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超市开的预付卡,入什么科目?

客户 0 22

购买超市开的预付卡,入什么科目?,第1张

购买超市开的预付卡,入什么科目?
导读:管理费用。售卡方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预收预付卡款项购卡方的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针对销售方、售卡方、持卡方,会计处理分别如下:一、销售方(一)持卡方购买商品时1、会计分录借:应收帐款—预付卡贷:主营业务收

管理费用。

售卡方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预收预付卡款项

购卡方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针对销售方、售卡方、持卡方,会计处理分别如下:

一、销售方

(一)持卡方购买商品时

1、会计分录

借:应收帐款—预付卡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发票开具不能开具发票

(二)与售卡方结算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预付卡

借:销售费用

贷:应收帐款—预付卡

发票取得取得售卡方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乙公司(售卡方)

(一)销售购物卡时

1、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预付卡

2、发票开具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品名填写“预付卡销售和充值”,税率填写“不征税”。

(二)与销售方结算预付卡资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预付卡

贷:银行存款

(三)与销售方结算手续费时

1、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预付卡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发票开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品名“经纪代理服务",税率6%。

三、持卡方

(一)向售卡方购卡时

1、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预付卡

贷:银行存款

2、发票取得取得开具的普通发票,品名“预付卡销售和充值”,发票税率栏“不征税”。

(二)用卡购买办商品时

1、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其他应收款—预付款

2、发票取得不能取得增值税发票,只能以其他能够证明业务发生的凭证入帐。

扩展资料: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以及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研究费用等其他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

期末,应将“管理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管理费用

确实是为公司发生的,可以报销。但是所得税税前扣除要看具体情况,一般需要实际消费小票或记录抵减。

1、只要是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或管理的必要的合理支出,都可以凭有效发票报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第三条规定,

购卡人与实际消费者在整个环节中只能取得一次增值税普通发票,在购卡环节取得编码为“未发生销售行为的不征税项目”下设的601“预付卡销售和充值”的增值税普通发票,而在消费环节不允许再次取得增值税发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文件规定在实际消费环节不允许取得发票,主要是避免重复取得发票税前扣除的问题,但并非不允许税前扣除。

购买预付卡环节取得的“不征税”发票,可以证实企业真实发生的购买行为,应该在实际处置预付卡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税前扣除。1、购卡赠送客户,维护客户关系。企业购买预付卡将其作为交际应酬费赠送给客户,此种性质属于企业所得税概念中的业务招待费范畴,应凭借购买预付卡时取得的发票以及相关的赠送明细,按照业务招待费进行税前扣除。

2、购卡作为促销方式赠送给客户。企业购买预付卡,销售时将其以买赠的形式赠送给客户,例如达到一定的销售额即可赠送一定额度的预付卡,此时应凭借购买预付卡时取得的发票以及相关的赠送明细按照销售费用税前扣除。

3、购卡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企业购买预付卡将其作为节日福利等发放给员工,这属于集体福利的性质,应凭借购买预付卡时取得的发票以及相关的赠送明细,按照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

4、购卡自己消费。有的企业为了方便业务,购买预付卡自己使用,这应根据其实际用途按照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税前扣除。但此种情况在购卡环节不能凭借发票税前扣除,而应在实际消费环节凭借相关单据税前扣除。

给客户发放购物卡,需要分几种情况。

一、外购购物卡用于发放的

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一般的中小企业,外购大型商场超市的购物卡,用于赠送。

购进时:

借:预付账款-购物卡

贷:银行存款等

(一)对外赠送主要是为了维护客情关系的

这类赠送完全就是为了维护关系,多数都是“悄悄地”进行,大家都懂的,企业也不会广而告之,所以实务中都是计入“业务招待费”。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类赠送因为没有跟销量或积分等挂钩,企业赠送后需要按照“偶然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

当然,比如企业购入1000元的购物卡,不可能去刷200元,然后才去赠送800元;肯定是购入1000元的卡,然后就原封不动的赠送了,等于1000元赠送金额就是税后金额。企业在赠送购物卡的时候,也不可能要接受的人再交200元的税金吧?

因此,我们在扣缴税金与账务处理时,需要把税后金额换算为含税金额,可以解方程得出:假设税前金额为X,则:X(1-20%)=100000元,解方程:X=1250元。

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等 1250元

贷:预付账款-购物卡 1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50元

(二)赠送购物卡与消费积分等挂钩的

企业为了促销,制定促销政策,当客户达到某一规定的销售积分或销量后,即赠送购物卡。这种情况,企业一定会大力的宣传,广而告之,以便吸引更多人来消费或购物等。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规定: 个人通过使用消费积分得到的礼品,不征个人所得税 ;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1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事先未确认消费积分价值的,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预付账款-购物卡

2企业执行新收入准则等,事先确认了消费积分价值的:

借:合同负债-消费积分(或:递延收益)

贷:预付账款-购物卡

二、发放的购物卡是本企业自制的

如果发放的购物卡就是企业本身自制的,比如大型商超企业发放企业的购物卡。这种发放出去的购物卡,企业虽然没有收到钱,但是发行出去就代表一项负债。

与前述的外购购物卡一样,也是需要区分两种情况的。

(一)对外赠送主要是为了维护客情关系的

同样的,也需要把面值的金额换算为税前金额。

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等

贷:预收账款-预付卡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二)赠送购物卡与消费积分等挂钩或购物抽奖的

1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事先未确认消费积分价值的,在发放购物卡是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预收账款-预付卡

2企业执行新收入准则等,事先确认了消费积分价值的,在发放购物卡冲减负债。

借:合同负债-消费积分(或:递延收益)

贷:预付账款-预付卡

3促销抽奖的,需要按照“偶然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如果没有要求客人现场缴纳个税的,也需要按照面值金额换算为税前金额。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预收账款-预付卡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购买充值卡的账务处理:1、企业买充值卡且充值时:借:预付账款—充值卡,贷:银行存款;2、企业自己用充值卡时:借:管理费用等,贷:预付账款—充值卡。其中:当企业把充值卡送给客户时: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贷:预付账款—充值卡。当企业把充值卡作为福利发给员工时:借:管理费用—福利费,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贷:预付账款—充值卡。

充值卡又叫做预付卡,消费卡,储值卡,是指发卡机构以盈利为目的,通过特定载体和形式发行的,可在特定机构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凭证,体现了持卡(券)人作为消费者对发行机构享有的债权。

推行使用预付卡,对两界来说主要有以下好处:

其一是增大了安全性。使用预付卡后商家不经手现金,大量减少了现金的流动,可减少盗劫等凶险。

其二是盈利增多。使用预付卡时商家预收现金,钱款拖欠大量减少,可灵活运用的资金增多,益于展开经营,同时,利用时间差可以获得很多利息。消费者用预付卡购物时,卡上数字减少不像现金出手那样心痛,消费者节制力降低,可使销售增长。

其三是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使用预付卡,现金收汇、账目收支大量减少,既可提高效率,又可减少人工和设备的费用。

其四是能稳定客源。消费者在某系统的商店预付现金而得到预付卡后,便会在一定时间内与其他系统的商店“断交”,成为该系统商店的稳定客户。

其五是能完善企业形象有利于长远发展。便利商店难与巨型商厦竞争,但通过预讨卡可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预付卡这一科技产物又会赋予企业以先进的形象,能有力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增强竞争力。

公司购买的购物卡,可计入预付账款——预付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对于购物卡,应如何做会计分录?

购入购物卡分录处理

购入购物卡时:

借:预付账款——预付卡

贷:银行存款

将购物卡作为过节福利发放给员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预付账款——预付卡

借:管理费用等——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将购物卡送给客户: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预付账款——预付卡

用购物卡购办公用品、茶叶、纸巾等集体福利: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贷:预付账款——预付卡

预付账款和管理费用是什么?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先以货币资金或货币等价物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在日常核算中,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账,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必须预先发放的在以后收回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等。对购货企业来说,预付账款是一项流动资产。预付账款一般包括预付的货款、预付的购货定金。施工企业的预付账款主要包括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等。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等。

送礼用的话,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银行存款;这个送个人需要代扣个税。

不过实务中不是都做代扣,但是不做有检查风险。

""购买预付卡不得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来直接抵减企业所得税,

先借:预付账款-预付卡,

贷:银行存款。

之后取得实际消费的小票或记录时候,再: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预付账款-预付卡。

如果是送礼的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即可。如果是个人的还需偶然所得扣个税。

相关政策:

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第三条规定,“(一)单用途卡发卡企业或者售卡企业(以下统称“售卡方”)销售单用途卡,或者接受单用途卡持卡人充值取得的预收资金,不缴纳增值税。

2、售卡方可按照本公告第九条的规定,向购卡人、充值人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3、持卡人使用单用途卡购买货物或服务时,货物或者服务的销售方应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且不得向持卡人开具增值税发票。”

4、另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规定“未发生销售行为的不征税项目”下设601“预付卡销售和充值”、602“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预收款”、603“已申报缴纳营业税未开票补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