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蕊希超过了一定年龄,所谓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对你人生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没了齿一样,从你手中滑落下去,久而待之就如你手中的全是一些不值一提的伪略品。前几天,闺蜜的奶奶去世了。那是一个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蕊希
超过了一定年龄,所谓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对你人生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没了齿一样,从你手中滑落下去,久而待之就如你手中的全是一些不值一提的伪略品。
前几天,闺蜜的奶奶去世了。那是一个令人心急的夜晚,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准备,只记得那天晚上她情绪非常低落,萎靡不振。当时她正躺在床上看书,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被告知奶奶病危的消息,胸口突然涌过一阵剧烈的疼痛,感觉像被电流击中,眼泪夺眶而出。
第二天清晨,她强忍着悲伤,坐上最早的车赶回家,希望能来得及见奶奶最后一面,路上她一边哭一边不停地往家里打电话,她盯着车上的时间显示器,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哭声,紧张、恐惧,重置着周围的一切。最终,她还是没有来得及和奶奶做最后的告别,在她回家的途中年迈多病的老人终于还是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被死神召唤。那一刻,她整个人绝望的瘫坐在地上,泣不成声。
两个血肉相连的亲人没有一句告别,就永久的离散了,其实她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老了,死的那一刻总要来的。可当我们长大后,渐渐的发现身边的父母双鬓斑白,一天天老去,就会越发害怕失去他们。
最近她常常在梦中惊醒,想起奶奶的眼神、微笑和耳语,她们在梦里聊着天,就像是两个在站台上相遇的旅人,不知道来生是否还会相见,她说:“接受离别,真的太难了。”我记得她曾经骄傲的跟我说:我的奶奶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人,她说她小时候特别爱哭,又怕黑,没事总是黏着奶奶,走到哪里都要跟在奶奶后面。他们总是在家门前的树底下乘凉,奶奶总是早早地摆好小主意,她乖巧的在身旁,听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我也有一个年过八旬的奶奶,她很宠爱我,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一想到有一天,我要面对失去她的时候,就会生出一种忐忑和恐惧。
送完奶奶最后一程的她,满脸憔悴的跟我说:你有空就回去多陪你奶奶。老人家其实不需要你给他买多少东西,给她吃多少山珍海味,她需要的只不过是我们能多花一些时间陪她说说话,逢年过节可以抽空回家,跟她吃一顿团圆饭,她就会很开心。哪一天如果她真的走了,就再也见不到了,你后悔都来不及。
小时候的我们,眼光只局限于当时生活里的一片天地,知足的将命运和土地捆绑在一起,根本不知道天地之外,还有一个广阔的世界。后来我们长大了,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城市,所以我们决定要出去,逃离熟悉的亲人。
日子东飘西荡,一路跌跌撞撞之后才会明白,我们真真想要的,到底是是什么?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来到这个世上,并不是为了成为谁,随波逐流的沦落成一个没有自我的复制品,然后庸庸碌碌过清贫一律的人生。我们单枪匹马的在这个社会摸爬滚打,我们卖力工作,拼命赶路。可我们却忘记了另外一些无比重要的东西,我们成功和长大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亲人老去的速度,死亡也终将带走他们,然而有些人即使已经走了很多年,那些离别的绝望和伤痛,也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但我们还是会害怕失去他们的陪伴,狄安娜夫人说:不害怕痛苦的人是坚强的,不害怕死亡的人更坚强。我们不是害怕苦难,也不是害怕死亡,我们害怕的是阴阳两隔的思念,和那种至亲被隔离的痛苦。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人越长大越害怕失去,因为失去就不会再拥有了。所以越长大就越小心,越顾虑重重。每一次做出选择和让步就瞻前顾后;每一次背井离乡都频频回头;每一次的放弃也不再义无反顾。成长的代价不是带走我们的青涩,而是带走了,我们曾经一往无前的勇气和魄力,因为是大人了,所以很多事情不敢了。
或许,我们真的可以飞黄腾达,每天锦衣玉食,打扮得光鲜靓丽,可父母却依然粗茶淡饭,朴素地生活着。而他们也在一天天,一年年的老去,越长大越害怕失去,于是才懂得了珍惜,珍惜那些对自己而言,至关的重要的——人和事。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是因为害怕那些一直默默陪在我们身边彼此深爱的人,还没有等到我们初露锋芒,有所作为,他们就已经提前离开。甚至,还来不及做最后的告别。
我们都是只是芸芸众生当中一个特别平凡的存在。我们软弱,我们害怕失去,我们只希望我们爱的人能够无灾无难的,健康的活着。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对身边的人说:“等”不要再说:“爸妈,等我不忙了,我就回去看你们。等我将来有钱了,我就带你们周游世界。”他们为我们终其一生,等到头发花白,他们等到的不应该是一个充满未知的答案。
有的人鱼跃龙门,一直成功。有的人未必可以一路坦途,事事顺意。但孝顺和回报是和我们成败无关的东西,因为我们谁也没有办法预知,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来。很多人和事,一等,可能就是永远,再后悔,也来不及。
前几天往家里打电话,和妈妈聊了几句,妈妈告诉我,奶奶不在了,因为疫情期间不允许办葬礼,叔叔找了队里的人帮忙,叫来了几个姑姑,简单举行了个仪式,就把奶奶葬了,小叔叔一家远在新疆,考虑到疫情期间的种种管控措施,没来送他的老母亲最后一程。
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却是老爹的亲婶婶,是我亲爷爷弟兄四个中的老三媳妇,奶奶是爷爷这一辈中走得最迟的一个,她见证了我们这个大家族儿辈、孙辈、重孙辈的成长,享年83岁。
我夏天回去的时候,她拄着拐杖来家里串门,我和妈妈还有她坐在院子里的凉棚下边晾杏皮子边聊天,一句话她问了我好多遍,“你们城里冬天架不架炉子”我告诉她:“不架,城里冬天有暖气。”
没过几分钟她又问:“你们城里冬天架不架炉子”妈妈大声告诉她:“不架!城里冬天有暖气呢,又干净又暖和,架什么炉子。”
没过几分钟,她又问,妈妈不耐烦了:“婶婶,你刚问过怎么又问,给你说了城里冬天不架炉子!”,奶奶也一下子急了,说“我老了,记不住了,多问几遍咋了怎么,你是不是嫌我烦得很就是啊,我咋就活着不死呢到处讨人嫌……。”
“你还是不想死,想死的话就别吃药了,你怎么一有点病,就去医院,大夫给你开个不好的药都不行,你别吃药就能早点死了。”妈妈和奶奶继续拌嘴,我在旁边偷偷地笑,八十多岁的奶奶记忆力明显不行了,脸上的颜色也又青又黑,像很多天没洗脸似的,妈妈告诉我,奶奶的精神头已大不如往年了。
三爷爷二十七八年前就不在了,那时奶奶五十岁过一点,几个姑姑都出嫁了,大叔叔的儿子刚生下不久,小叔叔还没结婚。
大叔叔结婚后就分出去单过了,小叔叔在外边打工,奶奶一个人种着十几亩地,那时的奶奶很“霸道”,轮到队里浇地,她总是第一个把水拦到她的地里去,为此没少和队里人吵架。
她使唤几个侄子也很“有理”,今天让这个帮她犁一下地,明天让哪个帮她拦一下坝,自己的儿子却舍不得使唤,我老爹还有几个叔叔虽然颇有微词,但能帮的还是帮了。
爷爷走后,奶奶又种了十二年地,在此期间她帮小叔叔结婚成家,小叔叔结婚后和她生活了一两年,就带着老婆儿子去新疆了。大叔叔一家在此期间也搬到了镇上,后来又搬到了城里,这十几年来,奶奶一直一个人生活。
奶奶不缺钱,她六十多岁不种地后,新疆的小叔叔经常给她寄钱,三个姑姑不是给钱就是给她买东西送过来,奶奶吃的喝的不缺,但过得很孤独。
她一大早起来就会跑到几个侄子家串门,每家一天要进去很多趟,妈妈和婶婶们烧火做饭,她就搬个小凳子坐在厨房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闲话,赶到饭做熟了,妈妈或婶婶们会给她舀上一碗,她吃了,回去也就不做了。
后来她查出肺结核,听说这病会传染给别人,她怕人家会嫌弃她,到我家或其他婶婶家串门既不长坐也不进屋门,更不端饭碗,只在院子里待会就走了,但每天还是进进出出很多趟。
我们孙子辈回去看父母,买的时鲜水果蛋糕之类的也会拿给她吃,我和姐姐每次回去,都会去奶奶屋里坐一坐,逢年过节还会提上礼物。
奶奶是我们大家的奶奶,虽然她唠叨、惹人烦,妈妈和婶婶们还是像个小孩一样哄着她。
这两年奶奶明显老了,饭也做不上了,大叔叔怕她死在屋里没人知道,又从城里返回乡里,重新种起了他早就租给别人的地,并当起了村里的支书。
奶奶这两年对叔叔很依赖,叔叔在村委会上班,到了时间不回家,她就会站在马路上张望,一遍一遍自言自语:“咋还不回来呢”
叔叔的两个儿子还有婶婶都在城里生活,叔叔隔三岔五会回城一趟,每当这时,奶奶不是站在村口张望就是在我家和其他几个婶婶家来回转悠,不停地问妈妈和婶婶们:“我家xxx(叔叔的名字)怎么还不回来啊他走的时候不是说去两天就回吗”妈妈和婶婶被问的不耐烦,一句话就顶了回去:“婶婶,你都问了多少遍了他说两天回来,不是刚走了才一天吗该回来的时候就回来了,没事你能不能安稳坐一坐,别进来出去的烦人了。”
奶奶被呛一顿,能安静一会儿,过一阵子又开始问。妈妈说,这两年她快被奶奶这个老糊涂烦死了,我开玩笑说,没奶奶这个老糊涂烦你,你还着急呢,妈妈笑了,说是啊,庄子上没几个年轻人了,就剩下她们几个老汉老婆子没事了斗斗嘴,解解孤独,奶奶虽然烦,哪天不进来还想呢。
这些年,小叔叔曾想把奶奶接到新疆去生活,奶奶怕自己死到外地,死活不肯去,有一年过年回来,叔叔给她做了很长时间思想工作,她才答应去待一段时间,结果去待了不到两个月就被叔叔送回来了,听说奶奶在城里的楼房上根本待不住,下楼到小区里又一个人不认识,去了两个月,整天嚷着要回家,叔叔只好送她回来。
大叔叔前些年也曾接她到城里住过几天,奶奶卫生习惯不好,老往地砖上吐痰,被婶婶说了几次,还委屈的不行,她看不惯孙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不停唠叨,孙子被她唠叨烦了,也会怼她两句,白天叔叔一家人都去上班,家里只留下她一个人,她着急的不行,没住几天,就嚷着要回来,叔叔怕她的病会传染给家里其他人,本也不想留她住,正好顺势送她回家。
大叔叔回来的这两年,奶奶虽然和叔叔一块做饭吃,但不住一个院子里,奶奶守着她的老院子不肯离开,她白天待在叔叔成家后另修的那座房子里做饭吃,晚上回她那又昏又暗的旧房子住,照她的说法,她死也要死在那里。
大叔叔虽然返乡种地陪奶奶,但大婶婶并不愿意,她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年,大弟弟都三十岁了,媳妇都还没着落,婶婶心里着急啊,偶尔回乡里一趟,也不给奶奶好脸色看,因此奶奶在妈妈面前老在叹气,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死,还要拖累儿女。
我元旦回家的的候,妈妈告诉我,大婶婶不知道给大叔叔吹了什么枕边风,大叔叔近几个月来对奶奶的态度远不如从前,他一回城就是三四天,走的时候也不给奶奶准备下些吃的,有时连招呼也不打,奶奶跟妈妈说这些的时候,总是眼泪盈满了眼眶,妈妈说她看着不忍心,就把家里的馍馍给奶奶装几块,奶奶每次都要哭出来的样子。
由于疫情,今年春节我没回家,没能见上奶奶最后一面。要按以往的风俗,我们这些孙子、孙女都要回去奔丧的,今年情况特殊,大叔叔只通知了奶奶的亲生子孙和家门上的叔伯兄弟,我和姐姐都是事后才知道的。
奶奶走了,我娘家的老庄子上少了一位夏天坐在院门口的榆树下乘凉、冬天挪了个地方晒太阳的老奶奶,她将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但再也触摸不到了。
1 我的奶奶得了癌症但现在还没去世作文
1994年正月初十,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我出生啦。阳光明媚,和风轻拂,在爸爸妈妈爱的海洋里,我快乐地成长着。
现在,我已经是一个读四年级的九岁女孩了。 常听大人们说“这个世界变化真大”这句话,其实,我家的变化那才是真正的大呢。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学校里的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我家最初居住的地方,是学校里的一栋两层楼房。
这栋楼房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屋顶的红瓦就像我们幼儿园小朋友站的路队,歪歪斜斜。有的地方还缺了一块,用黑色的瓦塞着,让人看了特别不舒服;墙壁是砌得整整齐齐的红砖,从远处看,好像是许多方盒子叠在一起,可是走到它的面前,那些红砖都像腐烂了似的,用手一摸,就会掉下一层红色的灰土。
爸爸告诉我说,这房子的历史长着呢,有二十多年了,现在它像一位老爷爷一样老了。 我们住在一楼,房子很小。
家里的东西就像不听话的小朋友一样,总是挤在一块,让人觉得乱糟糟的。每天,妈妈一煮饭就让我出去,要不然,油烟会让人受不了。
到了春天,地板上会冒出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可让人讨厌啦。我的布娃娃白白的脸上都长满了小小的麻子。
妈妈说,那是霉斑,全是小水珠使的坏。从那时起,我就恨透了我们居住的房子。
有一天,爸爸拉着我的手,指着一群忙忙碌碌的建筑工人说:“我们就要有新房子罗!”我听了,心里特别高兴。高兴地叫起来:“我的布娃娃有新房子罗!”不知过了多久,我们就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这栋四层楼的新楼房可漂亮啦!雄伟、高大、美丽、漂亮。
什么好的词都可以用在她的身上。 我的家是三室两厅。
墙壁刷得雪白雪白,地面铺的是瓷砖,又光滑又干净,我每天都可以光着脚丫在上面开心地玩了。房子里的东西摆得整整齐齐,再也不挤了。
我把我的布娃娃放在铝合金阳台上,让她天天晒太阳。妈妈再也不唠叨油烟呛人了,煮饭的时候,我就在客厅里玩,要不就看动画片。
在春天,妈妈再也不用为小水珠发愁啦;夏天呢,我们全家都睡在地板上,电风扇一吹,一觉睡到大天光;秋天的时候,我们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接到家里来,一起过“神仙”日子;冬天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打开空调,窗外雪花飘飘,屋内暖意浓浓。 今年的一天,我放学回家,打开门,看见客厅里摆着一台金光闪闪的大电脑。
我不禁高兴地叫了起来。不久,我就跟着爸爸学会了上网,到了星期六星期天,我就和爸爸上网看故事、看动画。
一次,爸爸问我,世界上什么变化最大。
我想也没有想,就说:“我家的变化最大!”爸爸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那你说说,我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爸爸看我想了很久也没有回答上来,就说:“其实,这都是的功劳!”我听了,大声喊了起来:“真好!真好!”爸爸看着欢乐的我也大声说: “中国真伟大!” 我家的变化 1995年至2002年,我家的变化可大了。在我记忆中:搬家前,房子的面积是57平方米,家里只有一张普普通通的大床、一台14英寸的小电视。
睡觉时,3个人挤在一张床上,但也没有多少钱再买一张,况且,也没地方放;一家三口在一张小圆桌上吃饭,太小了,这个放不开腿,那个伸不开胳膊;看电视的时候,我们三个看的频道不同,不知听谁的,哎,真没办法,有时候频道还不清楚,还是没办法。这台电视机只有30个台; 妈妈上班骑自行车,回家后说累,我看着人家还有摩托车,很眼馋;妈妈洗衣服很不方便,有时搓的手都通红,但又不能不洗,妈妈的手,常常冻裂。
爸爸妈妈平均每月的工资不足一千元钱。 搬家后,家庭的生活条件变的富裕起来:房子面积将近100平方米了。
多了一张大床,睡觉宽敞了;多了一张餐桌,吃饭不挤了。而且,能座六七个人呢;看电视的时候,也不用吵了,电视也更清楚了。
如果人多也可以打开小屏幕,让别人看别的。原来由14英寸变成了29英寸,原来有30个频道变成了100个频道;我们家又有新摩托车,回家后很轻松;夏天热,有空调了,风速想多快就多快,想多慢就多慢。
空调不仅制冷,还能制热;洗衣机,是全自动的,可以替妈妈洗衣服,让妈妈腾出更多的时间干别的事情。爸爸妈妈每年的收入是五年前的三倍。
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工作,希望明年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更快,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2 盼望奶奶生病早日好作文怎么写我做了个梦:“爷爷得了肺癌,而且越来越重。
昨晚,好像天塌下来似的,一定,医生说最多也只能活2年了,我只有紧紧地握住爷爷像枯树皮一样的手,可爷爷接过后就只捏在手里。爷爷脸上不再有往日的温和!
爷爷很疼我!梦里,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一动不动,我心都要碎了当我听到爷爷生病的消息时
爷爷生病前。他的微笑就像是开在我园子里最美的花朵。
我去看望爷爷的时候。看到这情景,谁知事与愿违,可不敢让它掉下来,身体一天天的消瘦。这花朵一直陪伴着我,梦见爷爷好了。妈妈沉重地说。真希望爷爷能早日好起来呀。每次放学回家,我看见他在输氧。我想。他说话喘不过气来,不时还和我开玩笑。
从此。我看见他什么也不吃。我悄悄地把爷爷最爱吃的香蕉递过去,一放学我就跑去奶奶家,他躺在床上愁眉苦脸,我心里好难过,家里的欢乐也烟消云散:爷爷能活到一百岁,每天都乐呵呵的,平时一有空就教我下象棋。”
我的心像被一把大斧头狠狠地敲了一下。我满以为这种快乐会一直延续下去。爷爷生病了,打扑克,我开心地笑出了声,脾气变得火爆。我眼里含着泪水,
他都会在接我的路上给我买一根美味的热狗
3 千惠身患癌症作文700字怎么写爷爷在世前,被查出得了癌症,一下他感到仿佛天塌下来了似的,整日萎靡不振,除了吃就是躺在靠椅上消逝时光,拒绝去医院治疗,他说:“反正迟早都是死,还不如早一点死,减少痛苦。”十几天下来,爷爷的病情加重了——大小便失禁。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在我的软硬兼施下,爷爷才勉强答应配合治疗。
过年回家,爷爷已经做了几次化疗。因为副作用,爷爷皮包骨头,原本红润的脸又黄又瘦,好像饿了几年,他又想放弃治疗,但爸爸妈妈努力劝诫:“人就这么一辈子,当然要好好珍惜,为了能多看一眼这美丽的世界,一定要坚持。而且,这种病也是有希望治疗成功的。”在他们的坚持下,爷爷还是坚持做化疗,有时参加一些适当的锻炼。经过化疗和锻炼,爷爷病情有了些好转,我们全家人都非常开心。
过了几个月爷爷病情又迅速恶化,爸爸妈妈只好轮流回去照顾,帮忙做些事情:跟爷爷谈心,劝他不要放弃希望;帮奶奶种田卖菜;在家里洗被子洗碗,尽量让奶奶轻松一些。有人问爸爸妈妈,这样不累吗?他们回答:“照顾老人,这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职责,再累也是应该的!”
放假了,我赶忙赶回去看望爷爷。看到爷爷时,他的眼球已深深地凹陷在眼眶中,一身的皮包骨头,似乎吹一口气就能吹倒他,让我不忍直视。我天天鼓励爷爷与疾病做斗争,哄爷爷开心,喂爷爷吃饭、吃药,给爷爷讲故事……我回来不久,爷爷去世了,妈妈立刻帮我请了假,匆匆忙忙地往老家赶。这次见到爷爷,他已经静静地躺在灵柩里,我们嚎啕大哭……
安葬爷爷时,爸爸妈妈也尽量选择好一点的墓地,希望爷爷能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平安、健康地生活……
4 对癌症的认识500字作文一个消息——关于爷爷的一个消息,打破了一个快乐的气氛,全家人都显得忧郁起来:平时一直带点儿幽默的爸爸,现在也好象多了一个包袱;奶奶更是忧郁,有时还默默哭泣,我知道,奶奶是在害怕爷爷去世,她老人家孤零零一人,唉;姑姑一听到消息,也在紧张;我和哥哥的脸上也挂起了丝丝伤心——因为我们不想这么早就没有了昔日里关心我们的,也让我们快乐过的,和蔼可亲的爷爷!
看题目,就可以晓得,爷爷得了癌症,是食道癌,食道里有一块长出来的7厘米的肉,是从嘴巴开始在21厘米~28厘米之间,可能那就是癌症里所说的“肿瘤”吧,我也是略知一二。
大约是前些时候,我到姑姑家住了两天,在第二天的中午,爷爷和爸爸、哥哥三人一起吃午饭,因为人不多,所以吃的是面条——爷爷也很喜欢吃。但是,爷爷吃着,吃着,突然,他在咽的时候,一条面咽不下去,好象被塞住了一样,爷爷见咽不下去,他只好把面抠出来,那时他别提多难过呢!
傍晚,我从姑姑家回来,吃晚饭时,爷爷才告诉我们中午的事,他还说想到医院去看看,爸爸和老伯同意了。
第二天早上,他们出发了,奶奶也陪爷爷一同去了。他们首先去了市“一院”检查,医生说有点严重,奶奶有点想哭,她很伤心,可爷爷要比奶奶乐观多了。
下午,老伯又带爷爷去了市“四院”,听妈妈说那儿专业,医生说要住院。然而,一个又一个噩耗传递给我们:先是得知是癌症,肿瘤有7公分,再是知道是恶性的,先要化疗,让肿瘤不扩散到其他部位,看看是否能缩小肿瘤,再动手术……
癌症太可怕了,它像恶魔,缠绕着人类;它像一把致命的毒剑,时时刻刻威胁着一个生命。但是,我相信只要用乐观的心去对待病魔,与病魔对抗到底,病魔必定消失!爷爷,加油!
5 千惠身患癌症作文700字怎么写爷爷在世前,被查出得了癌症,一下他感到仿佛天塌下来了似的,整日萎靡不振,除了吃就是躺在靠椅上消逝时光,拒绝去医院治疗,他说:“反正迟早都是死,还不如早一点死,减少痛苦。”
十几天下来,爷爷的病情加重了——大小便失禁。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在我的软硬兼施下,爷爷才勉强答应配合治疗。
过年回家,爷爷已经做了几次化疗。因为副作用,爷爷皮包骨头,原本红润的脸又黄又瘦,好像饿了几年,他又想放弃治疗,但爸爸妈妈努力劝诫:“人就这么一辈子,当然要好好珍惜,为了能多看一眼这美丽的世界,一定要坚持。
而且,这种病也是有希望治疗成功的。”在他们的坚持下,爷爷还是坚持做化疗,有时参加一些适当的锻炼。
经过化疗和锻炼,爷爷病情有了些好转,我们全家人都非常开心。过了几个月爷爷病情又迅速恶化,爸爸妈妈只好轮流回去照顾,帮忙做些事情:跟爷爷谈心,劝他不要放弃希望;帮奶奶种田卖菜;在家里洗被子洗碗,尽量让奶奶轻松一些。
有人问爸爸妈妈,这样不累吗?他们回答:“照顾老人,这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职责,再累也是应该的!”放假了,我赶忙赶回去看望爷爷。看到爷爷时,他的眼球已深深地凹陷在眼眶中,一身的皮包骨头,似乎吹一口气就能吹倒他,让我不忍直视。
我天天鼓励爷爷与疾病做斗争,哄爷爷开心,喂爷爷吃饭、吃药,给爷爷讲故事……我回来不久,爷爷去世了,妈妈立刻帮我请了假,匆匆忙忙地往老家赶。这次见到爷爷,他已经静静地躺在灵柩里,我们嚎啕大哭……安葬爷爷时,爸爸妈妈也尽量选择好一点的墓地,希望爷爷能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平安、健康地生活……。
6 盼望奶奶生病早日好作文怎么写冬日的一天,与朋友在某条小巷里散步。
走着走着来到一家破旧的棉袄专卖店前,我不禁向里面望了望,发现了一件与我的奶奶相似的棉袄,思绪慢慢地流向了从前……还是冬日的一天,幼稚的我吵着要和奶奶一起去买菜,奶奶满口答应。但倔强的我坚决 棉袄,也许当时我觉得那一件棉袄很难看吧。
撇开这一点不提。总之当时我穿得很薄,就与奶奶上街去了。
“不出门不知道,一出门吓一跳。”多日没到街上的我顿时觉得冷飕飕的,仿佛一阵大风就能把我吹飞一样。
我拉着奶奶的大手,偷偷地瞄了一眼,吓了一大跳。映入眼前的大手上满是老茧,岁月悄悄地从奶奶的手上划过,留下的却是让人心酸的皱纹。
突然,一阵大风吹得我打了一个打喷嚏。这“巨大”地响声让奶奶吓了一大跳,急忙脱下带有余温的棉袄给我披上,让我乖乖地呆在原地。
7 我的奶奶的了癌症,老师同学们知道后,都帮助我,还给我捐了钱先帮你拟一个大概的。后来的你自己修改。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首先对学校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真诚的说一声谢谢。感谢大家给予我奶奶及全家人的关心与问候。让我们顺利的度过了这个困难时期。现在奶奶正在接受治疗。我代表全家人再此对大家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这段你自己写你奶奶因为什么入院。。。。}学校得知情况后给予了你们什么样的帮助可以写的详细点。
在我奶奶发生了这样一场痛苦之后 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对未来的生活更充满希望 今后我一定加倍努力 用优异的工作成绩回报大家的关爱。祝愿学校的明天更加美好辉煌。
某某
时间
8 写给我至亲至爱的人作文一个被我缠了十年的人,却在一个凌晨让我经历了生死离别的痛。
那年她才55岁,她,就是我至亲至爱的人,奶奶。那天早上,我仍在睡梦中,却在爸爸与妈妈紧张而又急促的谈话中惊醒了,我听他俩说:“妈,不在了。”
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大脑一片空白,我甚至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赶忙做起来,问道:“爸,你说什么?”“你奶奶不在了!”爸爸平静地说。顿时我就是一阵嚎啕大哭,我责怪自己,奶奶在世时我一直顶撞她,整天就像皇帝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能体谅她的辛苦,奶奶的病是肺癌,当时在医院化疗回到家后,爸爸说:“奶奶很要强,不要让她知道是什么病。”
所以我们就一直瞒着奶奶。由于奶奶得的是肺癌,不能躺下睡觉,从医院回来就是坐着睡觉,整个人无精打采,眼都睁不起来,最后眼睛都没有了神韵,整个人骨瘦如柴。
天亮了,我吃过早饭后心不在焉的走到学校,整个上午满脑子想的都是奶奶和他生前的那些事,中午,饭都没有吃了几口,直至晚上才见了奶奶的灵柩,灵柩盖已经盖在了上面,我竟没想到那天晚上是见奶奶最后一面,看奶奶最后一眼,想到这些,我情不自禁的走进了房里,随手拿起三炷香,点燃了它,插在了奶奶灵柩前的香炉里,跪下磕了三个头。第三天,奶奶要下葬了,我也到了墓地,哭个不停,希望我的哭声能够送奶奶最后一程。
这些都是我想读给远在天堂我至亲至爱的奶奶听的,希望她能够在乡邻的心目中永生。
电视剧《流金岁月》中,蒋南孙奶奶一直养尊处优,即使是破产后,对吃穿用度也有一定要求。蒋南孙小姨提议将蒋南孙奶奶送到最好的养老院,交给专业人士照顾。蒋南孙奶奶虽然不太乐意,但是还是同意了。《流金岁月》蒋南孙奶奶结局是什么?她最后真的去养老院了吗?
据悉,《流金岁月》蒋奶奶结局是和蒋南孙破冰。蒋家破产后,小姨、蒋妈妈都想送蒋奶奶去养老院,一家人在饭桌上聊起体检事宜。蒋南孙主动提出照顾蒋奶奶,让蒋奶奶继续留在家里。蒋奶奶感动的热泪盈眶,真心实意承认了蒋南孙这个孙女。
最新剧情中,蒋家的大房子卖了,还剩下一些钱。蒋奶奶把一个存折交给蒋妈妈,让蒋妈妈给她们找个新的住处。蒋妈妈没有收存折,让蒋奶奶自己留着。蒋奶奶正疑惑,蒋妈妈的妹妹,也就是蒋南孙的小姨解释,她准备带蒋妈妈和蒋南孙去意大利,如果母女俩能适应国外的生活,就留在那边不回来了。
蒋奶奶摸着胸口强调,蒋南孙是她孙女。蒋妈妈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小姨不卑不亢指出,蒋妈妈嫁到蒋家这么多年,蒋奶奶对蒋妈妈、蒋南孙并不好,现在送蒋奶奶去养老院已经是最好的方案。蒋奶奶不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最终同意了蒋南孙小姨的方案。
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蒋奶奶说出对养老院的要求。小姨告诉蒋奶奶,她和蒋妈妈联系的养老院会先要求做一个体检,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推出服务套餐。蒋奶奶放下筷子,没有继续吃东西的心情。蒋南孙突然开口,说要亲自照顾蒋奶奶。蒋奶奶眼里闪现泪花。
完美的人生是不是就是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已走到生命的尽头,然后与家人体面地告别?
爷爷说他二月初二要走了,让小叔叔挨个打电话叫儿孙们前去看望他,我接到电话后没有信爷爷的话。93岁的爷爷一向思维清楚,声音洪亮,谈吐自如,怎么可能会突然说自己要走了呢?而且还准确地说出要走的时间。他一定是生气了,生气大家没有时常去看望他。热爱生活,喜欢热闹的爷爷刚熬过一个冬天,无论如何都不会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离开人世间的。
可是爷爷真的在二月初二那天永远离开了,他等到他的儿孙们都去看望完他之后平静地睡着了。春天已到,春花娇艳,树色青青,又可以放风筝了,爷爷却再也不愿意醒来,只剩一盘风筝线孤零零地堆在墙脚。在他离开之前,他不愿意让他的儿孙们留有遗憾,他等与大家体面地道过别后,才让自己的人生完美谢幕。他走时没有病痛,只是睡着在他喜欢的季节里,再也不愿醒来。
他临走前一夜,他还逗着孙子喝酒,从千里之外赶来的小姑姑陪他聊天,给他喝水,可他喝过几口之后再也不喝了,他说他后半夜要走,如果喝得太多的话他就走不了了,看着他的精神头,谁都觉得他在开玩笑。那一夜,他拉着奶奶的手说了很久,聊了许多过去的事,他问奶奶:“前几天我说你了,你还生气不?”奶奶说:“你啥时候说过我?我早就忘了。”爷爷笑着说:“忘了就好。”92岁的奶奶记性越来越差,爷爷总是不放心奶奶,那一夜他或许在自责,要等奶奶原谅了他,他才能了无缺憾地离开,奶奶不记得了,是对爷爷最好的宽慰。爷爷和奶奶拉家常似地说:“明天我就先走了,你就后面来。”奶奶答应着说:“嗯,你先去,我后面就来了。”他们的语气轻松得好像爷爷只是去上班一样。大家在笑爷爷和奶奶的对话,或许奶奶根本不知道爷爷“先走”是去哪里,可谁料到那竟是爷爷对奶奶最后的告别。
初二的清晨,爷爷像往常一样睡着了,呼吸均匀,可是谁也唤不醒他,他就那么静静地躺着,任儿孙们都围在他身边,任由大家怎么喊他,他都不理不睬,只是呼吸着,长辈们说他一定还有所牵挂。奶奶拄着拐杖被搀扶着进来了,她站在爷爷床边说:“你想走就先去好地方,我后面也就来了。”那一刻奶奶居然变得异常清醒和冷静。过了一会儿,爷爷真的走了,他走时正是正午时候,院子里阳光明媚,他精心侍弄了大半辈子的那些花正含苞欲放。爷爷奶奶相伴72年,到最后爷爷舍不得离开还是在等奶奶的告别,72年啊,哪能说走就走,然后独留另一半在人世间?
奶奶劝爷爷放心先走之后,坐在隔壁堂屋的沙发上哪里也不肯去。过了一会儿,她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以后再也没有人给我泡茶了。”感觉她像被爷爷遗弃了一样,望着我们一脸委屈,眼泪就那么流着,浸满每一条皱纹往下淌。我们像哄孩子一样说:“怎么没人泡,不是有婶婶给你泡嘛。”五婶忙忙地应着说一定给她泡茶,奶奶听了止住了哭。可是两分钟之后,她又委屈地哭了起来:“你爷爷走了,以后再没人给我泡茶了。”不知是糊涂,还是悲伤,奶奶的思维变成单一循环模式了。奶奶一辈子喜欢喝茶,正如她说的,她出去干活回家后,爷爷总是会给她泡好一杯茶的。一杯茶,一辈子,奶奶哪是担心没有人给她泡茶了,而是她想起的是爷爷对她一生的照顾从此画上了句号。爷爷奶奶共同育养七个儿女的一生,是爷爷奶奶点点滴滴一起经营的一生,这一生的相陪相伴哪是儿女给她泡一杯茶所能代替的。
在家祭奠爷爷的三日,家里前来吊唁的宾客盈门,大家忙着还礼,忙着招呼,只有奶奶谁都不认识,她颤颤巍巍地守在爷爷的灵前,哪里也不去,她分不清儿孙们谁是谁,但她一直记得爷爷就躺在那里,她只记得爷爷,这一点她从来没有一丁点儿糊涂过。她清楚的时候说:“你爷爷走了,我再陪陪他,等下葬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了。”她糊涂的时候像个孩子似的大哭着说:“你爷爷把我一个人撇下不管了,我再也见不到他了,也听不到他跟我说话的声音了。”谁劝她去休息一会儿她都又哭又发脾气。三天的时间里,奶奶很少休息,也很少离开灵前,她只是说着那几句话,只是不停地哭。
爷爷陪伴奶奶一生,奶奶送爷爷最后一程,即使奶奶有点糊涂和健忘,但她却很清楚,这一送将永世不得在阳间相见,她那孩子般的哭实际是撕心裂肺的悲恸,用奶奶自己的话说:“心都烂了。”
我想爷爷一定是去天堂了,他一定是怕奶奶先去天堂的话太孤单,所以他要先去那里做准备,然后等着将来迎接奶奶,在那里继续照顾奶奶。
时隔两月,四月初二,家族中辈份最大的六太太也因病去世了,享年78岁。在去祭奠的路上,我想起奶奶送别爷爷的情形,心里又开始疼了,这次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六太爷,六太爷身体健康,思维清楚,在这阴阳相隔的别离中,苍白的语言最是无用。
照旧宾客盈门,照旧哀乐阵阵,照旧锁呐悲鸣,初夏了,心中却透着凉意。见到六太爷还未来得及张嘴,却被六太爷先拉起手打招呼,他脸上带着笑,招呼大家坐下,招呼大家吃饭,他说:“你说能怎么办啊?生了病了又治不好。你看这么多人,大家热热闹闹地送走也挺好。”可是我听着他反过来安慰别人时,眼泪却来了,心中被压制的难过堵得满满的,我既难过听父母和长辈老说起六太太年轻时受的苦难,也难过她暮年该享福时却受病痛的折磨,而六太爷的坚强让我愈加难过。
祭奠三天,六太爷很少守在灵前,他一直出出进进地忙碌着,招呼着每一个前来吊唁的亲朋,或许他想给五个儿子撑着精神,不让大家为他担心,或许他只有忙着才没有时间想六太太已经走了的事实,或许他想很体面地送六太太最后一程。总之,他一直带着笑,一直忙碌着,好像拓只是送六太太去长途旅行一样淡定。
墓穴已经挖好了,初夏的阳光烈烈地照着,望着即将下葬的棺材,儿孙和亲友们悲恸的哭声回荡在山间。六太爷却绕着墓穴左左右右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是他送伴他一生的老伴最后一程的终点了,他要亲眼看着安顿好她才能放心。即使看着几日前还陪他说话的六太太在他眼前变成一座矮矮的坟莹,六太爷始终没有悲伤,或许让他坚强的理由是他一定要送好六太太最后一程,不能有任何马虎,这是他能为陪他一生六太太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第二天,六太爷红肿的眼睛出卖了他心中的悲伤。等亲友离去,等疲倦的儿孙们睡熟,等他撑到送完六太太最后一程之后,他应该悲念了六太太一整夜,从年轻时的两情相悦到年老时的相陪相伴,还有这两个人共同搭建起来的叫“家”的空间,以及那时时处处存在着的身影,他一定独自咀嚼了一晚,没有人知道他独自垂泪缅怀老伴时心里有多疼,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如何熬过那一夜的的,等再也见不到六太太的第一个黎明到来时,六太爷双眼红肿,泪痕斑斑。
送完老伴最后一程的心啊从此空出一大块,无论儿孙多少的关心都填不满,占不了,此后只能装着叫想念的悲痛。
我的祖辈们就这样默默地用一生诠释着相濡以沫。你陪我一生,我送你最后一程,在坚强中担负起爱和责任。或许我们对他们最好的缅怀方式就是秉承着他们的精神继续好好生活。
我越来越宁愿相信真的有灵魂的存在,真的有天堂,这样那些故去的亲人们就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某个空间,默默地注视着我们,陪伴着我们。如此人生也就只是一次短时间的旅行,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在另一个空间相聚,在那里我们仍旧是幸福的一家人,而且再也不用面对肝肠寸断的生死离别。
谨以此悼念我故去的亲人们。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