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马化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员工 0 39

请问马化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1张

请问马化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导读:马化腾:男,1971年10月29日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现任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全国青联副主席。马化腾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科学士学位。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在中国电

马化腾:男,1971年10月29日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现任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全国青联副主席。马化腾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科学士学位。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0多年经验。

一个有远见的人:先人一步的产业环境,整个城市和互联网足够契合的开放、创新气质,以及良好的人才储备,深圳和香港两地资本市场相邻,使得马化腾在创办腾讯时吸收到深圳这块土地上诸多精华和灵气,为其成就未来的腾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有梦想的人:马化腾曾迷恋过天文,也曾有过成为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的梦想。一本关于马化腾的传记曾提到,马化腾并没有因为热爱电脑而放弃了自己的天文爱好。即便是创办腾讯之后,马化腾也依然保持着对天文的爱好,多位腾讯早期的创业员工在接受本书作者之一的林军的采访中,深刻地记着马化腾曾在公司过道中和喜欢天文的同事交换天文问题看法时的热忱和健谈。有一次腾讯董事会送给马化腾的礼物就是一个天文望远镜,虽然只是小模型,但可见其他董事都知道马化腾这个爱好。

近日,马化腾在腾讯2021年员工大会上说腾讯是一家普通公司。

网民都知道,腾讯不论是市值还是社交领域的一枝独秀,亦或是其建立的生态圈,都不可能是一家普通公司,那马化腾为什么这样说?我认为,这是在表明一种态度。

首先,近年来腾讯作为互联网头部企业作风越来越低调,所谓枪打出头鸟,看看阿里、滴滴、美团就知道了。

二是,腾讯在社交领域一直是垄断式的存在。尤其是依靠社交流量优势,只要腾讯想做的事几乎没有做不成的,但国家近年来重点打击垄断,互联网头部企业几乎罚了个遍。

三是腾讯经过多年在互联网的耕耘,其建立的庞大生态圈已为其主营社交业务提供了稳定的流量支撑,前几年微信为腾讯建立的稳固护城河,腾讯动不动就给微信团队奖励几十亿的年终奖,可是最近两年国家提倡共同富裕,腾讯之前的操作岂不是在拉仇恨。

四是腾讯在 游戏 领域也是大放异彩,但是网民对腾讯 游戏 的诟病也不少,尤其是王者荣耀,几乎囊括了所有90后、00后用户,甚至有人将王者荣耀称为“王者农药”,可见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有多深。

五是腾讯多年来一直很强势,我们知道的比如3Q大战,让用户二选一;还有“南山必胜客”等,只要是腾讯所属地涉及的诉讼几乎无往不胜。

以上,虽然多有是对腾讯的调侃,其实也代表了部分人对腾讯所作所为的不满。在国家大政方针下,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否则将被时代所抛弃。

腾讯今后的行为如果能像马化腾所表明的态度那样,相信腾讯还是一家不错的企业。

一个成立不到30年的公司,到如今成为拥有超过8亿用户,年营收接近5000亿元的庞然巨物,它是怎样缔造传奇神话的?1999年,腾讯QQ以一只企鹅的形象成功钉下腾讯帝国大厦的第一根钉子,而钉下这根钉子的人,正是马化腾。

1971年,祖籍广东汕头的马化腾出生在 海南岛 东方市八所港,他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年幼的小马总是一个人在碧蓝的南中国海边,抬头望着无边无际的夜空星罗棋布,他暗下决心,将来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984年,13岁的马化腾随着父亲马陈术举家搬迁到了深圳这个当时满眼春风的地方,性格沉稳内向的他学习成绩从来都不需要父母为之担心。在深圳这个日新月异快节奏的城市里,他愈发向往回到当初那个繁星如织的夜晚。他迷上了天文学,他人生的第一个产品,就是自己用镜片组装的简陋望远镜。后来他一发不可收拾,常常缠着父母给他买越来越高倍越来越精细的天文望远镜,要知道当时一台望远镜就要花去父母几个月的工资,小马见父母不同意,委屈地在日记里写道“父母的做法,很可能会扼杀一位天文学家”。父母亲拿他没办法,只好满足他的愿望。后来,小马还因此成了深圳第一个拍摄哈雷彗星的中学生。

然而,一心想要当天文学家的马化腾终于意识到,理想是不能够当饭吃的。在当时的形势下,他如果再继续一心扑在天文学上,等待他的不是天文学家,而是成为一名中学地理老师,这与他的想法相差甚远。正好那时候,PC行业发展如火如荼,计算机也成为大学热门的专业。马化腾决定报考计算机专业。1989年,马化腾以 739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 深圳大学 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专业,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他自己当时也没有底。

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马化腾对计算机的热情越发浓烈,他天天跑去学校机房蹭电脑。他的天赋也得以表现,不光成绩依旧优秀,他还通过设计“股票分析系统”使自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万块钱;他又跟朋友合作推出了 股霸卡,可以边看电视边查看股市行情,紧接着他把赚来的钱全部投进股票市场,没成想股票大涨,刚毕业的马化腾就赚到了70万元!

大学毕业的马化腾通过同学的介绍,在当时的通讯行业巨头润迅公司当一名软件工程师,该公司主营业务是寻呼业,马化腾在公司里施展才干的同时,也发现了客户对于即时通讯的需求。在业余时间,马化腾对当时的惠多网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惠多网可以认为是中国互联网的雏形。用户们可以通过电话线链接到BBS网络,相互发送信件。马化腾当起了深圳惠多网网络分站的站长,后来他还出席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BBS站长大会,要知道当时很多分站的站长,后来都成为中国互联网的风云人物。命运的安排总是让人捉摸不透,马化腾敏锐地意识到可以通过互联网搭建一个即时通信平台,解决用户的需求。作为润迅的员工,他第一时间建议公司开拓新业务,可是,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采纳。马化腾就这样在命运的推动下,离开了润迅公司,他决心自己干一番事业出来。

早在1996年,以色列的三个年轻人就已经搞出了一款名为 “I SEEK YOU(我找你)” 的即时通信软件,简称ICQ。马化腾照猫画虎,拉来自己的同学张志东,注册成立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马化腾团队决定做一款更开放的通讯软件, 他为此取名OICQ,即“Opening I Seek You”。这款软件的框架虽来自于ICQ,但马化腾团队却给它注入了灵魂,不同于ICQ的全英文界面,OICQ采用全中文操作界面,满足中国网民需求;OICQ数据存留于用户电脑本地,一旦换电脑,之前的信息不复存在,马化腾了解到大部分人还是在网吧上的网,因此采取将用户的信息全部存储在腾讯公司的服务器,用户可以随时从云端调取信息。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腾讯QQ免费下载免费使用。这在当时吸引了一大波热衷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OICQ用户量每天都是一个新数字,马化腾在欣喜之余也有点招架不住,毕竟是给用户免费使用的软件,而连日攀升的注册量又使得公司服务器明显不够用,腾讯难以维持高昂的服务器费用,走投无路的马化腾甚至一度想要卖掉OICQ。而就在此时,风头正盛的OICQ引来了ICQ公司的敌视,他们状告腾讯抄袭并且胜诉,腾讯在最艰难的时刻还要面临败诉赔偿。

OICQ最终更名为腾讯QQ。吸取教训之后的腾讯,从此成为“南山必胜客”。改名之后的腾讯一路扶摇而上,2003年 QQ用户注册数达到2亿!2005年腾讯QQ的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了1000万!凭借QQ庞大的用户量,腾讯公司开始拓宽业务,社交、支付、 游戏 、 娱乐 、资讯等领域都可见腾讯系的身影。

到现在,腾讯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当之无愧的巨头。尽管饱受用户的诟病,腾讯公司一直秉承“ 用户为本, 科技 向善 ”的理念设计运营产品。马化腾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一直坚守着一个信条,那就是“ 像普通用户一样,每天轮着使用每一个产品。经常到各个产品论坛‘潜水’,听到不同的声音和反馈。 始终把自己放在用户的位置上,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产品,出现了问题就把它解决,不出三个月,你的产品就接近完美。”

现在,不到知命之年的马化腾也如往常一般不轻易出现在公众的眼前,性格一向低调内敛的他一手建立起了腾讯帝国,也因此成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乃至世界富豪榜的常客。

人民网曾这样评价马化腾:“马化腾在模仿间不经意打造了一个庞大的‘QQ帝国’,为中国人创造了全新的沟通方式。创造了中国网络领域一个经典的神话。”“腾讯的女同事们都管马化腾叫‘小马哥’,他极少发脾气、为人低调内敛,但每一步都有计划,一起创业的几个小伙伴至今都还在腾讯抱团发展,团队之稳定,互联网少见”。“在马化腾低调温和的外表下,跳动的是一颗雄霸互联网世界的野心。”腾讯的传奇仍在继续,而马化腾,也同样乐此不疲

 聊天造就的事业

   谁敢梦想过一款产品能为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所使用甚至是依赖?但马化腾的QQ却做到了。

   这个颇有书生气的潮汕人,把美国的网聊工具拿到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和生活方式。如今,QQ的注册用户数已达5亿。这是陈天桥的《传奇》、马云的阿里巴巴都无法比拟的群体。

   基于这个人群的社区更有朝气,在马化腾的计划中,QQ社区将全面覆盖通讯、娱乐、媒体、商务4个平台,总之“网民要什么就有什么”。

   一句话,拉来220万美元投资

   13年前,大学毕业5年的马化腾是深圳润迅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由此结识了很多“网虫”朋友,其中就有网易的丁磊。

   1998年11月,马化腾和他的大学同学张志东等5人,凑了50万元人民币,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腾讯的雏形。

   腾讯的最初业务是为一些寻呼台做系统集成,几个合伙人既当销售员,又做工程师,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ICQ在当年已经席卷全球,却没有中文版。

   由此,马化腾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想法,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模仿ICQ的功能和特性,开发出了中文界面的即时通讯工具——“网上中文寻呼机”,简称“OICQ”。

   1999年初,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OICQ放到互联网上,由原来的定向赠送改为免费下载方式,这一举动一下子应了学生所需,免费下载的OICQ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

   这个一度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发展了500万用户。用户量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要不断扩充服务器。当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

   19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后一年,腾讯开始正式融资。当时,一个企业融资,要么有核心技术,要么有好的项目。但对于腾讯来说,融资的唯一优势就是“用户”。那时,OICQ用户已经是百万级了,但没有任何收入。

   风投的人问马化腾,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化腾说:“以色列的ICQ卖了几千万美元,它才有多少用户?我们现在的用户比他们多,所以,我们也值这么多钱。”就凭这句话,腾讯幸运地拉来了IDG和李泽楷旗下盈科数码220万美元的投资。

   据一位当年腾讯的员工回忆,就在那次融资过程中,马化腾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他是平躺在床上,举着笔记本电脑办公的。

  赢者通吃,建立自己的网络帝国

   11年来,马化腾一直没有停止过“拷贝”与创新,以至于在腾讯的每一款产品中,都能找到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产品的影子。

   据说,马化腾在经营腾讯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追问自己三个问题:

   一问: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吗?三问: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

   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民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

 如果说微软、谷歌、雅虎、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主要服务于年长的网络用户,那么马化腾的贡献在于,腾讯发掘了一个更年轻的用户群,而且不乏购买力。每年新增的3000万网民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

   “现在我们以QQ客户端软件为纵轴,以腾讯网为横轴,同时参考互动社区和媒体这两种赢利模式,希望能逐渐向外扩张成为一个同心圆,争取到更多的高端用户。”马化腾规划着腾讯的蓝图。

   数以亿计的QQ用户是腾讯最大的资本,通过QQ的马太效应,腾讯旗下许多业务只要与QQ捆绑便获得绝佳的成长机会,马化腾善于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

   赢者通吃。马化腾正一步步建立自己的网络帝国,成为新一代企业家中面向全球的中国符号。

近期,马化腾在内部会议上,炮轰腾讯存在严重的贪腐、低效等问题,更是放狠话“留给某些业务的时间不多了”。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腾讯在线上召开内部员工大会,马化腾罕见痛批公司存在的种种问题,言辞犀利,而会议的主题是降本增效。

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腾讯明年或将迎来一场不小的“地震”,尤其是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砍业务、降本增效、视频号……

01

首先来看马老板集中开炮的问题。

蜜姐概括了下关注度较高的内容如下。

对内部改革不满,喊话留给PCG(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某些业务的时间不多了,很多业务该砍就砍掉;

内部贪腐问题“触目惊心”;

非核心业务铺得太多不划算;

反对腾讯去做市场上同质化严重的业务;

以后不做买量的事情;

游戏要做精品 不要浪费版号;

视频号是全公司的希望。

对于网友们来说,更多是看热闹。

比如,马化腾对于公司某些部门的内部改革流于形式极为不满,痛批:“你活都活不下去,要靠别人续命,(结果)周末还能休闲的去打球。”被各路网友吐槽。

不过,对于关心投资的人来说,则是信息量很大。

一方面,可以由此窥见一些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如腾讯大砍项目、聚焦主业;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裁员,不少同行也在干这些事儿。

另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腾讯的季报均显示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长,股价也是跌跌不休,被媒体称为站在十字路口。如今,这场内部会议,虽然自爆了诸多问题,但管理层对于方向问题更加明确了。

02

腾讯最难熬的时刻已过?

作为互联网巨头,腾讯曾经历了很一段狂飙猛进的光辉岁月。

2010年后,腾讯友产品导向转为:以“连接”为导向,进入所谓的巨头时期。

2011年推出了微信,加之游戏、对外投资等多元化发展,开启了又一段高速发展期。

但2017年后,腾讯的收入整体增速在放缓,盈利能力也在下滑,尤其是2022年。

今年第一、二、三季报,腾讯的营收增速均表现不佳,分别为同比增长012%、-148%和-152%;归母净利润表现更惨,两度腰斩,分别同比下滑5098%、5348%和3688%。

半年报中,腾讯称实现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环比增长。但在财报中,上半年其业绩出现了一系列负增长。

上半年,腾讯的收入仅同比微降1%,但期内盈利和归母净利润均腰斩,同比大降53%。

但今年第三季度,腾讯的业绩出现了转折。

第三季度,腾讯的营收和净利润尽管同比依然在小幅下滑,但相比二季度则明显增长了不少。

第三季度,腾讯实现:

收入1,4009亿元,同比下降2%,略低于市场预期,环比则增长了5%;

毛利率442%,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环比改善1个百分点;

净利润同比增长1%至3994亿元,环比增长115%。

从业绩表现来看,腾讯最难熬的时刻似乎已经过去。

03

2023年值得期待,但依然压力不小。

从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长来看,腾讯想连续几个季度下滑重回增长,降本增效效果显现: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占收入比重下降,利润更多了。

不过,在2021年腾讯就已经在降本增效了。

2021年报中,腾讯就称“在积极适应新环境,降本增效,聚焦重点战略领域”。

也就是马化腾此次内部会议提到的几个问题,去年已在积极推进。

据澎湃新闻报道,今年内,腾讯关停的项目超40个。

半年报中,腾讯也强调了“主动退出非核心业务、收紧营销开支、削减营运费用”。然而,勒紧裤腰带也未能改变上半年净利润腰斩。

明年,继续降本增长,长期对于公司发展肯定是好的,但阵痛也会有,尤其是对于内部项目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惨烈。

此外,腾讯寄予厚望的视频号,广告变现空间有多大?

腾讯此前在公开电话会议中提到,今年第四季度视频号广告带来的收入有望超过10亿元。

从国盛证券的研报预测来看,如果发展顺利,其视频号的的广告加载率能从2022年1%,提升至2023年3%、2024年4%、2025年5%;则视频号广告收入有望从2022 年13亿左右,增长至2023年—2025的77亿、141 亿和230亿。

但这个理想状态能否发生,还有赖于其视频号能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内容,以及增加用户粘性等多方面努力。

总的来说,马化腾此次炮轰腾讯的内部诸多问题,是早就发现且以及在改变的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力度预计明年会更大,随之也将伴随改革的阵痛。相比此前徘徊在十字路口来看,这次方向上更加明确了,但道路依旧曲折。对于这个巨头的转身,我们拭目以待。