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世新锐
头条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王苗苗实习生邹玉玉/文受访者供图
8月1日下午5点半,郑州新密曲梁的石先生夫妇,在郑州市人民医院文化路器官移植中心重症监护室门口,提前为8岁的女儿石欣蕊庆祝9岁生日。
10多分钟后,石鑫锐将作为天使飞出这个世界。她的眼角膜、肾脏和肝脏将在五个人的身体里继续爱这个世界。
再见
一个特别的生日庆祝网站
“芮芮,我妈妈祝你生日快乐。爸爸妈妈给你买了礼物。”简单的几个字,此时像一把尖刀,刺穿了石先生和爱人的心。
带着女儿走向电梯,新锐的妈妈哭着对女儿喊出了最后一句话:“芮芮,你一定要回来看看你妈妈……”
石欣蕊住进郑州人民医院文化路院区器官移植中心重症监护室后,石先生夫妇无数次期盼女儿从重症监护室出来,却最终迎来了女儿脑死亡的现实。
进行了两轮严格的脑死亡判定程序,在心脏核心符合器官捐献标准的情况下,于8月1日下午6点左右进行了捐献。在正式捐赠之前,石先生和他的妻子想给他们的女儿提前过9岁生日。“这个月底是欣瑞的9岁生日,可惜我没有等到她的生日。”心妈的难过无以言表。
她万万没想到,40岁的女儿听话、懂事、乖巧,却在一起“打怪兽”589天后离开了她。
她多么希望躺在病床上被医生闭着眼睛推出病房的女儿,能穿上她最喜欢的艾莎公主裙,双手合十许个愿,微笑着吹灭蜡烛,就像去年的生日一样。“去年生日,我们全家精心布置了一夜。她戴着假发,穿着艾莎公主裙。那天她很开心。”
打怪兽
她好转了,然后又复发了。她在治疗过程中从未哭过
在我父母的记忆中,女儿从小到大从来没有生过病,直到2020年12月,她突然剧烈呕吐。
医院检查后发现,心脏脑部有16ml出血,需要立即手术。医生告诉他们做最坏的打算。幸运的是,手术很顺利,病理结果显示,雌蕊患的是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是最严重的4级胶质瘤,平均存活时间不到一年。
从此,辛锐开始与病魔抗争。经过一个疗程的放疗、化疗等治疗,新锐的病情不断好转。新锐的妈妈至今还记得,“那时候孩子恢复的很好,和正常孩子没什么区别,可以正常上学。我们都坚信她能完全康复。”就在全家人都以为辛锐能战胜病魔的时候,她的胶质瘤复发了。考虑到再次手术的风险会非常大,家属选择了心脏核心的保守治疗。
辛蕊从小就很懂事,从不攀比。在康复的近一年时间里,她会主动给家人做饭,给爸爸刮胡子,给妈妈洗脚。“芮芮学习成绩很好,即使生病期间也在医院坚持学习。”心妈说。每次面对女儿关于“生病”的问题,她总是用西游记来安抚。“因为她爱看西游记,我们都告诉她,她脑子里有个妖怪,只要把妖怪打走,她就会好起来。”
治疗过程中,新锐从来没有哭过。但当胶质瘤复发后,她每况愈下,病情发展迅速,很快就吃不下饭,陷入昏迷...“孩子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好难受’。”这句话仿佛刻在了妈妈的心上,激荡着痛苦。
捐赠
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在欣瑞昏迷的10多天里,哥哥提出了将妹妹的器官捐献给父亲的想法。没想到,父子俩一起想到的。“我们看过很多器官捐献的报道,我妹妹生病期间得到了很多帮助。”这份温暖让欣瑞的家人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欣瑞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她就捐出自己的器官,帮助更多的人。
“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胶质瘤,防患于未然。”当忐忑不安的父子俩把器官捐献的想法告诉欣瑞的母亲时,没想到她一直都有这个想法。就这样,他们联系了郑州市红十字会。经过两轮严格的脑死亡判定程序,辛蕊符合器官捐献标准,她的眼角膜、肝脏、肾脏将根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系统捐献给有需要的患者。
8月1日,在郑州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和郑州市人民医院的见证下,欣瑞的父母签署了器官捐献登记表,同意将孩子能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希望你走后我能帮助更多的人,这是生命的又一次延续。”心妈说。据了解,自2011年以来,郑州市已完成人体器官捐献约1060例。这背后是1060个捐献者家庭,无数因此而重生的人,无数因此而改变的未来。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