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图片来自网络
前两天朋友给我推了一条信息,我大致看了一下。讲的是“一位家长和家委会苦口婆心,不认同教师节用课时费给老师买礼物的行为,最后被强制下课”。
发酵的矛盾主体在“一个家长”和“家委会”之间,发酵的原因是“教师节要不要送礼?”
最后这件事被当地教委挂了,明确规定教师节不允许教师收礼,被列为“私下贿赂”。
图片来自网络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节假日走亲访友后,拜访自己尊敬的长辈是一种习俗。教师节作为教师的特殊节日,该不该给老师送礼?
想必很多家长也为这个问题头疼。
送礼,不知道送什么,送多少,不知道怎么送自己喜欢的;
不要送礼物。如果别人都给,你自己不给,会不会造成老师对孩子另眼相看?
图片来自网络
记得每年教师节的时候,学校门口都有很多卖花的小贩,手里拿着包扎好的花,或一朵或几朵,站在孩子进校门的地方。
很多孩子早上被父母绝望的叫醒,急匆匆的去上学。看到花想到教师节,我赶紧让爸妈买了一些送给班里的老师。
而在教室里,各种鲜花迎面而来,你看到的是鲜花的海洋。一些有想法的家长已经提前订好了漂亮的花束,一些刚入门的孩子临时买了花,导致一些对花粉过敏的孩子打喷嚏,以至于老师赶紧指示孩子把花拿到教室外面。
真是兵荒马乱的局面。我为原本简单平静的教室和本该听到的读书声按下了暂停键。
图片来自网络
教师节前一周左右,就有很多感兴趣的商家提前准备好包装精美、表达对老师真诚敬意的礼盒,放在卖货最显眼的地方,让你路过都无法忽视。
网上商家也是一样的销售营销活动,提前预热教师节,假期好像也没给老师送礼,跟家长疏忽一样。
图片来自网络
站在老师的角度,其实教师节真的是不愿意收任何礼物的。
鲜花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过敏。他们在教室里不合适,在办公室也没时间管。况且它们一下子开满了花,花开花落,欣赏它们真的没有什么乐趣。
大部分包装精美的糖果零食都是课间直接和孩子们分享的。
至于一些家长私下送的购物卡、礼券或者更高价值的物品,老师还是要费心想办法还给孩子。教书育人已经很累了,教师节真的是个大活。
有的家长居然“天才”想到了红包的图案。这不就是“踩雷”的做法吗?老师看到就无语了。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些学校干脆在教师节的时候在学校门口加保安和学校管理员。当他们看到孩子们拿着鲜花和礼品袋走到学校门口时,他们立即停下来,示意孩子们把自己的鲜花和礼物交给父母,然后才能进入学校,让校园安静下来。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一些细心的孩子亲手制作贺卡,并附上对老师的肺腑之言和感激之情,会让老师们高兴。
记得我大宝班上有个女生,有一年教师节把自己抄的书法送给老师,还有一年在家里弹的一首曲子...这种表现她优秀的行为才是让老师真正引以为豪的!
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家委会出面,以班级为单位,大家统一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无可厚非。
但是家委会不能强求,更不能强求大家提前做好购物公告,把班费的账算清楚。参与和不参与的家长要一视同仁,不参与的家长要及时退款。
哪里有必要这么极端,把不参与的家长推出家长群?
另外,送礼的关键是送礼的方式。家委会代表家长表示对教师工作的认可,对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尊重。礼物的价值是次要的考虑因素。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