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快到毕业季了,当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忙着论文答辩、找工作的时候,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老师高燃却在熬夜赶工,为了给上过他课的246名毕业生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为他们每人刻一枚专属印章。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高燃为该校2015级历史(师范)专业学生刻制了一些印章。(通联摄)
40岁的高燃在西北大学获得了历史学博士学位。7年前,他来到位于四川南充的西华师范大学,在那里教授中国古代史、中国民族史等课程。由于讲课幽默,他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很受欢迎。
走进高燃家中的一间小书房,三面墙上的书架上都摆满了书。书桌上,有一把印章刻刀,几张砂纸和几张印石。这些是他雕刻印章的工具。从高中开始,高燃就喜欢雕刻印章,并买了一些书自学。这个爱好一直坚持到今天。
“这些材料都是从网上淘来的,每枚印章的成本不到15元。”高燃说,印章上刻着每个学生的名字,字都是小篆。在刻章之前,他先把学生的名字转换成篆字,然后把篆字写在纸上,设计排版,再刻在一枚一元硬币大小横截面的印章上。
有的同学名字笔画多,字体复杂,雕刻时间长。刻一枚印章平均至少需要1个小时。刻246个印章是个大工程。高燃去年开始雕刻,现在还有40多枚印章有待完成。
为什么要给学生送这样的毕业礼物?高燃说,2015级历史专业(师范)本科,是他当大学老师以来,带的第一个年级班主任学生。看到同学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想送他们一份实用又独特的礼物。
“其实这几年我也给个别学生送过自己的印章,但这么大规模的礼物还是第一次。”高燃说。
但送高刻印章学生的行为,却被网友赞为“很温暖”、“很贴心”。有网友评论:字里行间,有心血和汗水,也有对学生成功的殷切期望。一枚小小的印章,一笔一画,在阴阳篆书中展现文明;刀刻,千雕,友情。
“印上刻的是我们的名字,留在我们心中的是不变的师生情。能遇见高先生,是此生幸事。”已经收到礼物的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5级学生林冬梅表示,要向高老师学习,努力做一个亲切友爱的老师。
“以前,高老师会送我们一些专业书籍。没想到这位老师给我们准备了这么珍贵的礼物。”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5级学生窦志刚表示,高老师不仅是一位传道解惑的老师,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高燃不仅是学生心目中的“男神”,也是同事眼中的“暖男”。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朱华说,高燃是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他在排课时尽量考虑到每个老师的具体情况。比如上学期的教材《中国古代史》,本来是要一个女老师和高燃一起上的。考虑到老师的丈夫出差在外,长期不在南充,她一个人带孩子上下学不方便,于是高燃一个人完成了《中国古代史》。那时候他一周要上20节课,还要接送女儿上幼儿园,很忙。
五一假期期间,高燃仍在加班以赶上进度。他坚持每天刻1-2个印章,必须在6月份学生离校前全部完成。
(来源:新华社)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