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你知道我不送普通的礼物,气氛很足,收货的时候还要打蓝图...
正在上班的品牌娃娃正在带货的直播间,突然冲进警察,直播突然中断。发生了什么事?
近日,上海静安警方在夏季“百日行动”中,全链条破获一起制售名牌娃娃案,捣毁制假窝点3个、制假窝点1个,现场查获各种假品牌系列娃娃2600余个,涉及类别30余个,涉案金额2500余万元。
朱、杨、张某等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2年3月初,市民刘先生向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上海站派出所报警称,其在某热门短视频平台一家名为XX的直播工作室,以42元杀死了一个原价219元的凌* *网络名人公仔。到货后,刘先生发现娃娃做工粗糙,质量与正品相差较大。他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货,于是报了警。
接报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网上检查后发现,除了刘先生,网上还有不少顾客反映在直播间购买的娃娃有质量问题,怀疑存在售假行为。
为此,静安公安分局经侦支队迅速会同上海站地区治安派出所、三泉路派出所、大宁路派出所成立专案组。在市局经侦总队的指导下,于今年6月至8月赴外省调查取证,循线追踪,最终锁定了以朱某、杨某为首的“直播售假”犯罪团伙。
8月10日上午10时,静安警方组织多支警力在外省开展集中收网工作。犯罪嫌疑人杨某、朱某被抓获时,正在直播间内搬运货物直播。被“意外”打断后,朱等人试图关闭购买环节但未果。
至此,已打掉3个制假窝点、13名涉案团伙成员,现场查获各类假冒品牌娃娃玩偶600余个,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与此同时,为实施全链条打击,民警还顺藤摸瓜,查明犯罪嫌疑人朱某、杨某销售的货物均为从外省市某玩具厂进货。
8月15日中午11时许,警方对制假工厂进行集中清查,当场抓获以张某为首的4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查获该品牌娃娃、玩偶2000余种,初步估算涉案金额近2000万元。
至此,这起制售假冒知名品牌公仔案全链条告破,1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经相关专业机构鉴定,查获的娃娃均为假冒产品。
到案后,据朱某交代,近两年在网上掀起了一股购买某知名品牌玩偶的热潮。原价219元一度被“炒”到两三千元,但依然“一对难求”。巨大的利润空让朱想到了卖这个品牌的假娃娃赚取高额差价。
经过多方打听,朱某认识了长期从事制造该品牌假冒玩具的批发商张某,双方开始合作。
2021年底,朱伙同妻子杨等四人,“重启”直播间,带来该品牌线上名人公仔,并打出“只需原价九折或八折即可购买大牌正版公仔”的广告。直播大受欢迎,月销售额约150万元。
静安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民警吴善龙说:“这些娃娃的进价一般在5元到20元不等,只有正版的二十分之一左右,而在他们的直播间销售时,价格一般是正版的五分之一左右。”
随着直播间的人气越来越高,朱某犯罪团伙加大了与张某的合作,进一步增加了订单量,降低了购买成本。经查,2022年3月底至8月,朱某向张某订购50余万元订单进行直播销售。朱也因在自己的直播间“讲解”品牌的各类“新品”而受到广泛关注,一度冲上热门短视频平台“萌榜第一”的位置。
目前,朱某、杨某、张某等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已被静安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示
目前,在直播间携带商品已经成为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带货主播应遵纪守法,共同维护正常的商标经营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主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涉嫌违法犯罪。警方将继续开展线上线下巡查,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也请广大消费者提高法律意识和识别能力,自觉抵制侵权和假冒商品,不给制售假货犯罪分子留下生存空间空。
记者:薛宁伟
资料来源:Dongfang.com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