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第一次上幼儿园妈妈的心情

孩子 0 36

宝宝第一次上幼儿园妈妈的心情,第1张

宝宝第一次上幼儿园妈妈的心情
导读:开学啦,宝贝们第一天去幼儿园,爸爸妈妈们是不是很紧张,很失落呢?是不是趴在窗户外久久不愿离开呢?李晟在《婆婆与妈妈》中说,如果孩子第一天去幼儿园,她肯定是天天扒墙角。扒在窗户外,远远的看着孩子。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妈妈的一天,道出了许多父母

开学啦,宝贝们第一天去幼儿园,爸爸妈妈们是不是很紧张,很失落呢?是不是趴在窗户外久久不愿离开呢?

李晟在《婆婆与妈妈》中说,如果孩子第一天去幼儿园,她肯定是天天扒墙角。扒在窗户外,远远的看着孩子。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妈妈的一天,道出了许多父母的心声

还有网友分享了一个这样的视频,女儿第一天去幼儿园,爸爸把女儿送进幼儿园之后,回到车里,不停地哭泣,哭的那个伤心,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不舍与失落。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妈妈的一天,道出了许多父母的心声

那时候我不理解,孩子上幼儿园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有什么好哭的,一个大男人竟然为了女儿去幼儿园就嚎啕大哭,会不会小题大做了。

直到上个星期,我家大宝第一天去幼儿园,我才深刻的明白,理解那位爸爸的心情。看着孩子第一天去幼儿园,父母哭的惊天动地真不是小题大做。

我家大宝第一天上幼儿园,我也很担心他会一哭二闹三逃跑,毕竟他从来没离开过我半天。

把他交给老师时,竟然没有哭闹。我在门口偷偷看了他几眼,依然不哭不闹,头也不回的跟着老师进去了。

看到大宝没有哭闹,我竟然有点失落。

幼儿园的老师在门口不停的说:“请家长们不要在门口逗留,放心的把宝贝交给老师,老师们会照顾好您的宝贝,有事情会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请相信我们的专业。”

即使老师这样说,还是有很多家长,不放心自己的孩子,怕孩子哭闹,一直在门口偷偷看。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妈妈的一天,道出了许多父母的心声

我看了一会大宝,看到他没有哭闹我就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走着,走着,又想大宝会不会哭呀,又想回头去看看。

心里百感交集,想到老师的话“要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还是回去吧!强忍着泪水回到了家里。

这一天我在家的状态是这样的。

9:00

大宝这么久看不到我会不会哭了?

他会不会想我?

哭了怎么办,老师会不会安慰他?

我要不要去偷偷瞄一眼?

10:00

他现在在玩什么呢?

有小朋友和他一起吗?

会不会和老师说要上厕所?

会不会被人欺负啊?

10:30

大宝在幼儿园会不会听老师的话,听老师的指令?

会不会疯跑撞到别人或自己?会不会流很多汗?

老师会及时帮忙换衣服吗?

11:30

是不是要吃午饭了?

不知道他吃得好不好?

有没有哭?老师会喂他吗?

会不会吃不饱?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妈妈的一天,道出了许多父母的心声

12:00

该午睡了第一次在学校午睡,会认床吗?能睡着吗?

有没有想妈妈?

会不会又哭了?

会不会尿床?

老师会安慰他吧?

12:30

啊啊啊!我好想大宝啊!

班级群里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

要不要给老师打电话啊!

13:00

班级群里终于有动静了老师发来了宝贝们在学校的视频,照片。

看到我家大宝没有哭闹,能自己吃饭,睡觉,玩耍的照片时。眼泪哗的一下就留下来了。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妈妈的一天,道出了许多父母的心声

虽然只是很普通的照片,而我却看了反反复复看了几个小时,边看边笑边流泪,又开心又难过。

开心的是大宝没有哭闹。

难过的是,大宝在幼儿园里,自己吃饭,自己睡觉,没有我的陪伴,感觉他长大了,更独立了,我也应该要放手了。心理五味杂陈。

14:00

看着大宝睡觉的照片。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妈妈的一天,道出了许多父母的心声

又在想宝贝起床了吗?

有没有尿床?

鞋子会不会穿反?

老师会帮忙穿衣服吧?

15:00

快了快了,宝贝马上就要放学了!

我待会要第一个去接他!

16:00

终于放学了!

妈妈来了!妈妈来了!

接到大宝的那一刻,又想哭了。

抱着他,不停地问在幼儿园有没有哭?有没有想妈妈?有没有好好吃饭?

………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妈妈的一天,道出了许多父母的心声

以上就是大宝第一天上幼儿园,我在家时的状态。

大宝去上幼儿园的这一天,感觉特别漫长,家里没有他的吵闹声,没有他的身影,异常的安静,有点不习惯。整个人都很紧张,很焦虑。

我想很多父母应该都跟我一样,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都很焦虑。

可是,孩子入园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孩子进入幼儿园,就是为了走出家庭的小圈子,到一个新环境中去学习如何游戏、交友、照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要相信老师的专业。不要过分担忧孩子的日常起居、吃喝拉撒,要相信幼儿园老师的专业素养,她们能照顾好宝贝们的。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妈妈的一天,道出了许多父母的心声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个慢慢放手、渐行渐远的过程。

孩子上幼儿园,不管是孩子哭闹,还是父母不舍得,父母都必须学会适时放手。只有放手,孩子才会飞得更高,孩子才能独立,才能真正的长大。

最后祝愿所有小宝贝们都能开开心心的顺利入园,健康成长。

爸爸妈妈们不要太焦虑了哦。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时常会因不同的人和事内心会有所触动,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时可用写感言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那么感言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学前班毕业感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前班毕业感言1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年的学前生活转瞬已过。昔日陌生的校园也在这一年接送孩子的过程中似乎变成了生活的习惯和必然。曾经对学校教育的质疑和顾虑也在这一年孩子的进步中逐步淡忘和消除。作为家长,我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中感受到了学校的教育成果,在孩子的幸福和欢笑中感觉到了快乐和满足。孩子们能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这体现出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每当看到孩子计算加减再不需要扳手指;每当听到孩子朗朗上口的读着诗词;每当看到孩子将他幼小的生活融入画笔;每当听到孩子求知的一个个为什么;每当看到孩子在舞台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艺……我都会无比的欣慰,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成长。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学习的兴趣和获知欲,这才是今后学习生活中最关键和重要的前提条件。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历练和成长历程,但接受教育对于任何人来说在成长过程中都是最重要的环节。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每个人来说所需要的时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生!但每个阶段却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前教育的要求,我感觉你们做到了。你们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你们的教育,孩子们懂得了人生的基本道理;掌握了生活的基本常识;学到了应有的基础知识;明白了基本的纪律和要求。你们的校园和教师成为孩子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这足以证明“时代风华”学校在教育中能做到关注和尊重孩子,能够从培养孩子们兴趣着手,全面地作好学前基础教育。学前班结束之际,标志着真正的学生时代也即将开始,在这里,我代表我的全家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和有作为的人。向为我的孩子辛勤付出的学校和老师表示最真挚的谢意,愿所有的家长老师们:身体健健康康、生活快快乐乐、事业蒸蒸日上!

学前班毕业感言2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将要告别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去踏入小学,学习更多的本领,这应该是一件很开心很激动的事情,可是我却一点都不高兴,我好想哭,因为我真的舍不得我们的幼儿园,舍不得天天和我们一起学习生活的老师和同学。感谢您,老师,在你们的培育下,我们爱唱歌爱跳舞爱将故事爱画画,从一个不懂事的'宝宝,变成了一个讲礼貌,懂道理的好孩子,也感谢你们,我的伙伴,三年里共同走过的每个成长的日子,我都将铭记在心。

 三年前,我们迈着蹒跚的脚步走进幼儿园,陌生的环境让我们感到害怕,我们哭哭啼啼,吵着闹着要回家,是老师用无私的爱温暖着我们,用和蔼的笑脸陪伴我们,用渊博的知识教诲我们,让我们感到家的温暖和大海般宽阔的爱,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刚上幼儿园,中午一睡觉我就哭,是老师把我抱在怀里,轻轻的哄着,等我睡着了再轻轻地放到床上,我们成长中每一点进步都浸透了你们太多的汗水和心血,再一次的谢谢你们。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敬爱的老师,我们永远是您的孩子,是您手中的风筝,无论我们飞的多高多远,我们的心永远和您在一起,此时此刻,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们不舍的心情,再见了老师,愿你们永远年轻漂亮,,再见了,我的伙伴,愿你们天天都健康快乐,最后就让我们祝阳光幼儿园的明天更加辉煌!谢谢大家!

学前班毕业感言3

 前几天女儿问我:妈妈什么是毕业照?我告诉她毕业照就是班里的所有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照的像,以后小朋友们就要各奔东西了,有的上小学,有的上学前班了,再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不知女儿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但做为妈妈的我是有很多不舍很多留恋的!

 女儿是三岁月来的雅阁幼儿园,到现在已经是五岁九个月了。三年对于一个五岁多的孩子来说她大半的时间是在幼儿园里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度过的。记得刚入园时女儿总是不忘记告诉我第一个去接她。后有园里的范老师和孙老师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女儿在园里很顺利,印象中没有出现哭闹现象,她很愿意在幼儿园里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特别是在宝宝班时,在范老师与孙老师的爱心、关心下,感觉孩子那时很自信,作为家长我很欣慰!特别是受孙老师熏陶下,依依的舞蹈动作非常到位,唱歌也很少跑调。更让人惊喜的是依依在学前班的表现,作为妈妈的我都不知道她怎么一下子懂了那么多,包括衣着打扮。她崇拜她的白老师,特别是喜欢白老师弹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她是百听不厌。只要我听音乐她一定要我放这个曲子给她听,或者让我也弹给她听。更惊奇的是白老师所弹过的《生日快乐》的旋律,依依在家常常自己在琴健上摸,竟然真的会摸对几个音。还有郭老师,女儿的字自上学前班以来,写的又快工整了,说明女儿有时间关念了,这要感谢郭老师。还有就是依依在园里很少生病,这要感谢园里的生活老师,虽然我不知道生活老师名字,但真的还是很感谢,她们的工作是琐碎的但却是重要的繁重的!谢谢生活老师给孩子们一个整齐干净的环境!更记得去去年的一次家长开放日上,当孩子们起立站好手捧蜡烛给家长们表演《感恩的心》时,他们小脸上那种庄重的表情让我觉得整个教室都笼罩在一种光环里,眼睛不自觉的湿润了!谢谢老师,是你们教会孩子要用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这样她会得到更多的爱,更多的快乐,更多的幸福!印象深的还有前年的六一节,雅阁园一群年轻且漂亮的老师编排的漂亮的很有激情的健美操,她们的激情把孩子们带动起来,也把整个幼儿园带动了起来!这时的幼儿园是金色的,是明亮的!

 总之三年里,女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学习都有很大的进步,从这些事上可以充分体现老师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感谢幼儿园的园长奶奶,感谢白老师、郭老师,谢谢范老师、孙老师还有厨房的师傅,是你们一起给孩子们一段健康快乐及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祝福你们!祝福幼儿园!

  先说说我自己,我是一个老师,学前班的老师,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从事学前教育,四年时间一直担任学前班的班主任,带过不少的学生,各种性格的孩子都接触过,每年的幼升小我都和家长一起经历,不能说经验丰富但是自己的一些切身感受或许可以给家长一点参考,说的或对或错请各位家长多多包涵。

 首先,家长让孩子上学前班的原因:

 1怕孩子在幼儿园环境太松散,规矩不好,上小学以后重点在学习,想在学前班板板规矩,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

 2升学压力。现在小学招生都要笔试以及面试,考验孩子的多个方面,家长怕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知识不够应付考试。

 3这点事针对外地家长,幼儿园每年赞助费,小饭桌,各个方面费用不少,学前班是没有赞助费的,尤其是那种小学的学前班,也是升入小学的一个途径,因为有的小学会在学前班优先录取优秀的孩子。

 第二是家长犹豫不让孩子上学前班的原因。

 1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时间是短暂的,应该在幼儿园大班度过的快乐轻松的时光,不想让孩子去学前班天天学习,尤其孩子还小。

 2学前班学得东西到底有没有用,这些知识是不是在幼儿园大班也可以学习。

 3学前班的教育是否整正规,会不会在孩子早期启蒙教育和以后的小学乃至一生得学习习惯造成影响。

 以上是我接触这些年家长总结出来的。

 下面是我对上不上学前班的看法。

 我的态度是要上,但是要选对学前班。

 为什么要上:

 1大环境影响。现在的孩子压力很大,尤其在北京,片内的孩子家长不一定就选择片内学习,如片内是丰台二小,但是想让孩子上中关村一小,三小,那孩子怎么样才能进入好的小,学培养孩子,针对学校面试的内容培养孩子,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习惯的培养都要在同龄人中有优势,所以选择学前班,学的知识多,重视常规教育。

 2学前班可以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孩子在上学前班初期可能会哭,但是经历了学前班以后的孩子,已经知道上学是怎么回事,知道自己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3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和老师而言。小学一年级的教材我有看过,语文不会从拼音的aoe开始教,上来就是直接拼,如果你没有学怎么办小学一年级是要成绩的,老师会从a教家长只有课后和孩子多学习,可以跟上进度。对于老师而言,喜欢上过学前的孩子,这些孩子知道上课的规矩,回答问题要举手,上课期间不能想干嘛就干嘛,课后还要完成家庭作业,总之一年级老师说什么孩子都明白。至少最基础的汉字笔画,2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已经会了,在老师眼里,这个孩子有基础。

 这些分析我知道有很多家长不同意,觉得我说的这些都是没有水平的,觉得孩子教育个该有新的观点。我知道这些,我是八五年的,在我小学中学时候那阵应该是十几年前就在提倡素质教育,口号喊出去了,十几年过去了事实是怎么样呢,应试教育有增无减,孩子越来越累,我们孩子没有特殊途径只能顺应趋势。除非脱离我们这个环境。很多家长的思想是先进的,因为我们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不想让孩子再跟我们一样,但是想法是一回事,现实呢,还是应试。

 家长选择学前班需要注意的几点。

 1环境。不要在幼儿园的学前班,在幼儿园孩子没有那阵环境的区别,觉得好像还是在幼儿园,孩子的心理上很难转变。

 2学前班的资质。家长不一定非要选择硬件优异的环境,老师教什么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现在的家长素质高,孩子聪明,知识方面欠缺的很少,最重要的是常规教育,说白了就是日常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3看看这个学前班跟升小学的联系,就是跟某个小学有没有联系,对孩子生小学有没有什么优越的途径。

 各位家长,我理解现在每家都是一个孩子,疼都不知道怎么疼,想把的都给孩子,我们可以选择给孩子什么,但是我们不能改变这个大环境,我说的不是全对,我只想帮助各位家长,因为我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有用您就参考,如果没用您就当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