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你还记得贾晓玲帮助李焕英抢购电视机的电影《嗨,妈妈》吗?在20世纪80年代,电视绝对是奢侈品。当年也叫奢侈品,有手表。嘉定工业区裕民社区的周洪发珍藏着三块旧表。
周洪发,1947年出生,20岁分配到上海合金有限公司工作。“那时候有上海牌手表,人家羡慕地看着你。”刚工作的周鸿发一个月工资40多块,而一块上海牌手表当时卖120多块。“买的时候大概花了一年时间,还要转好几趟车,还要去市里的大商店排队买票。”现在说起这些,周鸿发依然充满自豪。
你为什么对上海牌手表如此痴迷?原来,在70年代,“三转一环”是结婚必备的“四大件”,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戴上海牌手表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情。
后来,周洪发认识了在嘉定纺织厂工作的妻子。1983年,他结婚后的第十年,手里的上海牌手表换成了宝石花手表。
周洪发和他的妻子
那时,宝石手表风靡一时。说到换表,周鸿发一脸甜蜜。原来,在结婚十周年纪念日,他节俭的妻子选择了一块宝石手表作为礼物送给他。
周洪发小心翼翼地拿起第三块手表,告诉记者,那是瑞士进口的英格丽自动机械表,是父亲退休时送给他的。周鸿发还记得,父亲送他手表的时候,说了“拿着”两个字。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父亲身材高大,但沉默寡言。从小对他要求严格,父子之间交流不多。现在周洪发退休了,他看着已经结婚的儿子,突然明白了父亲的想法。毕竟父子之间的爱,大多是无声而沉重的,千言万语都藏在这张桌子里。
如此“奢侈”,
你家里有吗?
欢迎在留言区说出你的故事~
通讯员:徐益谦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唐敏,巫丽荣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