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上国际学校比较合适?

孩子 0 21

孩子多大上国际学校比较合适?,第1张

孩子多大上国际学校比较合适?
导读: 1、孩子多大上国际学校比较合适?2、孩子多大才适合出国留学3、小孩多大送出国留学最适合孩子是否适合上国际学校,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以下能力:一、英语应用能力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孩子的英语水平不好。进入国际学校后,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会提高他们的英语
  • 1、孩子多大上国际学校比较合适?
  • 2、孩子多大才适合出国留学
  • 3、小孩多大送出国留学最适合

孩子是否适合上国际学校,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以下能力:

一、英语应用能力

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孩子的英语水平不好。进入国际学校后,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会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国际学校的纯英语课堂环境,与外教和留学生交流?所有这些情况都会用到英语。如果孩子英语能力差,刚开始上学会很困难,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英语能力很重要!

第二,自我管理能力

在国际学校学习和在普通学校上课明显不同,国际学校的管理也相对宽松一些。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要测试孩子是否有时间观念,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三。家庭经济能力

国际学校学费贵,想必大家都知道。想上好的国际学校,学费差不多一年10到20万。如果你付不起这些学费,即使你上了国际学校,对你的家庭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如果想送孩子去国际学校,家庭的经济能力必须足以承担学费。

四。人际关系技巧

国际学校人脉比较广,不仅有中国学生,还有外国学生,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一个地方交朋友很重要。在学校多交朋友对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个人建议还是至少等初中读完以后再出国最合适。

因为这样可以判断孩子性格和各方面是否适合出国了。

不然太小送出去如果没有能力陪读之类的话很难掌握孩子动向,而且很多很早出国的孩子中文都有些淡忘了。初中读完之后送出去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学到了国内的一些基础课程,这样在知识上接轨会很轻松而且这个时候正好适合多学些不一样的学科课程。

如果孩子还非常非常小,也可以趁小学2、3年级之前送出去1年左右。如果在非英语国家可以熟悉二外,如果在英语国家可以熟悉英语,打下根基。但是要记得还是要在外巩固国内课程,这样回国可以衔接上进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国内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等,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但他们出发点和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移民;有的是为享受西方先进的教育;有的只是为了镀金;有的是因为国内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出路;有的没有考虑更多,只是认为出国留学,增长见识是个好事……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孩出国留学,达成的结果是有很大差别的。究竟,这与家庭的海外关系,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有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小学或初中阶段出国,小孩自理能力有限,家庭在国外有可以寄托的至亲。但是学习几年后再转回国读书是不可行的了。中国基础教育重视知识和技巧,西方重视方法和能力,学生中途回国后的学习进度和难度都会跟不上,学习方法也不能适应,孩子会很痛苦。有个案例,有对博士夫妻被公司安排出国短期工作,他们把小孩也带在身边,孩子在国内比较调皮,成绩一般,出国后在学校成绩优秀,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认为他的数学特别出色。三年后这对博士夫妻回国,小孩该上9年级了,转入某校,入校测试时,学校认为他的数学只有7年级的应试水平,不能读9年级。小孩也完全不习惯一动不动坐在教室里的学习方式。不得已,这对博士夫妻只好把小孩重新送到国外。小学或初中阶段留学,在语言上,英语会超过汉语,成为他们的第一语言。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就出国的,汉语日后可能存在交流问题。更重要的是,西方文化会对他们产生根本上的影响,他们对家庭的认识,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完全西方化,很难再认同东方的人情世故、行事准则等,与父母价值观上的冲突非常大。虽然假期孩子可以回国加强汉语和东方文化学习,但指望孩子长大后回国工作和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文化上完全成了外国人。做父母的要有思想准备。高中出国留学,选择在高一或高二学期结束时比较好,没有必要读高三,因为国内高三是对高一高二内容的全面复习,浪费一年。出国后申请国外大学,还要进预科班学习,这差不多也要一年时间。这个时段有了国内基础教育相对扎实的应试底子,在国外的考试中一般都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国外中学都设有升学指导中心,大学申请的程序就不再劳家长操心了。高中阶段出国留学,学生对东西文化上都有认同,东西方两种思维都有。西方元素会多些,他们能完全适应国外的生活。这阶段出国,一定要有意识地提前学好英语,特别是在听与说的交流方面,国内英语应试教学在这方面比较欠缺。高中段出国,可在国外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学习期间还有很多实习的工作机会,获得经验。毕业时,学生对国外的工作与生活有了详细的了解,毕业后找到一份较理想的工作定居下来并不困难。如果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再出国读研究生,或者读“二加二”的模式,即国内两年,国外两年,也是一种选择。这阶段的人在文化上基本成型,虽然在国外能幸福生活,但文化的根在中国。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溶入西方社会的,学成后回国工作生活的人也比较多。我有一位老师,在国内大学做讲师时由于年青时的义气,对社会不满而出国,而且十多年一直没有回国。有一次偶然机会,她来到了波士顿的唐人街,站在中国牌坊前,只现牌坊正上方写着四个大字——“天下为公”,那是中国人的世界观,背面也写着四个大字——“礼义廉耻”,那是中国人的道德观。她顿时伫足,久久凝望,百感交集,泪流满面。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她虽然加入了美国国籍,但她从来就没有变成美国人,她发现了自己文化的根。她明白了,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根本不是一回事。她用了好长一段时间去研究中国文化,终于解开了心结。再后来她经常回到国内,和许多大学进行文化学术交流。以上所述不是一概而论,从小学谈到大学,是希望讲出其中在文化认同上反映出的趋势规律,这是可信的,而这也是家长容易忽视的,是最重要的。送小孩出国留学,两代人之间原来的鸿沟肯定会变得更大,做父母的一定要有心理上的准备,特别是孩子在国外所做出的选择,家长一定要充分尊重,中国传统家长式的作风绝对是行不通的。最后,讲一个小故事:老刘与同事聊天,说到了送独子出国读大学的事,他的看法是,国外也没什么好,西餐难吃,国内也不错,什么也都有,他希望孩子毕业后回国。同事却说,中国政治改革是迟早的事,不顺利的话可能会出现社会动荡,一动就是二十多年,而这正是年青人拚搏事业的时候,我们退休了无所谓,但孩子们可能会耽误了前途呵。老刘哑然,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