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10月20日,84岁的甘志宇抱着一本手掌大小的小册子坐在家里。这本80页的小册子记录了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和操作步骤:如何打电话、如何发信息、如何发短视频、如何扫描二维码、如何发微信。......
甘智宇77岁生日那天,儿子送了他一部智能手机。它没有键盘,触摸时屏幕会有反应。打电话发信息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甘智宇那天就开始苦思如何固定这个有着无数功能的“方头”。也是从那天开始,他觉得自己被困在了这个新奇复杂的手机里。“智能手机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我还有很多要学的,我也在努力突破自己。”
工信部公布的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使用手机的老年人约2.74亿人,其中约1.34亿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同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切实解决老年人使用智能科技困难的实施方案》,要求切实解决老年人使用智能科技遇到的困难。
次年,国家开始对115个公共服务网站和43个手机app进行老化和无障碍改造,涉及新闻信息、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领域。
国家在尽力帮助老年人降低使用手机的学习成本,但是学习智能手机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数以亿计的老年用户中,有不少老年人“被困”在智能手机中:有的人可以做一些基本的操作,但仅限于打电话、看微信;有人想学移动支付、外卖,但家人担心安全,不教老人学;有些人接到过诈骗电话,对智能手机的一些新功能有些“抵触”。
我77岁生日收到的礼物是一部智能手机,“不像老人那么好用”
我叫甘智宇。我已经84岁了。在我60多岁之前,我用的是旧手机。送孙子上学的过程中,我一般都会联系孙子的父母。我手里拿的是我的第一部智能手机,是我77岁生日时女婿送我的礼物。
一开始智能机给我的感觉是没有老款好用。虽然老人机没有智能机那么多功能,但在我看来已经足够了。因为我感觉手机的功能无非就是接电话发短信。
在使用智能手机的第一天,我就让自己出丑了。那天早上我正在房间里看报纸,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我看到的时候,有人叫我。我想回答,却不知道怎么回答。以前用老人机,按个键就能打通,智能机上没有按键。我不知道怎么做,就用手在屏幕上一划,结果是一条“未接来电”记录。
后来我征求女儿的意见。她用手机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你看,爸爸,当电话来的时候,如果你想接,就按这个绿色的按钮。如果你不想回答,就按这个红色的按钮。记住,用一个手指按就行。”她还告诉我电话接通后如何挂断。如果你想挂断,就按屏幕底部的红色按钮。
女儿拒绝教他手机支付,“怕我被骗”
当然,感谢智能手机,它丰富了我的生活。有一天,我点击屏幕上的“相机”功能键,发现手机可以拍照了。之前我一直以为只有相机才能拍照。我自己也在不断摸索,比如对焦,如何让人物和场景看起来更好,又不模糊。当时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摆弄手机,在女儿的不断帮助下,现在我可以拍出漂亮的照片分享给家人了。
为了学习如何使用手机,我干脆拿了一个小笔记本来记录手机的操作。我一直有记笔记的习惯。一是因为工作,二是因为年龄上来了,记性不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看,第一张唱片是《如何打电话》。现在这本书已经背了80多页了,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的得心应手的操作,但我还是觉得有点吃力。比如怎么打电话,怎么发照片,怎么用微信等等。
即使我已经记录了这么多页,智能手机对我来说仍然很神秘。使用微信时,只有最基本的聊天步骤。我的孙子向我提到了“表情包”,但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最近学会了手机扫码,但是一直不能手机支付,女儿也不会告诉我具体操作流程,怕我被骗。
“短视频冲浪者”也有烦恼:垃圾信息删不掉
我用智能手机已经六七年了。如前所述,我能学会的函数非常少。但是有些功能在用,不看笔记已经可以操作了。虽然有些不是很熟练,但是知道点什么。
平时主要用手机看别人跳舞,听一些红歌。楼下的老太太叫我学跳舞。我觉得很好玩,就问他们手机上哪里能看到这些舞蹈。他们告诉我,我可以在我的电脑上下载歌曲,并制作自己的视频配乐。我让女儿帮我把电脑里的歌下载到手机上。
然后女儿就教我怎么拍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我一条一条的记录在我的“学习笔记”里。现在用的多了,不用靠“学习笔记”就能熟练操作了。
现在我用手机最大的乐趣就是自己跳舞,然后拍个带音乐的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很多都是自拍,很多都是在外面跳舞。
家里给我买了三脚架和小音箱,女儿帮我在音箱里放了很多音乐。当我想跳舞时,我用扬声器播放歌曲,然后随着音乐跳舞。一边跳舞,一边用手机记录。我还在Tik Tok发布了几十个视频,每个视频都有数百人观看,所以我是一个“潮人”。
除了跳舞,我还用手机看新闻。用了智能手机之后,现在除了老年报,还经常用手机看新闻。手机里的消息挺多的,但让我担心的是,手机里的垃圾短信更多了。比如微信上的一些订阅号消息,如果我删了,会有提醒。有些微信官方账号不知道什么时候跳出来的。我想摆脱他们,但是我摆脱不了他们。
学习永远不嫌晚
我的笔记本里有很多关于使用手机的知识点,但其实有很多东西是我平时不用的,移动支付就是其中之一。我详细记录了如何用手机支付,比如先打开什么软件,点哪个加号,怎么输入密码。还有“商品如何付款”、“手机如何付款”。但是我年纪大了,很多东西都记不太清楚了,所以生活中也不经常用这些功能。
为什么不经常用?其实原因很多。
现在年轻人用手机比我们老年人方便多了。他们将使用它们来支付和订购外卖。理发的时候,老板问我要微信还是支付宝。我非常惊讶。回家后,我问女儿如何用手机支付。虽然家人跟我说了一些步骤和流程,但也说“用手机看新闻发微信就行了。”后来就不太愿意教我了。
他们主要担心的是,如果我记性不好,慢慢的把手机密码弄丢了,会有人在背后偷看,然后我的信息密码就泄露出去了,或者我不小心误丢了之后钱就拿不回来了。
但是我还是想学手机支付,因为方便。有时候下楼去超市买东西,老板问能不能扫码支付。我说我没带手机。
前段时间跟家里人说,你要多教教移动支付的流程。虽然不一定有用,但还是想知道应该怎么用,尽量跟上一些时代。
现在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每年产生的软件也越来越多。我感觉让我们老年人接触到科普手机还是很重要的。既能防止被骗,又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晨间视频App上线一周年之际,晨间求助栏目全线升级,“晨间求助团”正式成立,致力于解决市民的具体生活需求。
也许你想学一道家常菜的做法,为餐桌增添一道美味;也许你想了解一项新的便民措施,让生活更加便利;也许你想找远行未归的亲朋好友,表达你挥之不去的思念;也许你希望有人记录你家人平凡的一天,定格平凡的快乐瞬间;也许你只是想聊聊生活的烦恼,解开内心的谜团……
我们始终坚信“民生无小事”,衣食住行都是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细节。晨助集团愿意为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您需要帮助,可以拨打帮助热线0731-85571188,“陈晓帮助小组”永远在您身边!
潇湘晨报记者王音棋徐征
新闻线索破频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帮”专题;或者拨打早间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