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 | 三尺讲台犁春秋 粉笔刻字笔写芳华)

老师 0 83

(教师节 | 三尺讲台犁春秋 粉笔刻字笔写芳华),第1张

文|郑建玲


题记:最近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在我退休的前夕,我觉得有必要让世界知道我自己的经历。时间很赶,记笔记就好。


开学前夕,我即将离职,却有幸参加了如何使用seewo软件的培训,也就是一体机教学机的使用。


培训班上,一位年轻的女同志用滑动鼠标的方式轻松讲解,让我们老师惊叹不已。感叹新事物,感叹科技的进步,甚至感叹现代的教学方法。我不禁对先进的教学方法感到惊讶。我异口同声地说:“真是软件先进,设备真好。”


是的,只要负责培训的老师触摸一体化教学机的任何一个按钮和不同的功能,屏幕上就会出现不同的画面。有时图文并茂,有时音感并存。她的讲解和示范简直让人大开眼界。不知不觉,在听和学的过程中,一个多小时的训练转眼就结束了。但是那个奇迹仍然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几天过去了,脑海里一直闪现着大屏幕上出现过的画面。空我闲着,锁不住话。我和同事提到了新软件的快捷和多功能的新奇,也提到了办公设施、教学条件等。刚毕业开始工作的时候。旧年的记忆依然像昨天一样刻骨铭心。


我于1987年毕业于化学系。我记得那年的暑假,按照分配方案,我们那年的师范毕业生都是当天在同一个地方报到,在预定的时间开会,服从分配。


那天有很多人,同一个学校的,不同学校的,熟悉的,不熟悉的。他们大多数人比我早到达会场。室内室外的毕业生,不管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会场设在五莲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三间平房里。


会议预计在预定的时间开始。我记得三个人慢慢走过会场的走廊。他们落座后,其中一人拿出一个文件夹,宣布散会。会议的主题是何去何从,台下每个人都很期待。



(教师节 | 三尺讲台犁春秋 粉笔刻字笔写芳华),第2张

坐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和会议桌上主持会议的人在一起,每念出一个名字和目的地,我的心就像小鼓一样不停地跳动。兴奋、紧张和不安仍然历历在目。宣布我分配到寇关中学的时候,寇关在哪里?脑子里一点印象都没有。我从未听说过它。瞬间,我的泪如泉涌。我多么希望我能被分配到我的家乡白松中学,或者我知道离家很近的元西高中。但是人事决定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我只好正确面对。


按时报到上班。


没想到的是,我刚毕业,第一年却在初三两个班教化学。说实话,接到这么重要的任务,我真的很尴尬。会议结束时,我找到当时的院长李老师,提出我怕自己不能胜任高三的重任。我先从高一说起,没想到李老师说高三有个老教师,叫带老带新。你应该好好向他学习。年轻人,不要怕看困难,工作。你得稳住脚,一步一步来。


于是,带着梦想和憧憬,我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


上班第一天,大会结束后,教研组组长徐老师拿回了办公室必备的用品和资料,包括课本、参考资料、备课用书、作业批改记录、讲课用书等等。然后,我很快地翻了翻课本,因为化学是我最喜欢的科目,课本的内容没有变化,我对课本很熟悉,闭目几乎是背诵。


大家都知道高三是进修班,我害怕进修班。只记得我高中的复习阶段,化学老师先讲后练。一节课内容多,知识点串联。但是,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我不能轻易地掌握这些知识。按照课程安排,我先听了我的搭档侯老师(他也教一个进修班)的课,然后开始认真备课。每节课的教案都写满了三张纸,我把写的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真的是抓的很透。


然而,真正站在讲台上讲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记得第一次上课,面对那么多学生,那么多眼睛看着我,一个身高1.56平方,体重只有41kg的瘦小老师。学生们没有认真听课,而是近乎专注地盯着我。我瞥了他们一眼,仿佛听到台下的学生在窃窃私语:你们看,新来的化学老师没有我高,没有我胖,也没有我漂亮。是的,其实我后来才知道,当时班里真的有一个和我同年出生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不比我年轻。


面对知识的双眼,站起来,坐下,自我介绍,开始了第一节课。用粉笔写下讲座的题目,声音洪亮,眼神自信。



(教师节 | 三尺讲台犁春秋 粉笔刻字笔写芳华),第2张

然后在观众席里搜索学生。他们有的在做笔记,有的用眼睛盯着我,有的用手撑着腮思考,说着说着。黑板上写满了我写的东西。当时我没有教学经验,就把侯老师怎么在黑板上写字的记忆抛到了九霄云外。讲课时,为了避免学生记不住我讲课的内容,把教案的所有内容都写在黑板上。在一堂45分钟的课上,我边讲边擦。有时候,重点不能完全放在黑板上。铃响后,我继续玩,直到棋盘打完。


教室前半部分粉笔灰乱飞空,头发上,眉毛上,脸颊上,鼻梁上,衣服上,手上,不知粘了多少粉笔沫。更何况那些无孔不入,飘进鼻孔,钻到喉咙的,就这样被我直接请到了胸前,牢牢地定居在我的肺里。


同年教师节,我有幸参加了五莲县首届高考表彰会。在大会上,我敬佩那些被表彰的优秀教师,更敬佩他们对五莲教育事业的奉献。回来后,在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更加努力地工作。


当时老师用三种笔写教案,粉笔板书,刚性笔写讲义。三种笔中,最难、最费时、最费力的是刻字笔。


刻字笔与现在的签字笔外形相似,只是结构缺少了笔帽,但功能却大不相同。刻字笔的笔尖应由不锈钢制成。这支新钢笔非常锋利。第二次,在使用之前,老师们总是在常用的石墙上点击-点击-点击,做一些巧妙的努力,磨掉锋利的笔尖。这样刻字就不会划破蜡纸了。雕刻,那是技术活。如果用力过猛,会划破蜡纸。用力过猛,微博就刻不好,打印出来的讲义就模糊不清,无法使用。化学的讲义也不同于其他学科。气体上升和固体沉淀的符号必须仔细雕刻。否则用力过猛会直接把蜡纸划破。打印出来的讲义上全是墨水,甚至直接漏墨。原本漂亮的字体不如七分。


蜡板是我们刻的,然后一字排开印出来。


那时候印刷是谁死板谁做,有时候我们还联手互助。墨水在最原始的油印机上滚动。一人单手均匀有力地滚动滚筒,一手不停地倾斜能装油印纸的盖子。一个人用手指尖飞快地翻动书页,吱呀吱呀,还有依法滚动滚筒的人的粗声粗气。一叠叠的课堂笔记和试题就这样产生了。有时候人忙就自己做,折叠打印,但是速度很慢。每次打印讲义,不管老师怎么回避,不管老师怎么小心,墨水还是会粘在手上。他们总是用肥皂洗被墨水染得又黑又油腻的手,脸盆里的水像墨水一样黑。然后,老师们闻着墨香,或上课,或备课,或批改作业,或刻板。


老师们忙着备课、上课、刻讲义、批改作业。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容不得任何人懈怠。早晨,常常伴随着月亮的落山,迎接日出;晚上,数着星星,和吵闹的同学一起,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忙,第一学期,匆匆结束,迎来了县里的期末考试。那一年,我有幸参加了全县教师集中阅卷工作,地点是关帅高中。


记得各个学校的老师被教育局安排住在关帅的招待所。当年高中化学班只有我和寇洁芳两个女的,她是高中化学界的学长,在西高中教书。我们只是住在同一个宿舍,她比我早上班。我们聊了很多很多话题。


两天的阅卷工作在紧张忙碌的时间里悄悄过去了,陪同的有徐校长(时任教研组长)、侯老师、周老师、大三化学老师徐老师。小许老师提前说好了去直沟,诸城和同学玩,我们按计划回单位了。


因为早上和晚上只有一辆车。当我们到达关帅站时,车上已经满员了。早上关帅到五莲的票都没有了。于是,我们只能同意掉头,先去诸城直沟,从直沟到五莲,再回去叩官。


早晨,霜雪覆盖了大地,我们坐上了去直沟的车。没想到,早上去五莲的车已经在那里发车了。如果坐公交去五莲,只能等中午一点多的火车。在严冬,夜晚总是在白天的4: 30到来。徐组长和周先生、侯先生商量,与其在这里等,不如步行去五莲。这样才能赶上公交车去敲官。


于是,我们几个人,手里各拿着一张试卷,走在从直沟汽车站到五莲汽车站的路上。


路上,踩着又硬又冻的地面,我们一边扛着试卷,一边有说有笑。然而,随着试卷越来越重,徐组长抬头看了看路边光秃秃的杨树,想找些杨树树枝来背试卷。眼前的树太高了,他们根本够不着,所以他们不得不费力地搬运它们。


走着走着,温暖的阳光均匀地洒在地上,赶走了冬天的寒冷,融化了地上的冰霜。一下雪,被土夯过的路就由硬变软,由软变粘,被夯过的地面变成了泥泞的道路。我们几个人踩着凹陷的脚印在路上跋涉,溅起的泥浆紧随其后,牢牢地吸在每个人的裤腿上。一瞬间,所有同色的裤子都变成了花裤腿,粘在鞋底和鞋面上的泥很重,掉不下来。越来越难走了。


最后,几棵矮杨树锁定了他们的目光。我和周老师合并携带卷子。组长徐和老师侯向几棵矮白杨走去。


把白杨树的树枝折好之后,我终于得到了一根新鲜的木棒来减轻试卷的重量。我不再携带试卷,但小组长徐用杨木棍做挑夫,把试卷扛在肩上。几个人继续前行,在泥泞中跋涉,又累又饿,一步一步,终于到了五莲汽车站。



(教师节 | 三尺讲台犁春秋 粉笔刻字笔写芳华),第2张

为了出去批卷子,大家都穿得很体面,脚上穿了平时都舍不得穿的皮鞋。没想到,大家的皮鞋都沾满了泥,惜而叹之。在等车的时候,大家都会找一块小石头,脱鞋,把黏糊糊的泥巴刮掉,想尽办法把它刮掉。


1988年,带着和火一样的青春和激情,我继续在高三两个班上化学课。我还是那么热情和勤奋。下课后,我写了又擦掉。快到年底的时候,我的课上完了,就不停地咳嗽、咳嗽、咳嗽、咳嗽,咳得嗓子都快吐了,肺都要炸了。过了几天,办公室主任徐(后来的徐校长)听到我的声音咳嗽了一声,关切地问我:你发烧了吗?不随地吐痰?


我说,不发烧。只吐少量白色泡沫状痰。他继续说,你的咳嗽不正常。赶紧去医院,防止肺炎什么的。


当时口关医院的肺部医疗设备只能做胸透。我站在胸透机前,医生让我吸气,憋气。最后医生怀疑我肺部有结核病变,但没有确诊,就去县医院拍片确诊。


第二天在县医院做了x光,医生诊断为早期肺结核。忘了医生姓什么了,他亲切的告诉我,幸好你来得早,肺结核没到活动期,也没传染给别人。


当时,被感染肺结核的消息无疑像晴天霹雳,也意味着我要短暂离职。心里像打翻了各种调料瓶一样,百感交集。


每次回忆起许校长的关怀,我都激动不已。如果他没有及时提醒我,我可能会病得更重。


我是多么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回家休养的时候,我还是很担心我的学生,经常在梦里陪着他们。那时候我只有一个信念,不要悲观,要开心,要快速恢复。在医生的建议和父母的悉心照料下,不到三个月再次去医院复查,肺结核病灶完全钙化。医生说,奇迹,奇迹,真的是奇迹。别人的病人一般要半年才能钙化。到目前为止,你是我的病人中钙化时间最快的。


1995年,我的一个男同事也得了肺结核。我想他一定和我一样,太认真,太执着,工作太忙。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离开了化学老师的工作,但在无数个梦里,我还是站在了讲台上。回首那些激情的岁月,我无怨无悔。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而是一段曲折的旅程。那段时间,那些人,那些事,依旧清晰如昔。(2021.9.7)



(教师节 | 三尺讲台犁春秋 粉笔刻字笔写芳华),第2张

作者介绍:郑建玲,绝句新体研究会常务理事,日照市作家协会会员,日照市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外报刊,如《语文报》、《教师报》、《雨露风》、《新青年》、《新老年》、《美国伊利华报》、《德国欧华先驱报》、《新西兰先驱报》等。有些作品被收入了这本选集。受第三届风筝之都邀请,在世界范围内精选数百首诗歌。绝句小说收录于马来西亚高三教材,散文段落收录于《中外文学描写词典》。


点好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



(教师节 | 三尺讲台犁春秋 粉笔刻字笔写芳华),第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