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老舍夫妇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许多珍贵的书画。
2月3日是老舍诞辰116周年。老舍子女代表表示,将把父母在家中收藏的一批书画免费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包括赵的手迹、翁方纲的吴敬梓行书等明清书画,以及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林风眠等现代艺术大师的名作。为了让参观者一窥老舍夫妇藏画的全貌,“人民艺术家——老舍、胡介青藏画作品展”将于今天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老舍和他的妻子都是绘画爱好者。据亦舒回忆,以前父母会把藏品挂在家里,不仅定期更换,还会邀请朋友一起欣赏。长此以往,他们家客厅的西墙就获得了“老舍画廊”的绰号。这次展览汇集了老舍夫妇制作和收藏的200多件书、画、印、砚,以前散落一地,就像把以前的老舍画廊搬进了中国美术馆。
展览最大的亮点是齐白石70多幅画作的集中亮相。老舍和胡介卿收藏了多少幅齐白石的画,一直是收藏界的一个谜。直到今年1月,由亦舒主编的《老舍和胡介卿绘画集》才首次揭开谜底。书上说,除了几件已经失传的,舒家收藏了73件老白石的作品。此次展览中,这73幅珍贵画作首次亮相。
这些画所表现的是一个以前人们并不熟悉的白石老人。“与纯粹的绘画收藏不同,这些展品的特点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和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之间的互动,这样就会收集到一批奇怪、罕见和珍贵的东西。”亦舒说。他以一幅整体色彩较暗的画为例。这幅画里只有一只孤独的小鹅和一大片云。那是齐白石在1921年创作的作品,当时他还不太出名。亦舒分析说,“这幅画实际上是他心情的自白。他很自信,很孤傲,但是没人理他。”
齐白石的行书作品之一《卖画》也很有意思。上面写着他当年贴在门上的卖画规定和标准——“不管是谁,不赊账,不退。一分钱都不要少卖。喝酒不画,送礼不画,介绍不打赏,刻上。”亦舒说很多画家看了都会发烧。“这就是他老人家的性格,太神奇了。它写于20世纪40年代。”
还有一些作品直接见证了老舍和齐白石的交往。比如齐白石的《小鸡出笼》,是老舍在女儿姬叔出生后问的。还有一张蟹虾图,是白石老人为答谢胡茂青一伙的大儿子辅导语文课而给的奖励。
近年来,老舍的后人免费捐赠了他的许多藏画。两年前,老舍的子女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老舍和胡介卿生前珍藏的齐白石《山泉外的青蛙》、傅抱石《桐荫图》、林风眠《川江图》等20幅书画精品。“老舍生前的画不叫收藏,叫‘积累’,就是不藏。”对于不断有人捐赠老舍的遗作和藏品,亦舒说:“捐了,给他们看。这是老舍和胡介卿的导师。”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15日。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