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孩子一写作业就渴了与饿了,该怎么办呢?

孩子 0 28

七岁孩子一写作业就渴了与饿了,该怎么办呢?,第1张

七岁孩子一写作业就渴了与饿了,该怎么办呢?
导读: 1、七岁孩子一写作业就渴了、饿了,该怎么办呢?2、家里老人总是干预我们教育孩子怎么办?3、如何教育孩子写作业?4、工作太忙将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孩子在家没人辅导功课,这该怎么办?前两天看手机,刷到一个妈妈身上挂着馒头、尿桶、桶装水,分别贴着
  • 1、七岁孩子一写作业就渴了、饿了,该怎么办呢?
  • 2、家里老人总是干预我们教育孩子怎么办?
  • 3、如何教育孩子写作业?
  • 4、工作太忙将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孩子在家没人辅导功课,这该怎么办?

前两天看手机,刷到一个妈妈身上挂着馒头、尿桶、桶装水,分别贴着标签治饿、治憋、治渴,就站在写作业的女儿旁边,面无表情的看着孩子写作业,看看孩子还找什么借口来逃避学习。

好多父母对这一幕由共鸣,还补充到,我家孩子还牙疼、背疼、鼻子不通,反正是一到写作业就头疼脑热状况频出,一说玩儿就精神十足百病全消……

确实,当孩子放假在家写作业的时候,他们总是很难进入学习氛围,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无法专注,效率很低。

父母们就纳了闷了,这方面孩子们是怎么做到全国统一的?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更加主动更加喜欢学习,也试过监督他陪着他,但就是不管用。

一、从感兴趣的分类入手

有一个著名的法则叫80/20法则,意思是:你的80%的收益或者价值其实仅来源于20%的努力。时间是宝贵且有限的,不要把过多时间精力分散不去,先吧最感兴趣的事情做好。

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比如他平时闲暇时间喜欢做什么?是模拟飞行员还是玩赛车,或者搭积木盖楼房,或者玩洋娃娃。

比如喜欢交通工具类的,可以带孩子阅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进而到工具带来的便利,往返两地的时间缩短了很多,使得旅游业也起来了。接着又可以扩展到旅游类的书籍,不仅能带孩子了解不同地方的不同文化,还能顺便了解国家地图等等。

二、选好目标后,如何专注地完成目标?

01、首先要摆脱前面说的不太重要的80%,停止那些没有最大价值的事情。

比如孩子在饭后总喜欢玩手机或者平板,每天玩1小时手机或平板的时间如果用来看书,算一下能额外收获多少?

这里不是不允许孩子有玩耍的时间,也是要让孩子培养出先抓难的事情来做,把阅读任务做好了,再奖励他玩半小时。

02、很多时候,做其他事情比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更加有趣。而且我们总是会挑选容易的事情做而不是困难的事情。

所以当孩子的注意力被其他东西吸引过去时,本来要做的事情就被拖延了。

比如孩子拖延是因为玩手机平板带来的乐趣比阅读的乐趣要大,那有什么办法让阅读的乐趣大于或同等于手机平板的乐趣呢?

除了把手机平板没收起来之外,还可以利用方便的网络找到可以学习的电子书或者学习的游戏给孩子一起看一起玩,既不减弱孩子的兴趣,还不耽误学习一举两得。

三、外界的辅助力量,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01、教会孩子利用“第二自我”的概念,即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性格,在做不同的事情时会变成不同的角色扮演。

孩子也是这样的,当他看书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他最喜欢的名人偶像,比如发明家爱迪生、数学家牛顿、航海家哥伦布、化学家居里夫人等等,根据孩子的喜好去鼓励他进入角色,模仿扮演偶像爱学习爱思考的行为习惯。

02、利用语言与倾听促进学习效果。对同一件事情经过重新架构就会变成一个新的故事,或者加深对事情的理解。

在孩子看了篇或者一个章节之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刚才看的内容转述出来,家长此刻认真倾听,并给予鼓励和引导建议。

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促进了孩子的学习效果。

四、从小培养,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可以制定一个60天计划,把60天作为实现目标或者大目标的某一部分也行。因为60天不长不短,长到你可以做很多事情,短到你也可以看到终点。

然后在这60天里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表,比如一周和孩子一起读完一本书,或者半本书。每天读2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

然后观察在读书前后,以及读书期间,孩子的专注力怎么样,有没有把对读书的兴趣点找到。

如果没有找到兴趣点需要换书或者换成在电脑上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中途可以灵活调整学习计划表,一直调整到比较合适孩子的学习方式为止。

从兴趣点着手,接着培养出表格式的读书习惯,即到点就想学,像生物钟一样,至少需要21天。期间家长需要持续出力帮助孩子保持新鲜感,比如语言与倾听的互动,让孩子通过讲故事或者画下来的方式转述出来,也能够促进习惯的养成。

以一个让你和孩子感到轻松的姿态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实现目标,然后与他人分享你使用专注策略取得胜利的喜悦,回首望望将会感谢那个曾经努力的你们。

家里老人总是干预你教育孩子,那你可以,和老人好好谈谈谈,然后找几个反面教材说服老人。

我从小在村里长大,村里面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从小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比如我邻居家就是这样。

每年过年,可以说是邻居家最热闹的时候,他们家经常有各种声音传出来。

因为这个时候小孩们又开心又生气,开心的是很久不见的父母回来了,生气的是父母会管教他们。

比如邻居家的孩子从小被爷爷奶奶宠着长大,所以性格比较野,即便爸妈回来了也不服从他们的管教。

每当爸妈生气的时候,这小孩儿就会往爷爷奶奶后面躲,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就会拦住爸妈。

眼看着孩子越来越嚣张,邻居也很生气,但拿爷爷奶奶也没办法。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孩子的老师给出了三个主意(邻居专门跑去请教的)。

和老人好好谈谈

老师让邻居和爷爷奶奶谈谈,说清楚他们这样做的利害关系,要让他们知道爱护和溺爱的差距以及后果,争取获得老人的理解,接受老人的意见,这样教育孩子才不会没有办法。

和孩子交流进行教育

老人和孩子并不会一直在一起,所以家长要抓住这个时间和孩子交流,告诉孩子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引导孩子对家人的爱心存感激,让他们知道做错事要勇敢承认错误,而不是躲在爷爷奶奶身后。

反面教材加树立威严

也可以找几个老人溺爱孩子,影响孩子成长或者给孩子造成不良结果的案例,由此告诉自己的父母,一味的护着孩子,不给父母教育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

同时,还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严,不能让孩子觉得有爷爷奶奶在,就不用听爸爸妈妈的话,这样对教育孩子也是不利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总是干预,那么你可以先和老人聊聊溺爱孩子的利害关系,同时给他们看一些反面教材,让他们知道阻拦自己教育孩子是不对的。

另外,还需要和孩子多交流,在树立自己威严的同时,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孩子才能够健康的成长。

教育孩子写作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设定规律的作业时间:为孩子设定一个固定的作业时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在临近睡觉前完成作业,以免影响孩子的休息。

2 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确保孩子有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有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

3 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每天的作业内容,以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

4 鼓励自主学习:教育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不要总是替他们解答问题,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5 分阶段完成作业:将作业分成若干个小部分,让孩子逐步完成。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6 定期检查作业: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对于孩子的错误,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改正。

7 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努力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避免过度的压力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8 设定目标和奖励:与孩子一起设定学习目标,当他们达到目标时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9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教育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学会区分主次,合理分配学习和休闲时间。

10 以身作则: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让孩子看到你也在努力学习和工作,他们会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

工作太忙将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孩子在家没人辅导功课如果功课下滑的话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家长必须重视起来,如果继续下滑,成绩最差了,以后再赶成绩就会很吃力。如果家长真的没有时间给他辅导作业,那么就找一个比较负责任的老师每周给他补补课,或者送去辅导班让辅导班老师每天给他辅导作业再加补习,但是,不要再拖拉啦,抓紧想办法,不要让他再下滑啦。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我认为父母的努力最终都是希望整个家庭的品质有所改善和提升。那么,如果父母的外出是必须的,而身为父母又希望尽量少地减少对孩子的影响,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远在天边也可以近在眼前。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我们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在外工作的父母可以每天和孩子保持联系,或电话或视频,了解孩子一天的生活和学习,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结合具体的事情适当鼓励和称赞,有需要的提出建议和帮助,等等。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尽管不在上班,但是关爱就在身边。

第二,对隔代监管孩子的老人多沟通,从理念上,行为上给予引导,从而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在农村,有些老人可能自己没有文化,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无法对学习给予辅助并没有关系,关键我们要去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懂事的品质,基本上这些方面好的孩子学习也会自主学习。

第三,经常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现在的优势是沟通的方式有多种,而且极其方便。尽管老师很忙,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诚心沟通,老师们都会用心关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