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对香港释放出哪些信号?

问答 0 17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对香港释放出哪些信号?,第1张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对香港释放出哪些信号?
导读: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对香港释放出的信号有应突破传统思路局限、启示香港须从心态上bai“脱西入中”。  一、应突破传统思路局限  在特区建立初期,毗邻香港成为深圳得天独厚的优势之一,港商跨过深圳河带来的资金、技术、经验成为深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对香港释放出的信号有应突破传统思路局限、启示香港须从心态上bai“脱西入中”。  

一、应突破传统思路局限  

在特区建立初期,毗邻香港成为深圳得天独厚的优势之一,港商跨过深圳河带来的资金、技术、经验成为深圳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1980年,深圳经济生产总值仅为27亿元人民币,是香港的1/2500,40年后,深圳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越香港,两座城市之间也开始探索新的共生关系。  

“深圳与香港的关系近年来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深圳不仅在经济规模上超过香港,更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一座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已经开始起到龙头作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  

南开大学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认为,“一国两制”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未来的“一国两制”实践将更加突出中央主导,“一国两制”的实践模式也将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的深圳和实施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都建设好,并推动其融合,这将突破“一国两制”的传统思路局限。  

二、启示香港须从心态上“脱西入中”  

在深圳与香港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中,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学者均提到,科技创新将成为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抓手。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前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刘兆佳则对记者表示,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在中央的带领下,实现创新科技产业转型,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这对于香港未来的发展,特别是深港融合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曲建认为,如果深圳和香港在科技创新领域可以加深合作,纳为一体,将成为全球三大创新中心之一,其中前景巨大。  

目前,深圳正在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也在为香港年轻人创新创业营造环境,希望吸引更多香港年轻人前来。“香港的创新需要与深圳的产业进行联动,如果香港年轻人能够把自己创新的想法与深圳的产业化创新能力进行联动,可以进一步提升香港的创新能力。”曲建说。  

“香港未来想要在大湾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与深圳联手,‘脱西入中’,借助内地的发展,推动香港走科技创新等发展道路。”刘兆佳分析认为,假如香港能藉此突破当下经济发展的问题和瓶颈,将有效解决部分人群向上流动的需要,也将有利于香港政治局面的稳定,遏制尤其在年轻人中出现的本土分离主义思潮,“把对国家的对抗转为合作,疏离转为亲近”。  

扩展资料  

边缘化的香港是“包袱”而非正资产:  

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对记者表示,中央对深圳下放更大的权力,也意味着深圳对香港开放的大门将更加开放,这是一种新的制度实践,也将推动香港更多参与到深圳的发展中。  

面对深圳迎来更多改革“利好”,有些香港媒体也抛出了“北京意在提高深圳地位,边缘化香港”的论调。对此,刘兆佳直言,所谓“边缘化”,是近年来香港自身缺乏危机感的结果,而非“北京希望把香港边缘化”。  

恰恰相反,中央政府一直希望协助香港解决好自身问题,因为一个被边缘化的香港是中央的“包袱”而非正面资产。  

曲建也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重点发展科技创新产业,香港主要是国际金融与国际航运,从城市的分工定位上看是有差异的。  

“深圳的作用是在全球科技创新产业分工中参与竞争,在香港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时,形成支撑性作用”,曲建表示,“香港应该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金融、航运等功能。只要能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香港就无需担忧。”  

“要解决香港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北京,而在于香港自身的努力。倘使香港还不能洞悉国际形势的转变,不能重新定位自己在东方和西方间的位置,不能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那被边缘化是迟早的。”刘兆佳警告称。  

环球网-权威解读: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对香港释放出哪些信号?

1、8月18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迎来一周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成立40周年。

2、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

3、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

4、2018年1月6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5、201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270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49584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640606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3489元,增长30%,按2019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9498美元。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直播及回放入口:CCTV1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10月14日上午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一场庆祝大会,将深圳经济特区40年纪念氛围推到zui高潮,也预示着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即将迈上全新的征程。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时间:2020年10月14日上午,大会10:30开始,不过直播在9:00就开始了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地点: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40年前,有一位中国老人在南海画了一个“圈”。自此,这座位于南海之滨的城市,一路披荆斩棘,高楼拔地而起,无数企业迎来发展的巅峰时刻。

作为深圳大力扶持的创新型企业,比亚迪的成长轨迹正是深圳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和大气污染形式越来越严峻,各个国家开始提倡节能减排国家也相应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严排放标准”的国六。

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深圳强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这让本就有着电池技术优势的深圳比亚迪汽车迅速崛起。根据数据显示,A股上市十年的比亚迪目前已超越上汽集团,市值达到354659亿元,成为中国最大市值车企。

近日消息,就在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生日,同时也是比亚迪汽车成立25周年生日期间,国家再次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2021-2035年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发布的规划提出,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

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加大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

从上述不难看出,这份规划代表了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期望,也无疑让以比亚迪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龙头车企有望可以获得更大的支持。

从比亚迪技术看未来

要知道,其实在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尤其是核心三电上的发展方面一直居优势地位。

就以刚刚在2020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获奖的比亚迪“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来说,无疑就是帮助全球电动汽车发展突破了安全瓶颈的一个划时代重要产品。

实际上,刀片电池的技术之所以难度高,是因为并没有在电池材料进行创新,用的还是铁锂材料,创新只是技术。

它跳过了传统动力电池电芯——模组——电池包的设计方式,直接将单体电芯像刀片一样插入到电池壳体内部,从而大幅减少了横梁、纵梁、固定螺栓等冗余零部件。

由此看来,单这项技术起码领先国内其它企业两年,因为刀片技术的高速叠片机和单片长度的制作设备都是需要研发和订做的,其它电池供应商想要效仿也需要时间。

虽然说现在宁德时代也发布有新的电池技术可以媲美刀片电池,但始终是还停留在PPT阶段,真的想要量产,或许“非一日之功”可以面世的。

不仅如此,比亚迪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车企,除自身拥有的汽车制造及电池、模组生产技术以外,还具备IGBT芯片设计和制造。

虽然说目前比亚迪40和国际70比有着不少的差距,但相比于国内其它汽车企业来说,已经拥有自主研发能力,需要的只是进一步进行技术赶超。

当然,比亚迪也可以购买国外芯片,但别的的始终是别人的,抛开成本不说,假如哪天停止人家供应了,“傻眼”的一样是自己。

因此,能够掌握IGBT与动力电池电芯,电动车这两个“双芯”核心技术这一点对于国内车企来说,尤为重要。

从比亚迪全领域布局看未来

据了解,比亚迪汽车光在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所涵盖的企业就有近千余家,从上下游材料供应商、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系统及完成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充电设备运维到终端客户,高度整合了上中下游资源,形成产业生态闭环。

上游,比亚迪拥有稳定的锂矿资源。中游,比亚迪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制造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汽车核心零件也能做到自给自足。下游,比亚迪能够独立完成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的整车研发制造。

另外,根据已知发布数据了解到,比亚迪目前在全球包括深圳、常州、香港、荷兰鹿特丹、美国洛杉矶、巴西圣保罗等地均设有研发中心,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已具备完整的产品线。

在乘用车市场,拥有e网系列和王朝系列。

e网系列有e1、s2、e2、e3等车型,王朝系列则是秦、唐、宋、元以及今年全新推出的汉等。推出的多款电动汽车目前基本也都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在销量方面已经连续六年(2014-2019年)获得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同时在商用车市场,拥有包括电动客车、电动卡车等丰富的产品线。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比亚迪对新能源产链已经架构了一个稳定、可靠的产业链生态。

写在最后

新能源汽车虽然面临井喷式的行业发展趋势,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还是始终要以技术标准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正因为比亚迪早年对新能源产业链集群的提前布局与规划,并始终重视新技术研发,才有了如今比亚迪在多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使得比亚迪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国家再次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也希望比亚迪能够不负众望,保持初心,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贡献。

作者/李莹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深圳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发展的重心,在之前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全国人民举国欢庆,距离现在已经有40年了。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在八月份的时候已经进行了庆祝,但是在10月份还会有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

举办时间:2020年10月14日上午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将于10月14日上午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

现场直播:

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将对大会进行现场直播,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同步转播。

深圳特区40周年线上庆祝活动

深圳40周年深份证

领取流程

1、进入深份证领取入口,点击“开启”

2、在浏览前奏之后,点击“领取您的专属深分证

3、选择来深时间

4、选择性别,上传,填写姓名,然后点击“确定”

5、即可生成专属“深份证”

深圳特区40周年具体时间

2020年8月26日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当时的深圳只是一个小村庄,于清朝初年方才建墟。

“圳”在客家方言里是田间水沟的意思,“深圳”因村庄周围水泽密布,田间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清康熙七年(1668年)在新安县边境修筑了深圳、盐田、大梅沙、小梅沙等21座墩台为边陲哨所,以后逐渐成墟。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深圳镇。1979年3月撤宝安县设立深圳市,市政府驻深圳镇。1979年8月撤深圳镇,深圳一名由深圳市名沿用下来。

1980年8月2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在深圳市境内划出3275平方公里(补更调查数据为395992平方公里)地域设置经济特区。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地域包括今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个区。

01、2020年8月26日

2020年,对深圳来说是很特别的一年,2020年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日,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广东省省辖市,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

2020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从经济特区,发展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其功能定位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窗口和试验田,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改革开放的标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标杆城市。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诠释着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也见证了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大时代变革。从1980年到2020年,40载岁月,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移民,带着热忱,奔赴深圳,一步一个脚印,见证着深圳的崛起。

2020年,深圳地铁6号线、10号线等轨交线将建成运营。同时,在高铁和城际铁路方面,也将迎来新的进展。

最古老的南山县城在这里,改革开放初期这里都是平地,农民靠养蚝、养虾和经营鱼塘来生活,现在的南山区,已经是深圳的老大。深圳资深摄影师陈宗浩,一边指着20世纪80年代他拍摄的深圳市南山区的老照片,一边讲述着。

快速发展的深圳,吸引一批批年轻人。时间推进到2000年,大学老师曾洁,在机缘巧合下,南下来到了深圳。她亲眼见证了其所在的某北方知名高校,高效率落地到深圳建立深圳的校区。

我们通过以上关于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是几月几号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是几月几号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今天的国际性大都市。这种变化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这也证明了改革开放是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能够发展中国的。怎么这40年来,深圳取得了以下的几方面成就。

第一个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增长。

在1980年刚刚成立深圳经济特区的时候,那个时候深圳的GDP总量只有仅仅的27亿元。那么经过了这40年的发展和改革,截止到2019年年底,深圳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6927亿元。有了近1万倍的增长,这种增长的幅度和速度令世人刮目相看。这种经济的增长源于改革开放,源于经济特区的建立。第二方面是综合实力有了一个极大的提升。

一个城市的发展,我们不能只看它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应该看其他方面的成就,这40年来深圳不管是在总体的经济总量上还是在人均 GDP上,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已经超过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同时,深圳的财政实力也有显著的增强,在1980年的时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03亿元,到了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了3,773亿元。有了这些收入才能够在民生、教育等其他方面进行投资,才能真正的使改革红利惠及每一个深圳市民。第三个方面教育、交通、科技有长足的进步。

一个地区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基础设施以及教育、科技发展。近年来深圳各种交通设施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铁路、公路、水运、码头、港口等等,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同时深圳也吸引了很多全国、全球知名大学来这里落户,提高了这里的教育实力。这里的科技公司也是中国最为活跃的,腾讯华为都是在这里发展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