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孩子不是越小上幼儿园越好,如果年龄太小,根本没有自理能力,身体抵抗能力也比较弱,去学校即学不到什么东西,反而还容易生病。对一个孩子而言,三岁上幼儿园好,还是4岁上幼儿园更好,这需要因人而异。这孩子还没有到达三岁,但是他的自理能力与理解能力就
孩子不是越小上幼儿园越好,如果年龄太小,根本没有自理能力,身体抵抗能力也比较弱,去学校即学不到什么东西,反而还容易生病。
对一个孩子而言,三岁上幼儿园好,还是4岁上幼儿园更好,这需要因人而异。这孩子还没有到达三岁,但是他的自理能力与理解能力就已经非常好,那么这样的孩子完全可以在三岁的时候就进入幼儿园去进行系统的学习。但有些孩子到了3岁的时候,自理能力还不是特别好,语言沟通等方面都还有所欠缺,那么建议不要那么早送到幼儿园里面去。
幼儿园就像一个大家庭,里面有老师有孩子,在家中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是山大王,说一不二,可在幼儿园里他们就会变成众多孩子之一,想要老师特别关注他就必须成长为最拔尖或者是最坏,中等水平的孩子常常会被忽略,有一些孩子刚入园时无法接受这一点,就会觉得很难适应。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鼓励帮助孩子,让他尽快融入到大家庭中,而不是跟随孩子的情绪去指责老师,要知道家里1对1都觉得很辛苦,放到学校老师是一对多忙中出错是很正常的事情,想要孩子在幼儿园适应更好,就要让孩子自身成长起来。
有些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这个问题上非常焦虑,认为孩子离不开自己,可实际上恰恰相反,离不开的人反而是母亲,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大多数孩子适应能力都是非常好,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的哭闹并不能解决问题,让家长将他们带回家,他们就会定下心来学着去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当然这不是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情绪不管不顾,而是家长要从正面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妈妈并不是不爱你, 去幼儿园是为了学习,这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事情,当然如果你在幼儿园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这样孩子情绪被安抚,接受力也会更强。
家里有男宝宝的一定要注意,因为男宝宝的发育比女孩子要晚一些。男宝宝基本到三岁左右送到幼儿园是最合适的,千万不要送的过早,其实孩子的内心也是比较脆弱。不要觉得是小男子汉,也需要父母的保护。如果过早送到幼儿园,就会让孩子很恐惧,而且适应能力也不是很好。虽然说幼儿园并不属于义务教育,但是国内还没有到年龄就被父母送去幼儿园的孩子有很多。当然家长还是要考虑很多问题,不能只顾自己的想法。
根据国家规定,幼儿园是针对三岁年龄实行保育教育机构。每个班级通常分为3~4岁是小班,4~5岁为中班,5~6岁为大班。没有到三周岁是可以选择托育,不推荐过早的入园。目前幼儿园基本也是有年龄要求,私立的幼儿园可能不做要求,但是总体来说还要到年龄才是最合适的。
有专家表示男孩发育本身比女孩要晚一些,延迟上学对孩子会有很好的帮助。但是会因人而异,并不是每一个男孩发育都很晚,要看孩子基本的表达能力。或者孩子能够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想上厕所或者是想喝水,哪里不舒适能够及时懂得礼貌的告诉老师,说出不适的需求。这样的孩子发育能力还是比较快,送到幼儿园会让孩子见识到更多,也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
入园之前家长就应该培养孩子自理的能力,独立吃饭,独立上厕所,也要培养孩子社交的需求。有些孩子其实很愿意去幼儿园上学,觉得在幼儿园能够认识到和自己大小差不多的小朋友。不管是托班还是幼儿园孩子入园之后,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长期不和孩子沟通,很容易让孩子心理受到影响。
如今,不少年轻人都忙于工作,如何平衡育儿和工作,成了一大难题。为此,不少年轻人都选择在孩子不满3岁时送到托育机构。
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陈小艳建议,出台相关评估标准,在孩子能够基本自理的情况之下,让2岁或2岁半的孩子也能入园。
专家表示,推进托幼一体化,将2至3岁托育纳入学前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委员:建议降低幼儿园入园年龄限制
据《中国日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陈小艳拟提交的提案之一是,关于加强幼儿园等托育机构的建设改革。该报道引发公众关注。
“自己是女性同胞,在事业和生活之间,常常会面临一些考验。”陈小艳称,她注意到幼儿园规定3岁儿童才能入园,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许多年轻的女性同胞,让她们难以尽快参与到经济、社会的生产生活当中,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挥。陈小艳表示,这次上会前,她广泛听取了许多年轻女性的呼声,“她们很希望能够将托育的保障进一步地制度化。”
陈小艳建议出台相关评估标准,在孩子能够基本自理的情况之下,不一定非要等到3岁入园,2岁或2岁半就能够入园了。
陈小艳(《中国日报》视频截图)
老师:低龄入园或将成为未来趋势
家住南京的白女士今年34岁,从事销售工作,孩子2020年11月出生。她表示,因为工作很忙,时常感到事业和家庭难以兼顾。今年8月,白女士的婆婆因故要回老家,她不得不提前计划将不满3岁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好在现在私立幼儿园都有托育班,不少公立幼儿园也开始设立托育班,这让我选择比较多。”白女士说。
而家住南宁的杨女士也面临着孩子没人带的困境,她选择了辞职带娃。“孩子毕竟太小,还不是很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担心过早送她去幼儿园她不适应。”杨女士说,她希望孩子在3岁之前充分享受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陪伴,而陪伴孩子的时间也非常珍贵。
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幼教工作者,在武汉一所机关幼儿园担任教师工作的胡灵(化名)不建议过早将孩子送到幼儿园。“这么快就脱离家庭到一个集体当中,对孩子的身心都不利。”胡灵表示,虽然有些孩子的能力看起来已经达到了入园标准,但是更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情绪。
“3岁以前,孩子是建立安全感为主,首先情绪上要有归属感、安全感,他才能够再去适应集体生活,尽快融入集体,克服分离焦虑。”胡灵表示,她观察到,这种分离焦虑在不到3岁孩子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不过,在胡灵的同事陈果然看来,3岁孩童入园的问题可以解决,政策支持和托育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很多国家3岁前的托育机制很成熟,非常普及,但从事托育的老师必须有相关证书,对老师能力的要求也不同。”陈果然说,随着生育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家庭将生育多个孩子,低龄入园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专家:将2至3岁托育纳入学前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过去10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在规划学前教育发展时,主要考虑如何保障3至6岁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立法也针对的是3至6岁幼儿园教育。但如此定位,对下一步发展学前教育以及发展普惠托育,都会产生影响。
“随着出生人口的下降,到2024年,我国幼儿园学位会‘多出’1000万个左右,而我国托育服务资源则严重匮乏,主要由社会力量提供。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各自为政,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熊丙奇认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是推进托幼一体化,即将2至3岁托育纳入学前教育,“实施托幼一体化,意味着到2024年,我国幼儿园就可提供1000万左右托位数,可以让所有2至3岁的幼儿入托。这部分群体是对托育需求最旺盛的群体。”
熊丙奇表示,统筹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要求政府保障对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的投入,提高幼儿园与托育机构教师的待遇,这才能发展有质量的普惠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切实减轻养育与教育成本。
如果要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话,最好是在孩子满3周岁以后,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具备一定的独立能力,这样的孩子能够更好地、更快速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跟同学和老师友好相处。
一、为何不建议过早给孩子上幼儿园?
如果太早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比如孩子才2岁就送去了的话,那么孩子本身一般不具有自理的能力,比如说孩子不懂得自己上厕所,不懂得自己一个人吃饭等,这样会增加老师的许多工作。此时老师若是要带几十个学生的话,根本就看管不过来。而孩子在幼儿园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可能会容易生病。毕竟孩子那么小,抵抗力是比较弱的,若是因为饮食不佳、生活照顾不到位的话,肯定会容易生病。作为父母,肯定不舍得孩子面临这样的困境。
二、为何建议孩子满了3岁后上幼儿园?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上都已经学会自己上厕所了,而且还懂得向老师表达自己想上厕所的意愿,这样老师就不必担心孩子会直接尿在裤子里,老师也不用帮忙收拾这些琐碎的事情。此外,3岁的孩子其心智发育比较成熟,能够听得懂大人的指示,毕竟老师带孩子的话,肯定要给孩子树立一定的规则意识,唯有这样,孩子行事才会按规矩来,老师更容易将孩子带好。
三、几岁要上幼儿园还要结合自家宝贝的情况。
3岁上幼儿园其实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情况,如若有的宝宝发育比较慢,或是自理能力比较差,父母可以在宝宝过了三岁半后再考虑给孩子上学也是可以的。而对于一些独立能力比较强的宝宝,哪怕不满三岁也照样可以去上学。所以,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不必纠结具体的上学年龄,只需看清孩子是否已经具备了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能力。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