发现后便将自己的儿子带去派出所投案自首。民警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耐心的讲解小男孩的行为是错误的,并带领小男孩在警察局进行参观,对他进行思想教育。

为什么这位妈妈要去报警来解决问题?

有些人可能疑惑,孩子不就是偷了一个玩具,也值不了几个钱,为什么还要带他去警察局自首?这样的做法是否太过张扬?中国有一句老话曾说道: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当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手上多了一个玩具,而且在询问过后,孩子表示说自己是换购的明显发现了孩子撒谎,就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警局自首,这个行为是非常的明智的。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往往它不能分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面对自己想要的玩具,在父母不同意购买的情况下私自去拿这个行为,如果当时不急于否定,在他的潜意识里,他是觉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超市是可以随便拿的。把孩子带到警察局也是告诉他偷窃行为的严重性。因为小孩子在听到父母的劝告时,往往不能明白事情会造成的后果。但如果将他带入警察局的话,他会清楚的明白偷窃这个行为是犯法的。 

民警面对这件事是怎么做的?

当民警接到母亲的报案后,他没有轻视这件事而是耐心的给孩子讲解偷窃的严重性,并且在进行思想教育后,将孩子带入警察局的审讯室告诉孩子,如果犯错误的人就要坐在这里,以现场的形式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的记忆更深刻了解到偷窃和骗人的严重性。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就知道不要再犯这个错误了。所以民警的做法也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

小孩的世界观是怎样建立

当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陷入迷茫。在面对孩子犯错误时,有些父母往往因为孩子年龄小,不注意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久而久之等孩子长大了之后,他对世界的认知早已定型,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看见孩子犯错误不及时的制止的话,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影响是非常大的。不要觉得孩子小,什么事情不懂,就对孩子犯的错误一笑而过。如果这个母亲在孩子把玩具带回家之后,只是轻飘飘的进行言语教育,那对孩子来说他的潜意识就认为在超市里面把东西带回来。虽然是不对的,但是惩罚很轻,所以他下次遇见自己喜欢的还是会直接的拿的。孩被妈妈发现偷玩具后被带到派出所自首,民警是怎样对其教育的?

西安76岁的爷爷独自送孙子上大学,爷爷说孙子是自己一手带大的,我觉得这位爷爷的行为挺好的,本来隔辈就比较亲,再加上是爷爷自己一手带大的,在现在76岁也不算很大的年纪,只要爷爷身体比较硬朗送孙子上学也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爷爷的这个举动也让我很感动,由此可见爷爷对孙子的期盼,爷爷也说是为了鼓励孙子好好学习,希望这个男孩子可以好好学习,将来报答自己的爷爷。

现在我国还有好多地方是父母出去打工,而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看管的,并不是说爸妈不心疼孩子,只是生活所迫,所以爷爷奶奶对于孙子孙女的感情可能比父母还要深,而这个爷爷76岁了还送孙子上学,我觉得孙子应该很庆幸,自己的爷爷还能送自己上学,将来以后自己还能为爷爷尽孝,有多少家庭都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至少这个男孩子还有孝敬自己爷爷的机会。

我是个女孩子,从小基本上没有感受过爷爷的关爱,因为我爷爷比较重男轻女,女孩子在他看来都是别人家的人,所以对我也不是很好,他比较喜欢我大伯家的俩儿子,什么事都想着他们,所以我对于这种爷孙之间的感情不是很清楚,不过我小时候我姥爷对我很好,我妈说小时候我姥爷经常骑着车接我去他家玩,我小时候多数时间也都是在我姥姥家度过的,我姥爷经常会藏起来一些零食等我去了给我吃。

不管是姥爷对外孙女的爱,还是新闻中爷爷对孙子的爱,我觉得都是一样的,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都会冒出一个念头就是尽孝要趁早,毕竟爷爷或者姥爷在不断的变老,希望他们可以等到我们有能力的时候让我们尽下自己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