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妈妈,你假期想要什么礼物?我会给你的。”正在听睡前故事的女儿问道。
“你想送我什么礼物?我都喜欢!”我有点惊讶,怎么会突然说起这个话题。
“我想送你花。哦,算了,还是不要了。你对花粉过敏。”想了很久,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
“那就送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吧。我会超级开心的。”我说。
她小小的身体张开双臂扑进了我的怀里,两个人咯咯地笑了起来。
其实不难理解,很多时候,孩子和大人一样,需要通过送礼物、制造惊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记得九月份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有一次我去学校接她,冰凉的手在口袋里翻了半天。最后,我掏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神秘地说:“妈妈,这是给你的。”我仔细一看,原来是肉丸。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把它塞进了口袋。这一天她一定很努力的保护这个肉丸。
我也顾不上这个小球在她口袋里经历了什么,立刻把它放进了嘴里:“哇!好!”满脸的幸福和满足。
还有一次,我刚走出幼儿园大门,在牛仔裤上衣口袋里摸了半天,拿出一块一元硬币大小的饼干,兴奋地说:“妈妈,这是给你的。今天点的饼干我舍不得吃,就趁老师不注意掰了一块放进口袋里。”看着我把饼干放进嘴里,她开心地笑了。
其实这种看似奇怪的行为很正常,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经过我们孜孜不倦的教导,4、5岁的孩子已经基本学会了分享。虽然他们还说不清什么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但在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的同时,他们逐渐感受到了给予的快乐,这是一种不同于接受的心理满足,也是增进彼此感情的有效方式。
而面对自己喜欢的父母,她想要得到这种满足感应该怎么做?孩子有什么可以和我们分享的?他们喜欢的零食和玩具都是父母买的。孩子真正能掌控的事情很少。
相对来说,幼儿园是一个暂时和父母分开的地方。她在这里得到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她自己的。她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最爱的人,以此来表达对父母的浓浓爱意。
所以,当你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给你各种东西时,请欣然接受,千万不要说你不需要,也不要打消他(她)爱你的热情。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