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生平

问答 0 24

闻一多的生平,第1张

闻一多的生平
导读:闻一多(1899~1946)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 。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

闻一多(1899~1946)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 。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 的学术演讲,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

1928年,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 ,收1925年以后的诗作28首,作品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了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 。同年3月,《新月》杂志创刊,列名编辑,在该刊上发表少量译著。秋后,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30年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定居北京,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1938年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此时,他广泛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由唐诗研究开始,上溯先秦汉魏六朝,乃至于古代神话、甲骨文和钟鼎文,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专著。1942年出版《楚辞校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抨击国民党,当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闻一多全集》。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致辞的经历,对致辞都不陌生吧,致辞的措词造句要考虑与具体情境相合。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致辞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新团队成立致辞(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团队成立致辞 篇1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很荣幸加入xx团队这个全新的大家庭之中,虽然xx团队刚刚成立却让我通过领导的重视意识到其中的潜力,毕竟集结众人的智慧往往能够在工作中创造更多的成就,个体的力量终归有限从而让我意识到团队的成立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我在加入其中以后能够认识到遵守团队各项规定的重要性,我也立志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听从团队领导的指示从而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工作。

 团队成立以后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毕竟身处于团队之中便应当为了集体事业的发展而努力,至少当团队获得成长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员的我们也能够获得相应的进步,或者说当我们在工作中攻克难关以后想必也会因此感到很自豪吧,在不断的磨砺中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以便于更好地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对我而言团队的成立无疑指引了自身的人生方向,当我身处于团队之中以后便能感受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在憧憬未来的同时也让我对以往完成的工作进行了反思,也许是性格较为孤僻的缘故导致我在工作中很少请教他人,事实上这种不懂得检讨自身过失的做法很容易给工作造成不便,尤其是有次独立完成任务的时候因为能力的不足从而没能做好,从那时起便让我意识到个人的能力在面对较大难题的时候很难将其解决,这方面的反思也让我明白拥有团队的配合将会对自身工作效率的提升带来多大便利,因此我便积极筹划这件事情从而获得了领导的认可,现如今能够加入这次成立的新团队也是我付出了不少努力的结果。

 面对未来的挑战应该要意识到团队的作用十分重要,毕竟在互相配合的情况下即便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也能够使其得到顺利解决,正如团队成立的初衷便是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解决更多工作中的难题,而我也始终相信团队成员经过一次次的磨砺以后能够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才,而我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直至整个团队获得综合性的成长,这既是最为普通员工的殷切期盼也是团队成员对自身的勉励,而我也有这个责任协助团队尽快获得成长从而带动综合性的进步。

 怀揣着对事业的追求让我们聚集在一起自然要创造一番事业才行,也希望在团队成立以后能够尽快制定好相应的规章制度,我会严格遵守新团队的制度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希望通过今后在团队工作中的努力使得自身的工作能力获得更大进步。

 谢谢大家!

新团队成立致辞 篇2

各位领导,同志们,茶叶行业的各位朋友们: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汉滨区茶叶协会成立大会,这是我区茶叶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好事。它的成立,对于做大做强我区茶叶产业,促进茶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林业产业的突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汉滨区林业局对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区茶叶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茶叶是我区传统的优势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早在唐宋时期就以“山南茶”为朝庭贡品而闻名。明清时期已是陕南的重点产茶区。流水、老岚河两个古集镇的形成,沿用至今的“茶栈”、“良茶”等村名,都见证历史上我区上盛产茶叶和繁荣的茶叶贸易。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们以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为契机,加快茶园建设步伐,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加强茶业实用技术普及,引进推广无系性新品种,重点发展密植高产茶园,积极扶持茶叶龙头企业,着力研制开发茶叶新品牌,切实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特别是“瀛湖仙茗”、“安康银峰”相继研制成功,以及连续两届成功举办中国汉江龙舟节茶叶推介会,填补了我区无高档品牌茶叶的空白,提高了我区茶叶的知名度,有力地推动我区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截止目前,我区共有茶园39万亩,年产茶叶65万公斤,名优茶产量占70%,年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茶叶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今天成立的茶叶协会,是联系政府与企业,市场和农户的纽带和桥梁。希望协会成立后,立足自身职能,发挥市尝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诚信经营为准则,引导茶叶消费,加强对茶叶市场的调研,掌握茶叶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努力促进技术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紧密结合,加强行业自律自检,着力提高全区茶叶质量,增创品牌,拓展市场,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为推动我区茶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努力。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衷心祝愿各位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万事顺利!

新团队成立致辞 篇3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一株小苗破土,都踊动着生命强烈的追求;每一个黎明燃烧,都升腾起对未来火红的憧憬。同学们,为了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增长我们的知识,在同学们经过精心的筹划下,我校深蓝文学社现已正式成立了。

 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对她感兴趣。今天我们能够汇聚一堂,就说明我们都是热爱文学的。而深蓝文学社则给我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供了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要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发挥特长,淋漓尽致地展现我们的个性。当然,想要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深蓝文学社的一员,我很欣喜能够和大家一起步入深蓝文学社这座文学的殿堂。文学社就像一座桥梁,架起我们和文学的通途;文学社就像一枚硕果,悬挂在高高的树巅,直到我们攀上了,才能摘取。

 朋友,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编织青春旅途中绚丽的风景;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涂抹生命历程中闪亮的色彩;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段无愧无悔的人生!

 谢谢大家!

新团队成立致辞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在这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丹凤中学萌芽文学社的'成立,这标志着丹凤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我谨代表团委向晨光文学社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几年,我中考连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与我们老师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是分不开的,我想,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们一定会和我一样为母校今天的辉煌而感到欣慰和荣耀。在此我要对所有的老师们说一声:谢谢!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心灵的抒写,是感情的升华,是美好生活的载体,更是人生与自然的审美表达。它可以给予我们一颗感受人类美好的心,给予我们一双捕捉世界美的眼睛。文学也许不能立身,但却可以立人,可以锤炼人一副精神的筋骨。自古以来,多少伟人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他们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们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才铸就了他们事业的辉煌。

 时代需要文学,文学需要青年,青年则需要有一个能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所以,我认为校园文学社的成立是必然的。纵观世界风云,发展日趋激烈,青年的发展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所谓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志则国家志,所以国家对当今青年的教育问题非常重视。

 在文学社成立之机,我想对各位同学提三点希望:

 1、珍惜当前、正视人生。现在,同学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这么好的老师,这么好的机遇,应该好好珍惜,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能真诚地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真诚地在文字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与精神。无论是写什么,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东西,而且要更多地写出能体现当代青年人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好作品。

 2、争当一名优秀的义务宣传员。丹凤中学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真诚希望每一位文学社的社员都能更多地去了解学校,主动担负起宣传学校、建设学校的使命。

 3、争做推动学校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希望通过文学社的活动,能凝聚和吸引更多的先进青年加入到团组织队伍中,更好的发挥团组织的先进模范作用,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使我们的文学社成为打造先进文化的百草园,把我们打造成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同学们,青年朋友们,三年的初中生活是人生的重要驿站,今天你们含英咀华、捉笔耕耘,明天你们必将厚积薄发,成就更大的辉煌,为祖国、为社会、为家乡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祝愿萌芽文学社越办越好,为民中打开一片崭新的天地,为平塘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新团队成立致辞 篇5

宁波市xx商会:

 欣闻贵会11月20日召开成立大会,邢台市江苏商会会长李守双携本会全体会员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新当选的宁波市xx商会第一届商会班子表示热烈的祝贺!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和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悠久。宁波市xx商会的成立,为宁波和xx架起了一座新的经济交流的桥梁,为两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还为在甬的xx籍企业家提供了汇聚乡情,凝聚力量、维护权益、沟通合作的崭新平台,在甬的xx籍商人从此有了一个“家”。衷心希望宁波市xx商会以此为新的起点,大力弘扬“精诚团结、包容发展、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盐商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盐商会员,坚持“团结、合作、发展、共赢”的建会导向,扎根宁波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打造盐商经济建设的家园,不断开创商会工作新局面。

 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祝福各位乡亲身体健康,事业辉煌!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知行周报》成立于2006年,2007年1月出版发行第一期。新闻系主任张国伟、新闻系党总支书记王淑荣担任社长,新闻系副主任江铁城担任副社长。新闻系专业老师陈莉、聂昊、刘安军、李天钰等相继担任指导老师。

截至目前,报纸已经出版发行百期,每期报纸的发行量也达到了2000份,成为新闻系三大实践平台之首。

优秀社员有:费本慧、张培亮、杨晨羲、涂佳慧、钟凯等。 安徽广播影视学院太古文学社成立于2008年,是安广院唯一的文学社团,职教城“四大文学社”之首、合肥市十大文学社之一,在合肥市乃至安徽省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壮大,太古文学社现有成员200多人,分为编辑部、文学部、摄影部、广告部、文艺部、办公室、财务部、宣传部、文艺部等九个部门,并涌现出了象“**发烧友”孙东杰(个人博客点击率超过50,0000)、陈东、张培亮、金涛、百灵等优秀的人才。院党委书记王诗文教授、院长王学锋教授担任文学社的顾问,新闻系党支部书记王淑荣、主任张国伟担任文学社的名誉社长,李娟、李卫国、陈艳老师担任文学社的指导老师。

2012年5月,红香阁文学社创办成立。

2012年10月,顺利加入“意林中国知名中小学文学社联盟”。

2012年11月,邀请了张雅文、赵德发、高世现、刘世佳、赵文祥、孙斌、李振斌、何永伟等担任红香阁文学社顾问、写作指导、编辑指导等职。

2013年1月举办了“红香阁文学社官方形象大使”评选招募活动,并成功邀请了中国知名模特李舒婷、80后美女作家陈悠、模特王靖雯等六人荣膺为“红香阁文学社形象大使”。

2013年1月,加入西部爱心公益社,成为中国第一家网络公益文学社团。

2013年,先后参加编委《浅时光》、《21世纪诗人》等系列书籍。

2013年3月,联合《意林》杂志等成功举办了“河南省商丘市‘意林杯’作文大赛。

2013年4月,参与协办由清华大学毕业生东方骄阳策划的《我是诗人》大型网络诗歌比赛。

2013年5月,在腾讯微博#中国梦微访谈##红香阁文学社微访频道#话题中参与香港成报网对中国著名诗人杨克的访谈节目。访谈标题:《诗是写给灵魂相通的人读的》。

2013年5月,为庆祝红香阁文学社成立一周年,中国著名书法家曹圣、秘鲁书法家协会首届主席何泳等人为红香阁文学社题词。

2013年6月,红香阁文学社创始人刘恩帅从宁陵县第二高中毕业,为此,红香阁文学社总部从此脱离宁陵县第二高中,转为正规的网络公益文学社。而策划在宁陵县第二高中设立第一所红香阁文学社驻校分社。

2013年7月,红香阁文学社作为协办方,联合当代出版社、初雪杂志、华夏作家杂志、华夏作家网、山东青年作家杂志、山东省警察文化研究会、《美塑》杂志、中国青年诗社、太阳树文学网、《齐鲁诗歌》杂志、sun°杂志社、甘肃诗人论坛参与协办“首届华夏作家杯全国正文大奖赛”。

2013年11月,红香阁文学社联合《意林》杂志社、培力高校青年基金会在安阳工学院发起“意林递爱心、培力传温情”——义卖《意林》爱心公益活动。活动进行两天,并由安阳电视台记者采访报道。

2013年11月,红香阁文学社联合国文社、九愿文学社、远方文学社、稻草文学社、墨歌文学社、繁星文学社、竹韵墨莲家族、穰园流茵文学社、天空文学社、乐声悠扬音乐社等参与协办由黄河科技学院主办的第九届“新风向”杯征文大赛 。

2014年1月,红香阁文学社形象大使宋竟源荣获黑龙江省“魅力冰城”主持人才艺大赛金奖。

2014年1月,红香阁文学社在《意林》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意林中国知名中小学文学社联盟年终评选中,荣获第二届全国“百强文学社团体奖“并荣获全国”“优秀文学社”称号,社长刘恩帅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社长”奖。

2014年2月,独立开发推出红香阁文学社旗下第一款手机APP创作软件“诗人诗界”,现处于正常维护状态。

2014年3月7日,由意林杂志社、红香阁文学社、安阳工学院培力青年高校基金会在河南省安阳工学院共同举办的冬季大型公益活动正式闭幕。活动一共持续将近五个月,本次活动将筹到的善款,全部投入到了公益活动,部分杂志分布到了安阳市几所中学、高中,活动志愿者奔赴安阳市博爱特教中心送去了学习、生活用品,奔赴到郑州参加了中原公益慈善文化沙龙,奔赴到南阳看望贫困山区的孩子。

2014年3月,红香阁文学社联合中文在线、17k小说网、网络文学大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担任名誉校长)等共同推广一款手机APP创作软件“汤圆创作”,并做为合作单位与网络文学大学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2014年4月1日,红香阁文学社旗下第一品牌文学网站“红香阁文学网”正式备案上线。

2014年4月,红香阁文学社与原创新闻网站——酷线网达成共识,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2014年4月,胡明轩为红香阁文学网题词 。(胡明轩,字雪松,中国著名书法家,包弼臣书法艺术研究会主席,2014年1月获得世界华人艺术联合会颁发的《世界书法家名人》资格证及〈国际书画篆刻艺术名人〉称号。)

2014年4月22日,为纪念红香阁文学社成立两周年,发起“红香阁文学社两周年庆典——祝福语大征集”活动。

2014年4月,联合绿野学院文化娱乐网、红香阁文学网、凌奇默文学社、《90时代》、中国青年文学网、尚墨传媒公司、中国写手论坛等举办“绿野杯”首届网络征文大赛。

2014年5月1日,红香阁文学社成立两周年,国内各界人士为红香阁文学社二岁生日题词祝贺,此次活动还受到了美国EdibleInnovations公司创始人RayMin的支持,远在美国的RayMin(闵芮豪,华裔),特意为红香阁文学社发来贺电,祝愿红香阁传递美好,墨香长流。

2014年6月1日,红香阁文学社第一本电子期刊:《新文》杂志,正式上线发布 。

2014年8月8日,红香阁文学网、《意林》杂志社、中国微诗体诗歌协会三方联合主办的首届红香阁“意林杯”七行诗写作大赛暑期活动正式启动,9月22日,首届七行诗写作大赛获奖结果揭晓,400多名参赛作者,大赛微博阅读量超过百万,50家网络媒体转载报道。

2014年8月,参与编委《青年文星》杂志、《伊人文学·古风》杂志、《青春随风》杂志。

2014年9月,红香阁文学网与豫民网达成合作,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2014年11月,红香阁文学社参与协办第二届“新风度杯”全国文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