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姜云通讯员张玲
前几天,嘉兴南湖国际实验学校六年级六班的陆泽宇在毕业之际,拿到了一个特别的期末奖——一只小猫。它叫小猫敦敦,是语文老师陈海燕送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这学期家里的网络课上,敦敦经常在课间以“彩蛋”的身份和同学聚会。
陈海燕老师的房子里有四只小猫。只要学生每天能认真完成作业,及时上传,陈老师就会请小猫做主播,课间和学生见面。陈老师还答应学生,把其中一个作为奖励,送给这学期表现最好的孩子。
关于这个奖项的评判标准,陈老师解释说:“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人,才会对这只小猫负责。所谓负责,就是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态度一定是最正确的。”
这学期卢泽宇在参与学业和班级事务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卢泽宇说:“陈老师答应这个报酬后,我马上开始制定学习计划。这个学期,我和同学合作出版了一本儿童读物,叫做《快乐课堂》。除此之外,我还给自己布置了额外的学习任务,试图赢得陈老师的认可。”最终,卢泽宇在十位获奖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敦敦的新东家。
但养猫不仅需要卢泽宇的努力,还需要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卢泽宇的父母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卢泽宇的妈妈说,“为了得到这只小猫,这学期孩子们在家学习、做作业都很积极。男生平时喜欢打篮球,但他写完作业后总是让我送他去打篮球。”
除了把小猫作为最后的奖励,陈老师还在班里组织了做蛋挞等课外活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陈老师认为学习的热情来自于对生活的兴趣。与其传授写作技巧,不如丰富学生的课堂经验。“一个课堂除了分数和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积极的情绪可以焕发孩子的人生才华,让课堂对他们有吸引力。当生活丰富有趣时,孩子能写出生动的文字。"
陈老师也为即将开启新篇章的毕业生送上了祝福:“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学校生活中,永远拥有一个快乐的课堂,在这个快乐的课堂里快乐成长。”
即将有毕业假期的卢泽宇,在寝室里新买了一个猫窝。他想邀请他的同学在假期后在家和敦敦一起玩。“我想给它做一个漂亮的窝和一张漂亮的床,和它玩游戏,我想和它成为最好的朋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抄、改写及在网上传播所有作品,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