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簪与华盛与步摇与发钗与发钿这些古代女子用的头饰有什么区别?

男朋友 0 23

发簪与华盛与步摇与发钗与发钿这些古代女子用的头饰有什么区别?,第1张

发簪与华盛与步摇与发钗与发钿这些古代女子用的头饰有什么区别?
导读:1、定义不同发簪是一根的不带流苏的簪子;华胜即花胜,是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   甄嬛里像帽子的那种东西;步摇就是带流苏点缀的簪子;发钗是双股的那种,白话点就是有两根可以插发的;发钿就是用金银珠宝介壳镶嵌的一种器物。2、起源不同:发簪,古代

1、定义不同

发簪是一根的不带流苏的簪子;

华胜即花胜,是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   甄嬛里像帽子的那种东西;

步摇就是带流苏点缀的簪子;

发钗是双股的那种,白话点就是有两根可以插发的;

发钿就是用金银珠宝介壳镶嵌的一种器物。

2、起源不同:

发簪,古代妇女将头发挽成髻鬟,还要以簪钗贯连固定,以免髻鬟松散坠落。簪的本名叫“笄”。“簪”是秦汉以后的叫法,在秦、汉以前称之为“笄”(ji1),实际上是同一样东西的两个名称。历代遗留下来的发簪样式十分丰富,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

发钗,发钗和作用与发簪一样,都用来插发,但发簪作成一股,发钗则作成双股。发钗的安插也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   

花钿,有许多复杂多变的图案,如牛角形、扇面状、桃子样等,而更多的是描绘成各类抽象图案,疏密相间,匀称得当。这种花钿贴在额上,宛如一朵朵绚丽鲜艳的奇葩,把女子妆扮得雍容华丽。

步摇,是古代女子的重要首饰之一,是在笄(簪)上加以饰物而来。其制法是先以金银丝编成枝,再往上缀满珠宝花饰,并有五彩珠玉垂下,使用时插于发际。因为行走时随着脚步的移动,那些垂挂着的珠玉便会不停的摇动,固而称为“步摇”。 

扩展资料:

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关于发簪名就有“金桃花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崐点翠梅花簪”等名称。

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发钗除了在质料及长短上有所区别外,更主要的特点还在于钗首上的不同装饰。如在钗首雕凿蟠龙之形,即为“蟠龙钗”。在钗首装饰鸾鸟,也为历代妇女所崇尚。尤其在结婚首饰中,更为常见,因为鸾鸟在民间一直被视为吉祥之禽。饰有鸾鸟的发钗,被称为“鸾钗。

-发簪

-步摇

-发钗

凤冠霞帔是什么样的服饰

 凤冠霞帔是什么样的服饰,凤冠霞帔是由凤冠和霞帔组成的,而在古代凤冠霞帔主要作为皇帝后宫皇后和妃嫔们的常服,还有女子在结婚的时候穿着凤冠霞帔出嫁,以下分享凤冠霞帔是什么样的服饰?

凤冠霞帔是什么样的服饰 1

  一、凤冠霞帔是什么样的服饰

 凤冠霞帔并不是服饰,只是配饰。顾名思义,凤冠霞帔是由凤冠+霞帔组成的,这是两个物品。一组凤冠就包括:凤冠、凤簪、金簪。其中,凤簪是用来点缀凤冠的凤凰形状发簪,金簪则是在凤冠里固定发型用的,而一组霞帔包括:霞帔、帔坠、钓圈。凑齐这些东西,才算是一套完整的凤冠霞帔。

 凤冠:凤冠因以凤凰点缀得名,是古代贵族妇女所戴的礼冠。随品级不同,佩戴的凤冠也不同。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霞披:古代后宫妃嫔以及命妇的一种披肩服饰。霞帔是一种从肩上披到胸前的彩带,用锦缎制作而成,上面装饰着各种花纹样式,两端呈现三角形,在彩带的最底下悬挂着用金或玉石制作的坠子。

  二、凤冠霞帔对应的是什么

 在传统中式婚礼中,新娘穿着凤冠霞帔,非常高贵庄重。按照中国古代婚礼来说,新娘穿凤冠霞帔,新郎要穿状元服。在婚礼上,新娘穿一身大红锦袍,头戴凤冠、身披霞帔,雍容华贵,新郎穿着绣着麒麟的官服,威风凛凛。

  三、凤冠霞帔什么人可以穿

 1、凤冠霞帔被皇后和后宫妃嫔当常服来穿。

 2、凤冠霞帔是朝廷诰封命妇(大臣的母亲/妻子)的礼服,在重要日子时穿。

 3、寻常人家女子出嫁时可以穿戴凤冠霞帔。

 在古代凤冠霞帔是女性社会身份地位的一种标志。虽然皇后妃嫔和命妇都可以穿,但是根据各人的地位等级不同,凤冠霞帔的用料、花纹、颜色等等都有不同。

 而平民女子所佩戴的凤冠霞帔,所有的装饰几乎都是仿制的'。

 现在凤冠霞帔已经成为传统中式结婚礼服中的一种,作为新娘在婚礼上的穿搭。

凤冠霞帔是什么样的服饰 2

  一、有关凤冠霞帔的诗句

 1、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折子戏》

 2、朱颜易改,良人难寻,凤冠霞帔闺阁愁,郎君已远,妾心生怨,岂知今生缘浅,转身不见——《恋恋中国风》

 3、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霓裳羽衣舞歌》· 白居易

 4、解下了这金花八宝凤冠儿,解下了这云霞五彩帔肩儿,都送与张家**妆台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听使。——《潇湘雨》第四折 · 杨显之

 5、花烛之下,乌纱绛袍,凤冠霞帔,好不气象。——《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6、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红楼梦·第五回》

 7、若我长发及腰,十里红妆,凤冠霞帔,惟愿执子之手,与卿相濡以沫。

 8、月老庙,佳侣共许愿,福缔良缘。百梳发,粉黛倾城颜,凤冠霞帔。花妆红,新娇乘鸾轿,紫箫声起。花瓣洒,嫁与心中郎,鸾凤齐鸣。鞭炮响,新郎背新娘,宾亲喜迎。夫妻礼,红绸花双牵,四拜洞房。众客欢,吉席醉琼觞,溢喜筵开。新词贺,笑将美言祝,珠联璧合。合卺酒,锦帐情缱绻,月圆花好。足抵红莲,红衣素手,锦盖下,莞尔娇羞。

  二、三书六礼八抬大轿明媒正娶诗句

 1、平平仄仄缔良缘,恋爱情丝自早牵,海石山盟皆缱绻,相亲相敬乐绵绵。三生石上注良缘,恩爱夫妻彩线牵,春色无边花富贵,郎情妾意俩缠绵。景星焕彩耀闺房,吉日佳辰合卺觞,宝眷情欢鱼得水,月圆花好配天长。

 2、天成佳耦是知音,共苦同甘不变心,花烛洞房亲结吻,春宵一刻胜千金。

 3、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4、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5、燕尔新婚正妙年,亲朋争说好姻缘,珠联璧合情如蜜,海警山盟石比坚。

 6、筵开吉席醉琼觞,华国楼头鸾凤翔,印证同心临绮阁,影传笑吻粲兰房;吹箫恰喜追萧史,举案堪欣媲孟光,诗咏关雎今夕祝,三生石上契情长。

  三、三书六礼八抬大轿明媒正娶什么意思

 三书六礼、凤冠霞帔、十里红妆、八抬大轿方为明媒正娶,这是古代人结婚的一套流程,也被很多人引用为新郎给新娘的承诺。经此娶亲流程,也是对新娘身份的一种昭告,让天下人都知道,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

 古时候结婚讲究三书六礼,三书六礼的婚嫁礼仪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文书和礼仪,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在古代,行完三书六礼婚嫁礼仪才被亲属邻里认可为明媒正娶的妻子。

 相应地,男方明媒正娶,女方要着凤冠霞帔出嫁以作回应。十里红妆是指出嫁的场面大,嫁妆特别多,显示女方的家庭实力雄厚。而八抬大轿是指八个人抬的娶亲大花轿,显示男方娶亲的诚恳态度,以及对于正妻身份的认同。

南荣雪儿 | 五级

钗/步摇/花钿/其他

蝴蝶钗

碧玉瓒凤钗

碧玉瓒凤钗

梅花琉璃钗、

八宝翡翠菊钗、

珍珠钗

蜜花色水晶发钗

金丝八宝攒珠钗

镂空兰花珠钗

朝阳五凤挂珠钗

金雀钗

缠枝钗

三翅莺羽珠钗

镂空雕花水晶钗

五凤朝阳挂珠钗

宝蓝吐翠孔雀吊钗

白玉嵌红珊瑚珠双结如意钗

花穗钗,

缠枝钗,

金雀钗;

镏金点翠钗,

点翠嵌宝大发钗,

珐琅银钗,

双凤纹鎏金银钗,

累丝珠钗,

宝蓝点翠珠钗,

五凤朝阳桂珠钗

珍珠碧玉步摇

蝴蝶步摇

镂空飞凤金步摇

蝙蝠纹镶琉璃珠颤枝金步摇

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

红翡滴珠凤头金步摇

金累丝红宝石步瑶

金海棠珠花步摇

双凤衔珠金翅步摇

鎏金穿花戏珠步摇

金凤出云点金滚玉步摇

凤凰展翅六面镶玉嵌七宝明金步摇

孔雀银步摇,

四蝴蝶银步摇,

富贵双喜银步摇,

云鬓花颜金步摇,

丽水紫磨金步摇,

红翡滴珠凤头金步摇,

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

球形珍珠步摇,

金海棠珠花步摇,

水晶步摇,

玉垂扇步摇,

玉蝴蝶纹步摇,

镏金点翠步摇,

银质四蝶步摇,

鎏金穿花戏珠步摇,

菊花纹珐琅彩步摇,

金累丝红宝石步瑶

碧玉龙凤夹子

飞蝶搂银碎花华胜

赤金宝钗花钿

蝴蝶流苏

翠翘

四蝶穿花碧钿

蕉叶碧玲珑翡翠流苏

攒珠青玉笄

烧蓝镶金花钿

金镙丝童子戏珠头花

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头花

金丝香木嵌蝉玉珠;

翡翠扁方;

翠镶碧玺花扁方,

金镂空蝠寿扁方,

白玉嵌珠翠扁方;

烧蓝镶金花细,

赤金宝钗花细;

赤金凤尾玛瑙流苏;

溜银喜鹊珠花;

金累丝托镶茄形坠角儿,

茄形粉碧玉坠角;

玉搔头;

玉笄;

紫金翟凤珠冠;

落英缤纷翡翠头花,

方壶集瑞边花(鬓花),

瑶池清供边花;

发簪

发簪

珊瑚翡翠宝石琉璃蝴蝶型大凤簪

银鎏金模印花卉带陈永和双款大银簪

银花卉绞丝小发簪

银鎏金掐丝点翠花卉小簪

鎏金模印百花蔓草如意头大发簪

老铜镂空金钱花卉细长钩簪子

铜模印花鸟争艳如意头带款云簪

掐丝银鎏金带款蝴蝶花卉簪子

紫鸯花簪子、

蝴蝶钗、

珍珠碧玉步摇、

梅花白玉簪、

碧玉玲珑簪、

淡紫色簪花、

水晶蔷薇花簪子、

薇灵簪、

金厢倒垂莲簪、

白玉响铃簪、

血红桔梗花簪子、

镂空金簪、

累丝嵌宝衔珠金凤簪、

珍珠碧玉簪子、

白玉响铃簪、

碧玉棱花双合长簪

金崐点珠桃花簪

莲花簪

紫玉簪

紫鸯花簪子

银凤镂花长簪

珠花簪

金簪

玉簪

蝴蝶簪

吉祥如意簪

玫瑰晶并蒂莲海棠修翅玉鸾步摇簪

金镶玉蜻蜓簪

金镶玉簪

镂空金簪

水晶蓝宝石簪

玉镶红宝石簪子

蓝水晶簪子

镶珠宝鎏金银簪

鎏金银簪

银镀金镶宝石碧玺点翠花簪

白玉孔雀簪

披霞莲蓬簪

碧玉卧龙点翠金簪

龙凤簪

喜鹊登梅簪

白玉响铃簪

海水纹青玉簪

白玉兰翡翠簪

合菱玉缠丝曲簪

累丝嵌宝银凤簪

碧玉棱花双合长簪

鎏金银簪,

镶珠宝鎏金银簪,

镶宝玉寿星鎏金银簪,

镶宝石凤蝶鎏金银簪,

镶宝双层花蝶鎏金银簪,

镶宝石蝶戏双花鎏金银簪,

凤蝶鎏金银簪,

鎏金龙纹银簪,

玲珑点翠草头虫镶珠银簪,

镂空金簪,

云凤纹金簪,

梅花形金簪,

花丝金龙金簪,

镶宝金龙金簪,

镶珠宝蝴蝶金簪,

嵌宝蜘蛛形金簪,

镶宝鹿鹤同春金簪,

镶珠宝宝塔形金簪,

嵌绿松石花形金簪,

累丝双鸾衔寿果步摇金簪,

西池献寿簪,

万年嵩祝簪,

天保磬宜簪,

卿云拥福簪,

绿雪含芳簪,

翡翠盘肠簪,

珊瑚蝙蝠簪,

喜鹊登梅簪,

五蝠捧寿簪,

檀木箜篌簪,

事事如意簪,

梅英采胜簪,

景福长绵簪,

日永琴书簪,

仁风普扇簪,

万年吉庆簪,

吉祥如意簪,

日月升恒万寿簪,

银镀金嵌宝蝴蝶簪,

蝴蝶流苏簪曲形蝴蝶簪,

累丝嵌宝石金凤簪,

双翔凤簪子,

梅花步摇簪,

玫瑰晶并蒂莲海棠的修翅玉鸾步摇簪,

玛瑙簪,

珠花簪,

金镶玉簪,

金镶玉蜻蜓簪,

金镶翠挑簪,

白玉孔雀簪,

檀木箜篌簪,

蓝水晶簪子,

五彩翡翠簪,

水晶扇形簪,

水晶蓝宝石簪,

年琪玥珠钗簪,

珐琅彩花卉簪,

银凤镂花长簪,

白玉嵌珠翠玉簪,

秋蝶无笙琪霜簪,

珍珠玲珑八宝簪,

云脚珍珠卷须簪,

玉镶红宝石簪子,

金崐点珠桃花簪,

灵芝竹节纹玉簪,

银镀金嵌宝福禄簪,

银镀金镶宝石碧玺点翠花簪,

一色宫妆千叶攒金牡丹首饰 玲珑点翠草头虫镶珠银簪 宝蓝点翠珠钗 云脚珍珠卷须簪 赤金凤尾玛瑙流苏 景泰蓝红珊瑚耳环 金累丝托镶茄形坠角儿银凤镂花长簪 白银缠丝双扣镯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十一世纪有了电视以后,人们可以躺在家中浏览世界,但要说电视最大的作用,那莫过于用来娱乐看电视,那些经典的电视剧,也是无数人的童年记忆。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故而历史剧非常多,我们在观看时,也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知识,例如明清女子出嫁时所穿的凤冠霞帔,制作工艺比较繁琐,但成衣却是十分惊艳,当然了凤冠霞帔也不是每个古代女子都可以穿的,由于古代中国长时间处于封建社会,所以社会等级分明,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凤冠霞帔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凤冠霞帔在明清时期才流传起来,不过万物都有个进化的过程,凤冠霞帔的雏形,一开始出现在唐朝时期,当时国家繁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女子的服饰更为多样,在唐朝时,有横帔、直帔之分,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宋代人高承在自己著作的书籍《事物纪原》中,曾经这样介绍说,帔共分为两等,霞帔若不是恩赐的话,不可以随便穿上,只有朝廷命官的妻子才可以用,而直帔用于民间,唐时贵族女子,在室内都是穿披帛,在室外才穿上帔子。可见在那个时候,关于在什么场合穿帔子,已经有了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

从后世出土的一些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大约在唐朝时期,民间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出席正规场合的时候,需要穿上华美的衣服,但若是你的家境不好,那么只能穿上长披巾,只有已经出嫁的贵族妇女,才有资格升级为帔子。到了宋朝以后,帔子再一次发生改变,同时被纳入了礼制之中,并且还诞生了霞帔与直帔两个不同类型,帔子从一个围巾似得附带品,变成了古代女子的正式服装,不过一点没有发生改变,便是霞帔的使用资格,只有皇帝赏赐下来,才有资格穿上,由于霞帔与直帔的穿搭方式不同,故而霞帔又被称为横帔,与唐朝那会儿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区别。结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霞帔乃披帛演变而来,并且得到了不少考古学家的认可,那么凤冠霞帔是由直帔与横帔演变而来,那么最开始的究竟是什么呢?它们当时的作用又是什么?

根据史书中所记载,女人们之所以把方巾搭在头上,绝对不是为了所谓的好看,而是为了抵御寒冷,具体出现的时间,已经无从再去考证了。而到了北齐时代,御寒的方巾开始改变,成为唐朝时期的披帛,不过北齐的披帛,曾经出现一个夸张的记录,说女性的披帛长度竟达到一米多,宛如后世的单人床单。不过这些披帛的材料大多是轻纱制成,所以没有多少实用性,人们更多是为了追求奢华。到了明清以后,诞生出了凤冠霞帔这个美丽的工艺品,我们在看一些明清两朝画像的时候,经常可以看见她们头戴凤冠,身上披着华丽的帔子,凤冠并不是一顶精美的帽子,它还包括了几个饰品。

首先是一个大凤冠,其次是凤簪、金簪,霞帔则包括一件霞帔、帔坠、钓圈,有了这些东西,凤冠霞帔才算真正完成了,既然唐宋两朝的凤冠霞帔非命妇不可穿,那明清两朝的呢?这点就与唐宋有很大区别,一般人所理解的凤冠霞帔,也许会认为只有古代女子结婚的时候才能穿,以及皇后的专属,并且有个凤冠,但明清显然要宽容的多,除了是皇后嫔妃们的常服以外,凤冠霞帔还是命妇们的礼服,同时还是平民女子们的礼服,故而明清时的凤冠霞帔,并不是结婚才可以穿,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平民女子的凤冠霞帔,只是借用了一个名头而已,服饰上的所有装饰,都是仿制贵族的而已,上面的镶嵌的珠宝,也不是真金白银,更谈不上上面玛瑙翡翠。

清朝人徐珂在《清稞类钞·服饰》记录,说出嫁的女子必须穿凤冠霞帔,这样可以表示娶的是妻子,而不是娶妾,并且凤冠霞帔不一定全是红色,古代颜色有着严格的制度,就拿明朝来说,**是皇室专用颜色,红色、紫色是贵族所用,一般人禁止使用,从颜色也可以区分出官员的品级,比如青色,便是官员中比较低等级的。既然明清已经开放了凤冠霞帔的使用权,证明许多女子都可以穿,但如果一屋子人都穿一样的,未免有些太尴尬,尤其是等级森严的古代,所以凤冠霞帔也有高低之分,按照所穿之人的身份地位,所用的颜色、花纹、乃至用料也不一样。

《明史·舆服志》中记载,在洪武四年时,朝廷出了一个有关凤冠霞帔的等级规定,一品命妇,衣金绣文霞帔,金珠翠妆饰,玉饰子,二品命妇,衣金绣云肩大杂花霞帔,之后从三品一直到九品,都有各自的衣着规定,此规定颁布后的第二年,朝廷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多增加了一些细节方面。穿凤冠霞帔必不可少的一个配件,便是霞帔坠子,后世还出土过成品,最常见的霞帔坠是金银材质,也是后妃命妇们经常用的,但也有用水晶制作而成的,一开始的霞帔坠也有很多样式,尤其是明朝的时候最为多样,而进入清代以后,由于是外族人统治中原,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上层社会的服饰等级也被修改,所以霞帔也发生了变化,连坠子也与从前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