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导读:1苏轼有哪些赞美老师的古诗句 赞美老师的诗句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
1苏轼有哪些赞美老师的古诗句
赞美老师的诗句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4、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5、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6、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8、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0、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1、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12、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3、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5、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2关于古人感谢老师的诗句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3、三人行,必有我师
4、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8、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
9、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10、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14、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16、师友相从气义同,报恩惟有厉清忠。长绳难系青春日,心迹兼忘出处通。
17、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路遥山高水长。
22、桃礼不言,下自成蹊。
23、师门立雪得心传,诏恩分务许优闲。凫飞难学王乔舄,身世相忘象外天。
26、三人行,必有我师。
33、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3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6、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39、师友交情从此绝,衔恩暂遣分龙节。兵果难将胜负论,他生莫忘灵山别。
4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1、春满江山绿满园,桃李争春露笑颜。东西南北春常在,唯有师恩留心间。
50、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5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3、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5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6、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57、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58、师心好善善心渊,承恩阔步青云端。料君难恋神仙境,从事能忘我独贤。
3关于“写给老师的话”的诗句有哪些1、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寻雍尊师隐居》唐代:李白
释义:与雍尊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2、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竹》清代:郑燮
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3、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白居易
释义: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4、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唐代:杜甫
释义: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唐代:韩愈
释义: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
释义: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7、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远师》唐代:白居易
释义: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远禅师,什么时候能再相见呢?
8、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宋代:苏轼
释义: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十五的月轮多么皓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
释义: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10、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寻隐者不遇》唐代:贾岛
释义: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4给几首李白、苏轼的诗老师留的作业李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浣溪沙 >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祝福老师的诗句古诗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竹》清郑燮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比喻老师传道受业的伟大。
2、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译文: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译文: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等到它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本意是落下的花朵营养了大地提供了养料,现多用于对老师的赞美,愿奉献的精神,老师愿做学生成功的铺路石,即使做为一朵花凋谢了,还愿化作春泥护花!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春蚕直到死时,才把丝儿吐完;蜡烛烧成灰烬,蜡泪才会流干。后人们常借这两句诗来歌颂那些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尤其是老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增广贤文·上集》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周书·列传·卷四十五》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篇》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荀子·大略》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荀子·修身》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荀子·修身》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李商隐《谢书》
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师说》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韩愈《师说》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杜甫《野老》
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苏轼《赠写御容妙善师》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杜牧《雪中书怀》
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张籍《送稽亭山寺僧》
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齐己《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
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刘克庄《满江红》
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韩愈《进学解》
送老师中秋节诗句有:2、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中秋月》齐已
3、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4、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
5、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6、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白居易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2022祝教师节快乐的`古诗句(精选50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教师节快乐的古诗句11、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齐己《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
2、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刘克庄《满江红》
3、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韩愈《进学解》
4、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5、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篇》
7、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荀子·大略》
8、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0、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荀子·修身》
1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2、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13、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14、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增广贤文·上集》
15、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祝教师节快乐的古诗句21、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流觞与红叶,酒不胜杯。——佚名《一似梦瑶台》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3、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5、教子教女,辛勤半辈。满头白发,甘乳一生。——佚名《师蚕》
6、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路遥山高水长。——佚名《天净沙六首·源远流长图》
7、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天时地利人和,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佚名《天净沙六首·老师匡焕学》
8、为国为家为民,风吹日晒雨淋。碧海蓝天白云,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寻。——佚名《天净沙六首·回澜阁》
9、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佚名《天净沙六首·管仲图》
10、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佚名《七绝·师恩难忘》
11、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罗振玉《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
12、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远师》
13、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刘商《酬问师》
14、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15、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挥洒旷世奇才,重上瑶台,天地为之惊骇——佚名《天净沙六首·逸仙图》
16、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佚名《天净沙六首·王本成》
17、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佚名《板书有感》
1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佚名《新竹》
19、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佚名《冰心》
2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祝教师节快乐的古诗句41、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杜甫《野老》
2、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李商隐《谢书》
3、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师说》
4、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5、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6、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7、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8、闻道溪阴山水好,师行一一遍经过。——张籍《送僧往金州》
9、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10、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11、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12、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1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14、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15、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苏轼《赠写御容妙善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清代) - 《己亥杂诗·其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唐代)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唐代) - 《春夜喜雨》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清代) - 《新竹》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唐代) -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唐代)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明代) - 《题太公钓渭图》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韩愈(唐代) - 《听颖师弹琴》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恨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燮"读音ㄒㄧㄝˋ,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历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 著有《板桥全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1]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长庆四年,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冻合玉楼寒起栗,光摇银海眩生花”这首诗的简介如下:
“冻合玉楼寒起栗,光摇银海眩生花”来自《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中的第二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第一首写从黄昏到第二天天亮,彻夜雪飘的情景;而第二首继写在北台观雪景的所见所感,隐含着怀才不遇之意。这两首诗用韵颇有特色。“尖”、“叉”二韵属险韵、窄韵,而作者运用自如,韵与意会,语皆浑成,自然高妙,毫无牵强拼凑之迹。
创作背景:
北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的北面。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作者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十一月到任,正是寒冬季节,这两首诗即作于此时。
全诗如下: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二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译文:
雪后初晴,城头乌鸦开始上下翻飞,路上融化的积雪车辆辗来压去,变成了稀泥粘糊在车上。在阳光照耀下,房屋似玉楼,大地如银海,人们被冻得皮肤起粟,雪光使人目眩眼花。大雪灭蝗虫,覆盖麦子,来年百姓麦子该会长得很茂盛。本应歌颂瑞雪,但我已老病,诗力减退,只能空忆刘叉吟诵他的《冰柱》了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