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我今年大二了,我也有个同学当兵要走了。首先,送礼物要看一下自己的预算,然后再精心挑选。也可以送自己手工的,那样也很有意义。其次,下面是军营里面能带和不能带的东西,看仔细咯。兵役机关提醒各位新兵家长,孩子在入伍前要做到“三带三留下”。 带文体
我今年大二了,我也有个同学当兵要走了。
首先,送礼物要看一下自己的预算,然后再精心挑选。也可以送自己手工的,那样也很有意义。
其次,下面是军营里面能带和不能带的东西,看仔细咯。兵役机关提醒各位新兵家长,孩子在入伍前要做到“三带三留下”。
带文体器材入伍
一是带上文化学习资料。每年的应征青年中有不少高中生,大学生,他们报考了函授、自考、技术培训等,有的想到部队去报考军校。这些同志到部队想要继续学习,往往因为没有学习资料,只得重新购买。
二是带上携带方便的文体器材。有特长的青年到部队后,遇到连队文艺晚会、学雷锋便民活动时,如果有笛子、口琴、快板、理发工具等自备的器材,可以马上一展身手。
三是可带上一套便装。新兵入伍后,部队会马上发放服装鞋帽等相关物品,不必携带过多衣物。因为部队新条例规定,非公外出不得着军装。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套便装,但不宜过多。
手机身份证要留下
一是留下呼机、手机。往年,个别新兵到部队后,纷纷用手机和家人联系,既违反了条令条例规定,也影响部队管理和保密工作。现在不少部队营房里都安装了电话,新战士与家人联系起来比较方便。同时,家长要教育孩子多写信,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又可以更好的表达感情。
二是身份证留下保存。新兵入伍后,部队会发放士兵证。若同时具有身份证和士兵证双重身份,容易使个别战士投机取巧,发生违法乱纪行为。
三是留下随身饰品。有些青年入伍前喜欢佩戴各种饰品,但部队是个特殊的团体,军人是不允许佩戴各种饰物的,而且戴上这类饰品,在训练时容易出事故。
最后,我想你应该知道要送什么了吧
2021年新兵集合后是不用家长送到部队的,有专门领新兵。入伍通知书应该是发给个人的。可以根据情况,如果是从老家,社区入伍,孩子已经出发,入伍通知书会通过社区发给家长的。如果孩子是从大学在校生入伍的,因为办理处理事情很多,家长都在外地,入伍通知书是发给孩子本人手里的,可以寄给家长。
在新兵训练到尾声时,三个月的新兵连在第二个月左右会授列兵军衔,服兵役授衔后才算是一名真正的军人。新兵授衔通常与入伍宣誓一并进行,不迟于入伍90日,宣誓后,即为真正的军人。按照《内务条令》第十四条规定:军人宣誓时间,不迟于入伍(入校)后90日;军人宣誓,可以结合授衔、授装进行;宣誓时,若结合授衔、授装进行,应当先授衔、授装,后宣读誓词。
2022年春季入伍的新兵,这段时间正在安排授衔,正式授予列兵军衔。授衔意味着正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军人,授衔意味着,从今以后可以享受国家优待和社会尊崇,家里可以享受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既然扛起了军衔,就要树立好军人的形象,珍惜荣誉,为军旗添彩,为部队争光。
通常情况下每个连队都会根据自己单位的发展需求安排几个新兵去学习相关的技术,比如去学修理,学习雷达,学习驾驶等。只要自己表现优异,并且打算长期留部队发展,得到了新兵班长、排长的认可,被推荐去学技术的概率还是比较大。
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第十六条士兵军衔按照军衔等级分为:
(一)高级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
(二)中级士官:四级军士长、上士;
(三)初级士官:中士、下士;
(四)兵:上等兵、列兵。士兵军衔中,列兵为最低军衔,一级军士长为最高军衔。
第十七条海军、空军士兵的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
第十八条士兵军衔的授予、晋升,以本人所任职务、服现役年限和德才表现为依据。
第十九条士兵军衔的授予、晋升:
(一)兵:服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授予列兵军衔;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晋升为上等兵。
(二)初级士官:上等兵服现役期满选取为初级士官的,晋升为下士;下士期满3年继续服现役的,晋升为中士。
(三)中级士官:中士服现役期满3年选取为中级士官的,晋升为上士;上士期满4年继续服现役的,晋升为四级军士长。
儿子当兵,父母在中秋节是否应去儿媳妇家送礼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文化传统、个人观念、当地习俗以及具体情况。
一方面,从文化传统和礼节的角度来看,送礼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表达关心和尊重的方式。如果当地习俗或儿媳妇及其家人对送礼有所期待或重视,那么送礼可能是一个恰当的举动。特别是当儿媳妇的家人也在军人家属的圈子中,那么送礼可能更加符合礼尚往来的原则。
另一方面,从个人观念和具体情况来看,父母可能不需要或者不希望通过送礼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可能是因为个人价值观、经济状况、时间限制等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来表达对儿媳妇及其家人的关心,例如写一封感谢信、打一个慰问电话或者安排一次家庭聚餐。
综上所述,父母在中秋节是否需要送礼给儿媳妇,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当地习俗来决定。最重要的是以真诚的态度表达对儿媳妇及其家人的关心和尊重。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