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学生来郑州上学需要什么条件

孩子 0 31

外地学生来郑州上学需要什么条件,第1张

外地学生来郑州上学需要什么条件
导读: 1、外地学生来郑州上学需要什么条件2、独生子女上大学补贴最新政策3、外地人在郑州有房子,没户口,小孩子上学怎么上?4、母亲郑州户口子女外地户口可以在郑州上学吗5、外地孩子来郑州入学的具体条件及程序是什么收取借读费吗?非郑州户口学龄儿童在郑
  • 1、外地学生来郑州上学需要什么条件
  • 2、独生子女上大学补贴最新政策
  • 3、外地人在郑州有房子,没户口,小孩子上学怎么上?
  • 4、母亲郑州户口子女外地户口可以在郑州上学吗
  • 5、外地孩子来郑州入学的具体条件及程序是什么收取借读费吗?

非郑州户口学龄儿童在郑州上学需要父母双方户口薄,结婚证,适龄儿童出生证明,双方工作证明,居住证或房屋产权证。

工作证明

1:申请人签有劳动合同的,应提供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规范有效的劳动合同或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工作证明(并加盖公章),同时提供受聘单位法人代码证书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2:申请人为法人代表的,应提供法人代码证书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申请人为股东或者合伙人的,应提供相关工商部门备案文件。

3:申请人个体工商户的应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当地实际住所居住证明

1:购房的应提供房屋产权证书或购房合同及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2:租赁房屋的应提供合法的房屋租赁合同,房主房产产权证,房主身份证原件,流动人口登记证明,租房纳税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户籍证明

需提供全家户口薄(原件及入学儿童本人户口页复印件),适龄儿童户籍信息需当年入学规定,父母双方不在同一户口薄上的,需提供双方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薄,结婚证,适龄儿童出生证明。

在郑入学的小学生按片划分入学,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免费政策。

独生子女上大学有以下补助:

1、独生子女上大学补贴,农村独生子女,考上二本以上大学的,可享受2000元的奖励补贴。

2、独生子女其他补贴,农村独生子女,在入托、入学等方面,可享受优先照顾的待遇。

3、独生子女加分补贴农村独生子女,在中考升高中时,可享受中考成绩加10分的待遇。

独生子女家庭可以领哪些补贴:

1、父母奖励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需要办理《光荣证》在第一胎出生后不久,只要父母承诺不再生育就能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是按月领取,每月大概在10元左右

2、伤残扶助补贴。独生子女家庭中出现有人伤残的情况即可领取,按照国家补贴标准,独生子女家庭补助是270元/月;

3、退休补助。按照补贴标准独生子女的父母满60岁国家每年最低发放960元养老补贴:

意外补助。国家针对独生子女意外伤亡的父母,每个月也会有补助。具体补贴是多少根据一些地方上的相关4规定为准;

5、教育补助。独生子女家庭可领取教育补贴,补贴金额一般在1000-3000元之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三十一条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并在老年人福利、养老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先和照顾。

其实,像楼主这种现象特别的普遍。

政府部门不可能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女子不能接受教育,况且国家明确:九年的义务教育是政府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

楼主的努力还是有回报的,最起码在郑州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能够给孩子稳定的住所。多少的外来务工人员忙忙碌碌,在城市里连属于自己的家都没有。

楼主的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提前关注你购买楼房所在片区的小学招生政策,最好是提前一到两年关注。

像你这种情况,政府会有专门的政策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但是要提前准备好孩子上学所需的入学材料。

我提供下,我们城市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所需要准备的资料作为参考。

例如:所在片区内的租房合同、水电费缴费清单(需要满一年)、所在城市的养老保险缴费清单(需要满一年)、孩子的接种卡、居住证(需要满一年)等等。

最后,提醒楼主,一定要提前一年关注教育部门的招生政策,因为有些孩子上学的材料需要提前半年,一年办理。

最简单的关注方式就是通过手机查看当地部门教育网站或者关注当地资讯都会有公布。

外地户籍子女上幼儿园

幼儿园适龄幼儿一般为3周岁至6周岁,幼儿园一般为三年制。

幼儿园每年秋季招生,平时如有缺额,可随时补招。

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周岁至4周岁)25人,中班(4周岁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

在郑州,幼儿园主要就分为公办和民办(私立)两种。公办幼儿园收费较低,但一般有名额和条件限制,外地户口的孩子不容易进入;私立幼儿园收费较高,但大多没什么门槛,一般都能进入。

为了解决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河南省和郑州市正大力推行普惠性幼儿园,主要优点就是费用更低,郑漂父母可以关注一下。

具体入园政策,每个幼儿园有自己的招生条件,大家可以咨询意向幼儿园。不过一般情况下,外地户口给孩子报名幼儿园时,都需准备以下材料:

1户口本需复印户主、幼儿、幼儿父母页。

2幼儿出生证明。

3幼儿预防接种本需复印带有幼儿信息的首页和各项接种记录。

4父母身份证。

5暂住证。

6合法房屋居住证明(郑州市房屋产权证或租房协议)。

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

8就业证明(劳动用工合同或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 温馨提示:(5)、(6)、(7)、(8)项可提供父母一方证件。

外地户籍子女幼升小

根据郑州市教育局的规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须持相关材料,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指定的报名点报名,经审查同意,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

郑州往年幼升小政策是在8月份左右出炉,报名时间是8月中旬左右。在这里,可以参照《2018年郑州市区小学招生政策》,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

1郑州市居住证。

2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3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

4父母身份证。

5《计划免疫保偿证》或《预防接种卡》。

♡ 温馨提示:由于取消了查验证明,幼升小政策里面提醒各位家长,请家长完善《计划免疫保偿证》或《预防接种卡》的手续。

小贴士:已经进入7月啦,幼升小8月份要开始啦!

外地户籍子女小升初

郑州小学升初中的政策每年于5月底6月初公布,入学原则是坚持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

外地户口学生来郑州上初中,分两种情况:

一、没有郑州学籍/未在郑州读小学,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居住证原件。

2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3一家三口户籍所在地的户口薄。

4父母身份证。

5义务教育证书或小学毕业证或学籍档案材料。

♡ 温馨提示:以上证件准备齐全,6月中旬到居住证地址所在区的中招办进行报名(民办与公办同时报名,具体日期根据当年政策公布为准)

二、有郑州学籍/在郑州读小学,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居住证原件。

2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3一家三口户籍所在地的户口薄。

4父母身份证。

♡ 温馨提示:以上证件准备齐全,孩子就读小学大概6月上旬开始着手,家长带齐相关资料在学校填报公办与民办学校的报名表。

还需注意以下几条:

1、原则上是父母一方的居住证,但有条件的建议办父母双方的(2018年经开区要求父母双方居住证);

2、即便有郑州学籍,居住证原件也必须准备;

3、如果学生本人户口不在郑州,父母一方郑州户口无法代替居住证;

4、学生本人户口不在郑州九区(金水区、管城区、二七区、中原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惠济区、航空港区)内均属于外地户口。

这个问题可以问有关部门!郑州市有户口有房子的因漏划学区或学区小学拆除未建都还没有着落。因学位紧张郑州市加大了入学年龄标准,导致许多孩子无法入学。然而并非低于年龄段的都无法入学,因为入学儿童也有许多低于规定年龄的。其中奥妙也可以询问有关部门!总之有关系的和肯花大价钱的应该没问题,因为教育系统是人性化管理的。(友情提示:千万别去有关部门问多少钱可以入学?因为有关部门是坚决反腐败的。)

有户口,按郑州市分配

没户口,按外来务工分配

户口最重要

可以转户口呀

营业执照或劳务合同

要多学习杭州市

可以在郑州上学。

不过如果是小学和初中的话,孩子的户口不在郑州,不能按照郑州的划片来上,要按照外来人员的上学政策,也就是由区教育局统一分配,就近入学。这里的就近不是离家近,而是在所有未完成录取任务的学校中,分配离家近的。好一点的学校,本身报名的人已经足够多了,基本上都能完成录取任务,外来人员子女几乎是分配不到的。

答: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关于郑州市市区2012年小学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入学,须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教体局)指定的报名点报名,经审查同意,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 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到教育部门指定分配的公办学校就读的,公办学校不得再收取这类学生的借读费,此类学生和城市学生同样享受一费制待遇。具体的招生政策以当年发布的年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