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如果不打算母乳喂养,给孩子断奶一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季节,千万不要果断的就直接给孩子断掉母乳。很多宝妈妈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可能不能继续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此时非常纠结,究竟要如何给孩子进行断奶才会保证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宝妈妹带
如果不打算母乳喂养,给孩子断奶一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季节,千万不要果断的就直接给孩子断掉母乳。
很多宝妈妈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可能不能继续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此时非常纠结,究竟要如何给孩子进行断奶才会保证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宝妈妹带给孩子断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千万不要过于果断,否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1、选择适宜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我们比较提倡母乳一定要喂养到两岁甚至3岁,这样对于宝宝的身体发育具有非常好的优点。对于一些宝妈可能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不打算继续进行母乳喂养,此时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宜的时间,最好是秋季,此时温度适宜,如果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可以选择继续母乳一段时间。
2、循序渐进的断奶。
在给孩子断奶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千万不要直接给孩子断掉母乳。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先让孩子在第一天的时候先尝试一部分的奶粉,到第2天再。适量地增加一部分奶粉,等孩子对奶粉逐渐适应之后再给孩子断掉母乳,这样能够让孩子从心理上接受奶粉并不会产生反抗心理。
3、千万不要直接进行断奶。
很多宝妈们可能选择一种比较残忍的方式,把孩子送到乡下奶奶家或者是外婆家,采取不见面的方式给孩子进行断奶,其实这种方法是非常不正确的,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在心理上面产生一定的问题。长时间下去很容易让孩子与母亲之间产生一定的隔阂,他们会感觉到没有安全感,感受不到妈妈的爱,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不少喂母乳的妈妈都是这样的感觉吧,鼓不起勇气去尝试断奶。我当时给儿子断奶,也是低落了很长一段时间,就像“失恋”一样,母爱是无私的,却有时候也自私,总觉得断奶后“他就不再是我的唯一了”,那种亲密的时光再也不会有了,很多妈妈断奶时都是边狠心断奶边流泪和孩子说“对不起~”。
其实,“断奶”不仅会带给妈妈这样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也不好受,母乳就像是和妈妈的一种连接,而断奶了,心里难免会有失落、会焦虑,还可能会没有安全感。
尤其,如果孩子遇到的是一枚没经验的“虎妈妈”,断奶方法不正确,瞬间让这种感觉飙升几个度,就如下面这些做法。
网友现身说法,看你用过哪个?机器猫的小花园:断奶时抹了臭豆腐,娃的哭声真的是响彻云霄,也把为娘的心撕碎了……终究会过去:我抹的牙膏,前两个晚上宝宝会想吃,我就抱抱她,哄着也睡着了。麻麻是超人:我当时抹的万金油,她闻味道不对,不肯吃,但是拼命的哭,不夸张哭了2个多小时,就那样,哭了几天,倒是把奶断了。平静的大海:断奶时抹了牙膏和红墨水,告诉他neinei流血血了,摸了药药,他一看那么恶心,坚决不吃了,还给我把衣服拉来盖上。京妈说:给宝宝断奶时,选择在乳头上抹点墨水、辣椒水、黄连水、大蒜、臭豆腐、芥末、清凉油、牙膏、藿香正气水……这样的场景大家都很熟悉吧,孩子吃上一口,是再也不会再碰了,但孩子可能会情绪低落、不好好吃饭、不爱说话,内心是无比失落的。
宁哥的小迷妹:我儿子13个月断的,断奶当天贴了个创可贴,他一想吃,就让他看看他就摇头不吃,但是不喝奶粉,然后吃饭;但是我贴创可贴过敏了,儿子断奶是没怎么受罪、也没哭,倒是我过敏痒的我想哭。京妈说:断奶时贴个创可贴、胶带之类的东西,孩子看到neinei没有了,虽然心里想吃但也只能忍了,其实换位思考,孩子内心肯定也是很挣扎的;
小欢:儿子一岁断的奶,说断奶,爸爸早上直接把他送到奶奶家,住了三天,哭了三天找妈妈,我在家哭了三天,回来后就不吃了,给也不吃了。喵喵:国庆节带儿子回姥姥家,节后没带回来,姥姥说,刚开始的几天,很不开心,总念叨找妈妈,想吃奶,姥姥带着出去玩会也就好了,适应了几天也就好了,等过了一个月再回去接他,就不再找奶吃了。京妈说:不少妈妈会选择这样的断奶方法吧,直接和宝宝分开,把孩子送去奶奶家(或姥姥家),或者妈妈出去走几天,不与宝宝见面式断奶,等再见面也就自然不吃了。
这种方法是有效,但是对孩子最不好,本来断奶期间孩子就容易情绪不好,再加上没有妈妈的陪伴,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
如何正确的给孩子断奶家长团的“智慧”是不容小觑,可能还有很多京妈没写到的各种“奇思妙想”的断奶方法。也的确,孩子是会被这些“可怕”的东西、场面给吓住,不再吃奶,但家长扪心自问,这样的做法真的对孩子好吗?
京妈还是建议,给宝宝断奶,方法要正确,准备断奶时候,要考虑下面几点。
1、年龄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到至少6个月,母乳喂养最好到2岁甚至更长时间”。
美国儿科医学会建议母乳喂养至少到1岁,1岁以后根据母子双方共同意愿“爱喂多久喂多久”。
所以,母乳喂养,如果各方面条件都合适,可以喂到2岁后断奶甚至自然离乳;若是母乳不够或因为其他方面不能继续母乳喂养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给宝宝断奶的年龄。
2、季节
断奶的季节也有讲究,断奶时要避开冬天和夏天,最好是选择春秋季。尤其不建议选择炎热的夏天给宝宝断奶,本来因为热宝宝就可能食欲不好,再加上断奶心情不好、孩子适应配方奶也需要一段时间,这样长时间吃不好、心情不好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3、方法
正确断奶的方法,建议循序渐进式断奶。
也就是决定断奶后,要逐渐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延长喂奶的间隔,同时增加辅食的量,让宝宝适应并接受配方奶。
方法:再具体一点,就是妈妈可以先故意的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掉不太重要的一顿奶,加大辅食量,一周左右后,如果宝宝适应、消化吸收情况良好,妈妈也不涨奶,那就可以再减少次重要的一顿奶,这样逐渐的减少喂奶次数,最后实现完全断奶。
PS:
① 切忌使用“暴力式断奶法”,否则可能导致妈妈严重堵奶、乳腺炎等,导致宝宝严重的分离焦虑;
② 减少喂奶次数,最好先减少白天再减少晚上喂奶,白天会有很多可以吸引宝宝注意力的事情,相对来说,宝宝的适应度要高;但早晨和晚上孩子对妈妈依恋度高,减少喂奶会有难度。
给孩子断奶的几个注意事项1、提前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为什么要断奶
很多妈妈准备给孩子断奶,会直接吃点回奶药断奶,孩子想吃奶不是不让吃就是一下子奶水很少了,导致孩子一头懵,吃不饱心里还失落,弄得孩子很难受,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正确做法: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提前和孩子沟通,等孩子从心里上能接受了再去断奶,这样对孩子的伤害是最低的,大人也不会很痛苦;毕竟如给孩子讲“奶精灵”的故事。
2、提前适应配方奶
很多吃习惯母乳的孩子,对配方奶的接受度并不高,很多没有提前做好准备的妈妈,决定给孩子断奶,结果断奶了孩子不吃配方奶,每天只吃几口辅食,个子不长、体重也不增加,慎重的甚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正确做法:直接“断崖式”的断奶,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断奶前,除提前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对仍需要继续吃配方奶的孩子,要帮助孩子提前接受并适应配方奶。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孩子断奶了,配方奶一口都不喝,影响生长的情况了。
3、断奶前后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态
很多人说孩子断奶后容易生病,这可能是由于孩子胃口不好或心情烦躁导致抵抗力下降所致。甚至有些妈妈趁着孩子生病期间,吃奶较少的时候给孩子断奶,这样的做法是完全不科学的。
正确做法:断奶时机切不可选择孩子生病时(或出牙、搬家、换保姆、外出游玩、妈妈准备上班时等),这些时候选择断奶都会加大难度。
准备断奶时,最好是先带孩子去保健医生那儿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如果医生说孩子身体状况好、消化能力也好,是可以考虑断奶的。而且,断奶后,仍然需要多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出现不适或异常时,要及时的进行调整。
4、断奶期间要有耐心
很多妈妈给孩子断奶,本来因为要断奶,孩子和妈妈的心情都不好,再加上孩子哭闹、不吃配方奶、影响睡眠等,妈妈可能就扛不住了,脾气不好的妈妈可能对孩子大骂,心软的妈妈可能会放弃给孩子断奶。
正确做法:给孩子断奶,妈妈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准备,耐心的陪伴孩子度过这一段时间。有的孩子可能三天就断奶了,也有的看孩子可能断断续续两周都不能断奶,具体的断奶时长也要看孩子需求,但不管时间多长,妈妈需要和宝宝多接触,仍保持亲子关系。
断奶后宝宝可能会很粘人,也易发脾气,而妈妈受激素影响也会很失落、容易感伤,这些都需要耐心的去面对。
5、决定断奶,妈妈要“狠心”
说到断奶,几乎每个妈妈都有一把辛酸泪,反反复复尝试了好几次,就是断不了,都下定决定要断奶了,听到孩子一哭,心软了;晚上孩子找奶吃,给吃了……这样就容易出现反复断奶不成功的局面。
正确做法:给孩子断奶期间,有耐心是必须的,妈妈首先不能焦虑和烦躁,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要多耐心的坚持;而且也要狠心,不能听到孩子一哭就“投降”了给孩子吃奶了,一定要“狠心”些,长痛不如短痛,坚持几天,也就断了。
6、断奶期间要多陪伴孩子
很多选择“分离断奶”的妈妈,自己都偷偷抹眼泪,想想孩子想妈妈、想吃奶时更是多么的无助。
正确做法:断奶期间,妈妈不仅不能离开孩子,更要多孩子格外的关心和照料,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抚慰他不安情绪,陪伴孩子一起度过这个坎儿。
7、家人要多支持断奶工作
很多家庭,不觉得断奶是件复杂的事儿,而且觉得养育孩子就是妈妈一个人能搞定的事儿,断奶也很简单,直接不给孩子吃奶就可以断奶,并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刻,从细微处给予支持。
正确做法:从断奶前,家人也要多发挥作用,做好支持工作,如多陪伴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有意识的逐渐减少孩子与妈妈相处的时间,提前减少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性等,尤其是爸爸的陪伴很重要,要给宝宝提供更多的接触,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最后再总结一下:打算给宝宝断奶,断奶时间要选对、方法要正确、多陪伴宝宝、有耐心还要坚持。
在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最好以及该如何给孩子进行断奶,成为了很多家长非常疑惑的一个问题,大部分的家长都觉得孩子断奶就应该要遵循自然,但有一些家长觉得如果不好好地给孩子断奶的话,孩子可能就会一直喝奶,以后就更加的难以断奶了。
一、在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一般在孩子四个月到六个月,这个期间可以给孩子断奶,有的孩子长牙比较早的话,一般在四个月的时候就会长出牙齿了。而有一些孩子的牙齿,我们在六个月左右就会长出第一颗乳牙。在孩子长出乳牙的时候,小编就建议大家最好是给孩子断奶,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孩子更加容易接受,以后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去吃辅食。在给孩子断奶之后,我们可以继续的给孩子喝奶粉,因为孩子可能吃辅食,每次吃的不是特别多,给孩子适当的喝一些奶粉,也能够让孩子补充营养。
二、该如何给孩子进行断奶?给孩子进行断奶,其实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我们只要不去想这件事情就可以了,而且平时也没有必要伤心。我们些家长看见孩子不能喝奶,在哭闹的时候,家长就会非常的担心,于是就会去给孩子喂奶,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们要知道,只要家长跟孩子都能够坚持住,才能够正确的断奶。
三、断奶的注意事项。在断奶的时候,小编也建议大家,最好是把孩子送去爷爷奶奶那里,或者是去外公外婆那里,这样的话,妈妈看不见就不会选择去伤心了。而且也不会去心疼孩子,我们在断奶的这个阶段,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辅食,让孩子学会接受其他的食物。这样的话,孩子也就能够成功的断奶,并且不会伤心。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有母乳喂养,就有断奶,怎样正确给宝宝断奶?
母乳喂养宝宝,一般育儿专家和医生都建议,宝宝六个月之后就可以给宝宝断奶,给他吃一些奶粉或者辅食就可以了。但是孩子断奶的过程有点难,一般都是把孩子抱到奶奶家或者姥姥家呆几天,让孩子适应一段时间,看不见妈妈就行了。不过也有特殊的。
我们来具体的说一说。
第一 母乳喂养最好是在宝宝8个月以后断奶,一般超过12个月以后,母乳中的营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发育的需求了,而且母乳喂养的宝宝饮食不规律会对宝宝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一般断奶可以先为宝宝增加辅食,在慢慢断奶,直到宝宝断奶为止。
第二 如果宝宝在一岁左右还没有断母乳,而且没有添加其他的营养成分,宝宝很有可能会患上佝偻病,贫血等营养不良性疾病,所以建议在宝宝一岁左右家长就应该给宝宝断母乳了。为宝宝断母乳的时候,最好选择在春秋两季,这俩个季节温度舒适,给宝宝断奶不容易引起宝宝生病。
第三 给宝宝断奶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家长首先对断奶不用太过于在意,按时的为宝宝奶,但是需要慢慢的减少喂奶的次数,逐步的为宝宝添加奶粉,直到宝宝完全断母乳为止。
总结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孩子断奶之前一定已经吃过一段时间的辅食了,对母乳的依赖感不是特别强。辅食对他的吸引力反倒更强。这样的条件下,断奶才容易成功。如果孩子断奶之前不吃或者很少吃辅食,又不喜欢吃奶粉,一旦断奶孩子就会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这一点还是要注意的。
要想给女儿断奶,就要早作准备,比如四个月以后就添加辅食,八个月后就以食物为主,奶为辅,睡前半小时给她喝牛奶吃点面包,吃饱了晚上就不太找奶;断奶时,最好找一个除你之外她最亲的人带她三天,这样会减少她的思念,三天之内你不要见她。断就要断的利利索索,要不然永远断不了。
文/母婴期刊
在中国式家庭,婆媳关系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是再微小的事情,也会留下忘不掉的印记。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在一起也容易产生摩擦,然而这种摩擦也不容易“消灭”。
分开住是避免摩擦的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断绝矛盾最好的办法。但是,很多新婚夫妇也不得不,在婚后和父母一起住。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如此大,结婚生孩子后,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雇得起保姆。
外出务工的人们,在生活节奏快的城市下,基本都会把孩子放在老家交予父母抚养,而在城市里的孩子,基本也是交于公公婆婆照顾,这 两者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时间上和地域上。
相对来说,在时间上,在城市打工的“异乡人”,基本只会在大型节日回家,例如春节等,和孩子的交流,也只是电话和视频的方式来交流;在地域上,相隔千里,回去的次数一年用指头也能数得过来,经常不见面自然就会和孩子生疏许多。
然而,本身就在城市里的夫妻,基本也都会和父母住在一起,家庭条件好会请保姆,家庭条件一般或者较差的基本都会请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在时间上,除了上班时间,其余都和孩子相处,地域上,没有差别,不会阻碍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亲近了不少。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心”,也是每位父母心力交瘁要付出的精力, 父母都想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住,和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宝妈们也是很想让孩子每天都能陪伴在自己身边。
可是,有时候还要考虑其他事情,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工作时间等一系列的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也要去平衡生活和工作,尽量把事情安排妥当,孩子照顾周全。
想很多宝妈都会纠结一个问题,断奶时该怎么办? 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怕把孩子的奶断了,自己又不忍心,不把孩子奶断了,又觉得工作和家里难以平衡。
可是,断奶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也是必然存在的,每个宝宝都会面临,除了孩子一出生就吃奶粉的,断奶对于孩子来讲,是一项极大地挑战,也是宝妈需要特别注意的。
不能用不恰当的方式断奶,宝妈也不能太过心软, 用正确的方式尤为重要。假如用不恰当的方式,不但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 健康 ,可能还会导致孩子失去安全感。
断奶,不是几天就能解决的,孩子他需要一个过程去接受,宝妈也要让孩子在正常状态下接受断奶这件事,孩子不吃哺乳改成奶粉,一开始是不习惯的,就像有的孩子一出生吃的就是奶粉,他也不会去吃哺乳,这对于孩子也是一种习惯。
再者,断奶时到底该怎么带?是奶奶带孩子宝妈自己带?下面来权衡一下利弊。
1 奶奶带
每个奶奶都很宠爱下一代,也是最亲近的长辈,很多宝妈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带,怕孩子交给父母之后,孩子和自己就少了亲近感。
考虑是否让自己的婆婆带,首先要看孩子的状况,有些孩子离不开母乳,就会出现大哭,怎么哄也哄不住,严重的孩子还会出现发烧等症状,这样的话父母就一定要慢慢让孩子断奶。
过快地断奶,或者宝妈长时间离开自己孩子,孩子之后的性格可能也会受到影响,例如暴躁之类的,就比如之前看的一个视频上说,为了让孩子断奶,一位宝妈硬生生的把孩子放到了老家,不管不问,知道孩子接受奶粉和辅食才好。
有人会说,这样的宝妈也太过于狠心了,断奶要循序渐进,不是说想断了就断了的,也不是看到孩子一哭闹,心里就会不忍心,还让孩子吃母乳,这些都是不对的。
奶奶带的好处,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上一辈的他们有经验,也会知道孩子什么时期会处于什么状态下,当面对这种情景会很好地应对。 孙子或孙女也是奶奶们的宝贝,他们和宝妈您对孩子的感情也是一样的。
虽然说现在年轻人都注重科学“养娃”,丢弃了一部分的“老派”的方式,但在有些时候,就是奶奶辈的这种方法才最靠谱,所以也不要去摒弃这些我们所认为的“老派”方法。
2 妈妈带
孩子他都会有一个依偎感,如果待在自己妈妈身边,断奶的周期会变长,但是宝宝他自身都会有一种属于妈妈的安全感,这种感觉从孩子出生就一直伴随着,如果刻意去打断孩子的安全感,孩子会失去平衡。
其实,断奶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讲,前期的过程都很艰难,父母在面对孩子,也要学会忍心,也要去平衡利弊,但是一时的痛苦,后面断奶之后孩子就会轻松许多。
奶奶和宝妈带孩子的想法本身就不一样,观念也不会一样,宝妈可能会听身边的医生朋友或者自己的好朋友来取经,而自己的父母在以前没有那么发达的 社会 中,也好好把自己孩子带大了,这就是典型的经验。
不管是谁在孩子断奶的时候陪伴,都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家庭状况和工作状态,还有孩子的状态,这两方面尤为重要, 因为这两方面主要都是为了孩子,其次是家庭层面。
断奶可以让宝妈的时间更自由一点,孩子也不至于离不开宝妈,交给自己父母带,工作和生活也都更放心些,可以安心去忙自己工作方面的事情,孩子也不至于保护不好。
无论是宝妈,还是奶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 健康 长大,断奶在某种层面都是各有好处,宝妈自己让孩子断奶,可以感受到孩子不同阶段,而奶奶带孩子可能会溺爱孩子,还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总结
断奶的路上,很艰难。为了孩子,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是在好好想办法用最恰当的方式去解决和面对,因为习惯是最难改的,孩子也一样,刚吃奶粉可能闻一下就不愿意靠近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