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到底要不要上早教班

孩子 0 24

2岁宝宝到底要不要上早教班,第1张

2岁宝宝到底要不要上早教
导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所有妈妈的眼里流行了这样一句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就因为这样的一句话,各式各样的亲子园早教班出现了,但是对于这样的早教班我一直抱有一个疑问,两岁的孩子能懂什么,就像我家现在的小宝,两岁啦,吃饭都是我婆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所有妈妈的眼里流行了这样一句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就因为这样的一句话,各式各样的亲子园早教班出现了,但是对于这样的早教班我一直抱有一个疑问,两岁的孩子能懂什么,就像我家现在的小宝,两岁啦,吃饭都是我婆婆喂的,说句真心话,我想任何一个早教班的老师没有婆婆那么有耐心吧,两岁的孩子一般都不怎么会自己吃饭,中午那一顿饭如果在亲子园吃的话,孩子能吃饱吗,还有一个问题,两岁的孩子能懂什么,虽然我家的小宝婆婆一直在教她,教她认动物,认蔬菜水果之类的东西,除了经常见到的东西她能知道,其它的东西基本上教了也会忘,所以早教班的话,教什么都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个时候本来就是玩泥的时候!

前几天上海的携程亲子园爆出了一些丑闻,让所有的家长都愤怒了一把,有人说都不敢生二胎了,其实早教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由于父母们忙着挣钱,没时间带孩子,想把孩子托给某一个机构照顾,让自己可以安心上班!可是家长们似乎都忘了,两岁的宝宝基本上有点调皮捣蛋,有的时候尿布湿还要人经常去换,我想任何一个早教班的老师都没有家里人那么细心的照顾孩子,记得有一次我照顾孩子来火了,以我当时的那脾气真想动她两下,但是仔细一想又是自己亲生的,所以还是忍忍吧!但是其他的人不一定会这么想,孩子本就什么都不懂也会更加难带一点,所以两岁的宝宝上早教班真的太早了!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关心孩子的早教问题,有的父母觉得必须把孩子送去早教中心学习,而有的父母则觉得自己带孩子更好。那么,两岁半的孩子有没有必要去早教中心学习呢?

孩子只有两岁半,该不该送早教中心去学习呢?

父母不一定要送孩子到早教中心去学习。因为孩子在三岁以后就要进入幼儿园,在距离三岁还有半年多的时间里,父母送孩子去早教中心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幼儿园生活。只要父母用心陪伴、养育孩子,即便不把孩子送早教中心,孩子也能得到全面地发展,轻松适应幼儿园生活。当然,如果父母的工作非常繁忙,家中也没有合适的长辈代为照顾孩子,父母最好考虑把孩子送去早教中心,这样做就能对孩子进行更为系统地教育引导。

两岁半的孩子已经可以去早教中心学习,因为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行为活动能力,到了早教中心可以接受更为系统地锻炼。而且,早教中心的老师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锻炼,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这些能力。同时,三岁以前是孩子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早教中心的老师会给孩子下达各种指令,给孩子约定各种规则,引导孩子逐步形成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在早教中心学习的都是同龄的孩子,大家在一起学习生活,就能提升孩子的交际能力,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同龄的孩子打交道,也能提升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如果父母不送孩子去早教中心,必须对孩子进行适当地教育引导。一方面要让孩子学会独立用勺子吃饭、独立穿脱简单的衣服、彻底摆脱尿裤;另一方面要逐步调整孩子的作息规律,尽量与上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不仅要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吃饭,还要帮助孩子养成午睡的好习惯。当然,家长还要注意纠正孩子挑食的坏习惯,孩子的每顿饮食要尽量做到荤素搭配,只有这样才能与幼儿园顺利接轨。

结语

两岁半的孩子不一定要去早教中心学习,但是,父母必须用心地教育引导孩子,当然,孩子去早教中心学习也没有问题,对于孩子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也非常有帮助。

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刚经历过这个阶段,也认真分析过,2岁宝宝根本坐不住,也没有上课的概念,无非是老师带着他玩一玩罢了,学会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的。

感觉三岁之后,上了幼儿园之后,有上课的概念了,再根据宝宝兴趣来报班。目前我孩子三岁半,啥班也没报,仍是聪明伶俐。简单的加减法平时教一教也能学会。还是家长重要一些。英语啥的,主要还是看周围的语言环境吧,特地去教也没太好效果。

2岁宝宝去早教班的利弊

2岁宝宝去早教班的利弊,早教一直都是很多家长非常关注的事情,为了让孩子长大之后更加的聪明,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进行一定的早教,下面一起来看看2岁宝宝去早教班的利弊。

2岁宝宝去早教班的利弊1

托班几岁可以上

目前市场上的托管机构对孩子入托要求的年龄至少要15岁,最大不要超过35岁。按照相关专家意见,建议在25岁后再送去托班,而且最早不要超过2岁。

因为2岁以内的婴幼儿,需要的是一对一的稳定依恋的关系,孩子2岁以后才渐渐建立多重关系,包括和家人、同伴、老师以及环境的关系,两岁之内的小孩和老师是很难实现有效沟通的,所以0-3岁的孩子建议由家长进行教育。

另外,据剑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研究后发现,早早上托班的孩子容易有情感和心理问题,尤其是三岁之前就被送去托班的,长大之后更容易有不良行为,更具攻击性和容易有反社会人格,因此不宜早早地让孩子上托班。

不过因为每个小孩的发育生长速度不同,所以每个孩子具体上托班的合适年龄会多多少少有点差异,父母可以根据小孩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假如自己的孩子具有基本的表达能力和自理能力,而且有表现出社交的需求,那么这个时候让孩子上托班还是比较合适的。

上托班有哪些好处

1、提高宝宝的自理能力:宝宝在家会很依赖父母,送到托班在专业老师的教导下,会慢慢学会自己吃饭、睡觉、洗手等能力,可以提高自理能力。

2、提高宝宝的社交能力:上托班宝宝会多了很多认识同龄人以及和同龄孩子一起玩的机会,在和同龄孩子的交往中逐渐提高社交能力。

3、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托班普遍会安排很多的亲子课以及亲子活动,而且会更专业,宝宝在托班上课活动可以学到不少的知识,提高认知能力。

上托班有哪些坏处

1、容易生病:年龄低小的宝宝其抵抗病毒的能力是非常低下的,而托班是公共场所,这种环境的携带病毒比较多,小孩免疫力低,很容易生病。

2、影响孩子和父母的感情:0到3岁是孩子和父母建立关系的重要时期,此时让孩子去上托班的话,家长的陪伴减少,容易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3、孩子容易焦虑,影响发育:低龄的孩子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容易变得焦虑,一旦这个焦虑无法控制,将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对发育尤其是大脑发育的影响是非常大。

2岁宝宝去早教班的利弊2

弊端

1、早教市场混乱、效果无法考量

早教市场发展混乱,有钱就能开、收费没标准、教师资质没有部门审核,基本处于无序与自发状态。内容包括:各机构课程收费不规范、从业人员专职化程度低、课程设置随意无科学性、监管主体不明怪事连篇、教育场所不规范隐患多……

2、早教的时间、质量很重要

过早的训练违反身心发展规律,会造成不良后果。很多早教过后的小朋友表现出了“不合群”、“口语交流能力滞后”等现象,有些是由于对大脑某些部分过度刺激导致,一些不正规的早教已成为了孩子的“心理虐待”。

3、家长关怀更为重要

早教的含义包括感知、动作、语言、认知的训练,也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养。千万不要迷信专家和特殊的早教方案,家长自己才是孩子早期教育最好的老师,家庭和大自然才是早教最好的课堂。现在无论哪一家早教机构或早教专家都不能代替家庭和家长。

利端

1、优秀的早教班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优秀的早教班的老师在教家长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并不是盲目的。游戏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游戏?这些课程设置都要基于宝宝每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抓住他们的敏感期进行培养。到早教机构学习,绝不是简单带孩子来玩,而是教给家长正确的早教理念,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再教给自己的孩子。

2、早教班在宝宝黄金时间奠定良好基础

3岁前的孩子处于成长的巅峰期,一生中80%~90%的精细动作都在这3年中奠定基础,早教班专业的教育引导无疑对孩子的早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早教班可以培养交际能力,也便于家长发现孩子不足

早期教育对孩子有积极意义,从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弥补家庭教育自身的不足。在早教班所营造的特殊环境中,孩子能够学习到一定的交际能力,学会宽容对待别人,培养其乐观的态度,让自己变得大方不拘谨。

并通过一些专业的早教教具,对孩子早期的思维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个人特长爱好进行培养。同时,还能让家长在孩子参与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的差别。

2岁宝宝去早教班的利弊3

对于低龄的婴幼儿,家长与其花钱给宝宝开发智力,不如多抱抱、亲亲宝宝,陪宝宝玩一些感兴趣的东西,这比上早教班更有意义。然而,现在经常出现的状况是:爸爸在打游戏,妈妈玩手机,宝宝自己在一旁玩耍。

对3岁之前的宝宝来说主要任务是玩,和自己玩、和家人玩、和其他小朋友玩。如果这时父母强迫宝宝上早教班,宝宝没有时间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接触,就会造成宝宝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宝宝会变得性格内向、不合群。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尤其是1岁半到2岁半期间,宝宝对妈妈最为依恋。如果此时强行让宝宝经常离开熟悉的妈妈和家人,宝宝很容易出现没有安全感、焦虑不安、情绪低落、食欲减退等情况。

当一些年纪很小的宝宝不愿去做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时,有的父母的反应是失望、不高兴甚至会对宝宝生很大的气。这时宝宝对父母情绪失控的状况是束手无策的,如果宝宝长期被这种无法控制的负面情绪所浸染,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发展都是非常不好的。

当父母要求宝宝去做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时,宝宝的内心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就会磨灭自己的好奇心。久而久之,宝宝对事物的好奇心将会慢慢消失,很多事情都不愿意去探索,甚至为了迎合父母变得功利。

过早参加早教班的宝宝,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而且,这种厌学心理会在宝宝上幼儿园、上小学之后更加强烈。父母宝宝上早教班,本意是让宝宝更出色,如果宝宝一旦厌学,对上学产生抵触心理,在学习上的表现就会差强人意。

我觉得对于两岁的小孩子来说,还是不要过早的去上托班或者早教,因为这个时间段正是小孩子喜欢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间。

而如果实在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话,可以选择去一些比较靠谱的托班或者早教,这样也可以节省自己的经历,并且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

如今每个家长在生了宝宝之后,都会好好教育宝宝,也会选择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如今的早教中心非常多,可以说满大街都是,很多的家长都会将自己的宝宝送到早教班去学习。那么两岁多宝宝早教好不好?

早教也称之为学前教育,指的是对0~6岁宝宝学前教育,所以说两岁多宝宝早教是非常好的,针对宝宝的体能,智商,情商,好奇心进行开发,能够使宝宝的思想更加成熟,宝宝有更多的认知能力,也可以使宝宝更加健康。

两岁多宝宝如果在早教时,家长如果能够陪伴宝宝,那么就可以使家长与宝宝之间的关系得到增进,而且还能够使家长见证宝宝的成长,让宝宝也可以通过早教的课程感觉到快乐,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

送两岁多的宝宝去早教班,不单单是让宝宝更好的成长,更多的是让家长学会与宝宝如何进行相处,家长与宝宝共同进行早教时,能够让家长成为宝宝的榜样,也可以让家长明白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在生活中才会正确的引导宝宝,所以说非常提倡送两岁多的宝宝去学早教。

孩子两岁多就送到托班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先分享我身边几个真实的例子。

轩轩刚刚2岁,爸爸妈妈就为他找好了幼儿园,周围同龄宝宝的父母都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早让宝宝去幼儿园,对此,爸爸妈妈的解释是早点让宝宝入园,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容易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但轩轩进幼儿园没多久,家长发现不仅没有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反而倒退了。比如轩轩很早就学会小便自理,但进幼儿园后,每次周末,都要尿湿好几条裤子。去幼儿园查看才发现,老师为了图方便,给每个宝宝都兜上了纸尿裤,看着习惯越来越差的轩轩,爸爸妈妈只好放弃了让他上托班。

乐乐户口对口的是一所重点幼儿园和小学,为了让乐乐顺利在小学就读,乐乐妈妈早早的帮乐乐在托班报了名。因为户口对口的幼儿园与他们家不在一处,为了照顾乐乐,爸爸妈妈特意在幼儿园旁边租了房子。但入园第一天,乐乐出现了严重的分离焦虑,大哭不止。没几天,乐乐突发高烧,好不容易在家养好身体,一进幼儿园,因为交替感染,又生病。几次之后,乐乐的身体越来越差,动不动就生病,打针。最后家长只好让她待在家。

类似轩轩、乐乐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少小朋友在2岁进入托班时都有严重的不适现象,尤其男孩子,更容易出现各种状况。

当然也并非完全没有正面的例子,有些心智发展较成熟、自理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期后,慢慢适应下来,在吃饭、睡觉等方面确实比没进入托班学习的孩子做的更好。

不过整体来说,我不主张不足3岁的孩子去上托班,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不适合。

生理上,多数2岁左右的宝宝自理能力还不够,吃饭、睡觉、大小便等各方面都是问题,2岁左右的宝宝,语言能力相对也较差,如果宝宝这些方面都不能自理,话又说不清楚,去了幼儿园以后会很受罪的。

幼儿园一般都是3个老师,即使一个班只有10个孩子,每个老师也要看3个孩子,有时候,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照顾好每一个孩子。如果宝宝尿裤子或睡觉起床后,老师很难即使发现和更换,宝宝就特别容易受凉生病。

心理上,2岁的宝宝正是自我构建的关键时期。出生时,宝宝都认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2岁时,他们刚刚认识到妈妈和自己是不同的个体,正处于自我的构建形成中,但这个时候的宝宝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们依然粘着妈妈,不乐意分享玩具,与周围的小朋友也没有互动。

一直要等到宝宝3岁后,自我构建完成,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有与同龄人交往的渴望,他们更愿意离开妈妈,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享受集体生活。如果这个不让小朋友进幼儿园,又会养成他们孤僻的性格,这就是国家希望3岁以上的小朋友能足岁就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原因。

最最重要的是,无论是上托班还是上幼儿园,孩子都将面临生命中的第一次“分离焦虑”,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

因此,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让他上托班。

通常来说,如果宝宝饭吃的很好,不要人哄就能安静入睡,入睡时、起床后能自己把衣服穿好,小便能自理,大便会告诉老师,可以考虑让孩子去托班。如果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够,那么还是等孩子再大一点,各方面自理能力更强一点了再进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