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近年来,一些孕婴摄影机构推出了“胎儿摄影”项目,将拍摄对象延伸至未出生的胎儿。给未出生的胎儿拍照并不昂贵,还赠送不同颜色的礼物,但这样的“胎儿摄影”背后却有玄机。
记者在某网络平台以“胎儿摄影”为关键词搜索,发现相关摄影机构有二三十家。定价主要根据照片数量和视频时长,分为299元、398元和498元三种。记者联系了多家胎儿摄影机构,得到的回答都是会赠送不同颜色的礼品。按照预约时间,记者来到北京一家胎儿摄影机构。一进门就看到茶几上按照蓝色和粉色分类摆放着一些玩具,拍摄是在里面的b超室完成的。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拍摄结果更加准确,很多孕妇需要反复拍摄,商家也会根据拍摄结果送小礼品。一般蓝色礼物代表男生,粉色礼物代表女生。为了进一步了解拍摄过程,记者又去了另一家胎儿摄影机构。表面上看是整形医院,但当记者表明鉴定诉求时,工作人员马上表示,如果孕周小,只想要“小礼物”,可以选择快拍。
在等待的时间里,记者看到窗帘里的一台超声波机正在运转,旁边的床正对着一台液晶电视。需要拍照的孕妇可以在检查时看到胎儿的照片。工作人员毫不避讳地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照片的清晰度和准确性,一些体验过该服务的准父母也表示满意。
这些所谓的胎儿摄影,本质上就是性别鉴定的超声波检查。记者了解到,大多数胎儿摄影机构都藏在相对隐蔽的地方,消费者需要通过网络预约才能拍摄。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超声机是特殊的医疗器械,正规医院的妇产超声机对功率有严格的限制,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也有资质和规范要求。
专家表示,如果胎儿摄影机构使用未经注册的超声诊断仪进行操作,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另外,摄影机构为了提高其分辨率,有可能加大机器的输出功率,反复拍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对胎儿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被称为“保持最初的接触”,背后偷偷传递着胎儿的性别信息。明知我国不允许非医学目的的胎儿性别鉴定,仍有不少企业、商家和个人在做这种隐秘的生意。这种业务一旦造成损害会给孕妇和胎儿什么样的处罚?非法买卖b超设备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律师黄丽玲说:
我国明确禁止非医学目的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的胎儿性别鉴定,无论是否对胎儿或孕妇造成损害。超声诊断仪是医疗机构用于临床诊断的,非医疗机构不应使用。从事产前超声检查的医生也必须具备专业资质。非法使用超声诊断仪鉴定胎儿性别造成孕妇或者胎儿人身、财产损害的,还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造成相关人员死亡或者严重健康损害的,涉嫌构成非法行医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