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是“画家”,女性是“诗人”——从厕所涂鸦看两性区别

女朋友 0 16

男性是“画家”,女性是“诗人”——从厕所涂鸦看两性区别,第1张

男性是“画家”,女性是“诗人”——从厕所涂鸦看两性区别
导读:↑点击上方,关注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奇开 “女人不是天生,而是后天塑造的。”西蒙·德·波伏娃这样激烈又中气十足地宣称过。 这个宣称从逻辑上引申只能得出女人和男人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的结论。这个结论曾经是那么非同凡响又惊世骇俗,但现在看来

↑点击上方,关注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奇开

“女人不是天生,而是后天塑造的。”西蒙·德·波伏娃这样激烈又中气十足地宣称过。

这个宣称从逻辑上引申只能得出女人和男人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的结论。这个结论曾经是那么非同凡响又惊世骇俗,但现在看来却带点颜色倾向模糊的幽默。

生活在重庆的女性艺术家黄引邀请了一位男摄影家王铁为共同完成了一件作品。他们分别钻进厕所里,但不是把摄影镜头对准人的隐私,而是对准许多男男女女在厕所这个绝对隐蔽的狭窄空间中表现出的放纵想象力——涂鸦。当浏览完他们提供的几百张与性和爱有关的后,你不用侧耳便可以倾听到男人和女人渴慕的心声,然后会发出男人和女人的的确确沦陷在两种完全不同欲火中的感叹。或许就是这点不同的欲念达成了男人和女人不同行为方式的分野。中男人的部分以图画为主,女人的部分却是以文字为主。照艺术家本人的话来说:男人都是画家,女人都是诗人。人类原初,图画是表达想认识世界的工具,文字是人类在精神层面上有足够积累后才获得的表现手段。在这些摄影作品里男人都是把生殖器作为情欲的核心图式。这只能证明,人类的某段原始时期对生殖器崇拜的余毒还未肃清,派生出来的关键词是:引诱交媾、买卖交媾和强迫交媾;而女性人文诗化精神派生出来的关键词是:爱和被爱。男人操持着性的躁动,女人拥有的是爱的烦恼。男人的粗俗图画叙述起来显得不堪入耳又枯索无味,不外是直接与性相关的身体部分的碰触、进入和喷射,配上的文字也令男人们多少有点无地自容。我们还是来看看女人细腻而又变幻莫测的诗性吧:

爱你一万年!(渴望爱);说吧!说你爱我吧!(渴望被爱);真希望用钱买感情(缺少爱);我希望自己是午夜间最放纵的玫瑰/放肆地向你展现我的美丽(希望持续被爱);爱吧!爱了就不要放弃(爱的决心);要抓住男人的心/要先抓住他的胃(爱的技巧);对男人最好是五分投入,得到不会太高兴,失去也不会太痛苦(爱的经验);我爱你却故意地说不爱你(爱的特点);因为爱所以爱(爱的逻辑);女人们,我们要反抗男人!(爱的斗争);女人万岁/男人0岁!(爱的愤怒);喜欢名牌/但为了喜欢的人我可以不买/为了他开心/为了给他买我可以不买(爱的奉献);虽然知道他有女朋友/但我仍然爱他/永不后悔(爱的宽容);没有一个男人会懂女人的心(爱的烦恼)。仅仅一个爱字,在厕所文化中被表现得如此的多面和真切。人人皆知,爱是幸福的,被爱也是幸福的。女人总是沉浸在这双重幸福中。而男人们几乎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像雄性动物一样,逃不出本能生发出的期盼和压抑的性幻想的折磨。

辛迪·舍曼《无题302号》

标题为《性_别》的这件厕所作品,今年7月在泸沽湖《假如女人统治世界》的展览上展出。本展览的特邀主持人是美国著名女艺术家朱迪·芝加哥。芝加哥是极端女权主义代表,她为了反抗男性霸权,把父姓科恩改为她的出生地芝加哥。她最具影响力的装置作品《晚宴》,动员了400位妇女历时6年才完成。在一个三角形的大型餐桌上刻有999名 历史 上的杰出女性,桌面上摆了39套陶瓷餐具,其图纹由女性器官变形而来。她试图通过一次虚设的晚会,来暗示女人与男人对立的集体力量、超乎于男人的豪华意志、比男人更肆意放纵的欲望及对 历史 进程的参与和影响。同时,控诉男权 社会 对女性的性迫害也是本作品的主体指向。其实女权这个概念在西方已经是个发霉的单词,妇女们早就冷静下来,更倾向于新女性主义。这个思潮是,除了在人格、法律、工作机会、劳动报酬方面获得平等待遇外,认同男女在生理、心理、性格和体力上的差异,尽可能强调女性自身的优越性:天生就排斥暴力,热爱和平,忍耐力强,更执著,更善于奉献,更精神化,寿命更长,甚至在性活动时享受被动快感显得更优雅及性高峰体验更密集和持久等。从70年代就紧握着妇女解放的利剑和盾牌一路冲过来的芝加哥,在中国的泸沽湖居然也柔情说出当年的女权主义者们决不原谅的话来:“女性的温柔善良代表着世界美好的一切!”在这个前提下她仍然忘不了假设:“如果让女人统治世界?”不管被她视为反动派的男人们是否同意,这应该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假定命题。

朱迪·芝加哥《晚宴》

重庆的女性艺术家黄引的作品

波伏娃可做成动物学和人类 社会 学极有价值的文本,她作为女权主义守护神的人生实践彻底背叛了自己的信念,不可饶恕地出卖了革命:她屈服于萨特的雄性霸权,勾引少女,然后把她们作为男性——现实世界主宰——的供品。因此,波伏娃是20世纪知识女性中最不幸的一位!波伏娃在爱情战争中的溃败不是基于文化上的原因,而纯粹是雌性动物向雄性动物俯首称臣。从 社会 学意义上说,女人是男权的受害者;从生物学意义上说,男人是物种遗传律令的受害者。今天,宽容的男女会说:其实,我们都在性别差异中受益!

德国有一张把问题简单化的漫画:一对少男少女在月光下拥抱。女孩脑袋里蹦出的愿望是一颗心,而男孩的欲念正好是把心倒过来变成一个女性的臀部。看这幅图画的男男女女都笑了,因为他们在这幅作品中都发现了那个既真实又快乐的自己。

朱迪·芝加哥的作品

翠西·艾米《1963~1995年与我同床的人》

本周新刊,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订阅2020年三联生活周刊(赠送2020年故宫日历,期期快递)

虎的传统文化寓意

9月6日电 (韦衍行)9月6日,2022年《故宫日历》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故宫日历》是故宫博物一张文化名片,至今已连续出版12年。12年来,故宫日历共收录4300余件文物,通过日历这一载体,成规模地展示了故宫文物品,既是对《故宫日历》经典的传承,也是对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

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生肖虎,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山兽之君、百兽之长,寓意吉祥平安,是活力和荣耀的象征。2022年《故宫日历》以“吉虎迎新岁 山河庆升平”为主题,选取故宫馆的表现虎与武备、骑射、运动相关的文物品,从不同角度呈现了365件不同朝代、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珍贵文物,分别展现了虎虎生威、吉虎迎瑞、虎啸丹青、冬运冰嬉等丰富内容。

在形式上,2022年《故宫日历》面目一新。封面采自故宫品“清代红色纱绣云纹飞虎旗”,为清宫戏剧机构升平署所用旗类道具;“故宫日历”四字仍然为碑拓集字,背景“虎”字为魏碑集字,韵味萦绕;护封为铜版纸烫金,背面印有2022年年历,可以日常使用而不丢弃;书脊包布为《故宫日历》定制的宫墙红布;裸脊锁线,保证可平摊展开,又不会散页,锁线颜色为红色,书中,富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气息;内页纸张为定制艺术纸,纸面有涂层,更大程度上还 物的色彩。

在内容编排上,2022年《故宫日历》先呈现直接表现虎的器物、绘画、配饰、服饰等文物,展现虎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与文化内涵,然后扩展到表现神兽、猛兽、萌猫的文物,再延伸到“虎虎有生气”地反映武备、骑射、运动等题材的文物,最后着落在《冰嬉图》,呼应即将举办的2022年冬奥会。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指出,保护和传承好故宫承载的优秀文化大有可为,《故宫日历》系列图书就是传承故宫所承载的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鲜活案例。它不仅仅是介绍文物、介绍故宫、传播历史知识的图书,更成为故宫博物院立足本院实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阵地、一面。

说,《故宫日历》拿在手中,读者可以看到,从1933到1937年的《故宫日历》算起,这本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出版物历久弥新。而2022年《故宫日历》以新的面貌开启了又一个十二年,这凝聚了九十多年来故宫人不断地进行学术挖掘、学术探索的精神,把故宫及其收的文物蕴含的人文精神、多元的价值,每年都以全新的内容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

为了保证读者权益,有效防范,2022年《故宫日历》的另一大亮点就是采取了“一书”的形式,推出双重防伪功能。扫描封二及护封后勒口,可以防伪验真。此外,2022年《故宫日历》还利用AR科技给文物观感带来全新体验。同时,阅读纸质书的同时还可欣赏线上数字日历,这也是《故宫日历》今年为读者献上的赠阅活动。(本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以上就是与虎的传统文化寓意相关内容,是关于文物的分享。看完满月送老虎有什么讲究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