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邮包是童年的期待,成长的向往,它代表着距离,关怀,成长。“妈妈的包裹”是给妈妈的“关爱包裹”、“暖心包裹”、“健康包裹”。
2012年5月,由全国妇联主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承办的“母亲的邮包”公益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以关爱贫困母亲为主题,依托全国邮政网点,以邮包形式为贫困母亲邮寄生活必需品,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妈妈的邮包”公益项目已经过去10年了。截至2022年3月,累计发放项目资金2.04亿余元,向全国31个省区市的困境妇女和家庭发放“母亲邮包”近109万个,其中大部分投递到四川、云南、内蒙古自治区、青海、贵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等省份。
爱情持续很久
2012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赴西北、西南贫困地区进行可行性调研,了解农村贫困妇女的诉求,开始实施“母亲的邮政包裹”公益项目。该项目的救助对象包括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贫困妇女、各年龄段因患病、失独、单亲等原因陷入困境的边远贫困地区妇女、受灾地区妇女及家庭。
首批“妈妈包裹”推出的“贴心包”包括牙膏、毛巾、洗衣粉、护手霜、小药箱等日常用品。“暖心包”包括毛毯、马甲、围巾、手套等主要用于御寒的物品。这些基本物资弥补了当时困难母亲生活用品的不足,受到了受助者的普遍欢迎。
“妈妈的包裹”一对一邮寄形式为农村贫困妇女提供了精准帮扶。全国各省市县妇联逐村登记贫困母亲的姓名、地址、电话,并上报。中国邮政可以深入困难农村的网络优势,也为“妈妈的包裹”提供了畅通的绿色通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母亲包”项目根据农村妇女需求的变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发放范围上,在解决了绝对贫困母亲的诉求后,适度扩大到全国31个省市县的相对贫困妇女;在物资援助方面,推出“妈妈家庭健康套装”,包括小药箱、电子血压计、腰带、真空空拔罐器、床单、被套、枕套等家庭生活健康用品。
“暖心套餐”增加了安全知识手册,包括疾病预防、伤口处理等基本健康知识的讲解,努力提高女性的健康意识和水平,从而带动家庭养成文明健康的健康习惯。《母亲的包裹》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生活的改善和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
让被改变的弱者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这是第一次有人送我礼物。"“我真的觉得很自豪。”“妈妈的包裹”提供了满足女性需求的物品,也让女性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三井村的谭阿姨患有高血压。她过去常常步行近30英里去镇卫生院量血压。自从有了“妈妈的邮包”里的血压计,她就可以在家量血压了。她老公痛风多年,“妈妈的邮包”里的真空拔罐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这些物品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三井村的留守妇女小梅,也因为“妈妈的包裹”让生活变得轻松起来。婆婆长期服药,却看不懂药的说明书。吃药前,她需要小美吃几片药,给她吃。“妈妈的邮包”里的药箱成了小美的好帮手。药箱里有很多小隔间,里面的药可以按照每个剂量分开存放,婆婆不用担心吃错药,可以放心干农活。
在困境中的母亲们看来,小小的邮包让她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整个社会的温暖和支持,从而激发了她们回馈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热情。重庆农村的苏大姐,丈夫外出打工受伤致残,一边种地一边当清洁工。收到“妈妈的包裹”后,她说,“我和家人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延续这份爱。”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四川大学的研究生,暑假还义务辅导村里的孩子。
《母亲的包裹》让整个社会更加关注相对弱势的女性,记录她们的变化。这也发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改变了的弱者往往可以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包裹妈妈”成了雪中送炭的急先锋。自2012年下水以来,先后参与了四川雅安地震、云南鲁甸地震、青海雪灾以及江西、贵州、河北、浙江、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等省区洪涝灾害的救援工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三周内,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为6万多名困境妇女和家庭送去了“家庭保健包”。
2021年,河南遭遇强降雨和洪涝灾害。中国妇基会募集的1140份“爱心包裹”、1817份“暖心包裹”、26033份“家庭健康包裹”及时送达当地,河南的妈妈们“安心”了。
愿爱情像种子一样茁壮成长
“母亲的包裹”受到了受助妇女的欢迎,得到了企业和个人的支持。中国邮政、中国农业银行、李宁公司等企业坚持不懈地开展公益活动。邓亚萍、尼格买提等知名人士先后担任项目形象大使。同时,爱心网友通过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等互联网公益平台,10年共捐款7563.5万元。
《母亲的包裹》也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2012年11月,开展了“让妈妈温暖过冬——让我们一起寄包裹”系列活动,同时举办了网上交友活动捐赠、妈妈邮政包裹获奖明信片、妈妈邮政包裹卡通公仔义卖、“我给妈妈织一条围巾”等爱心联动活动。
2014年1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把乐趣带回家——母亲的邮包,送给贫困母亲的新年礼物”公益活动,倡导青少年用影像记录与家人、朋友的欢乐时刻。高校社团、合作企业、志愿者等。诚邀通过微信小程序自愿申请成为“爱心快递员”,参与“邮包”的爱心传递。三年来,6000多名志愿者用零距离的亲密沟通温暖了困境中的母亲。
2020年,以《母亲的邮包》为内容创作的《平体大挑战》获得“我是创意人”公益广告大赛创意设计组、创意组最佳创意奖。截至目前,微博妈妈邮包阅读2亿话题,讨论31.7万话题。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还邀请爱心志愿者开展“网民西部行”,亲眼看看贫困地区妇女的生活状况。一些参加活动的年轻人没有多少艰难生活的经历。跟随“网友西游”的步伐,翻山越岭,进行家访。虽然听不懂当地的方言,但母亲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孩子欢快的嬉闹声,让他们明白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每一次探访,都为母亲留下了一整年温暖的回味,也为志愿者们带走了震撼而难忘的回忆和感受。《母亲的包裹》是全社会给予困境中的农村母亲的爱,让千百万母亲重拾信心和笑容。因为公益项目“母亲包裹”的突出贡献,2013年获得“中华慈善奖”,2021年被写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钟)
资料来源:Guangming.com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