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牵女儿走婚礼地毯是什么感觉

爸爸 0 21

父亲牵女儿走婚礼地毯是什么感觉,第1张

父亲女儿走婚礼地毯是什么感觉
导读:婚礼对于新人来说,是庄重而神圣的。在这个仪式上,父亲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女儿的手放开,交付给另外一个男人,让这个男人牵着她的手,共度余生。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这是个重要的日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件喜事。可是,对女儿的父亲来说,却是个很难开心

婚礼对于新人来说,是庄重而神圣的。在这个仪式上,父亲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女儿的手放开,交付给另外一个男人,让这个男人牵着她的手,共度余生。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这是个重要的日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件喜事。可是,对女儿的父亲来说,却是个很难开心得起来的日子。

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可见父爱对女儿,非同一般。那么多年里, 承载了多少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啊,却就在这走红地毯的短短几分钟里,全变了。以后,女儿不再把父亲当成唯一的依靠了,她已经有了新的伴侣。

嫁女的父母,都像是在赌博。因为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这个男生会对她好吗?会像父母一样包容她,尊重她,理解她吗?她会幸福吗?会不会受苦?会不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流泪?

在这个开放又自由的社会,他愿意一辈子守在她身边,护她安好吗?太多太多的未知,让为人父母的焦头烂额。

可是,他们能做的,也只有成全,只有祝福,用自己的祝福带给孩子一生的安稳和幸福。

台湾作家刘墉在《父女情》里说:或许女儿真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吧!所以,父亲会把女儿的男朋友看成敌人;所以,父亲会在牵女儿走过红地毯时哭成个泪人。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有个女儿,从小给她留长发,给她穿小靴子,给她编花环。

教她读书认字,教她做一个善良的人……可是,她嫁人了,你却哭成泪人儿!

女儿在未出嫁前,可以靠在父亲的怀里撒娇,父亲可以抚摸女儿的长发。当有了一个单膝跪在女儿面前求婚的男人,父亲的权力就被这个男人的誓言掠夺了。对父亲而言,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啊!

  

我在想:等我举办婚礼的时候,我一定会要求老公对在场的每个人郑重承诺,爱我一辈子,疼我一辈子。不管这个承诺能不能做到,但一定要说出来,让我的家人听到,让我的父母听到,让他们放心地把我交给他。

同时,也想对父母说:不管女儿嫁多远,都永远是你们随叫随到的女儿。女儿只是开始了新的生活,你们并没有失去女儿。不管我们离得有多远,都会相互牵挂的。思念你们的心,从未改变!

一篇没有写完的作文         

《快乐的乞丐》是读中学的女儿没有写完的一篇作文。不知为什么,作文只写一半就被撕掉扔在地板上。文中写我家东面的龙津江边闲置着的地下排水管里,住着一个乞丐。这个乞丐除了乞讨外,整天坐在龙津江的堤岸上敲打着石头,喊着歌,看天上的飞鸟。喊累了,就躺在堤岸上睡觉,这时有河水为他伴奏催眠,有星星为他点灯。过往的行人来去行色匆匆,为一天的三餐奔波劳累,而她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整天关在教室里,埋在题海里,与阳光无缘,与星星更是每夜相见恨晚,哪有这个乞丐的快乐与幸福?文章没写完,但字里行间流露一种羡慕与渴望。文中那种无奈与茫然,令我读后一头雾水,困惑不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的她们还不够幸福与快乐?          

记得那天我正在家里大扫除,看到这写一半的文章时,非常生气。怎么这么没志气,没品味?一个中学生竟有这样的审美观、人生观?幸亏女儿不在家,幸亏是只写一半就扔了,否则,家里的大扫除非先改为思想大扫除不可。生气解决不了问题,还是摸清事情的根源再说吧。于是,我顺着女儿文章的思路留意起那个乞丐,留意起女儿每天学习生活日程。说真的,一番仔细观察之后,我理解了女儿,理解了她的无奈与茫然。

瞧那个乞丐,虽然一头乱发,衣服又脏又烂,但是天天与龙津江为伴,自娱自乐。或追着鱼儿跑,或拿石头打蝴蝶,学着鸟叫,在沙滩上垒房屋﹒﹒﹒﹒﹒﹒清晨当女儿急匆匆上学生怕迟到的时候,乞丐还在排水管里酣睡;傍晚当女儿学累了一天,带着一大叠试卷作业回家的时候,乞丐正在岸边高歌,搞个人演唱会;夜深了,女儿还在灯下做作业,乞丐却在星光下狂呼自乐。我明白了女儿眼里的快乐,那是一种自由,一种无拘无束,一种与自然零距离的接触,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这一代的新新人类,并不满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他们更渴望能与大自然为友,能在大地的怀抱里撒撒娇,能在灿烂的星空下也狂闹几回。

看到女儿披星戴月的急冲冲地在学校与家穿梭,心底不由得涌上一股酸痛,有时还真想对她说:“孩子,歇歇吧,歇一歇吧!”可总是来不及说的时候,新一轮摸底考开始了,刚考完,该歇了吧,不行。数学奥赛拉开了序幕,送走了数学奥赛,该歇了吧,不行。英语、作文竞赛老师指定参加,能不去吗,不行,去吧,好好准备,别浪费参赛名额别让老师失望。还没赛完,月考又到了。就这般循环反复着,一天又一天,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过去,春节眨眼间成了除夕,女儿依旧急冲冲地飞奔在学校与家两点一线上。她们的生活只有书本和试卷,只有竞赛与排名,岂能不单调得手痒写写《快乐的乞丐》,抒一抒胸中的憋闷吗?

感谢《快乐的乞丐》让我及时发现女儿的无奈与茫然,及时理解女儿苦读之外的另一份真实的感受,同时也让我幡然醒悟。女儿应该读好书,更应该过好每一天,不能七色的生活,也要加点生活色彩,而非机器人般在固定运作轨迹上机械来回。有了理解,爱就能更贴切与舒心了。当看到女儿又急着去晚自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叫住她:“等等,先陪老妈子散散步。”在散步中,让女儿明白珍惜时间很重要,科学利用时间更重要。当看到《同一首歌》有女儿喜爱的歌星演唱的时候,我会煽动她“错过了,可别后悔哟!”在欣赏演唱会中,让女儿知道学习是她的主要任务,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每天中午的《子午书简》《新闻联播》特批为她的第二套午餐。遇到不用补课的周日,就放归山林,当一回野孩子。在女儿的欢笑声里,我知道快乐永远与她同在!

这个可以吗,你也可以改成自己经历的事情,用第一人称叙述

如果对你有帮助,那就采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