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书信的格式及常用称谓(3)

问答 0 30

文言书信的格式及常用称谓(3),第1张

文言书信的格式及常用称谓(3)
导读:  五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 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

  五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

 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传统请安用语的应用对象及常用语

 祖父母、父母:敬叩金安 敬请福安

 尊长:恭请福安 敬请康安 顺请福履 顺叩崇祺 敬请崇禧 虔请崇安 恭请福绥

 老师:敬请讲安 虔请诲安 肃请麈安 祗叩教安

 上级:恭请德安 敬请勋安 祗请钧安

 平辈:祝你安好 此颂曼福 即请道安 敬颂台安 敬颂大安 顺颂时绥 即颂时祺 此颂时祉 敬候佳祉 即颂佳胜 即颂近祺 此祝康吉 即候日祉 顺候起居 并祝安健

 小辈:顺询近祉 此询近佳 即问近好 即问日佳

 文化人:敬候撰安 敬祝著安 即颂著祺 敬请文安 即颂文祺 祗请著安 祗颂道安 顺颂撰安 即颂文址

 女性长辈:敬颂壶安 敬候坤祺

 女性小辈:此询壶佳 即询闰好

 商人:即请财安 顺颂筹安 顺颂商祺

 旅途者:敬请旅安 顺请客安 顺颂旅祺 顺候旅祉

 贺喜信:敬请俪安 恭贺燕喜 顺贺大喜

 贺年信:敬贺年禧 敬贺年禧 顺贺新祺 顺贺新禧

 季节:敬请春安 即颂春祺 并颂春禧 顺候夏址 此颂暑安 即候夏安 即请秋安 顺颂秋祺 并请秋安 敬颂冬绥 此请炉安 即请冬安

 常见祝辞分类总结: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祝颂请 问致候

 对尊长,可选用: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谨祝 谨贺

 对晚辈: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金安 福安

 对尊长: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麟安

 对家居者,颂: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勋扯 戎安

 对政界: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六 署名

 笺文结尾,要写上发信人的名字和写信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自称,名字之下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

 自称,是对受信人的自称,如给祖父母写信时自称“孙”(或“孙女”),给老师写信时自称“学生”,给哥哥写信时自称“小弟”(或“小妹”)等等。一封信中的自称与开头所书受信人的称谓是相呼应的,它们之间反映着写信人与受信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还反映特殊的感情或自谦。

 书信中署名的一般运用规律如下:

 1、直系尊亲给子孙写信时不署名,只写“祖父示”、“父(母)字”即可;

 2、给家族中或其他关系中特别亲近的人写信时署名但不写姓,只写名或字,如“男伟”、“女儿迎峰”、“挚友洪东”、“愚兄晓林”等;

 3、其余关系用全姓名,如“学生林涛”、“同学赵白帆”等。

 关于礼告敬辞,如“学生赵白帆敬启”、“男伟叩”、“鲁迅启上”等,这些便是自称、署名、礼告敬辞三者联用的形式,其中的“敬启”、“叩”、“启上”等,即所谓礼告敬辞,也叫做“末启辞”。

 礼告敬辞的使用应切合写信人与受信人之间的关系。

 时间是书信写作必不可少的内容,按常规,都把写信的时间写在最后,在礼告敬辞之下;如果省略掉礼告敬辞,则时间便写在署名之下。

 传统礼告用语的应用对象及常用语

 直系尊亲:谨禀 敬禀 叩禀 叩上

 长辈:谨上 敬上 拜上 敬启 谨启 谨上 谨肃 肃上

 平辈:敬启 拜启 谨白

 晚辈:手书 手谕 字 示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字示 白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1 祝福安好的诗句有哪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释义: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释义: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释义: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释义: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释义: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释义: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释义: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古》 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释义: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2 写几句问候的文言文

敬扣金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

敬请福安。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

谨祝康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

谨祝荣寿。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

恭请示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

顺扣崇祺。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

虔请崇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

敬请钧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

恭请福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

恭请|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tí):福。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

恭请颐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

肃叩堂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繁体,汉字简化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才进行的。

以下出自鄙人原创,芜词拙笔,原不值方家一笑,谨供楼主参考——:

书呈父母大人膝下:

或XX阁下:

或书呈XX兄台鉴: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此二句出自南宋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欣逢中秋佳节,余(于父母尊长称儿)实有不胜之喜。却奈何相隔千里,不能承欢膝下,赏月论秋,共话团圆(对朋友去“承欢膝下”四字),实感抱愧之至。王摩诘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古人诚不我欺也!然,余亦尝闻坡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此即区区久长之期冀矣!值此良宵,余惟愿高堂身体康泰,平安喜乐(对朋友去“高堂”,用“身体安康”)!则余(或儿)虽处千里之外,憾不能相会,亦稍稍可解牵挂之意,念想之情。

不肖儿XX熏沐恭肃叩拜

或愚友XX拜上(或拜具)

一、书信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二、结束语  

结尾问候语,是问候受信人安好。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三、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四、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五、常用的提称语  

提称语是提高称谓的语词,用以表达盼望受信人阅览这封书信之意。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  

对晚辈:字示、白谕 

扩展资料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如“阳气极於上,阴信萌乎下。”(扬雄:《太玄经·应》),另外,“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论是托人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

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

三是有人进行传递。

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科技不断进步,又相继出现了电话、电报、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预见,未来电子邮件这一新兴的手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进行重新建构,书信的运用除传统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便是原先私函类中因为个人需要而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知名学者等个人所发的事务性的信件,这一类信件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值得注意。我们将其称为个人公文。

另外,在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对家乡父老、对爱人、对朋友)。还起到了报平安的深层含义。

参考资料:

-书信

1、开头写:母亲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落款:你爸爸算尊长,所以落款要写,你的名字再加叩上或者,叩 再加上 年月日

2、 现在人们在信的开头或电话的开头、见面打招呼都喜欢说“你好”,古文一般有几种表达形式: 一是用尊称,如“仁兄”、“尊长”“贤妹”等,称呼里已经包含“你好” 二是根据当时当地情景打招呼,如“贵人前往何地”“兄台别来无恙”等,也包含了“你好” 另外,提供一些问候语: 

①敬扣金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

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

②敬请福安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

③谨祝康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

④谨祝荣寿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

⑤恭请示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

⑥顺扣崇祺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

⑦虔请崇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

⑧敬请钧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

⑨恭请福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

⑩恭请褆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褆(tí):福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

⑪恭请颐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

⑫肃叩堂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1 古文写信怎么收尾

通过百度文库查找可得;详细情况参考:书信结束书信正文之下可选用恰当的祝颂用语:①先在正文末尾处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顺祝、谨祝、敬祝、恭祝、即颂、恭请、敬请等。

②然后别起一行顶格写:(1)根据时令选用;春禧、夏安、秋祺、冬吉、日安、时绥、近祺。(2)根据对象的身份选用:女性:芳安;长辈;台安、福安、金安;教师:教安;编辑:编安;作家:著安、撰安(上述“安”有时也可改为“祺”、“吉”、“绥”等)。

(3)根据对象的景况选用:结婚:俪安、同以永结、良缘美结、爱情永笃、新婚幸福;出行:旅安、客安、患病:痊安。要注意选用词语的合理搭配,并常作交叉变换。

书信临结束时可选用一些特定的词句:纸短情长,不胜依依;即此搁笔,余容后续;书不尽意,余言面禀;临书仓促,不尽欲言;琐务缠身,恕不多言;草率书此,不成文理;匆此草就,祈恕不恭。 在以前的书信中经常会看到“X祺”,“X安”,“X福”,“X禧”,“X吉”之类的祝福,比如“商祺”,“文祺”,“近祺”,“筹安”,“德安”,“客安”,“冬安”,“财安”,“曼福”,“年禧”,“新禧”,“春禧”等等。

关于祝颂的方式也根据对象的辈分和尊卑有关,如给长辈写信一般用“敬请福安”,“敬颂崇祺”,同样给上级写信一般用“恭请”,“敬请”,“祗请”等,给平辈写信一般“即请大安”,“顺祝商祺”,给晚辈用“顺问”即可。 有好多的词读起来真的好拗口,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化果然博大精深啊~~;) 虽然拗口,但是现在的职场礼仪中偶而还有人用,这里贴出来给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祺”取吉祥之意﹐“商祺”仅用於商业中﹐意思差不多等於白话中的“生意兴隆”其它一些结尾的敬词:1﹑请安:用于祖父母及父母:恭叩 金安、敬请福安 肃请 金安。用于亲友长辈:恭请 福绥、敬请 履安敬叩 崇安 只请提安、敬请 颐安、虔清 康安。

用于老师:敬请 尘安、恭请 道发、肃请海安、虔请 讲安。用于亲友平辈:敬候 佳祉 并候 近安、顺颂起居、顺侯大安、敬颂 台安 顺颂 时绥。

用于亲友晚辈:即询 近佳、即问 近好、附颂清安。用于有祖父及父母而在一处者:敬请侍安、敬颂 侍福、并候侍祺。

用于夫妇同居者:敬请 俪安、顺颂双安、敬颂 俪祉(祺)。用于政界:敬请 勋安、恭请 钧安、只请政安。

用于军界:敬请 戎安、恭请 麾安、肃请捷安。用于学界:只颂 撰祺、只请 著安、顺请、文安、并请学安、即颂文绥、即候 文祺。

用于商界:即请 财安、敬候 筹安、顺颂筹祺。用于旅客:敬请 旅安、藉颂 旅祺、顺询旅祉。

用于家居者:敬请 潭安、并颁 潭福、顺颂潭祺。用于贺婚:恭请 燕喜、恭贺 大喜、恭请喜安。

用于贺年:恭贺 年禧、恭贺 新禧、即颂岁禧。用于吊唁:此候 孝履、顺问 苫次、专候素履。

用于问病:敬请 愈安、即请 卫安、敬祝早痊。用于时令问候:敬请 春安、顺颂 春祉、敬请夏安、并颂暑祺敬请 秋安、并候 秋绥、敬请 冬安、此请 裘安、敬请炉安。

用于当日问候:即颂 晨安、即请 早安、此请午安、即颂晚安、即请 刻安、顺候 日祉、即候 时祉。2﹑署名下的敬辞:用于祖父母及父母:叩禀、敬禀、拜禀、肃禀、谨禀、叩上。

用于尊长:谨禀、谨上、拜上、谨肃、敬肃、敬启、谨启。用于平辈:谨启、谨白、手启、手上、顿首、拜启、上言、拜言、启、上、白。

用于晚辈:手谕、手示、手泐、手草、草示、谕。用于复信:肃复、手复、谨复、复。

用于不具名:名正肃(另具名片)、各心肃、各心印、知恕具、两知。用于补述:又启、又及、又陈、再及、再陈。

3﹑附候语:问候尊长:令尊(或令堂)大人前,乞代叱名请安。某伯前未及另禀,乞即叱名请安。

问候平辈:某兄弟前祈代致候不另。某兄处未及另函乞代致意。

问候晚辈:顺候令郎佳吉。并问令郎等近好。

代长辈附候:家父嘱笔问候。某伯嘱笔问候。

代平辈附候:家兄附笔请安,某兄附笔道候。代幼辈附候:小儿侍叩。

小孙随叩。某某禀笔请安。

2 古文写信怎么收尾

通过百度文库查找可得;

详细情况参考:

书信结束

书信正文之下可选用恰当的祝颂用语:

①先在正文末尾处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顺祝、谨祝、敬祝、恭祝、即颂、恭请、敬请等。

②然后别起一行顶格写:(1)根据时令选用;春禧、夏安、秋祺、冬吉、日安、时绥、近祺。(2)根据对象的身份选用:女性:芳安;长辈;台安、福安、金安;教师:教安;编辑:编安;作家:著安、撰安(上述“安”有时也可改为“祺”、“吉”、“绥”等)。(3)根据对象的景况选用:结婚:俪安、同以永结、良缘美结、爱情永笃、新婚幸福;出行:旅安、客安、患病:痊安。要注意选用词语的合理搭配,并常作交叉变换。

书信临结束时可选用一些特定的词句:纸短情长,不胜依依;即此搁笔,余容后续;书不尽意,余言面禀;临书仓促,不尽欲言;琐务缠身,恕不多言;草率书此,不成文理;匆此草就,祈恕不恭。

在以前的书信中经常会看到“X祺”,“X安”,“X福”,“X禧”,“X吉”之类的祝福,比如“商祺”,“文祺”,“近祺”,“筹安”,“德安”,“客安”,“冬安”,“财安”,“曼福”,“年禧”,“新禧”,“春禧”等等。

关于祝颂的方式也根据对象的辈分和尊卑有关,如给长辈写信一般用“敬请福安”,“敬颂崇祺”,同样给上级写信一般用“恭请”,“敬请”,“祗请”等,给平辈写信一般“即请大安”,“顺祝商祺”,给晚辈用“顺问”即可。

有好多的词读起来真的好拗口,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化果然博大精深啊~~;) 虽然拗口,但是现在的职场礼仪中偶而还有人用,这里贴出来给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祺”取吉祥之意﹐“商祺”仅用於商业中﹐意思差不多等於白话中的“生意兴隆”

其它一些结尾的敬词:

1﹑请安:

用于祖父母及父母:恭叩 金安、敬请福安 肃请 金安。

用于亲友长辈:恭请 福绥、敬请 履安敬叩 崇安 只请提安、敬请 颐安、虔清 康安。

用于老师:敬请 尘安、恭请 道发、肃请海安、虔请 讲安。

用于亲友平辈:敬候 佳祉 并候 近安、顺颂起居、顺侯大安、敬颂 台安 顺颂 时绥。

用于亲友晚辈:即询 近佳、即问 近好、附颂清安。

用于有祖父及父母而在一处者:敬请侍安、敬颂 侍福、并候侍祺。

用于夫妇同居者:敬请 俪安、顺颂双安、敬颂 俪祉(祺)。

用于政界:敬请 勋安、恭请 钧安、只请政安。

用于军界:敬请 戎安、恭请 麾安、肃请捷安。

用于学界:只颂 撰祺、只请 著安、顺请、文安、并请学安、即颂文绥、即候 文祺。

用于商界:即请 财安、敬候 筹安、顺颂筹祺。

用于旅客:敬请 旅安、藉颂 旅祺、顺询旅祉。

用于家居者:敬请 潭安、并颁 潭福、顺颂潭祺。

用于贺婚:恭请 燕喜、恭贺 大喜、恭请喜安。

用于贺年:恭贺 年禧、恭贺 新禧、即颂岁禧。

用于吊唁:此候 孝履、顺问 苫次、专候素履。

用于问病:敬请 愈安、即请 卫安、敬祝早痊。

用于时令问候:敬请 春安、顺颂 春祉、敬请夏安、并颂暑祺敬请 秋安、并候 秋绥、敬请 冬安、此请 裘安、敬请炉安。

用于当日问候:即颂 晨安、即请 早安、此请午安、即颂晚安、即请 刻安、顺候 日祉、即候 时祉。

2﹑署名下的敬辞:

用于祖父母及父母:叩禀、敬禀、拜禀、肃禀、谨禀、叩上。

用于尊长:谨禀、谨上、拜上、谨肃、敬肃、敬启、谨启。

用于平辈:谨启、谨白、手启、手上、顿首、拜启、上言、拜言、启、上、白。

用于晚辈:手谕、手示、手泐、手草、草示、谕。

用于复信:肃复、手复、谨复、复。

用于不具名:名正肃(另具名片)、各心肃、各心印、知恕具、两知。

用于补述:又启、又及、又陈、再及、再陈。

3﹑附候语:

问候尊长:令尊(或令堂)大人前,乞代叱名请安。某伯前未及另禀,乞即叱名请安。

问候平辈:某兄弟前祈代致候不另。某兄处未及另函乞代致意。

问候晚辈:顺候令郎佳吉。并问令郎等近好。

代长辈附候:家父嘱笔问候。某伯嘱笔问候。

代平辈附候:家兄附笔请安,某兄附笔道候。

代幼辈附候:小儿侍叩。小孙随叩。某某禀笔请安。

3 文言文的开头是高祖已从希军来至见信死

原文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1)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呼,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2),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3),天下共遂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4)”乃释通之罪注释 (1)自夷:自取灭亡夷:灭尽 (2)纲绝而维弛:比喻国家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纲,网上总绳维,系物的大绳 (3)鹿:与“禄”偕音,比喻皇帝之位引申为政权 (4)置:赦罪,释放译文 高祖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回到京城,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悯他,问:“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吕后说:“韩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高祖说:“那人是齐国的说客”就诏令齐国捕捉蒯通蒯通被带到,皇上说:“你唆使淮阴侯反叛吗?”回答说:“是我的确教过他,那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所以有自取灭亡的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够灭掉他呢?”皇上生气地说:“煮了他”蒯通说:“哎呀,煮死我,冤枉啊!”皇上说:“你唆使韩信造反,有什么冤枉?”蒯通说:“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的时候,山东六国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事,一时天下英雄豪杰象乌鸦一样聚集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杰都来抢夺它,于是才智高超,行动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跖的狗对着尧狂叫,尧并不是不仁德,只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正当这时,我只知道有个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况且天下磨快武器、手执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从心罢了您怎么能够把他们都煮死呢?”高祖说:“放掉他”就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4 书信的结尾改怎么写

书信的结尾 要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写表示祝愿的话,以示礼貌 一般性的祝词“此致”“敬礼”,格式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敬礼”下一行顶格写 给长者的信往往写“祝您健康长寿”,给朋友写“祝工作顺利”, 祝学习更上一层楼附:一般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我们以刘星给强强的一封信为例作简单讲析1 称谓 在首行顶格的位置写称谓,后加冒号 为了表示尊敬、亲切,可在称谓前加上“尊敬的”或“亲爱的”等词这由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亲爱的强强:(同学之间,关系亲密,可用亲爱的)2 问候语 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问候语 运用礼貌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到尊敬 长者多问候身体,中年人多问候事业和家庭,青年人多问候爱情和学业,少年儿童多祝愿健康成长你在新学校的生活还习惯吧,别忘记了老同学哟3 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一件事一段,注意要分层次叙述清楚,简洁清晰 语言要求准确通俗,明白如话,不要作过多过深的修饰,已免造成对方难于理解 最近我们准备开一次同学聚会,不知你有时间回来参加没有 另外,请你帮我到新华书店买一本语文学习资料,阅读方面的4 结尾 要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写表示祝愿的话,以示礼貌 一般性的祝词“此致”“敬礼”,格式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敬礼”下一行顶格写 给长者的信往往写“祝您健康长寿”,给朋友写“祝工作顺利”, 祝学习更上一层楼5 署名和日期 最后两行靠右写写信人的姓名,姓名正下方落下写信日期 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在姓名前可表明身份,如“学生 ”、“儿 ”等好友:AAA 年月日一般书信写作注意事项:1 内容要写得清楚明白,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或疑问,耽误事情2 用词要热情、自然、贴切、有礼貌3 要按照书信的格式写,信封写作更要规范,避免投递困难4 字迹要清楚,不能潦草,以免造成误会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