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上“儿童”标签就更健康?辨别食品好坏,专家支招→)

婴儿 0 65

(贴上“儿童”标签就更健康?辨别食品好坏,专家支招→),第1张

科技日报记者汤芳



(贴上“儿童”标签就更健康?辨别食品好坏,专家支招→),第2张

视觉中国供图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想必很多家长都在想着给孩子买些好吃的作为礼物。近年来,外包装上带有“儿童”字样的食品备受市场追捧。儿童饼干、儿童酱油、儿童饺子……各种各样。


很多家长认为成人食品中添加了多种食品添加剂,孩子吃了不健康。所以贴着“健康营养”标签的所谓儿童食品很受家长欢迎。


事实上,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所谓的儿童食品是一种营销手段,还是真的有益于儿童健康?


健康功效缺乏科学证据支撑

儿童是指已满36个月但未满15周岁的儿童,其定义见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标准》(GB14880-2012)问答第二十九条。《2022年儿童食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84.8%的家长倾向于给孩子购买带有“儿童”字样的食品。


记者来到北京一家大型超市,发现冰柜里有儿童饺子,货架上有标有“儿童”字样的儿童牛奶等食品。这些产品的外包装颜色鲜艳,上面有各种卡通图案,并印有“全程无添加”、“营养”、“成长”等字样。一些产品外包装上的广告标志“暗示”其目标消费者是儿童。一款乳酸菌饮料的广告语是“小口吃甜”,另一款酸奶饮料的外包装上写着“揉揉肚子”。


在电商平台上,这种标有“儿童”字样的食品卖的品种更多,也更受欢迎。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这类最受欢迎的食品,月销量和评论都超过了10万。在此类商品的标题、详情页或外包装上,随处可见“精选原料”、“不含香精、香料、防腐剂”、“高钙、无糖、非油炸”等字样。


这些外观设计好、成分“优质”、有“保健功效”的食品,价格也比同类食品贵。比如某品牌300克一包的儿童水饺要22.5元,而同品牌450克一包的普通水饺只要13.8元。


“一般来说,现在市面上儿童食品的卖点就是比普通成人食品‘更适合儿童食用’。”心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营养师阮说,然而,这些食品中大多数声称的“保健功效”并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所以家长不要过于迷信其功效。


未必比成人食品更营养安全

多位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也没有专门针对这类食品的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市场情况来看,所谓的儿童食品就是针对儿童营销的食品,其火爆的销量说明儿童市场的溢价较高。


“不仅是我国,世界各国都没有建立所谓儿童食品的标准。”阮解释说,从营养需求来说,孩子3岁以后能吃的食物,基本上和普通成年人一样,只要注意饮食就行;我国国家标准对3岁以上儿童食品也没有特别规定,可以作为普通食品进行生产经营。


其实只有婴幼儿食品和成人食品在标准上是有区别的,主要是因为3岁以下婴幼儿的生理功能,尤其是消化功能,还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


既然没有所谓的儿童食品标准,那么这类食品的生产加工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体系呢?和成人食物有什么不同?


阮说,所谓的儿童食品和成人食品没有本质区别,未必更营养、更安全、更健康。


以“少盐”、“无添加剂”、“高蛋白”的儿童酱油为例。它的成分和普通酱油差不多,都是水、小麦、食用盐等。,但两种酱油的价格相差近一倍。一位导购员说,儿童酱油和普通酱油没有区别。


阮解释说,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每天食用的儿童酱油作为调味品一般只有几克。其中所含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对营养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会更有营养。我很想补充蛋白质。鸡蛋和瘦肉比酱油靠谱多了。


对于儿童酱油的“少盐”标签,阮表示,不同儿童酱油的含盐量不同,有的并不低于普通酱油。另外,有些家长在使用含盐量较低的儿童酱油时,因为觉得咸度不够,就会增加用量,使食物更有味道,导致盐的摄入量没有减少。“孩子们应该吃清淡的食物。不宜用酱油等调味品来增加孩子的食欲。最好不要用酱油或者少用。”他说。


据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夏群英介绍,目前市面上所谓的儿童食品,都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常见的食材都是经过科学合理的搭配制成,完全可以满足儿童健康成长的需求。父母应该知道如何让孩子吃得更健康,而不是花很多钱给孩子买这种食物。


要学会看标签判断食品优劣

阮建议说,父母永远不要“盲目选择”所谓的儿童食品。不要盲目相信产品宣传,被眼花缭乱的“功效”所蒙蔽,更不要以价格来讨论食品的质量。因为一些所谓儿童食品的成分不仅与普通食品没有区别,甚至可能对儿童健康有害。


为了吸引孩子和家长,市面上的所谓儿童食品大多会在风味和口感上做文章,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健康隐患。比如增加甜度是吸引孩子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大量的糖。孩子吃多了会增加肥胖和龋齿的风险。香脆是孩子比较喜欢的口味,这就需要增加脂肪的使用量,这样就增加了孩子肥胖的风险。


其实给孩子选择食物是有方法的。关键在于食品标签。阮强调,家长要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了解食物的真正营养价值,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食物。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跃新也建议,人们应该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选择营养密度高的新鲜食物,“学会通过比较食物的营养标签来选择更健康的食物”


食品标签是食品包装上标明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表等内容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描述。阮说,食品标签揭示了食品的本质及其营养。比如配料表会明确标明食物中使用了哪些成分;比如营养成分表会明确标明食物的营养价值。“所以只要你能看懂食品标签,你就能选择适合儿童的食品。如果看透了这个本质,就没必要买所谓的儿童食品了。”他说。


比如给孩子买牛奶,如果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1%,就说明只是乳饮料,没有营养。儿童酱油的含盐量可能会少一点,但现在市面上也有低钠的普通酱油。一些父母担心他们的孩子会发胖。如果你能阅读食品标签,你可以选择少糖或无糖饮料。


最后,专家给了读者一些为孩子选择食物的温馨提示。


首先,儿童食品宣称的所谓“零添加”大多不靠谱。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下,很少有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中国制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其中列出了所有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只要合理使用,所有允许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


其次,“食物多样,搭配合理”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核心原则。基本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和全部营养。只有通过合理搭配才能满足营养需求。


再次,作为家长,你真正应该做的是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参考《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来安排孩子的日常饮食;同时,教会孩子购买健康食品,而不是执着于只在口味和包装上做文章的食品。


编辑:汪成岳·张爽


审核: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